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培如
Chien, Pei-Ju
論文名稱: 二戰後台中市都市空間發展模式的探討
A Study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aichung after World War II
指導教授: 洪傳祥
Hung, Chuan-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台中二戰後台中都會區都市空間體系都市計畫
外文關鍵詞: space system of urban, after world war II, Taichung city, urban planning., Taichung metropolis
相關次數: 點閱:138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中都會區位於台灣中部區域,由於台灣地形南北狹長,東西向的河川又阻擋各區域間的聯繫,在清領末期、日治初期交通網路系統尚未建立前,在地形環境的影響下各地區的聯繫可說是相當不易。在日本政府統治的五十年間,逐步的推動交通建設與都市計畫,故在日治時期奠定的基礎與戰後的開發下,逐漸由一個小型的台中區域轉變為台中都會區,台中市亦從一農村小聚落轉變為都會的中心都市。故本研究是以台中都會區內在戰後城鎮空間體系的擴展與都會空間形成的歷程作為研究課題,進一步探討都會中心-台中市戰後的空間架構的變遷過程。整體而言,本文可分為四大部分:

    1.自然環境與早期人文脈絡
      描述台中都會區的環境條件,以及台中市與都會區的關係;以及清領時期都會區內的移民拓墾情形與日治初期行政區域的變化及殖民政府的統治政策,透過早期移民活動的探討,了解早期台中區域內的城鎮發展狀態。

    2.日治時代台中市的發展
      在日治初期,台中市的各項發展均不及彰化、鹿港、豐原等鄰近城鎮繁榮,後因殖民政府的大力開發及台中火車站的設置,使得台中市迅速發展而逐漸超越都會區內之其他鄉鎮,故藉由描述日本政府統治五十年間於台中市的開發與都市計畫的推動歷程,了解台中市成形的過程,並探討日治時期所建構的都市空間內容。

    3.二戰後台中都會區的空間脈絡
      台灣的經濟與都市發展基礎主要是奠定於日治時期,故首先探討台中區域內日治時期主要城鎮的發展與所奠定之空間架構基礎,以及戰後初期城鎮的發展狀態;接著探討國民政府大力推動之省政建設與十大建設對台中都會所產生之影響;最後探討台中都會成形後的空間結構與實際發展情形。

    4.二戰後台中市都市空間結構的變遷
      透過二戰後至今台中市所推行的都市計畫之完整歷程與內容的描述,將都市發展分為四大階段,探討每個階段的都市空間結構與差異,並描述各時期間都市的實質發展狀態,將計畫與都市實質發展做一相互對照、比較。

     Taichung metropolis is located at Middle part area in Taiwan. Due to the topography of Taiwan from north to south is narrow and long, and the rivers from east to west block the connection among every region. The connection of every are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quite difficult when network system of the traffic had not set up during Ching Dynasty and Japanese occupancy in initial stage. During fifty years when the Japanese ruled, the government pushed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 progressively. Gradually, Taichung area from a small-scale change into the Taichung metropolis, and Taichung city also from a country village change into a center city of Taichung metropolis during Foundation established in Japanese Occupancy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world war II. The expansive system of urban space and the process of space system taking shape in Taichung metropolis as the studying subject in this research. And proceed to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urban space system in Taichung which is key city of metropolis. This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parts:

    1.Nature environment and early cultural background
    Statement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of Taichung metropolis, and the relation with Taichung city. Describing the situation of emigrant bring wasteland under cultivation during Ching Dynasty period. Change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Rule of the policy during Japanese Occupancy. Understand the urban state of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time through robing into the early immigrant activity.

    2.The development of Taichung city in Japanese occupancy
      Every development of Taichung city had not as prosperous as near towns for example Changhua, Lukang, Fengyuan in early Japanese occupancy. Taichung city expand quickly because the colonization government develop actively and set up a railroad station later. Then Taichung city surmount other towns inside of metropolis gradually. Understanding the shaping process of Taichung and discussing the urban space which constructed in Japanese occupancy by way of describing the course of urban planning among fifty years when Japanese government rules period.

