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張淑真 Tiuⁿ, Siok-Chin |
|---|---|
| 論文名稱: |
台語認證ê閱讀測驗理論kah實務
—以教育部委託辦理台語認證試題研發計畫做研究範圍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A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ese Proficiency Test Project Commissioned by MOE |
| 指導教授: |
蔣為文
Chiang, Wei-W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 畢業學年度: | 98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80 |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 、台語檢定 、試題研發 、語言測驗 、閱讀測驗 、語言能力認證 |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Taiwanese Proficiency Test, Development of Test Questions, Language testing, Reading test, Language proficiency certific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7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國立成功大學接受教育部的正式委託,組織一个【台語認證試題研發】團隊,tī 2008年4月17到2009年4月16一年當中,針對台語認證的試題做研發工程,創造出「台語能力測驗」的頭標旗。本論文是提教育部委託辦理台語認證試題研發計畫內底,其中【閱讀測驗】這个項目kui-ê研發過程來做研究的範圍。根據各種語言能力測驗的理論、參考國內外的語言測驗經驗,koh運用科學化的統計方法,來分析兩kái 500个考生試考結果的信度、效度,並且評估、探討試題的難度、鑑別度、選項誘答力,連帶做考生的問卷調查。
這kái成大研發團隊所規劃的台語能力測驗是採用部份有常模的標準參照,採取「分6級m̄-kú各級做伙考」的測驗方式。語言能力分級參照CEF 的6級標準。研發期間,分別tī 2008年8月23 kah 2008年11月29,由台灣的北、中、南、東4區kāng時舉行試考。
根據這 2 kái試考的結果分析,閱讀測驗各級試題的難易度是適當--ê。Tī信度方面,全部試題的 Cronbach α值是0.873,閱讀測驗試題的 Cronbach α值是0.827 ,根據Cronbach α係數評定的標準是屬佇真可信的程度,表示試題可信度tsiâⁿ kuân。效度方面,根據外在效度的分析,全部試題的效度上 kuân有達到 值0.21、 值0.31,閱讀測驗試題的效度,上kuân有達到 值0.23、 值0.42。另外,研發團隊利用包含6級能力程度,提lóng總160名的樣本考生in的總成績來做解釋變數,並且採用「順序羅宜斯迴歸」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來建構分級,ë-tàng得tiõh各級數的考生能力分級kah成績分數的對照。根據這个分數等級來套樣本考生的實際成績,ē-tàng得tio̍h預測的正確率達到0.68。Koh問卷反應,多數的考生對試考報到的流程有滿意,認為試考的 kui个過程真好勢、試題說明清楚;考試題目難易度中中--á,考試時間長短tú好,試題的數量tú-tú好。綜合來講研發團隊所規劃的全部測驗是ē tshái-ke tsit--ê。
尾手,研究者koh mā有提出相關的建議,tsiâⁿ做未來的研發團隊繼續開發、研究的方向,也thang hō͘台語能力認證具有公信力,同時值得各界的肯定kah認同,進一步達到國際認定的一份台語能力認證的測驗制度。
Abstract
Having been ask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develop a test for the ‘Taiwanese Certification Project’, from April 17, 2008 to April 16, 2009 th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 organized a ‘Certification Test Development Team’ to develop the test and carry out trial runs.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reading section’ of the proficiency test was develop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red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trial tests, taken by 500 participa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testing theories, recent language testing history in Taiwan and abroad and through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Furthermore, the paper evaluates 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test and the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 and distraction in the multiple choices in test questions and the result of a survey on the test participants.
The Taiwanese proficiency test developed by the NCKU team followed some normal testing standards and used a six-level but same-test testing method. The categorization of levels took the CEF’s six-level standard as its model. Dur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wo trial tests were simultaneously carried out in four regions in Taiwan—northern, southern, eastern and central Taiwan. The dates were August 23, 2008 and November 29, 2008.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f these two tests were just about right for each of the six levels. The credibility index registered 0.873 on the Cronbach value for all questions, and 0.827 Cronbach value for the reading section questions, which fell into the ‘highly credible’ category according to the Cronbach value system, meaning that the questions posess a high level of credibility.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external effectiveness anlaysis, all questions reached a value as high as 0.21 , and 0.31 . The reading questions reached a value as high as 0.23 and 0.42 value.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team took the total score of 160 sample participants to analyze variability. The Ordinal Li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different levels, giving the team a cross reference of student proficiency level versus their scores. Using this model of level differentiation, sample participants’ scores could be predicted with a 68% accuracy.
