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偉晨 Liu, Wei-Chen |
---|---|
論文名稱: |
臺灣地區建築師事務所導入BIM研究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in Architect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陳震宇
Chen, Chen-Y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建築資訊建模 、建築師事務所 |
外文關鍵詞: | BIM, Architects |
相關次數: | 點閱:103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國際興起的BIM風潮,帶動營建產業的新一波革命。BIM的核心為一種物件導向式的建模技術,其在虛擬空間中模擬真實的工程作為,也對建築師事務所傳統的設計繪圖思維與作業方式產生衝擊。目前國內建築師事務所受限於事務所本身條件與外在環境如現行法令規章的限制、既有採購發包流程的配合、審計制度的因應及建築教育的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事務所在BIM的導入上,也因為遭受諸多無法克服的困難而招致失敗收場。
由於BIM導入涉及層面廣大,本研究著眼於事務所內部導入BIM時所遭遇的相關課題,透過調查國內成功導入BIM之建築師事務所案例,對於導入BIM期間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策略進行分析與歸納,進一步釐清所遭遇之問題與解決策略,以作為未來有心導入BIM作業方式事務所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用田野調查與專家訪談兩種研究方法。初步先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掌握事務所導入BIM的相關議題,並從此階段的調查中得知國內建築師事務所導入BIM之前,需要積極面對的門檻如下:
1.缺乏導入BIM的執行計畫。
2.硬體設備汰舊換新所需的高昂成本。
3.不易取得教育訓練方式與資源。
4.書圖作業仍須配合在地建築法規管理之要求。
此外,也釐清建築師事務所在導入BIM作業方式期間,將遭遇到的幾項重大問題:
1.既有工作型態改變時,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的陣痛期。
2.協力之技師及營造廠對於BIM的使用未普及。
3.初期人力成本增加。
4.事務所人員流動率高,技術保留不易。
5.操作門檻高,設計人員須具備一定程度之實務經驗。
6.內部參與人員對於BIM作業觀念養成不易。
7.BIM作業的組織方式對既有人力組織產生的衝擊不易克服。
經由國內建築師公會、學術研究單位及民間BIM團體推薦找尋專家訪談對象,逐一徵詢其受訪意願,本研究總計訪談七家成功導入BIM之建築師事務所。分析各家事務所面臨上述問題時所採取的解決策略,可歸納出以下幾點:
1.透過實際執行專案以找出最適合事務所自身的工作流程。
2.尋求具備BIM作業能力的專業技師來配合。
3.建立彈性的人力組織以應付導入BIM期間臨時增加之工作人力。
4.透過內部交流會議進行心得分享,來達到事務所內部知識流通的目的。
5.安排工地見習的機會以加強實務觀念。
本研究分析上述各種策略,可發現成功導入BIM作業方式的建築師事務所,主要具有下列五項特點:
1.經營階層支持BIM導入作業方式的決心強烈。
2.成功導入BIM作業方式的事務所,通常會因應本身的組織條件來調整細部的作法。
3.教育訓練的品質是建立內部人員BIM觀念的重要關鍵,導入過程中更需搭配實際應用之操作。
4.其他建築專業知識的培養不可或缺。
5.企望透過導入BIM作業來提升事務所競爭力的決心。
最後,本研究歸納導入成功的重點策略之後,進一步提出導入BIM之相關建議做法共五點(如下列),提供未來臺灣地區有心導入BIM事務所做為參考。
1.採購BIM工具軟體可改為租賃以減輕事務所負擔;教育訓練可藉由免費取得之教育訓練資源,搭配利用參與民間團體如BIM讀書會交流心得,都可加速推動BIM導入工作。
2.大型事務所BIM導入方式建議由內部小型專案團隊起步,搭配專業訓練課程並透過實際執行專案磨合,後續再推廣到其他專案團隊。
3.建築師帶動其他專業設計顧問業者加入BIM作業陣線,在可視化平台下提前協調解決各種工程碰撞問題,可大幅提升工程整體品質。
4.事務所經營者除了建構良好的職場環境外,並須重視長遠的內部人才培訓計畫,搭配透明化的升遷管道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5.BIM作業流程仰賴建築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的支持,有正確的觀念與認知才能建構可用的模型。事務所對於人才的教育重點應回歸建築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實務經驗的累積,建立正確的作業觀念。
Through the findings, 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d that architects in Taiwan would need to actively seek out a solution to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1.The lack of an operational plan for BIM.
