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宋克芳 Sung, Ke-Fang |
|---|---|
| 論文名稱: |
「計畫外出生先天缺陷兒」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研究 |
| 指導教授: |
郭麗珍
Kuo, Li-J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 畢業學年度: | 9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1 |
| 中文關鍵詞: | 計畫外生育 、計畫外生命 |
| 外文關鍵詞: | wrongful birth, wrongful life |
| 相關次數: | 點閱:54 下載: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生殖醫學與高科技的發展,人們不但可以避免懷孕生子,生殖醫學也提供想生孩子的夫妻提前測知腹中小孩的健康狀況。而在墮胎合法化後,若胎兒不健全,一般國家大都賦予懷孕婦女自主決定的可能性,例如我國優生保健法第九條,即在一定之條件下尊重婦女墮胎的決定。生育之事成為「可以控制」甚至「應該控制」之事後,社會價值觀乃隨醫學所提供的新可能性而改變,從而為醫學本身與法律帶來前所未有之衝擊,其中之一即是計畫外出生先天缺陷兒之民事損害賠償問題。這個問題又可區分為計畫外生育(wrongful birth)與計畫外生命(wrongful life)二種類型。前者是指因產前檢查或基因分析結果錯誤而生下帶有殘障小孩的父母對於醫師是否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後者則探討新生命就自己被誕生之事實,是否可以主張「不應被誕生卻被誕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計畫外出生的小孩,如胎兒本身的殘障是醫療行為造成的,醫師原則上有損害賠償責任,在法律上未產生太大爭議;但因錯誤檢查結果導致懷胎婦女未墮胎而生下不健全的小孩,醫師應否負損害賠償責任?負何種損害賠償責任?損害賠償責任範圍如何?則產生相當大的爭議。為有助上述問題之釐清,本文擬針對「因錯誤檢查結果導致懷胎婦女未墮胎而生下不健全的小孩」此種案例類型探討其相關損害賠償問題。
本文內容之順序安排,首先說明「計畫外出生先天缺陷兒」之基本概念,再敘述外國立法例、判決與我國實務上對於計畫外生命、計畫外生育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見解,繼針對「計畫外出生先天缺陷兒」之損害賠償責任問題,先敘述損害賠償責任之相關概念,然後分就計畫外生命、計畫外生育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問題剖析學說、實務見解,並檢討其在損害賠償法體系上之妥當性。最後,陳述本文之結論,希冀能在符合法妥當性、法倫理之情形下,合理分配計畫外生育之風險,以因應日後可預見之因基因科技發展帶來的複雜紛爭。
一、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籍
1.王澤鑑,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第一冊,一九九八年九月出版。
2.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一九九0年四月十版。
3.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一九八八年九月七版。
4.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一九九0年四月七版。
5.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一九九0年四月四版。
6.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一九九0年四月四版。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六冊,一九八九年九月初版。
8.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八冊,一九九0年九月初版。
9.文衍正,看診法門--醫師之診療義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十月初版。
10.文衍正,看診法門--醫師之說明、注意與其他義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十月初版。
11.文衍正,看診法門--醫療、倫理與法律,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000年一月初版。
12.中村敏昭、齊藤靜敬、蔡篤俊、謝瑞智合著,醫療糾紛與法律,文笙書局,二00四年七月增訂一版。
13.民法研究會實錄--民法研究(五),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00一年五月一版。
14.民法研究會實錄--民法研究(七),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00四年十一月一版。
15.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九月增訂版第一刷。
16.何建志,基因歧視與法律對策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00三年九月初版一刷。
17.吳伯瑜,快樂媽咪懷孕280天,大樹林出版社,二00四年五月初版一刷。
18.吳雪如、黃文貞,侵權行為與損害賠償,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初版一刷。
19.林山田,刑法總論上冊,台大法律發行,一九九八年一月增訂六版。
20.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冊,台大法律發行,一九九九年九月增訂二版。
21.林志六,醫生你錯了V.S.病人你錯了,平民法律出版社,二000年元月初版。
22.林益山,消費者保護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九年十月二版一刷。
23.周振英、李茂生編譯,遺傳基因診斷--原理與應用,合記圖書出版社,二00二年一月十日初版一刷。
24.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00五年二月初版。
25.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00三年十月初版。
2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三民書局,二00一年二月修訂版。
27.朗諾、德沃金著﹑郭貞伶、陳雅汝譯,生命的自主權,商周出版社,二00二年九月初版。
28.陳聰富,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00四年九月初版。
29.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公司,一九九九年十月二版。
30.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二00三年八月初版。
31.曾世雄,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00二年十月一版三刷。
32.曾世雄,損害賠償法原理,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00二年十月二版三刷。
