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怡安
Shih, Yi-An
論文名稱: 國際銀行審慎監督機制之研究
Prudential Regu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Banks
指導教授: 許忠信
Hsu, Chung-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審慎監督金融監理一元化金融控股公司監理巴塞爾資本協定
外文關鍵詞: Prudential regulation, unified financial supervisio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Basel Capital Accord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融海嘯的衝擊使得主要各國紛紛著手於金融監理制度的改革,巴塞爾委員會也對於Basel II進行修改於2010年12月16日發表了第三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協議中規定了更高銀行的資本要求,在在都顯示出各監理機關重新檢視金融監理機制並希望將金融危機發生的機率與頻率降至最低。我國欲推廣金融商品至國際市場中,也必須加深國際化以贏取競爭力,然而愈深的國際化,表示一旦再度發生金融危機時更難以全身而退。此外,銀行、保險與證券三合一監理之後,金融集團之監理同樣也是另一新課題,如何於建立國際間合作,同時仍維持國內金融系統穩定,並且於危機發生時降低系統風險所引起的連鎖損害,因此,總體審慎監理與國際合作成為各國金融監理機關所專注的新議題。期本文能增近國際間對於銀行及金融集團之審慎監督機制的瞭解,並探討適合我國金融環境的監理機制。

    After experiencing the harmful financial crises, major countries are studying on reforming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and virulence of financial crises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systemic risk, Taiwan is enhancing its internaliz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riskier for Taiwan’s financial market once the crisis happens again. For this,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popular topics. And, due to the raising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aiwan, unified financial supervision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nowadays.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a proper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Taiwan financial industry.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 9 一、 研究範圍 9 二、 研究方法 10 三、 研究限制 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金融監理制度概述 12 第一節 金融監理之意義 12 第二節 金融監理之目的 13 一、 保護投資者與消費者,以建立對於金融體系的信心 14 二、 促進公眾認知 14 三、 消費者保護 15 四、 保護金融服務產業避免遭受部分消費者的不法行為 15 第三節 金融監理機關 16 一、 國內金融監理機關 16 一、 一元化金融監理趨勢 18 二、 金融管理法規之整合 20 三、 國際金融監理組織 20 第四節 金融監理與貿易障礙 31 一、 金融監理與國民待遇障礙 33 二、 金融監理與市場進入障礙 34 第五節 金融監理與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 35 第三章 審慎監督機制概述 38 第一節 金融監理之種類與方式 38 一、 事前監理 38 二、 事後監理 39 第二節 審慎監督機制 42 一、 審慎監督緣由 43 二、 「審慎」概念 44 三、 「審慎」在GATS與EU中的概念 44 四、 審慎概念字面意義 46 五、 審慎規範與系統穩定與商業經營間關係 46 六、 審慎概念難以定義 48 第三節 審慎監督主要目標 49 一、 資本適足率 50 二、 風險管理 50 三、 內部控制與稽核 52 四、 糾正措施 52 五、 跨國監理 52 第四節 審慎理由 53 第五節 現行審慎定義 54 一、 「審慎」之採用 54 二、 總體審慎監理 54 三、 總體審慎監理與個體審慎監理之比較 55 四、 總體審慎監理現況 56 第六節 審慎監督之執行 57 一、 銀行監理機關 57 二、 立法機制:授權 58 三、 資本適足規定 59 四、 大額信用暴險限制 60 五、 危機處理之銀行救助 61 第七節 審慎例外 61 第八節 審慎監督於國際層次 63 一、 整合性監理措施 63 二、 最低國際標準 64 三、 審慎監督與爭端解決 64 第四章 各國銀行監理與巴塞爾銀行監理協定 69 第一節 巴塞爾協定與演進 69 一、 Basel I 與 Basel II 69 二、 Basel III 71 第二節 巴塞爾協定於各國的執行 74 第三節 歐盟與巴塞爾協定 75 一、 透過資本適足性指令在歐盟執行 75 二、 巴塞爾協定於歐盟之有效性與合法性 76 三、 Basel III與CRD IV 78 第四節 德國與巴塞爾協定 78 一、 歐盟間的協調 78 二、 德國執行Basel II 78 三、 銀行法修正 79 四、 Basel II與Basel III實施 80 第五節 英國與巴塞爾協定 82 一、 妥善監理原則 82 二、 FSA監理的新方法 83 三、 Basel II協商階段FSA之主要訴求 84 四、 Basel II之因應對策與的目標 87 五、 英國執行巴塞爾協定 88 第六節 美國與巴塞爾協定 90 一、 Basel II協商階段與美國的因應措施 91 二、 美國各監理機關對Basel II之研究與看法 95 三、 信用風險評等方式 97 四、 提高透明度與民眾參與 98 五、 國內協調 98 六、 美國實施Basel II現況 99 第七節 台灣與巴塞爾協定 100 一、 台灣因應新巴塞爾資本協定配合措施 100 二、 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實施後對我國銀行之綜合影響 102 三、 