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雲大鑫
Yun, Ta-Hsin
論文名稱: 工程契約「停工索賠」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
A Study on Litigation Efficiency for Dispute of Claim to Suspension from Work under Construction Contract
指導教授: 陳耀光
Chen, Yaw-K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停工工程契約損害賠償情事變更
外文關鍵詞: Suspension of work, Construction contract, Damag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of change to circumstance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工程施作中若因故停工或得標簽約後遲未能開工,無論是定作人或承攬人皆有可能因此造成相當損失,此類停工所生損失之訴訟案件為本研究探討之對象。
    本文蒐羅並篩選民國90至100年十年間各種以「停工」關鍵字為中心的69件裁判實例,彙整出停工索賠的態樣,共分三大類型,九種態樣。又歸納出六種停工原因,包含設計因素、工地無法提供、介面因素、許可證未核發、不可抗力、財務因素及五種索賠項目機具費用、工程管理費、物價調整費、財務損失、其他。整體而言,因設計因素而停工的案例占比達28.4%,次者則為介面因素,占比為25.0%,吾人可知,設計因素對工程得否順利進行,影響甚鉅。
    依據本研究所定義的訴訟效率,69件裁判實例中,屬全勝訴者僅有6件占比8.7%,勝訴者12件占比17.4%;反之,敗訴與全敗訴者共計51件占比為73.9%。總體而論承攬人因停工提起訴訟,敗訴率實極高︒針對此一現象,本文總結五種類型影響要素,案情複雜程度及法院見解差異屬其中二類,其性質較為客體,最後則是性質較偏主體的因素,包含索賠金額與項目、起訴依據與事實認知,即原告的訴訟策略。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claim to the suspension from work on the stakeholder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We had retrieved examples of all kinds of judicial case for a decade from 2001 to 2011 and screend out the lawsuit case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suspension of work. For these cases, we clarify the reasons, the claim items, the basis of claim, the opinions and the litigation efficiency.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overall litig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m to the some patterns.
    The overall litigation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in most lawsuit cases. The prosecutors spent a lot on the lawsuits; however their returns aren’t as expected. The reasons for this result are quite complicated; many factors are also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prosecutor. Bu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the prosecutor's litigation strategy, most strategies are worth reviewing.

    摘要I 誌謝IV 目錄V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緣起與目的 1 1-1.1 緣起1 1-1.2 目的1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1-2.1 研究範圍2 1-2.2 研究限制2 1-3 研究方法 3 1-4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停工索賠」之法理分析 6 2-1 停工索賠請求權基礎 6 2-1.1 可歸責於定作人 6 2-1.2 可歸責於承攬人 8 2-1.3 不可歸責於雙方 10 2-2 停工索賠事由 12 2-2.1 可歸責於承攬商的事由 12 2-2.2 可歸責於業主的事由 12 2-2.3 不可歸責於雙方的事由 13 2-2.4 小結 13 2-2 停工索賠範圍 14 2-2.1 承攬商索賠常見索賠項目 14 2-2.2 機關工程契約索賠範圍規定 16 2-2.3 業主索賠範圍主張 19 第三章 「停工索賠」爭議態樣與統計 21 3-1 概述 21 3-2 索賠態樣解析 21 3-2.1 停工原因 21 3-2.2 索賠項目 22 3-2.3 停工索賠態樣 23 3-3 索賠態樣統計 27 3-3.1 公私部門統計 27 3-3.2 停工原因統計 28 3-3.3 全態樣統計 29 3-3.4 小結 30 3-4 協力義務之爭議 31 3-4.2 工地無法提供 32 3-4.3 介面因素 34 3-4.4 許可證未核發 35 3-5 不可抗力之爭議 37 第四章 法院判決差異分析 39 4-1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建字200號民事判決 39 4-2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8年度建字122號民事判決 47 4-3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重訴字364號民事判決 53 4-4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建字259號民事判決 61 4-5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93年度建字22號民事判決 70 第五章 訴訟效率分析 81 5-1訴訟效率定義 81 5-2 案件抽樣與篩選 82 5-2.1 概述 82 5-2.2 案例來源 82 5-2.3 案例母體抽樣 84 5-2.4 樣本篩選 86 5-2.5 個案解析與統計 87 5-3 訴訟所得效率 91 5-3.1 訴訟所得評估原則 91 5-3.2 訴訟所得效率分析 91 5-3.3 小結 91 5-4 訴訟期程效率 93 5-4.1 訴訟期程評估原則 93 5-4.2 訴訟期程效率分析 93 5-4.3 小結 93 5-5 訴訟結果綜合效率 95 5-5.1 綜合效率之意義 95 5-5.2 綜合效率評估 95 5-5.3 小結 95 5-6 歸責態樣勝敗訴之比較 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1 6-1 結論 101 6-2 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 書籍
    1.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自版,2003年
    2.古嘉諄、劉志鵬,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2008 年。
    3.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2002年。
    4.曾世雄、詹森林,損害賠償原理,新學林,2016年。
    5.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翰蘆,2010年。

    二、 期刊論文
    1.余文恭,我國建設工程監造法律制度概論,法令月刊,第56卷第8期,2005年。
    2.陳佑寰,真正還是不真正?論工程契約中業主協力行為之性質-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360號民事判決之評釋,法令月刊,第62卷第8期,2011年。
    3.黃立,工程承攬契約中情事變更之適用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119期,2011年。
    4.劉嘉怡,請求物調款 論情事變更之要件,營建知訊,第405期,2016年。
    5.謝哲勝,情事變更原則排除適用條款的效力-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710號民事判決評析,法令月刊,第68卷第18期,2017年。
    6.薛西全,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654號民事判決意旨評析-以工程管理費與工期關係為例,仲裁季刊,第99期,2014年。

    三、 學位論文
    1.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林志成,我國公共工程與FIDIC一般條款之索賠請求權差異比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林祖晞,論定作人之協力義務,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4.陳鼎豐,公共工程訴訟機關敗訴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5.張宴菁,論工程契約下定作人之協力義務,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1年。

    下載圖示 校內:2023-08-20公開
    校外:2023-08-2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