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雅雯
Hsieh, Ya-Wen
論文名稱: 應用修正式德爾菲法探討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與任務
Exploring the Roles and Tasks of Nurse in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The Modified Delphi Method
指導教授: 陳靜敏
Chen, Ching-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醫學院 - 護理學系
Department of Nursing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角色功能任務德爾菲法
外文關鍵詞: community health nurse,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roles function, tasks, The Modified Delphi
相關次數: 點閱:126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背景:高齡化社會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伴隨人口老化趨勢,失能、失智人口增加所衍生的長期照顧需求,我國參考日本與美國的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模式擬定長照十年2.0計畫(以下稱長照2.0)來提供預防與延緩失能之照護方案,向前優化社區初級預防功能。比照日本之「地域包括整合支援中心」創辦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中心的機構設置了如社工師、照管專員及護理師之專責人力,而護理師主要為提供健康促進、衰弱預防及延緩失能的整合式服務。然因政策推動中尚未發展明確的角色功能與執業範疇,因此希望能就此研究來探究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及任務。
    研究目的:定義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及任務,並整合產、官、學界專家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及任務之共識。
    研究方法:透過系統性文獻查證、研究團隊進度會議結果設計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及任務之問卷並運用修正式德爾菲法來收斂各界專家的建議及回饋,研究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及四分位差來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產、官、學界專家共65位同意參與研究,共進行三回合的問卷調查,回收率分別為76.9%、75.4%及72.3%。專家意見在第三回合問卷調查即達收斂,可由(1)第三回合各題項標準差顯著低於第二回合;(2)內在一致性檢定α值顯示在0.82~0.96之間顯示專家群對各項角色功能及任務之看法趨於集中達到收斂。經四分位差共識性檢定分析,在「評估者」、「教育者」、「服務提供者」、「管理者」、「諮詢者」、「資源轉介者」及「服務與政策倡議者」這7個角色功能中共有107個題項,在重要性部分皆為高度一致性,而在可行性部分則具中度(27題)及高度(80題)一致性。主要工作任務有7項分別為「社區健康調查」、「個案開發」、「個案管理」、「服務提供」、「服務管理」、「資源開發與創新」與「行政事務」,共82個題項,在重要性具中度(10題)及高度(72題)一致性,可行性部分則具中度(13題)及高度(69題)一致性。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的重要性前三位分別為諮詢者(M=4.84, SD=0.95)、教育者(M=4.75, SD=0.43)及服務提供者(M=4.64, SD=0.49);可行性前三位為教育者(M=4.68, SD=0.59)、評估者(M=4.57, SD=0.64)及諮詢者(M=4.57, SD=0.94)。在7項主要工作任務中其重要性前三位為個案管理(M=4.73, SD=0.58)、服務提供(M=4.68, SD=0.59)與服務管理(M=4.68, SD=0.59),而可行性部分為服務提供(M=4.70, SD=0.50)、個案管理(M=4.66, SD=0.56)及服務管理(M=4.64, SD=0.64)為前三順位。
    結論:彙整本研究結果,期望能針對社區長者健康促進三大面向提供長照2.0計畫中A級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具體的角色功能與明確的工作任務,讓社區長者能接受到適切性、可近性、可被接受、可負擔的及可靠的整合式服務來預防衰弱、失能或減緩失能的進程,發揮在地老化的精神。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tegrate experts’ consensus on the roles and tasks of nurse in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Applying the modified Delphi method, experts’ opinions representing service providers,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arenas can be prioritized based on its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pecific nursing roles and clear tasks for nurses served in the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goal of Long Term Care 2.0 in achieving the “Ageing in place”, including preventing frailty and disability or slowing down the progress of disability through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viding an available, accessible, acceptable, affordable and accountable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