台灣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態度 103 四、 台灣因應Basel III之監理方向 104 第五章 台灣與主要國家金融監理制度之比較 106 第一節 概論 106 第二節 台灣金融監理制度 107 一、 台灣之銀行與金融控股公司現況 107 二、 台灣金融整合法制之發展 107 三、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特點 110 四、 金融監理一元化 113 五、 台灣金融監理一元化之理由 138 六、 台灣現行風險管理機制 139 第三節 德國金融監理制度 141 一、 德國綜合銀行 141 二、 德國金融監理發展 143 三、 德國金融監理組織 144 四、 德國金融控股公司之監理 144 五、 德國金融監理規範重點 145 六、 德國聯邦金融市場監理局之運作 145 七、 與德意志聯邦銀行共同監理 146 八、 德國金融危機因應對策 146 九、 歐盟的金融改革 147 第四節 英國金融監理制度 148 一、 英國制之綜合銀行 148 二、 英國金融監理架構 149 三、 英國金融服務局之運作 150 四、 英國金融監理新架構 152 五、 英國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新架構 154 第五節 美國金融監理制度 155 一、 美國制金融控股公司 155 二、 美國金融監理法制發展 155 三、 美國金融監理新架構 156 第六章 主要國家對金融集團之監理 165 第一節 緒論 165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之風險管理 165 一、 金融控股公司經營型態所涉之風險 165 二、 金融體系之系統性風險 166 三、 金融控股公司之風險傳染與風險聚集 168 第三節 巴塞爾委員會之金融集團資本適足性監理規則 169 一、 金融集團資本適足性監理規則 170 二、 Basel III資本適足規範、流動性管理與槓桿限制要點 175 第四節 美國對金融集團之監理 179 一、 金融穩定法 179 二、 美國銀行控股公司之資本適足性規範 181 第五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資本適足性規範 183 一、 資本適足性之管理 183 二、 集團法定資本需求 185 第六節 防火牆之規範與利益衝突之防止 187 一、 防火牆之意義與功能 187 二、 防火牆之種類 187 第七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牆相關規範 188 一、 內部監理與金融控股公司防火牆相關規範 188 二、 內部監理機制 189 三、 要求提供資訊與金融檢查權 189 四、 資金籌措與資本補足 189 五、 糾正與處分 190 六、 子公司之經營維護 190 七、 協助義務 19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92 參考文獻 194

    一、 中文 (按筆畫順序排列)
    (一) 書籍
    1. 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譯,2006年巴塞爾有效銀行監理之核心原則與實施方法,金融研究法展基金管理委員會,(2007年7月)。
    2.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元照(2003年10月)。
    3. 尖端內部稽核研究會著∕吳國禎譯,日本金融機構內部稽核指南,臺灣金融研訓院(2007年12月2版)。
    4. 財政部金融局儲委會金融研究小組,銀行監理基本原則彙編第一輯,財政部金融局(2000年4月)。
    5. 郭土木,金融管理法規(上),三民,(2006年7月初版)。
    6. 郭土木,金融管理法規(下),三民,(2006年7月初版)。
    7. 陳松興、阮淑祥,一兆元黑洞?為台灣金融重建工程把脈,天下雜誌,(2003年2月1版)。
    8. 陳春山,金融改革及存保法制之研究,元照(2004年2月)。
    9. 彭金隆,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智勝(2004年9月)。
    10. 曾令寧、黃仁德,現代銀行監理與風險管理,台灣金融研訓院(2004年1月增修訂2版)。
    11. 蕭文生,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元照(2000年4月初版)。
    (二) 期刊
    1. 方晴,簡介英國問題金融機構特別處理機制-兼論我國體制,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4卷第1期(2011年3月)。
    2. 王文宇,建構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2輯第2期(2001年6月)。
    3. 王文宇,論金融政策與金融監理法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5期。
    4. 王鶴松,全球金融危機對亞洲地區的省思與啟示,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5卷第11期(2009年11月)。
    5. 朱清宏,緩和景氣循環之金融監理機制簡介,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3卷第1期(2011年3月)。
    6. 李允傑,當前金融業的困境、危機與出路,財金(評) 097-032 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年3月24日)。
    7. 李南和、黃俊豪,Dodd-Frank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摘要,集保結算所雙月刊,第193期(2010年12月)。
    8. 李逸川,淺析金融檢查之理論與實務,法令月刊,第50卷第8期,(1999年8月)。
    9. 李儀坤、馮惠珊,金融海嘯對德國金融業之衝擊與因應策略,信用合作季刊,第108期(2011年4月)。
    10. 林仁光,金融危機與轉機-談金融服務業之整合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68期(2009年5月)。
    11. 林劭杰,台灣地區銀行業抗循環資本緩衝初探,100年2月號第17期,金融聯合徵信雙月刊(2011年2月)。
    12. 林維義,金融預警制度與金融控股公司之風險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7卷第5期(2004年9月)。
    13. 邱琳雅,德國金融事業管理法,金融聯合徵信雙月刊第3期(2008年10月)。
    14. 洪秀芬,德國對金融控股公司投資金融機構之監理規範,全國律師2009年7月號(2009年7月)。
    15. 胡峰賓,金融海嘯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理法制之影響,全國律師,2009年7月號(2009年7月)。
