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貞蓉 Chen, Chen-Jung |
|---|---|
| 論文名稱: |
以系統動態方法建立山坡地總量管制模型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 Using System-Dynamics Methodology to Construct A Total Mass Control Model at Hillsides Development System -A Case Study of Hsichih , Taipei |
| 指導教授: |
張益三
Chang, Yih-S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30 |
| 中文關鍵詞: | 山坡地開發 、總量管制 、系統動態學 |
| 外文關鍵詞: | hillsides development, total mass control, system dynamic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 下載: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981至1997年間,台灣建築業蓬勃發展,都市邊緣土地的不當利用及過度開發,使得坡地災害頻傳。目前多數山坡地開發計畫,往往只注重山坡地開發影響因子的選取,而忽略影響因子間也會產生相互影響之因果關係。
本研究將以系統動態學作為分析方法,於了解山坡地開發環境結構後,由目前台灣山坡地開發管制情形,推論影響山坡地開發的重要影響變數,探討在各變數間相互影響下,山坡地開發總量的變化情形,進而建立一山坡地總量管制系統模型。
此外,藉由模擬操作,表現一個複雜的山坡地總量管制系統內,諸多變數彼此交互影響的過程與可能之結果,使決策者能觀察到複雜系統的行為特性,協助決策者研擬及分析有關之決策,以作為未來山坡地總量管制之評估標準。
Taiwan’s architectural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between 1981 and1997. However, 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lands at the edge of urban areas and the overdevelopment of hillsides has caused occasional hillsides disasters. Currently most of the studies on hillside development only pay attention to selecting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neglect those other influential factors can also cause interactive causalities.
The system-dynamics methodology is used as the analytical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After looking at the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of hillside developments 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aiwan’s hillside development control, we can infer important influential factors effecting hillside development and probe into the changes of total number of hillsides developmen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ve factors. A total mass control model of hillsides system can thus be constructed.
In addition, via a simulation operation, we can see the interactive processes and results among a large number of factors within a complex total mass control system. This helps decision-makers notice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ystems, and assists them in study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decisions, which can be used as future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the total mass control of hillside developments.
1.工研院土地資源資訊站(http://geo.erl.itir.org.tw/)。
2.工研院礦能所,1980,台灣省重要都會區環境地質資料庫之建立。
3.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0,「香港山坡地災害防治法規制度及立體人行通道設計相關規定考察報告」。
4.內政部營建署,1997,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規範。
5.內政部營建署,2000,都市發展總量管制之研究。
6.水土保持全球資訊網:http://river.nchu.edu.tw/homenews/homenews.html。
7.王招安,2003,「基隆河流域土壤沖蝕之系統動力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王敏順,1990,「山坡地開發與評估體系的建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9.台北縣汐止市戶政事務所網站,2003。
10.台北縣汐止鎮公所,1998,「汐止鎮志」,汐止鎮志編輯委員會。
11.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0,山坡地施工中及完工後水土保持之措施考察。
12.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
1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6,國土綜合開發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4.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d)
15.吳久雄、張正英等二人,1980,台灣山坡地開發之研究,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6.吳少明,1994,環境地質調查與分析應用在都市坡地開發適宜性規劃以甲仙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吳嘉俊、盧光輝、林俐玲,1996,「土壤流失量估算手冊」,國立屏東技術學院。
18.李咸亨,1998,「山坡地建築專章與技術評議」,地工技術。
19.李咸亨,1998,「山坡地開發策略災害關係探討」,環境影響評估意見交流會,台北。
20.李咸亨,1998,「山坡地開發策略災害關係探討」,環境影響評估意見交流會。
21.李德河,1986,「地質因素在坡地利用的考量」,山坡地開發研討會,營建世界雜誌社。
22.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等三單位,1982,「山坡地多目標開發模式研究-台中市大坑軍功寮段山坡地國宅社區用地規劃」。