    3.The space system of Taichung metropolis after World War II
      The main base of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ing is established in Japanese government rules period. First step, discussing expansion and space structure of main towns during Japanese occupancy, and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owns in initial period after world war II. Then, talking about the effects of "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frastructure " and " Ten Ke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which inside of Taichung metropolis. Final, analysis space system and develop situation actually after taking shape in Taichung metropolis.

    4.The change of urban space system in Taichung after World War II
      Divide city development into four major parts by describing course and complete contents of urban planning in Taichung after world war II to now. Analyzing urban space system and difference of every step. Also describing the situ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every step. Doing a contrast and compare with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ce.

    論文摘要………………………………………………0-01 目錄……………………………………………………0-02 圖目錄…………………………………………………0-05 表目錄…………………………………………………0-0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1-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02  一、時間之界定……………………………………1-02  二、研究空間範圍界定……………………………1-02  三、行文界定………………………………………1-02 第三節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1-0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04 第二章 自然環境與人文脈絡 第一節 自然環境條件………………………………2-01  一、台中都會區的整體自然環境…………………2-01  二、台中市的自然環境……………………………2-06 第二節 人文脈絡……………………………………2-10  一、歷史發展………………………………………2-10  二、社經發展………………………………………2-14 第三章 日治時代台中市的發展 第一節 日治時代前的開發…………………………3-01  一、漢人的墾植……………………………………3-01  二、省城計劃………………………………………3-02 第二節 日治時代的開發與都市計畫………………3-06  一、初期之開發概念………………………………3-07  二、都市計畫的進行………………………………3-10 第四章 二戰後台中都會區的空間脈絡 第一節 早期雛型……………………………………4-02  一、日治時期的基礎………………………………4-02  二、戰後初期的城鎮空間系統……………………4-10 第二節 國家建設帶動區域發展……………………4-14  一、省政府的遷入…………………………………4-14  二、十大建設的帶動………………………………4-15  三、大型工業區的設置……………………………4-17  四、區域發展的活絡………………………………4-20 第三節 都會體系的形成……………………………4-21  一、城鎮規模的擴大………………………………4-21  二、交通運輸的發展………………………………4-23  三、都會空間的整合………………………………4-25 第四節 小結…………………………………………4-33 第五章 二戰後台中市都市空間結構的變遷 第一節 承接殖民都市藍圖…………………………5-05  一、沿用日治都市計畫的法制基礎………………5-05  二、終戰前的台中市都市計畫……………………5-06  三、戰後的實質開發情形…………………………5-10 第二節 細分整理既有都市土地……………………5-12  一、戰後首度頒布的都市計畫……………………5-12  二、重新頒布的目的………………………………5-13  三、實施後的開發情形……………………………5-20 第三節 擴大實施都市計畫…………………………5-23  一、擴大計畫因應變遷……………………………5-23  二、兩度的擴大計畫………………………………5-27  三、舊聚落與新市區的整合………………………5-30  四、實質開發情形…………………………………5-34 第四節 通盤檢討整合都市空間……………………5-37  一、都市發展模式的審視…………………………5-37  二、通盤檢討的過程………………………………5-38  三、都市空間體系的整合…………………………5-40  四、都市實質發展…………………………………5-45 第五節 小結…………………………………………5-47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6-01 第二節 後續研究……………………………………6-03 參考文獻………………………………………………7-01  一、地圖……………………………………………7-01  二、專書……………………………………………7-02  三、期刊論文………………………………………7-03 附錄 …………………………………………………7-04