    16. 胡博硯,德國金融監理機關獨立性之研究,致理法學,第5期(2009年3月)。
    17. 殷乃平,金融監理制度的檢討與建議,台北銀行月刊,第27卷第10期,(1997年10月)。
    18. 許忠信,從WTO看ECFA與台灣前途,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6期(2009年6月)。
    19. 許忠信,論跨國綜合銀行之監督,全國律師,2009年7月號(2009年7月)。
    20. 許忠信,嚴格控管系統風險與傳染風險以備銀行破產已成國際金融潮流,全國律師,12卷2期(2007年2月)。
    21. 郭大維,英國金融監理機制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10期(2006年10月)。
    22. 郭秋榮,ECFA下我國金融業管理風險機制之探討,經濟研究,第11期(2011年4月21日)。
    23. 曾令寧、婁天威,淺析巴塞爾III與總體審慎監理及金融穩定,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7卷第6期(2011年6月20日)。
    24. 華科,英國金融監理制度一元化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2004年6月)。
    25. 黃淑君,英國金融市場改革計畫,中央銀行全球金融危機專輯(2009年12月)。
    26. 黃富櫻,主要國家流動準備制度之比較分析,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56輯(2008年12月)。
    27. 黃富櫻,後危機時代國際間主要金融改革,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六十輯,中央銀行(2010年11月)。
    28. 黃富櫻,簡介金融穩定與總體審慎,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60輯(2010年12月)。
    29. 黃業達,我國金融監理機構之設計與各種可行方案之比較,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2002年9月)。
    30. 楊光華,金融海嘯與世貿組織之金融服務貿易規範-兼論「審慎例外」,政大法學評論,第119期(2011年2月)。
    31. 楊蓁海,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與銀行信用風險測度模型的發展:兼論對我國銀行體系與央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27卷第1期(2005年3月)。
    32. 潘雅慧,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與我國因應之道,中央銀行季刊,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頁32。
    33. 蔡鎤銘、鄭鳴,金融海嘯與金融脆弱性-兼論開放經濟下金融機構的脆弱性,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12期(2009年6月)。
    34. 鄧家駒,淺談巴塞爾資本協定之演進與未來改進方向,金融風險管理季刊,93年12月號(2004年12月)。
    35. 謝人俊,美國金融監理制度改革方案,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增訂版,中央銀行(2009年12月)。
    36. 韓龍,論WTO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監管問題,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1期(2002年)。
    37. 羅國強,外資銀行審慎監管評析,財經科學,228期(2007年3月)。
    38. 羅靖霖,Basel III流動性風險衡量、標準、及控管之國際規範簡介,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87期(2011年1月)。
    (三) 研究報告、論文
    1. 中央銀行,金融穩定報告(2011年5月)。
    2. 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我國證券相關公會自律機制之強化與整合結案報告(2009年4月)。
    3. 王雅婷,從英國監理制度論我國金融監理一元化法制,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4.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7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 林男錡,金融風暴對美國金融監理制度及重要監理法令之影響,中央銀行出國報告(2011年2月1日)。
    6. 林孟衛,國際合作下之跨國金融服務業監理機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7. 胡峰賓,新金融秩序下金融控股公司監理法制之再建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7月)。
    8. 陳盈達,金融控股公司架構下金融監理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9. 黃仁德,各國金融檢查制度趨勢發展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2006年7月)。
    10. 楊久弘,跨國性銀行 監理規制之比較與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1. 潘雅慧,美、英及我國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現況暨亞洲國家實施調查,金融風險管理季刊,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第一階段修正報告(2003)。
    12. 鄭璟紘,金融預警、合併監理與分級管理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3. 蕭兆辰,GATS金融審慎措施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4. 謝明瑞,投資銀行發展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財金(研)091-070號(2002年12月19日)。
    (四) 電子資源