23.林中興,1994,「山坡穩定性評估之因子分析及地理資訊系統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林長立,1989,「石門、德基、曾文水庫集水區泥沙產生量型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士論文。
25.林威,1998,「以污染總量管制與土地適宜性特性的觀點探討山坡地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土地分級分區使用-以南化水庫集水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6.林建元,1992,「開發許可制之改進及影響費課征方式之研究」。
27.邱穀工程顧問公司,1992,「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適宜性分析技術報告」,內政部營建署。
28.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規範,內政部營建署網站。
29.洪明瑞、段賢麟、廖新興、張惠文等四人,1998,「台灣山坡地災害類型及產生因素之探討(上)」,現代營建,223期。
30.范子華,1999,「人口統計-人口統計理論與實務」,海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香港特別行政區土力工程處,1998,「斜坡岩土工程手冊」,香港特別行政區。
32.唐一凡,1999,「以防災觀點探討山坡地開發適宜規模及區位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3.徐偉鈞,2002,「由環境及設施容受力探討山坡地總量管制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4.徐鐵良,1997,「地質與工程」,中國工程師學會,科技圖書出版。
35.區域計畫法,內政部營建署網站。
36.張石角,1980,「都市山坡地利用潛力調查與製圖-方法論與實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11卷第1期。
37.張石角,1985,「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台灣地區地質災害個案研究計畫報告。
38.張石角、陳紫娥等二人,1993,「山坡地開發為高爾夫球場之適性利用研究—高爾夫球場及其環境衝擊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39.張益三,1992,「山坡地開發合理土地使用電腦模擬方法論之研究-以高雄縣旗山地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1-0410-E-006-17。
40.張益三,1993,「山坡地開發法令體系之檢討及計畫單元整體開發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1-0410-E-006-655。
41.張益三,1994,「日本山坡地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42.張益三、何明錦,2000,「山坡地不可開發建築規定坡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43.許源福,1985,「坡地社區開發與輪胎式擋土牆對地表逕流及泥砂產生量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論。
44.陳宏宇,1999,「山坡地災害調查與分析」,都市防災及山坡地災害防治研討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5.陳明竺,1999,「山坡地建築規劃設計階段安全防災技術手冊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6.陳信雄、蔡光榮、何智武等三人,1989,「曾文水庫集水區治理績效評估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47.陳建忠,1999,「山坡地建築規劃設計階段安全防災技術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8.陳春生,1986,「環境容受力分析與都市成長管理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水資源為個案」,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9.陳福來,1990,「認識山坡地坡面坡度」,山坡地開發專輯第三期。
50.陳慶和,1996,「河川流域水管理決策理論與決策支援系統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51.游中榮,1997,「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北橫地區邊坡崩壞潛威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52.黃書禮,1987,「應用生態規劃方法於土地使用計劃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國科會研究報告。
53.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
54.黃瓊標,1993,「山坡地開發行為對自然環境衝擊之探討」,山坡地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討論會專輯。
5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0,「台灣坡地社區工程地質調查與探勘報告」,第一卷第一集。
56.詹秋貴,2002,「我國主要器系統發展的政策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57.潘國樑,1991,「拍地開發與調查」,詹氏書局。
58.潘國樑,1999,「山坡地永續利用」,詹氏書局。
59.潘國樑、1991,「坡地開發與調查」,詹氏書局。
60.蔡光榮,1999,「水土保持工程科技再山坡地保育之應用」,地工技術第73期。
61.賴宗裕、詹士樑,2002,「土地開發總量管制機制之探討」,政大地政學報第二期。
62.戴興達,2001,「坡地社區安全管理維護制度之初步探討」,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63.謝長宏,1980,「系統動態學」,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64.Coyle, R.G., 1996,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Chapman & Hall, London.
65.Coyle, R.G., 1996,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Chapman & Hall, London.
66.Forrester, J.W. & Senge, P.M., 1980, “Tests for Building in System Dynamics Models” Studies in the Management Science14:209-228.
67.Forrester, J.W., 1961, Industrial Dynamics.
68.Roberts, E. B., (ed.), 1978, “Managerial Applications of System Dynamics: An Introduction”, Waltham, MA: Pegasus Communications, U.S.A,pp.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