33.曾隆興,詳解損害賠償法,三民書局,二00三年一月初版一刷。
34.曾淑瑜,生命科學與法規範之調和,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二00三年八月出版。
35.潘維大,英美侵權行為法案例解析(中),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經銷,二00二年九月修訂版。
36.劉權章,遺傳諮詢—遺傳病防治的關鍵問題,合記圖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初版。
37.藍彩風、廖榮利合著,醫療社會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二00三年二月修訂二版四刷。
(二) 學位論文與期刊
1.王千維,論人格法益損害之賠償方法,月旦法學,第九十九期,二00三年八月。
2.王建楠,基因疾病與遺傳諮詢,基層醫學,第十六卷,第五期。
3.王澤鑑,危險國家、保護國家與損害賠償法,月旦法學,第一一七期,二00五年二月。
4.王澤鑑,損害賠償法的體系、請求權基礎、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第一一九期,二00五年四月。
5.牛惠之,論基因治療之科技風險與醫療傷害之救濟--必也新法乎??,律師雜誌,第二七0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6.牛惠之、夏堪臺,由基因治療之風險性論人體試驗規範與傷害之賠償,律師雜誌,第二七0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7.牛惠之、雷文玫,生物科技發展脈絡下之胚胎議題--一個法規範穩定思維的觀點,律師雜誌,第二八五期。
8.江順雄,醫療意外侵權責任歸責原則之探討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九十三年七月。
9.李茂生,遺傳因子、理性與法律,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九期,二00一年一月。
10.李震山,胚胎基因工程之法律涵意--以生命權保障為例,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11.吳信華譯,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第二次墮胎案判決要旨,司法週刊,第六七一期。
12.林欣柔、楊秀儀,告別馬偕肩難產事件?--新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第二項評析,月旦法學第一一二期,二00四年九月。
13.姚志明,民法債務不履行之新發展,月旦法學,第九十九期,二00三年八月。
14.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第四十九期,一九九九年五月。
15.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上賠償責任(上)(下),月旦法學第七十二、七十三期,二00一年五月、二00一年六月。
16.侯英泠,「計畫外生命」與「計畫外生育」之民事上賠償責任之爭議,成大法學,第四期,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17.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九期,二00二年十月。
18.侯英泠,「計畫外生育」與非財產上損害賠償--評最高法院九0年度台上字第四六八號民事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七期,二00三年六月。
19.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第一一二期,二00四年九月。
20.侯英泠譯,小孩是否為損害(「錯誤生命」)--論德國醫師對於不被期待的子女誕生之賠償責任,成大法學,第八期,二00四年十二月。
21.施伶宜,唐氏症與優生保健,衛生報導四卷三期,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22.高添富,醫師責任與保險法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23.高鳳仙譯,「不當生命」訴訟之訴因,法學叢刊,第一二一期。
24.郭麗珍,我國民事損害賠償法之新發展,月旦法學第九十九期,九十二年九月。
25.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上)(下)-- 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十六、十七期,二000年十一月、二000年十二月。
26.陳自強等,「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一),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九期,二00二年十月。
27.陳世民,讀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墮胎案有感,司法周刊,第七四0期。
28.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領域—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期,二000年二月。
29.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下)—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十七、十八期,二000年十二月、二00一年一月。
30.陳忠五,法國侵權責任法上損害之概念,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三十卷,第四期,民國九十年九月。
31.陳美華,婦女墮胎權--論露對威德案(Roe v. Wade),東吳政治學報第五期,一九九六年。
32.陳英鈐,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的憲法問題,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十四期,二00二年。
33.黃三榮,基因諮詢、基因檢查與基因診斷實務所涉法律問題,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十二期,二00一年。
34.黃立,消保法第七條與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對醫療行為適用之研析,政大法學評論七十五期,民國九十二年九月。
35.黃義豐,醫事人員醫療過失之民事責任,法學叢刊,第一八0期。
36.張盈寬、陳惟華、劉杭生,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國防醫學,第二十六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十五日。,
37.葉婉如,從補償制度與保險制度論損害之填補,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八月。
38.雷文玫,解構我國胚胎保護規範體系--發現父母生育自主的地位,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九十三年九月。