    1. 各類金融機構家數,中央銀行「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金融統計月報」(100年6月),http://www.cbc.gov.tw/ct.asp?xItem=26178&CtNode=532&mp=1(最後瀏覽日2011/07/25)。
    2.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27次委員會議記錄(2006/12/07)。
    3.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稿(2007/01/4)。
    4.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稿(2009/06/26)。
    5.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稿(2010/09/14)。
    6.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稿(2010/09/16)。
    7.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成國際金融改革方向,中國新聞網(2011年6月1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110601/06112492592.html(最後瀏覽日2011/07/25)。
    8. 金融業務統計輯要,金融控股公司,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0年5月),http://www.fsc.gov.tw/Layout/main_ch/BS_BSContent.aspx?Guid=e8069871-f2f7-42db-acc5-ccfc787d6015&path=2566&Language=0(最後瀏覽日2011/07/25)。
    9. 國際動態,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2010年6月),https://member.sitca.org.tw/K0000/files/CWeb/國際動態9906.pdf(最後瀏覽日2011/07/09)。
    10. 經建會經研處,英國宣布新金融監理組織架構,財經訊息(2010年6月24日),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857(最後瀏覽日2011/07/25)。
    11. 潘雅慧,系統風險、總體審慎監理與Basel III,http://oz.nthu.edu.tw/~u940213/0103.pdf(最後瀏覽日2011/07/25)。
    12. 賴琬妮,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實施一周年-對於WTO金融服務影響之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電子報,102期(2008年1月),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fileviewer?id=93148 (最後瀏覽日2011/07/25)。
    二、 英文資料
    (一) 專書
    1. F. S. Mishkin & S. Eakins,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6th ed. Boston: Person/Addison Wesley, 2009).
    2. G. Plantin et al., When Insurers Go Bust: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Role and Design of Prudential Regulati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Goodhart et al., Financial Regulation: Why, how and where now? 5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4. H. S. Scott & P. A. Wellons,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nsaction, Policy, and Regulation, (New York: Foundation Press, 2003).
    5. H. S. Scott, International Finance: Law and Regulation(2nd ed. UK:London Sweet & Maxwell, December 2007).
    6. Haynes, Financial Services Law Guide (3rd ed. Haywards Heath: Tottel Publishing, 2006), p.3.
    7. J. R. Macey et 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4th ed.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2009).
    8. J.R. Barth et al., Rethinking bank regulation:Till Angles Govern (New York:Cambridge, 2006).
    9. K. Kaoma Mwenda, Legal Aspects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a Unified Regulator (Washington DC: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World Bank, 2006).
    10. K. R. French et al., The Squam Lake Report :fix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une 2010)
    11. L. Balthazar, From Basel 1 To Basel 3:The Integration of State-of-the-Art Risk Modeling in Bank Regulati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12. L. E. Panourgias, Banking regulation and world trade law: GATS, EU and 'prudential' institution building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 Hart Publishing, 2006).