    Key word: community health nurse,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roles function, tasks, The Modified Delph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一節 臺灣長期照政策的發展 11 第二節 日本社區整合照護體系的發展 14 第三節 美國老年人全包式照護計畫的發展 15 第四節 衰老預防的重要性 17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之工作角色 23 第六節 德菲爾研究法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問卷回收情形及專家個人特質 41 第二節 專家意見之收斂情形 43 第三節 主要工作任務與其工作內容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之分析 61 第四節 角色功能與其工作內容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之分析 75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修正式德爾菲法研究流程 91 第二節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角色功能 94 第三節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護理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96 第四節 護理人員於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之不可取代性 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2 參考文獻 104 附錄 附錄一 第一回合問卷 112 附錄二 第二回合問卷 123 附錄三 第三回合問卷 150 表目錄 表三 專家基本資料 34 表四-1 產、官、學界專家個人特質 42 表四-2 產、官、學界專家各回合問卷發出及回收情形 42 表四-3 專家意見收斂情形:以平均標準差分析 45 表四-4 主要工作任務之專家意見收斂情形:以四分位差共識性檢定分析 46 表四-5 角色功能之專家意見收斂情形:以四分位差共識性檢定分析 53 表四-6 專家意見收斂情形:以Cronbach’s α系數檢定各議題的內在一致性 60 表四-7 主要工作任務之序位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2 表四-8 社區健康調查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4 表四-9 社區健康調查工作內容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4 表四-10 個案開發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6 表四-11 個案開發工作內容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6 表四-12 個案管理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8 表四-13 個案管理工作內容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68 表四-14 服務提供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0 表四-15 服務提供工作內容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0 表四-16 服務管理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2 表四-17 資源開發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4 表四-18 行政事務工作內容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4 表四-19 行政事務工作內容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4 表四-20 角色功能之序位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5 表四-21 評估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7 表四-22 評估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78 表四-23 教育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0 表四-24 教育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0 表四-25 服務提供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2 表四-26 服務提供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3 表四-27 管理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4 表四-28 管理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5 表四-29 諮詢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7 表四-30 諮詢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7 表四-31 資源轉介者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8 表四-32 資源轉介者工作細項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89 表四-33 服務與政策倡議角色功能之重要性與可行性情形:以平均值分析 90 圖目錄 圖三-1 文獻檢索流程圖 32 圖三-2 研究流程 39

    內政部統計處(2018).人口數三段年齡組.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220&ym=10411&ymt=10511&kind=21&type=1&funid=c0110201&cycle=41&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lst=1111&cod00=1&rdm=qpbdccee
    尹祚芊(1996).提升社區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護理新象.4(4),8-14。
    王愛卿(2012)。以德菲法分析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工作內容(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取自http://irlib.ntunhs.edu.tw/retrieve/1030/099NTCN0563081-002.pdf
    呂寶靜(2014).從活力老化觀點談健康促進:美國的作法、台灣的借鏡.社區發展季刊.145,172-183。
    呂寶靜、吳淑瓊、徐亞瑛(2006).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高齡社會之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研究計畫編號NSC93-2412-H-004-006).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呂慧芬(2008).日本社區整體照護制度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1,406-442。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2),11-19。
    宋文娟、黃久泰、黃錦墩(2008).應用德菲法評估台灣未來老人健康議題暨老年醫師之需求.明新學報.34(2),355-367。
    吳玉琴(2011).臺灣老人長期照顧政策之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6,482-487。
    吳風鈴、許志成、陳慶餘、謝博生(2013).以衰弱症為導向的老人三段五級預防.台灣醫界雜誌.56(9),482-487。
    吳麗芬(2007).周全性老人評估與護理.護理雜誌.54(6),61-66。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0(3),192-201。