In the post-test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participants were satisfied with all aspects of the test, including the registration process, explanation about the test format, length of the test, and number of questions.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f the test was felt to be about medium. So all in all, the test was seen as quite well put-together.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development team to work on in the future. It is hoped that with the implement of these suggestions, the certification project will gain more public recognition, credibility and acceptance and also lead it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for Taiwanese proficiency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參考册目
工具冊:字典/辭典
Embree, Bernard L.M.A 1984 Dictionary of Southern Min台北語文學院
Maryknoll Fathers 1976《英語閩南語字典(英台)》台中:Maryknoll Fathers
小川尚義編 1907《日台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小川尚義編 1931《臺日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王育德 2002,陳恆嘉譯《台灣語常用語彙》東京:永和語學社
王季爗等人編着 2008《語文表達能力攻略寶典》台北縣:翔宇文化。
古國順等 2005《客家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題庫-初級》台北市:客委會。
台灣總督府原著,(王順隆新編) 2004《新編臺日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編 1938、2007《重編新訂日臺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甘為霖 1997《廈門音新字典》第19版,台南市:人光出版社
吳守禮 2000《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詞性分析、詳注廈漳泉音》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順涼 2004《華台英詞彙句式對照集》台北市:五南書局
李勤岸 2005《Harvard Taiwanese 101》台南市:開朗雜誌。
村上嘉英 2007《東方台灣語辭典》台灣:致良出版社
村上嘉英編 1981《現代閩南語辭典》日本:天理大學
邱文錫、陳憲國合編 2002《新編華台語對照典》:樟樹出版社
姚正道 1997《精選白話字》21版,台南市:人光出版社
張光裕 2005《台語音外來語辭典》台中市:雙語出版社
張裕宏 2009《台語白話小辭典》台南市:亞細亞傳播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 2007《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許成章編著 1994《臺灣漢語辭典》台北:自立
許極燉 1992《常用漢字台語辭典》台北:自立晚報
陳 修 2000《臺灣話大辭典》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青矗 1992《國台雙語辭典》高雄:敦理出版社
楊青矗 2001《台華雙語辭典》第八版,高雄:敦理出版社
董忠司 2001《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培火編著 1969《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台北:正中書局
鄭良偉 1993《精速台語羅馬字練習與規律》台北市:旺文出版社
鄭良偉 2000〈各自語、互相語及其範圍語回指語的詞匯及結構之間的語意特徵及呼應〉Vo1 1:1, 1-43。中央研究院
鄭良偉、張裕宏、張俊盛《台語用字參考詞典》
鄭良偉、曾金金、李櫻、盧廣誠編 2000《大學台語文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楊允言 2004〈台灣Ho-lo話用字選用原則〉《台灣羅馬字學術研討會》台東師院
鄭良偉、劉庭山 2004〈正反問句語用、語意、語法模板〉《第五屆台灣語文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鄭良偉等編 1989〈國語常用虛詞與其台語對應釋例〉台北:文鶴出版
著作/專冊
Council of Europe. 2001.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d, Crystal. 2000. Language Death,Owl Publishing House,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Davies Alan. 199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Basil Blackwell.
Gagn,e,E.D; Yekovich,C.W; & Yekovich F.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NY:Longman.
George Yule. 1999.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yde, A. A., & Bizar, M. 1989. Thinking in context, Teaching cognitive procsee across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NY:Longman.
