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劉安瑀 Liu, An-Yu |
|---|---|
| 論文名稱: |
建築軀體工程碳足跡評估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arbon Footprints Assess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 指導教授: |
林憲德
Lin, Hsien-Te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 畢業學年度: | 10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66 |
| 中文關鍵詞: | 碳足跡評估 、建築軀體工程 、建材碳足跡資料庫 、低碳設計 |
| 外文關鍵詞: |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 low carbon buildings |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4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國際上對於環保議題愈加重視,肇因於人類活動嚴重影響了地球的環境、氣候及生態,這些責任是全球人民共同承擔,也必須共同努力去改善的,於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成為眾多國家的重要政策,極力地推動減碳、低碳的產品和生活型態。
建築相關產業是台灣整個產業界碳排放的大宗,因此要如何進行建築碳足跡的盤查、評估及減碳便成了相當熱門的課題。本研究係企圖建立一個完整的建築軀體工程碳足跡評估方法,在建築之設計階段即可進行碳排總量推估,並診斷出建築的減碳熱點和操作減碳設計,藉此引導設計者創造低碳建築。 研究成果如下:
1.經由文獻分析,彙整建築軀體工程碳排放量之影響因子及工程分項,以此建立建築軀體工程碳足跡評估公式和評估減碳成效之方法。
2.利用本土化的建材資料庫數據,將RC造建築物常用之構造工法,如外牆、隔間牆、屋頂防水隔熱等工程,換算為工法碳足跡並建立資料庫,了解各項工法碳排量高低。
3.取住宅、辦公、學校三種類型建築之實際案例試評估碳足跡,計算得出軀體工程碳排夠成係以主結構資材為主,佔總碳排量75至85%,其餘外牆外裝工程資材,工程占比較少,約1至2%,鷹架工程則僅有0.1%。
4.依照本研究的評估方法,針對各案例之減碳熱點模擬操作不同減碳對策,諸如採用低碳工法,鋼構造或耐久化設計以增加建築物壽命等,整體可達5至35%的減碳效益。
In order to make an integrate carbon footprints assess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 this study describes a series of formulae and the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 of engineering methods. This formulae can effectively assess the hotspots for reducing CO2 emission whe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ge. The hotspots are mostly related to what kind of the materials that the building used, for example, the materials of main structure, exterior walls, or interior floor and walls. Therefore, this assessment is not only to estimate the CO2 emiss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 but also to lead designers to choose less CO2 emission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make low carbon buildings.
1. ALC建築設計資料 NO.3,KEI企画編輯室,1988
2. Architectural Precast Concrete Second Edition,PRECAST/PRESTRESSED CONCRETE INSTITUTE
3. IPCC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13,The Fifth Assessnment Report,Summary for Policymakers,1989
4.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建築設計技術規範,2012
5. 內政部建研所,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9年版,2010
6.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物の耐久計畫に關する考え方,1988
7.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物のLCA 指針(案),1999
8.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常用建築施工大樣圖集,1985
9. 吳烜婷,乾式石材外牆吊掛繫件之應用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
10. 杜怡萱、林憲德,建築物設計階段碳揭露標示法之研究,內政部建研所,2013
11. 林士豪,辦公建築低碳構造單元之研究-以不同結構體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9
12. 邱佳淳,新建建築工程大宗材料用量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2
13. 姚仁祿、陶石良,建築物內部隔間牆乾式施工法之推動,內政部建研所,1992
14. 翁以欣,台灣建材碳足跡資料庫盤查方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3
15. 張又升,建築物生命週期CO2減量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2
16. 張惇涵,舊建築再利用二氧化碳減量效益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2
17. 陳宗鵠,台灣地區建築物屋頂防水隔熱材料使用狀況之研究,內政部建研所,1990
18. 陳彥深,低二氧化碳排放建築設計策略與構法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19. 鄭巧欣,建築物軀體工程碳排構成分析-以南部地區住宅、學校、辦公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3
20. 賴晟偉,住宅大樓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鋼筋混凝土構造與鋼構造之個案比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0
21. 鶴田裕著,崔晃境譯,屋頂防水 : 材料.細部以及工法的分類詳述,詹式書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