    13. M. Andreas & C. Hadjiemmanuil,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Internal Market and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403 (Story and Walter, 1997)
    14. M. J. B. Hall, Banking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UK, USA and Japan(USA: E. Elgar, 1993).
    15. M. P. Malloy, Principles of Bank Regulation(3rd ed. St. Paul, MN: Thomson/West, 2003).
    16. M. Zandi, Financial Shock:A 360° Look at the Subprime Mortgage Implosion, and How to Avoid the Next Financial Crisis (New Jersey: FT Press, 2009).
    17.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GATS: The Case for Open Services Markets -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
    18. R. Cranston,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R. Scott, J.R. Macey & G. P. Miller, The law of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2009).
    20. S. J. Key, The Doha Round and Financial Service Negotiations(AEI Studies on Services Trade Negotiations), (Washington: The AEI Press, 2003).
    21. S. Satyanath, Globalization, Politics, and Financial Turmoil,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2. Saunderset & M. M. Cornet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Irwin, 2008).
    (二) 期刊
    1. A. P. Doyle et al., “New “Volcker Rule” to Impose Significant Restrictions on Banking Entities, other Significant Financial Service Companies”, The Banking Law Journal Vol. 127 No.8 (September 2010).
    2. C. Bradley,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Making for the Financial Markets, Vol.29 No.1,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December 2005).
    3. D. E. Ho, Compliance and International Soft Law: Why Do Countries Implement the Basle Acc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 Vol. 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 E. I. Altman & G. Sabato, Effects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on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s for SME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28(2005).
    5. H. S. Scott, Reducing Systemic Risk through the Reform of Capital Regulation, Vol.13 No.3,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eptember 2010).
    6. J. S. Jarreau, Interpreting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and the WTO Instruments Relevant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he Lawyers' Perspective,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ial Regulation(Fall 1999).
    7. Joseph J Norton, Capital Adequacy Standards: A Legitimate Regulatory Concern for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Banking Activities?, 49 Ohio State Law Journal 1299, Vol. 1304 No. 4(1989).
    8. K. Kletzer & B. Pranab, Credit Market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27(1987).
    9. L. R. Wray, Can Basel II Enh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A Pessimistic View, Th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 Public Policy Brief, No. 84(2006).
    10. M. S. Barr & G. P. Miller, Global Administrative Law: The View from Basel,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 No.1(2006).
    11. N. Berger et al., Bank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 15 No.2(December 2008).
    12. P. Welfens, Banking crisis and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 Europe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Vol.4 No.4(February 2008).
    13. R. M. Alexander et al., The Dodd-Frank Act’s Banking and Financial Company Enforcement Provisions, The Banking Law Journal, Vol.127 No.8(September 2010).
    14. S. Gerlach & W. Peng, Bank lending and property price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 29 No. 2(February 2005).
    (三) 研究報告、會議論文與演講
    1. B. S. Bernan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el II: Some Issues for Cross-Border Banking, Remarks at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ankers’ annual breakfast dialogue, Washington, D.C.(October 2004).
    2. BaFin, Annual Report, 2002 part A(April 2002).
    3. BaFin, Annual Report, 2002 part A, (April 2002).
    4. BaFin, Annual Report, 2003 part A(June 2004).
    5. BaFin, Annual Report, 2005,(August 2006).
    6. BaFin, Annual Report, 2008 Chapter III(November 2009).
    7. BIS, 80th Annual Report (28 June 2010).
    8. C. Briault, The Rationale for a Single 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 FSA Occasional Papers No. 2(May 1999).
    9. C. Cole, Letter from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 to 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2006).
    10.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Macroprudential instruments and frameworks: a stocktaking of issues and experiences”, CGFS Papers No. 38(May 2010).
    11.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Macroprudential instruments and frameworks: a stocktaking of issues and experiences, CGFS Paper No38(May 2010).
    12. D. Zaring, Informal Procedure, Hard and Soft, in 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Working Papers, Paper 12(2006).
    13. Davis Polk & Wardwell LLP, Summary of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July 2010).
    14. E. W. Nier, Financial Stability Frameworks and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Lessons from the Crisis, IMF Working Paper (WP/09/70) (April 2009).