    一、地圖
    1.大日本:<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一 台灣地形圖>,1928年(昭合二年),遠流出版社,1999年。
    2.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台中港特定區計畫圖>,《台中港特定區發展研究之策略》,1997年。
    3.台中市政府:<台中市GIS資料圖檔>,2002。
    4.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行政區域分區圖>、<舊市區計畫圖>、<1981年土地使用現況圖>、<1986年第一次通盤檢討前都市土地使用現況圖>、<台中市都市計畫圖>,《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說明書》,1986年。
    5.台中市政府:<第二次通盤檢討變更位置示意圖>,《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說明書》,1995年。
    6.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圖2-5道路系統>,《台中區域計畫初步報告》1970年。
    7.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行政區域分區圖>,《台中都會區實質計畫-技術報告》,1992年6月。
    8.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地理地形圖>、<都會空間結構長期發展構想圖>,《台中都會區實質計畫-總合報告》,1992年。
    9.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主要河川示意圖>,《台中都會區實質計畫-總合報告》, 1992年6月。
    10.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發展處:<台中市河川分布圖>,《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 2003年。
    1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台中都會區範圍>,《台中都會區實質發展之研究》,1983年。
    12.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發展處:<圖6-1台中市都市土地使用情況>、<台中市綱要計畫圖>,《台中市綱要計畫》,1971年。
    13.林良哲、袁興言著:<代台灣省城市與現今市區套疊圖>、<清代台灣省城推測復原圖>,《台中文獻第六期-台中市歷史建築發展回顧(1945年以前)專輯》,台中市文化中心,2003年。
    14.黃武達:<台中都市計畫圖六千分之一>,《日治時代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南天書局,2000年8月。
    15.賴順盛、曾藍田:<台中市地形示意圖>《台中市發展史》,台中市政府,1989年。
    16.葆森助儀:《台灣視察日記》1896年,台北文成影印,1985年,p25。
    17.臺中州告示四十三號:<臺中市區計畫區域編入及一部變更>,昭和3年(1928年)2月18日。
    18.臺中縣報告示第5號:<臺中市區改正圖>,明治33年(1900年)1月6日。
    19.臺中縣報告示第325號:<臺中市區改正區域及附屬地的劃定>,明治34年(1901年)6月28日。
    20.臺中廳告示178號:<臺中市街之市區計畫圖>,1911年。

    二、專書
    1.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台中港特定區發展研究之策略》,1997年。
    2.台中市政府:《台中市志卷-土地志》,1978年。
    3.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綜合開發計劃》,1989年。
    4.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資料收集、分析與預測報告(下)》,1989年。
    5.台中市政府:《台中市都市計畫說明書》,1956年。
    6.台中市政府:《台中市都市計畫年報》,1989~2004年。
    7.台中市政府:《台中市擴大都市計畫說明書(第一期)》,1975年。
    8.台中市政府:《台中市擴大都市計畫說明書(第二三四期)》,1977年。
    9.台中市政府:《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說明書》,1986年。
    10.台中市政府:《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說明書》,1995年。 
    11.台中市政府:《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說明書》,2004年。
    12.台灣省政府:《台灣中部區域計畫》,1981年。
    13.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實質計畫-技術報告》,1992年。 
    14.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實質計畫-總合報告》,1992年。
    15.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中都會區綜合運輸規劃報告》,1987年。
    16.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台中縣政府,1996年。
    17.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台灣中部區域計畫》,1979年。
    18.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彰化縣政府,1990年。
    1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台中都會區實質發展之研究》,1983年。
    20.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發展處:《台中市綱要計畫》,台中市政府,1971年。
    21.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發展處:《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台中市政府,2003年。
    22.連橫:《臺灣通史》〈城池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
    23.黃世孟編譯:《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胡氏書局,1992年。
    24.黃武達:《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研究》論文集(1),文笙書局,1999年。
    25.黃武達:《日治時代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南天書局,2000年。
    26.賴志彰、張興國著,《台灣影像歷史系列-蓬萊舊庄,台灣城鄉聚落》,立虹出版社,1997年5月。
    27.賴順盛、曾藍田:《台中市發展史》,台中市政府,1989年。
    28.筱原正巳:《台中日本統治時代的紀錄》,財團法人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台灣文化研究 所,1996年。

    三、期刊論文
    1.林良哲、袁興言著,《台中文獻第六期-台中市歷史建築發展回顧(1945年以前)專輯》,台中市文化中心,2003年3月。
    2.賴志彰,《1945年以前台中地域空間形式之轉化-一個政治生態群的分析》,1991年。
    3.賴志彰,《投機城市的興起-戰後台中市都市空間轉化之研究》,1997年。
    4.張嘉玲,《台中市都市空間體系的建構與擴展》,2004年。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6-08-1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