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麗楨 WANG, LI-CHEN |
|---|---|
| 論文名稱: |
公平法上對於事業濫用相對優勢地位行為規範之研究
-以流通事業之購買力量為中心 A Study of Regulation on Abuse of Relative Dominant Position in Competition Law -Focus on Buying Power of Multiproduct Retailers |
| 指導教授: |
林易典
LIN, YI-TI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 畢業學年度: | 9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96 |
| 中文關鍵詞: | 限制競爭 、買方力量 、相對優勢 、垂直交易限制 、附加費用 、上架費 、地位濫用 、不公平競爭 、大型流通事業 、市場界定 |
| 外文關鍵詞: | definition of relevant market, vertical restraints, listing fees, buying power, buyer power, abuse of relative dominant position, slotting allowance, unfair competition, constraint competition,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21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商品銷售通路,近二十多年來的變革,已從傳統個別獨立的批發商、零售商型態,轉變為以大型流通事業為商品行銷市場的主流。這些大型流通業者,由於擁有創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及精準的消費市場資訊,逐漸蛻變成為經濟市場發展躍進的要角,不僅帶動了國內經濟環境的進步與成長,更相當程度為產業結構帶來根本性的質變。然而,因該產業規模的擴張、經營模式的變革,相對於供應商而言,流通事業的經濟地位形成一具有優勢的買方力量,使傳統的交易關係產生變化,而與交易相對人間進交易時,可能有恃其市場優勢地位而為限制競爭或不公平競爭的濫用行為,例如不當收取附加費用、不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等,將有違公平交易法之虞。
這些挾著買方優勢的流通事業,雖未達獨占地位,但已具備相當強大的經濟力量,在我國競爭法上之規範,係以運用相對優勢地位概念加以管制。本研究論文透過經濟市場及實證的調查資料,先認識流通事業崛起背景、發展現況及營運模式;其次,了解競爭法運用經濟理論所發展出之相對優勢地位概念後,並將此種買方濫用行為態樣予以類型化;另外,對於有相關明文規範之主要國家,介紹該國之相關立法沿革及其實務應用;以及針對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此類濫用行為實務上處分理由,加以檢討。最後,對於流通事業此類之爭議案件執法提供建議,並對市場資源合理配置的議題有所省思。
Marketing channels of domestic commodity have evolved from traditional individual wholesalers or retailers to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which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economic market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Due to their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and great abilities in collecting accurate consumer information, thes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have contributed to not only domestic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fundamental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However,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gain more bargaining power in procurement, resulting in a superior economic status to their suppliers, as industry scale is expanding and business models are evolving. The bargaining power makes traditional transaction relations in markets changed. These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may strategically gain power through constraint competition or unfair competition. They tend to charge extra listing fees or improperly restrict operational activities of their suppliers. As a result, these behaviors lead to a violation of competition law.
The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carry great economic power even not monopolies. In Taiwan, the relative dominant position in Fair Trade Law is designed to regulate this power .
This thesis contains five parts. First, the developing history, the status, and business models of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Secondly, abuses of relative dominant position have been categorized on a basis of related theories of competition law. Thirdly, the histo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mpetition law in other important countries are included. Fourth, cases of abuses of relative dominant position are provid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se large multiproduct retailers were regulated by Fair Trade Commission in Taiwan.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controversial cases in practice and appropriate allocations of market resources in multiproduct retailer industry.
一、中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專書與論文集
方博亮、林祖嘉,管理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2005年3月。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2008年台灣連鎖店年鑑,2008年4月。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2009年台灣連鎖店年鑑,2009年4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及行政規則彙編,2006年10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交易法施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6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增訂第十一版),2007年11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美國競爭法相關法規彙編,2004年9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美國競爭法相關法規彙編,2007年6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日本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2001年4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流通事業相關案例彙編,2004年。
行政院經濟部商業司,2004年流通業產業研究報告,2004年。
何之邁,買方優勢地位濫用—從若干公平會大型流通業收取附加費用案例觀察,新
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三民書局,1993年10月。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三),自版發行,2006年7月。
吳秀明,從依賴性理論探討相對市場優勢地位-以公平法立場之研析適用,第五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11月。
吳秀明,競爭法制之發軔與開展,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1月。
李仁芳,加盟事業便利商店市場的界定及其行銷通路之探討,第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6月。