    15. H. Sants, chief executive office, the FSA, speech of Basel 2 Implementation on FSA Annual Public Meeting(July 2004).
    16. IMF, BIS and FSB, Guidance to Assess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ets and Instruments: Initial Considerations, Report to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Governors(October 2009).
    17. IMF, Recovery from the Asian Crisis and the Role of the IMF, IMF Staff Paper.
    1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el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Experience with Assess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Work, Monetary and Capital Markets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eptember 2008)
    19. J. Carmichael, Options for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n Taiwan’, Taipei(July 2001).
    20. J. Caruana, Macroprudential policy: what we have learned and where we are going, BIS management speeches (June 2010)
    21. M. L. Fein,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Fein Law Offices (July 2010).
    22. N. Tamirisa et al., Trade Policy in Financial Services, IMF Working Paper WP/00/31(February 2000).
    23. OECD, Committee on Financial Markets, Cross-Border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Economics and Regulation, Financial Market Trends No.75 (March 2000).
    24. P. Sorsa, The GATS Agreement on Financial Services – A Modest Start to Multilateral Liberalization, IMF Working Paper WP/97/55(1997).
    25. R. McCauley, Macroprudential policy in emerging markets, presentation at the Central Bank of Nigeria’s 5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May 2009).
    26. Strengthening Capital Standards 3, FSA Consultation Paper 09/29(2009/12).
    27. The FSA's approach to supervision, FSA Handbook(April 2009).
    28. Università Commerciale Luigi Bocconi, Paolo Baffi Centre for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Newfin – Financial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re, The Functioning and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Research, European Parliament, Working Paper ECON-118 EN, (February 2000).
    29. WTO Doc. MTN.GNS/FIN/1
    30. WTO Doc. S/C/W/312
    31. WTO Secretariat, Council for Trade in Services Special Session, JOB (05)/190.
    (四) 電子資源
    1. Andrew Crockett, Marrying the Micro-and Macro-prudentia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BIS management speeches, http://www.bis.org/speeches/sp000921.htm(las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2.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December 2010), http://www.bis.org/publ/bcbs189.pdf(lastes visited on 2011/07/25).
    3.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U.S. GPO, http://www.gpo.gov/fdsys/pkg/PLAW-111publ203/pdf/PLAW-111publ203.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4. 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 Created Under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October 2011), http://www.treasury.gov/apology/pages/FS/fs404.htm(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5. Obama pushes case for bank reform, 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8638842.stm (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6.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February 1999), http://www.bis.org/publ/bcbs47.pdf(lastes visited on 2011/07/25).
    7. Weil, Gotshal & Manges LLP,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 An Overview of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July 2010), http://financial-reform.weil.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9357-FRROverview_v1.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8. Piet Clement, The term “macroprudential”: origins and evolution, BIS Quaterly Review(March 2010), http://www.bis.org/publ/qtrpdf/r_qt1003h.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9. IMF, BIS and FSB, “Guidance to Assess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ets and Instruments: Initial Considerations, Report to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Governors(October 2009), http://www.financialstabilityboard.org/publications/r_091107c.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0. ECB,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Prudential Supervision(March 2001), http://www.ecb.int/pub/pdf/other/prudentialsupcbrole_en.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1. IMF, BIS & FSB, Macroprudential policy tools and frameworks, Update to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14 February 2011), http://www.bis.org/publ/othp13.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2. BCBS, Principles for Sound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September 2008), http://www.bis.org/publ/bcbs144.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3. BCBS, Basel III: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monitoring(December 2010), http://www.bis.org/publ/bcbs189.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4. BCBS,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Monitoring, Consultative Document(December 2009), http://www.bis.org/publ/bcbs165.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5. HM Treasury, a new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building a stronger system(February 2011), http://www.hm-treasury.gov.uk/d/consult_newfinancial_regulation170211.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6. 12 C.F.R. §208.43, http://edocket.access.gpo.gov/cfr_2011/janqtr/pdf/12cfr208.43.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7. Deutsch Bundesbank, Basel III –Leitfaden zu den Neuen Eigenkapitalund Liquiditätsregeln für Banken, http://www.bundesbank.de/download/bankenaufsicht/pdf/basel3_leitfaden.pdf(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18. Deutsch Bundesbank, http://www.bundesbank.de/bankenaufsicht/bankenaufsicht_3basel.en.php (latest visited on 2011/07/25).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