2.The high costs of updating hardware.
3.The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suitable training and resources.
4.The necessity of generating documentation that conforms to local codes and regulations.
In addition, several cri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BIM into standard practices were also identified as follows:
1.The chaos of unclear deleg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fter exist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were changed.
2.Partnering technicians’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unfamiliarity with BIM.
Increased labor costs in the initial stages.
3.Difficulties in maintai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because of high staff turnover rate.
4.The requirement of substantial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a staff to master the use of BIM.
5.Difficulties for staff to adapt to BIM.
6.Difficulties in resolving BIM’s impacts on exist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From an analysis of their solutions to the aforementioned challenges,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were derived:
1.Find the most suitable operating procedures through the execution of real projects.
2.Collaborate with BIM-capable technicians and professionals.
3.Adopt a flexibl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cope with the temporary increase in workload during the integration of BIM.
4.Share experiences through in-house meetings to facilitate the circ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among the staff.
5.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onstruction site visits to en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s.
書籍
劉育東,建築的涵意-認識建築、體驗建築、並瞭解建築設計,胡氏圖書,1996
謝尚賢,康仕仲,葉鎧禎,蔡孟涵,李敬賢,馬俊強,Revit 在建築工程的應用,中華顧問工程司,2009
謝尚賢,郭榮欽,陳奐廷,蔡沅㵆,透過案例演練學習BIM:基礎篇,楊泮池,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Chuck Eastman, Paul Teicholz, Rafael Sacks, & Liston, k, 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2nd Edition, 2011.
期刊
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營建署代辦建築工程BIM運用情形,公共工程電子報,第80期,2015
吳翌禎,謝尚賢,應用BIM於設施維護管理不可不知的標準:COBie,營建知訊,第384期,第56-63頁,2015
邵棟綱,潘仁霖,張子浩,林崇澤,BIM導入事務所困境與展望,臺灣建築學會會刊,第81期(臺灣BIM未來),第28頁,2016
郭榮欽,BIM導入四部曲,營建知訊,第344期,第46頁,2011
郭榮欽,我國營建產業現階段發展BIM之SWOT分析(上).,營建知訊,第356期,第63頁,2012
郭榮欽,謝尚賢,BIM技術與公共工程,公共工程電子報,第38期,2011
陳育聰,田宏鈞,BIM軟體平台概述及實施建議,捷運技術半年刊,第47期,第123頁,2012,
黃銘璋,建築3D化新趨勢-BIM,建築資訊模型化,臺灣建築學會會刊,第74期,建築教育與實務中數位化發展進程和展望,第90頁,2014
謝尚賢,從幾份調查看BIM之國際應用,營建知訊,第351期,第52-57頁,2012a
謝尚賢,BIM之技術應用中─LOD意謂詳細度或完整度,營建知訊,第352期,第60-61頁,2012b
論文集
王紀鯤,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我國建築師執業型態之研究案,台北市建築師公會,2003
李華松,鄭宜平,羅榮原,麥仁華,建築技術服務業經營概況調查與效益指標建立,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2006
陳育萱,賴明慧,李怡葳,吳翌禎,建築師事務所BIM技術導入與成效分析,2012土木與生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2012
鄧挺發,BIM-3D在建築設計之應用,九十八年電子計算機於土木水利工程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611-616頁,2009
學位論文
石瑞彰,台灣地區建築師事務所組織型態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7
卓坤鉎,臺灣地區建築師事務所經營趨勢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2000
蔣玉國,建設公司在設計階段導入BIM的效益實證,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2012 研討會
王紹宏,主持建築師之必備BIM知識,104年度BIM推廣宣導研討會,臺南,2015
林煒郁,建築BIM危機轉機效益,104年度BIM推廣宣導研討會台南,2015
孫培鈞,建築師事務所的BIM管理策略,2015年臺灣BIM未來研討會,台中,2015
賴朝俊,建築師導⼊BIM困難問題探討與對策,2014 Q3 BIM趨勢論壇,臺北,2014
閻家銘,設計導入流程與LOD圖面表現方法,【THINK BIM】BIM設計導入流程、元件樣板之實務解析坊暨加值應用領域說明,新北市,2015a
閻家銘,BIM與現行流程制度之整合,【THINK BIM】BIM設計導入流程、元件樣板之實務解析坊暨加值應用領域說明,新北市,20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