39.楊秀儀,病人,家屬,社會:論基因年代病患自主權可能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三十一卷,第五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40.楊秀儀,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與歸責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九期,二00二年十月。
41.楊秀儀,基因診斷--當智慧使不上力量的時候,科學發展,第378期,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42.劉競明,產前診斷與遺傳諮詢--由美國著名的醫療訴訟案件所獲得之啟示,台灣醫界,四十二卷十二期,一九九九年。
43.謝豐舟,孕婦的產前檢查,台灣醫界,三十八卷十二期。
44.鍾芳樺、何建志譯,對某些女性主義者質疑產前診斷的批評(上),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三期,一九九九年七月。
45.薛瑞元,醫療契約與告知義務,月旦法學,第一一二期,二00四年九月。
46.羅欣寧,科技改造人類的界限--以基因改造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47.蘇惠卿,自危險責任之形成與發展論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三,民法研究會第十九次研討會,民法研究會實錄-民法研究(五),二00一年五月。
(三)新聞(依時間先後排序)
1.「國內已可掌握、預防哪些基因遺傳疾病」,民生報,1993/10/13,23版。
2.「防止先天缺陷兒 孕前產前檢查多把關」,民生報,1994/06/19,21版。
3.「產前診斷提前至胚胎 卵子及胚胎基因診斷 避免為優生而墮胎」,民生報,1999/01/23,23版。
4.「促進優質醫病關係 從產前診斷與遺傳諮詢談醫病溝通的藝術 」,聯合報,2000/04/27,34版。
5.「產檢頻漏接 海洋性貧血家族無語問蒼天」,民生報,2003/01/24,A15版。
6.「醫療法草案 排除醫療行為納消保法」,民生報,2004/01/08,A15版。
7.「醫療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醫療疏失只限過失與故意才需賠償」,民生報,2004/04/10,A15版。
8.「已知海洋性貧血帶因 卻連生二名重症兒 專家疾呼:產檢也應落實告知義務 」,民生報,2004/07/17,A15版。
9. 「周產期醫學會籲產前檢測SMA基因—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帶原率約三十五分之一 準爸媽應抽血檢測基因 準確度可達95﹪」,經濟日報,2005/02/25,B10版。
10. 「產檢沒驗出 生下癱瘓兒 土城爆醫療糾紛」,聯合報,2005/03/22,C2版。
11.「海洋性貧血篩檢實施十二年 至少六十四重症兒漏網 醫師不熟、診斷錯誤、罕見基因突變是主因」,民生報,2005/03/27,A6版。
二、外文文獻(依字母順序排序)
(一)英文部分
Ⅰ、書籍部分
1.B.S.Markesinis and S.F.Deakin,Tort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3ed ed.
2.Derek Morgan,ISSUES IN MEDICAL LAW AND ETHICS,London:Cavendish Pub.,2001.
3.George P.Smith,Ⅱ,Bioethics and the law:medical,socio-legal and philosophical directions for a brave new worl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1993.
4.IAN KENNEDY & ANDREW GRUBB,PRINCIPLES OF MEDICAL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Ian Kennedy&Andrew Grubb,Medical Law:Text and Materials,London:Butterworths,1989.
6.Sheila A.M. McLean,CONTEMPORARY ISSUES IN LAW,MEDICINE AND ETHICS,Dartmouth,1996.
7.Sheila McLean,Medical Law and Ethics,ASHGATE/DARTMOUTH,c2002.
Ⅱ、期刊論文
1.Gillon,Raanan, Wrongful life′ claims,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Vol.24 Issue 6,Dec 1998.
2.Mary Ellen Pellegrino,THE PROTECTION OF PRENATAL LIFE:TORT CLAIMS OF WRONGFUL BIRTH OR WRONGFUL LIFE AND EQUAL PROTECTION UNDER PENNSYLVANIA’S CONSTITUTION,Temple Law Review,Fall 1999.
3.PhilipJ.VanDerhoef, RECENT DEVELOPMENT :WASHINGTON RECOGNIZES WRONGFUL BIRTH AND WRONGFUL LIFE—A CRITICAL ANALYSIS —Harbeson v. Parke-Davis,Inc.,98 Wn.2d 460,656 P.2d 483 (1983),Washington Law Review,JULY 1983.
4.Thomas A. Warnock,Scientific Advanvements:Will Technology Make The Unpopular Wrongful Birth/Life Causes of Action Extinct?,Temple Environmental Law & Technology,Spring 2001.
5.Wilson,Beth,Wrongful birth?,Legaldate,Vol.13 Issue 1,Mar 2001.
(二)德文部分
1.Andreas Reinhart,Familienplanungsschaden.Wrongful birth,wrongful life,wrongful conception,wrongful pregnancy—Eine rechts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anhand des deutschen und des-anglo-amerikanischen Rechts,PETER LANG GubH,1999.
2.Eduard Picker,Schadensersatz für das unerwünschte eigene Leben》Wrongful Life《,J.C.B Mohr(Paul Siebeck)Tübingen,1995.
3.Eduard Picker,Schadenshaftung für unerwünschte Nachkommenschaft(“Wrongful birth”),C.H.Beck’sche Verlagbuchhandlung München,1997.
4.Susanne Stieglitz,Die wrongful birth und wrongful life Problematik im deutschen Deliktsrecht,Verlag V. Florentz GmbH,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