    邱淑芬、蔡欣玲(1996).德菲爾預測術—一種專家預測的護理研究方法.護理研究.4(1),92-98。
    李文宏、顏啟華、李孟智(2005).老人周全性評估.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0(9),212-218。
    李淑婷、謝臥龍、邱啟潤(2001).衛生所護理師角色功能之探討—德爾菲研究.護理研究.9(3),269-278。
    柯涵儀(2013)。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效與評鑑結果之相關性探討—以原台南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dx.doi.org.er.lib.ncku.edu.tw:2048/10.6844%2fNCKU.2014.01724。
    施能傑、吳明燁、劉麗雯(1999).老人福利相關服務計畫之評估.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正芬(2011).我國長期照顧政策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3,192-203。
    陳惠姿、李孟芬(2001).個案管理在社區老人長期照護之應用.護理雜誌.48(1),25-32。
    陳慶餘(2015).臺灣老年衰弱症的研究與應用.長期照護雜誌.19(2),137-148。
    陳美惠(2010)。應用德爾菲法評估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執業環境之改善方案(碩士論文)。取自http://dx.doi.org.er.lib.ncku.edu.tw:2048/10.6831%2fTMU.2010.00072
    陳靜敏(2009).護理引領老人健康照護.源遠護理.3(1),5-10。
    陳靜敏總校閱(2010).社區衛生護理學.新臺北市:新京文。
    陳宇嘉、陳明珍(2012).運用德爾菲術建構居家服務績效評鑑指標.社區發展季刊.138,279-291。
    郭鳳霞、徐南麗(2002).個案管理師的角色與必備能力.慈濟護理雜誌.1(3),22-27。
    張文瓊、吳淑瓊(2014).整合健康與長照服務:國際經驗與政策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45,98-110。
    張靜宜、黎家銘、陳晶瑩、林莉茹、黃國晉、許志成、…、陳慶餘(2013).臺北市老人衰弱症篩檢試辦計畫.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57(2),14-17。
    張淑芳、邱淑卿(2015).老年衰弱症最佳化客觀性身體功能指標之建構.長期照護雜誌.19(2),213-220。
    張維容、鍾信成(2009).以德菲法建立醫院內部評估社區健康服務成效之指標.澄清醫護管理雜誌.5(1),45-54。
    張嘉蘋、張瑩如、周傳姜(2010).界定醫學中心內外科病房之重症情境:以德爾菲預測法探討.醫護科技期刊.12(2),109-119。
    黃璉華(2009).公共衛生護理:實務之範疇與標準.台北:台灣護理學會。
    黃瀚心(2012)。臨床研究護理師專業角色與職業範疇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 http://dx.doi.org/10.6342%2fNTU.2012.03178
    曾妙慧、呂慧芬(2013).由社會福利政策綱領談日本社區整合性照顧體系.社區發展季刊.141,442-463。
    傅千育、李如婷(2016).高齡社會照顧服務及智慧醫療之現況與發展.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1),84-91。
    楊雅玲、林豔君、黃秀梨、沈孟樺(2000).地震災後社區重建—護理角色與功能.護理雜誌.47(5),20-26。
    楊慧貞、蕭淑銖、陳永煌(2004).台灣”出院準備服務個案管理師”之工作現況.台灣家庭醫學雜誌.14(4),193-204。
    葉彥伯(2014).重整過去展望未來—談台灣公共衛生護理師的角色與功能.護理雜誌,61(3),5-13。
    葉莉莉(2007).長期照護中的個案管理服務.長期照護雜誌,11(3),219-226。
    廖念慈(2008)。以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觀點分析探討嘉義縣『醫療到家 健康幸福』執行現況(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1.handle.net/11296/d8t5z2
    鄭心儀(2005)。以鄉村旅遊活化地區發展之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dx.doi.org.er.lib.ncku.edu.tw:2048/10.6267%2fJTLS.2007.13(1)2
    蔡秀敏、王秀紅(2009).社區衛生護理專業形象的提升與省思.護理雜誌.56(4),11-16。
    蔡淑鳳、王秀紅(2008).台灣長期照護政策發展.護理雜誌.55(4),24-29。
    劉宜君、林昭吟、辛炳隆(2008).我國促進就業措施評估機制之探討—政策德菲法之應用.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8,43-87。
    衛生福利部(2013).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第一期)—102年至105年.取自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7/704779/de38a0eb-6a1a-46b4-acaf-d5ad76eb0235.pdf。
    衛生福利部(2014).中華民國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lms.ctl.cyut.edu.tw/sysdata/92/46492/doc/ddc70b421060cd71/attach/3283581.pdf。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護十年計畫2.0(106-115年).取自file:///C:/Users/user/Downloads/1051219%E9%95%B7%E7%85%A72.0%E6%A0%B8%E5%AE%9A%E6%9C%AC%20 (1).pdf
    衛生福利部(2015).高齡社會白皮書.取自http://www.sfaa.gov.tw/SFAA/File/Attach/4681/File_165233.pdf。
    謝佩倫、王詩涵、陳靜敏、和氣純子、葉千佳(2016).「地域包括支援中心」在長期照護發展新動向—以日本東京八王子市為例.護理雜誌,63(5),108–114。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2011). Aging in Place: A State survey of livabili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https:// assets.aarp.org/rgcenter/ppi/ liv-com/
    ib190.pdf
    Buchner, D. M., &Wagner, E. H. (1992). Preventing frail health.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 8(1), 1-17。
    Blanaid, D. & Kerry, S. (2015). Promoting good dental health in older people: Role of the community nurse. 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 20(9), 431-512.