Jared Diamond 著,(王道還.廖月娟譯)1998《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台北,時報文化。
Logan Robert K. 2001. The sixth language:learning a living in the internet age. 林圭 翻譯《第六種語言:網路時代的新傳播語彙》台北市:藍鯨出版。
Lyons John J.,(劉福增編譯)2000. Linguistic Semsntics-An Introduction. 台北市:心理出版。
Mayer Richard E.著,(林法山翻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Neuman W.Lawrence 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文化
方耀乾 2005《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台南縣:方耀乾出版。
王育德 2002《台灣話講座》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 2009《台語能力檢定考試實務導論》台南市:亞細亞傳播
余民寧 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再版,台北市:心理出版
吳又熙 1994《應用語言學理論及其在外語教學上的功能研究》台北市:正中書局。
吳明隆 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台北市:五南出版。
呂秀蓮 2007《世界的台灣》台北縣:印刻出版社。
李勤岸 2006《母語教育:政策及拼音計畫》台南市:開朗雜誌。
周文欽、賴保禎、歐滄和 200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東山 1997《教育測驗與統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妙香 2007《國中基測量尺及等化程序缺失》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
林壽華 1986《外語教學概論》台北:書林出版社
柯華葳 2004《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研究與實務》初版,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洪惟仁 1992《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 1992《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洪碧霞、吳裕益、張秋芳、林素微、葉千綺 1996《國民小學數學標準參照測驗編製計劃結案報告》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
孫志文 1979《語文教育改革芻議》臺北市:臺灣學生
張 凱 2002《語言測驗理論與實踐》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張 凱 2006《語言測試理論及漢語測試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張厚粲、徐建平 2007《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心理出版。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 2001《台灣文學概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定版,台北市:東華出版。
張莉萍 2002《華語文能力測驗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張裕宏 2002《白話字基本論:台語文對應&相關的議題淺說》初版二刷,台北市:文鶴出版。
清 文 2006《虱目仔ê滋味》台北市,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莊永山 2007《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 The Commom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高雄市:和遠出版社。
許極燉 1992《台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市,自立晚報。
郭 藩 2007《教育測驗與統計》台北市:千華數位文化。
陳英豪、吳裕益 2003《測驗與評量》六版,高雄市:復文出版。
陳順宇 2005《多變量分析》四版,台南市:陳順宇出版。
陳幕真 2007《漢字之外《台灣府城教會報》kap白話字白話字文獻中ê文明觀》,台南市:人光出版社。
湯廷池 1981《語言學與語言教學》臺北市:臺灣學生
湯廷池 1999《閩南語語法研究試論》臺北市:臺灣學生
黃宣範翻譯 2003《語言學新引》台北市:文鶴出版。
楊秀芳 2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一版四刷,台北市:大安出版。
粱淑慧 2005《當上帝開口說台語: 台語新約聖經三種版本的比較》台南市: 人光
葉重新 2005《教育心理學》台中市:葉重新出版。
葉蜚聲 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臧汀生 1996《台語書面化研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劉潤清、韓寶成 1999《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修訂版,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
蔣為文 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蔣為文 2007《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蔡金安主編 2006《台灣文學正名》台南市: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
蔡培火 1925《十項管見》台南:新樓冊房。
鄭良偉 1997a《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Ⅰ,台語的語音與詞法》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b《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Ⅱ,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 1997c《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Ⅲ,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盧廣誠 1999《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賴永祥 1990《教會史話》第一輯,台南市:人光出版社。
戴 帥 2004《教育測驗》台南市:志光出版社。
謝國平 2002《語言學概論》二版,台北市:三民出版社。
鍾榮富 2003《最新語言學概論》台北市: 文鶴出版社。
簡茂發 2001《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三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單篇文章
丁鳳珍、陳麗君、吳仁瑟、林裕凱、何信翰、蔣為文 2006〈全民台語能力檢定測驗(GTPT)規劃ê現況〉《『全民台語能力檢定聯盟』籌備研討會》台南市:台南神學院,p.53-63。
何信翰 2009〈台語認證試題的理論kap實踐〉《2009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台灣閩南語認證研發團隊,P.5-26~5-29。
呂美親 2005〈台語文學的身世—M̄知beh ka叫siáⁿ ê語言〉,《愛‧疼‧惜:2008台語文學展專輯》P.7,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李勤岸佇 2007〈沒有名字的語言?—「台灣話」、「閩南話」、還是「Ho̍h-ló話」?〉內底的〈找回我們的名字〉,《台灣文學館通訊》15期,P.36~41。
林月仙、曾進興、吳裕益 2002〈語言測驗的基本認識〉,《中央研究院第三屆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市: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