李孟熹,流通業行銷新策略,群泰企管出版,1992年。
李孟熹,流通業經營實戰策略,群泰企管出版,1993年。
汪渡村,公平交易法,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9月三版。
余朝權、吳成物、陳韻珊,連鎖便利商店收取附加費用行爲之探討,第十五屆競爭
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7年12月。
邱繼智,流通管理,華立圖書出版,2005年6月。
范建得、莊春發,公平交易法(二)不公平競爭,漢興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5月。
范建得,論公平法結合管制對加盟連鎖行爲之規範,第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6月。
林廷機,公平法有關不公平競爭行為,應如何適用「合理原則」或「當然違法原則」,第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6月。
莊春發,便利商店反托拉斯市場的界定,第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6月。
紀振清、黃銘傑,從日本解除管制經驗檢視我國解除管制作法與方向,第五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11月。
許忠信,WTO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許英傑,零售創新-7-ELEVEn成功之祕,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2004年。
許英傑、黃銘傑、黃慧玲,公平交易法對流通事業垂直交易限制行為之規範,第十一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3年。
陳銘煌,公平交易法與產業經濟分析,滄海書局,2002年12月。
張殿文,融入顧客情境-臺灣7-ELEVEn的共好經營學,天下遠見文化,2007年3月。
黃思明,我國流通業電子商務發展現況與展望,流通業電子商務新趨勢研討會,1998年。
黃啟倉,個體經濟學,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9月。
黃淑麗,細說日本流通業-剖析日本零售業經營,經濟日報社,1987年4月。
黃銘傑,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實際-不同意見書,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之規範原理與架構,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版。
黃營杉、范建得,事業垂直限制行為之公平法適用問題研究-以非價格垂直交易限制為核心,第五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9年11月。
單驥、何之邁、吳秀明主持,從依賴性理論探討相對市場優勢地位-以公平法立場之研析適用,八十八年度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合作研究計畫六,1999年3月。
廖義男主持,公平交易法之注釋研究系列(一),第一條至第十七條,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3年12月。
廖義男主持,公平交易法之注釋研究系列(二),第十八條至第二十四條,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4年11月。
劉孔中,公平交易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三版。
(譯著)
中內功,許英傑、朱國光譯,流通革命之道,華泰文化事業,2002年。
村上政博原著,姜姍譯,日本禁止壟斷法,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2 月。
根岸哲、舟田正之原著,王為農、陳杰譯,日本禁止壟斷法概論,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1月。
Ciifford G.Weissman, The Best Management: Walmart’s Successful Management,
李明樹譯,沃爾瑪強勢經營法則,前景文化公司,2006年9月。
Coase, Ronald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陳坤銘、李華夏譯,廠商、巿場與法律,遠流出版事業,1995年。
Galbraith, John Kenneth, “American Capitalism: The Concept of Countervailing Power”,王肖竹譯,美國資本主義,華夏出版社,2008年10月。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Advantage”,李明軒、邱美如合譯,競爭優勢,天下遠見文化,2008年02月。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Strategy”,周旭華譯,競爭策略,天下遠見文化,2008年5月。
Slater, Robert, “The Wal-Mart Triumph:Inside the World’s#1Company”,黃秀媛譯,沃爾瑪王朝,天下遠見文化,2004年3月。
Landsburg, Steven E.,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鄭鴻章編譯,個體經濟學,湯姆生台灣分公司,2006年1月。
(二)學位論文
王銘勇, 限制轉售價格法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林易典,中小企業聯合於公平交易法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美惠,加盟店契約法律問題之研究-以企業規劃(隸屬)加盟為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梁哲瑋,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規範理論與實務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丁章,一個游走在法律、經濟予行銷間的精靈—掠奪性訂價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永勳,我國公平交易法上垂直非價格交易限制之實務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錦榮,大型購物中心開發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俊儀,公平交易法垂直交易限制之研究-以美國歐盟垂直交易限制規範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學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劉姿吟,通路品牌策略、通路控制力與通路績效關係之研究-以3C連鎖經營類型之資源基礎觀點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2年。
賴宏宗,競爭法上杯葛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財經法組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戴豪君,歐洲共同體競爭法對優勢地位企業規範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謝勝傑,附加費用對於通路競爭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三)期刊
王立達,大型流通業對上游供應商收取附加費用之競爭法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8卷第3期,頁33,2000年7月。
王銘勇,杯葛(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第一款)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1期,頁82,1996年1月。
李宜萍、葉惟禎,通路談判,管理雜誌第386期,頁42,2006年8月。
李皇照,臺灣食品零售業概況與發展趨勢,台灣金融經濟月刊第40卷第4期,頁111,2004年。
李憲佐、吳翠鳳、沈麗玉,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規範之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10卷第2期,頁165,2002年4月。
吳秀明、梁哲瑋,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最新修正內容及全文翻譯(I),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4期,頁3,2007年12月。
吳琬瑜,強勢通路弱勢廠商,天下雜誌第148期,頁218,1993年9月。
馬岳琳,500大服務業:龍頭易主跨界求生,天下雜誌第396期,275頁,2008年5月7日。
莊春發,杯葛行為之分析,公平交易季刊第14卷第1期,頁47,2006年1月。
莊春發,競爭概念的發展演變與反托拉斯政策,公平交易季刊第6卷第1期,頁29,1998年1月。
許忠信,智慧財產權之濫用與限制競爭防止法之適用-由美國法與日本法看我國公平交易法第四十五條,全國律師雜誌,頁5,2008年10月。
許英傑、黃銘傑、黃慧玲,公平交易法對流通事業垂直交易限制行為之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1期,頁11,2005年1月。
陳銘煌,公平交易法界定市場範圍之理論模型與實務分析-以農產品市場為例,公平交易季刊第5卷第3期,頁1, 1997年7月。
陳櫻琴、李憲佐、蘇敏煌,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概括條款之檢討,公平交易法季刊第10卷第2期,頁129,2002年4月。
黃美瑛,市場界定及測定方法評估:反托拉斯執行關鍵之探究,公平交易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993年1月。