    Chen, C.Y., Wu, S.C., Chen, L.J., & Lue, B. H. (2010).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frail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ilty in Taiwan.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0, S43–S47。
    Custer, R., Scarcella, J. A., & Stewaet, B. R. (1999). The 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A Rotational modific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bnical Education, 15(2), 1-10.
    Duke, C. (2005). The frail elderly community based case management project. Geriatric Nursing, 26(2), 122-127.
    Ebrahimi, M., Mirhaghi, A., Mazlom, R., Heydari, A., Nassehi, A., & Jafari, M. (2016). The Role descriptions of triage nurs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A Delphi Study. Scientifica. Retrieved from http://doi.org/10.1155/2016/5269815
    Ensrud, K. E., Ewing, S. K., Cawthon, P. M., Fink, H. A., Taylor, B. C., Cauley, J. A.,…& Cummings, S. R.(2009). A Comparison of frailty index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falls, disability,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in older m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7(3). 494-498.
    Fried, L. P., Tangen, C. M., Walston, J., Newman, A. B., Hirsch, C., Gottdiener, J.,…& McBurnie, M. A.(2001).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Evidence for a phenotyp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56(3), 146-156.
    Hanafin, S., & O’Reilly, E. D. (2015). Implementation science: Issues of fidelity to consider in community nursing. 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 20(9), 437-443.
    Hidenori, A., Yasuyoshi, O., Kenji, T., Tamao, E., Kentaro, S., Kazuo, T.,…& Shinichi, O. (2015). Japan as the front-runner of super-aged societies: Perspectives from medicine and medical care in Japan. Geriatric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5, 673-687.
    Hirth, V., Baskins, J., & Dever, B. M. (2009).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PA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10, 155-160.
    Kalache, A., Barreto, S. M., & Keller, I. (2005). Global ageing: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in al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M. Johnson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ge and ageing (pp. 30–4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rikawa, M. (2014). Towards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care: trends and issues in Japan’s long-term care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14(1) , 1-10.
    Meret, H. (2011). Effects of the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 on hospital use. The Gerontologist, 51, 774- 785.
    Rockwood, K., Song, X., MacKnight, C., Bergman, H., Hogan, D. B., McDowell, I., & Mitnitski, A. (2005). A global clinical measure of fitness and frailty in elderly people.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73(5), 489–495.
    Schraeder, C., Fraser, C. W., Clark, I., Long, B., Shelton, P., & Waldschmidt, V. (2008). Evaluation of a primary care nurse c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ally ill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peopl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7, 407- 417.
    Shamian, J. (2014). The Role of nursing in health care. Brazilian Journal of Nursing, 67(6), 867-868.
    Shinkai, S., Yoshida, H., Taniguchi, Y., Murayama, H., Nishi, M., Amano, M.,…& Fujiwara, Y. (2016).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o preventing frailty in the community and its effect on healthy aging in Japan. Geriatrics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6, 87-97.
    Somers, K., Baker, G., & Isbell, C. (1984). How to use the Delphi techniquie to forecast training needs.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Journal, 23(4), 26-28.
    Song, P., & Chen, Y. (2015). Public policy response, aging in place, and big data platforms: Creating an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system to cope with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Bioscience Trends, 9(1), 1-6.
    Pialoux, T., Goyard, J., & Lesourd, B. (2012). Screening tools for frailty in primary health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2(2), 189-197.
    Powell, C. (2003). The Delphi technique: Myths and realitie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Nursing Research, 41(4), 376-382.
    Zhou, Y., Cui1, Y., Wang, H., Wang , F., Li, C., & Shen, Y. (2016). Developing a tool for
    nurses to assess risk of infection in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in China: A
    ModifiedDelphi study.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30(5), 386-392.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3-07-3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