林裕凱 2010〈獨獨閱讀ē-tàng提升閱讀能力〉,〈成大台語能力檢定專輯〉,《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春 第七期,P.19~25,台南市:開朗雜誌公司。
張宏宇 2010〈語用學理論tī台語認證ê運用與實踐〉《2010第三屆台語認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P.12-3~12-6。
曹逢甫 1997〈試題難易度對接受合作式測驗訓練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彙整撰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許長謨 2002〈白話字tī九年一貫母語教學ê佈建佮統整〉《台灣羅馬字教學佮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語教系。
黃勁連 2006〈福佬話的文字化、文學化—台語文敢是「火星文」?〉,《海翁台語文學》54期,P.25。
黃美金 2007〈台灣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考之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p.115-135。
黃莉晴、杜宜軒、張升懋 2009〈統計方法於試題研發之應用〉《2009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台灣閩南語認證研發團隊,P.9-4
楊允言 2004〈台語新約聖經探討台語語詞變化〉《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10.9-10 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楊允言 2009〈利用台語文語料庫統計資料幫贊台語試題研發〉《2009臺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成大台灣閩南語認證研發團隊,p.7-4~7-5。
廖瑞銘主編 2008《愛‧疼‧惜:2008台語文學展專輯》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劉惠安、林聰敏 2004〈歐盟國家的外語能力檢定測驗內容與訂定過程: 簡介歐洲語言測驗者協會的分類與分級〉《教育研究資訊》12( 2) 149-168。
蔣為文 2010〈成大台語檢定ê原理kap實務〉,〈成大台語能力檢定專輯〉,《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春 第七期,P.6~18,台南市:開朗雜誌公司。
鄭良偉 2000〈各自語、互相語及其範圍語回指語的詞匯及結構之間的語意特徵及呼應〉Vo1 1:1, 1-43,中央研究院。
鄭良偉、程俊源 2009〈台語、華語的「使動」、「讓動」kap「自動」句型〉,《Tâi-gí Gián-kiù》P.84,台南市:Airiti Press Inc.&Asian Atsiu Internation。
鄭良偉、劉庭山 2004〈正反問句語用、語意、語法模板〉《第五屆台灣語文研究及教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鄭邦鎮 2008〈面對母語文學運動的自我省察〉,《台灣文學館通訊》20期,P.44。
鄭錦全 1998〈從計量理解語言認知〉,Benjomin Tson, Tomlai Sam Chan, William Wang 編《漢語計量與計算研究》香港:城市大學年出版,p.15-30。
賴淑玲、楊允言 2010〈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的比較分析〉,《Tâi-gí Gián-kiù》P.82~86,台南市:Airiti Press Inc.&Asian Atsiu Internation。
學位論文
江澄樹 2008《Uì國內外與言測驗ê經驗論台語認證考試ê規劃》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裕益 1987《標準參照測驗通過分數設定方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美雪 2009《台語認證ê聽力測驗理論kap實務—以教育部委託辦理台語認證試題研發計畫作研究範圍》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蕙君 1994《閱讀能力、說明文結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及閱讀策略使用之影響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
曹芬敏 2008《台語構詞學原理kap詞典編楫ê探討》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雯 2007《台語句型教學理論與實際-以高雄市教育局實驗教材建國版為例》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郭文卿 2009《台語羅馬字聽寫測驗的電腦輔助出題系統研究—以教育部委託辦理台語認證試題研發計畫作研究範圍》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靖 2008《3種台語書面語的比較:演變、特色與學習效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語辭典參考網站
(1)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http://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2)台文/華文線頂辭典
http://iug.csie.dahan.edu.tw/TG/jisutian/jisutian.asp
(3)台語文Concordance
http://iug.csie.dahan.edu.tw/TG/concordance/form.asp
(4)台灣語文資訊網站(台灣語言資料庫)-台英辭典、台華對譯詞庫
http://taigu.eic.nctu.edu.tw/
(5)線上台華英對譯辭典,台灣語言與教育研究網站
http://taigu.eic.nctu.edu.tw/
(6)台語天地-華台辭彙對照
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
(7)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查詢
http://taigi.fhl.net/dict/
網路資料
LTTC全民英檢網站,http://www.lttc.ntu.edu.tw/GEPT.htm,2010/04/04資料。
TOEIC多益認證網, http://www.toeic.com.tw/toeic_news.jsp,2010/04/04資料。
日本語能力測驗, http://www.lttc.ntu.edu.tw/JLPT.htm,2010/04/04資料。
托福網路測驗台灣網站,http://www.lttc.ntu.edu.tw/TOEFL-iBT.htm,2010/04/04資料。
托福紙筆測驗台灣官方網站,http://www.toefl.com.tw/index.htm,2010/04/04資料。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main/index.jsp,2010/05/24資料。
客語能力認證網站,http://kaga.hakka.gov.tw/mp.asp?mp=100,2010/06/04資料。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http://www.lttc.ntu.edu.tw/,2010/04/04資料
許長謨《台灣閩南語詞彙、語法概論》河堤詩社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andrehsu/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2010,http://www.sc-top.org.tw/,http://www.edutwny.org/ver_2006/static_data/cpt2007_intro.htm 2010-05-05資料。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http://www.edu.tw/mandr/,2010-04-04資料。
教育部高中英文教學資源中心,http://www.tnfsh.tn.edu.tw/teach/eng/edu/tp_tt/content.htm 2010/05/05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