黃亮洲,廠商採行垂直限制策略之理論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3期,頁39,1996年7月。
黃宥寧,憶霖讓7-Eleven和速食連鎖雙雄都靠這一味,商業週刊第1080期,2008年8月4日。
黃銘傑,相對優勢地位濫用與公平交易法之規範,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5期,頁47,2001年9月。
趙榮耀、陳紀元、汪渡村,大型零售通路事業百貨化之市場界定研究,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3期,頁1,2004年11月。
廖義男,從行政法院裁判看公平交易法實務之發展(上),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頁26,2001年2月。
劉孔中,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第2卷第3期,頁1,1994年7月。
賴源河,事業濫用獨占地位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4期,頁56,1997年5月。
顏廷棟,我國公平交易法垂直限制行為執法實務之檢討-兼論歐盟、德、法、美、日垂直限制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8卷第2期,頁37,2000年4月。
顏廷棟、余朝權,日本獨占禁止法對相對優勢地位濫用之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14卷第4期,頁1,2006年10月。
謝明玲,500大服務業:營收飆高成長火力集中,天下雜誌第421期,頁230,2009年5月6日。
戴君豪,歐洲共同體競爭法中企業濫用優勢地位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4期,頁41,1996年10月。
(四)網路資源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http://www.ftc.gov.tw/
行政院經建會http://www.cepd.gov.tw/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經濟部統計處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default.aspx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7-11.com.tw/
家福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carrefour.com.tw/
臺灣連鎖暨加盟協會http://www.tcfa.org.tw/
網路資訊雜誌http://news.networkmagazine.com.tw/trends/2008/10/31/3950/
二、英文文獻(按作者名字母排序)
(一)書籍
Blaug, Mark,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th edition, 1997.
Coughlan, Anne T.; Anderson, Erin; Stern, Louis W.; EI-Ansary, Adel I., “Marketing Channels”,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2001.
Coase, Ronald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Market Power Handbook”, ABA Section of Antitrust Law, 2005.
Gellhorn, Ernest; Kovacic, William E.; Calkins, Stephen, “Antitrust Law and Economics”,
5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Galbraith, John Kenneth, “American Capitalism: The Concept of Countervailing Pow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3.
Kolt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4.
Langlois, Richard N.; Robertson, Paul L., “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A Dynamic Theory of Business Institutions”, 1995.
Mentzer, John T., “Fundamental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welve Driver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SAGE Publications, 2004.
Mitsuo Matsushita(松下滿雄),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Antimonopoly Law”, August
1990.
OCED, Buying power of multiproduct retailers, 1998.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 1985.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The Free Press, 1980.
Sullivan, Lawrence A., “The Law of Antitrust: An Integrated Handbook”, 2nd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6.
Tresch, Richard W., “Public Finance: A Normative Theory”, Academic Press, 2nd edition, 2002.
Williamson, Stephen D., “Macroeconomics”, Pearson/Addison Wesley, 2008.
(二)期刊
Anderson, J.C. & Narus, J.A.,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4, p.45, 1990.
Chu, Wujin, “Demand Signaling and Screening in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Marketing Science, Vol. 11, No.4, p327, 1992.
EI-Ansary, A. I. and Robicheaux, R.A., “A Theory of Channel Control: Revisited”,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0, p.2, January 1974.
Lambert, D. M. and Cooper, M. C., ”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 29, Issue 1, p.65, January 2000.
Lariviere, Martin A. and Padmanabhan, V.,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 Marketing Science, Vol. 16, No. 2, p.112, 1997.
Messinger, Paul R. and Narsimhan, C., “Has Power Shifted in the Grocery Channel?“
Marketing Science, Vol. 14, No. 2, p.189, 1995.
Montgomery, C.A., “Product-Market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Pow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8, No. 4, p.789, 1985.
Shaffer, G.,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Retail Price Maintenance: A Comparison of Facilitating Practice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22, No.1, p.120, Spring 1991.
Sullivan, Mary W.,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the Market for New Products”,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 XL(Vol.40, No.2), p.461, October 1997.
(三)網路資源
法律搜尋網, http://www.findlaw.com/
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 http://www.ftc.gov/
英美法律資料庫, http://web.lexis-nexis.com/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http://www.oecd.org/
美國聯邦司法部, http://www.usdoj.gov/
德國卡特爾署(英文版), http://www.bundeskartellamt.de/wEnglisch/index.php
The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http://scorpio.cs.usfca.edu/wiki/index.php/Supply_chain_management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46430/Council-of-Logistics-Maanagement
校內:2029-08-14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