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光佑
Huang, Kung-Yu
論文名稱: 集會空間間接反射照明設計品質與效率之研究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Indirect Lighting Design Adopted in The Assembly Hall
指導教授: 林憲德
Lin, Hsien-T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照明設計間接照明反射照明照明模擬集會空間
外文關鍵詞: Lighting Design, Indirect Lighting, Reflection Lighting, Lighting Simulation, Assembly Hall
相關次數: 點閱:87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文化及社會發展,點燃大眾對藝文活動的重視,因應各類演說及表演活動的需要,大型的集會空間更是不可或缺。而藝文活動頻繁舉辦,其用電將是一筆可觀的消費,在減碳的需求日益提升的今日,保持應有的節能效益下兼顧優良的照明效果並創造優美的視覺環境,是大型集會空間所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為瞭解與改善台灣目前大型集會空間照明的現況、評估照明品質相關議題,先行針對校園中大型空間作為研究對象,選定成功大學10處集會空間作為調查樣本解析項目。並以透過間接反射照明作為改善手法,以照明軟體DIALux 模擬印證調查結果,並透過照明模擬提出間接反射照明設計之品質效益與潛力分析。
    本研究模擬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國際會議廳等10處集會廳內部照明為例,以座位區提供300lux照度為基準,利用高效率之陶瓷複金屬燈取代一般設計採用的PL燈及螢光燈,並採用間接反射的方式避免光束的直接照射以降低眩光及提高照明均齊度,輔以實測照度數據與標準會議廳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利用高效率燈具可以在減少25%標準燈具設備量的條件下提供相等的照度水平,並將室內整體照明均齊度由0.59提升至0.78,在視覺環境品質上有顯著的提升。
    接著以間接反射照明方式進行模擬驗證,依據室空間比(RCR)舉列各項影響間接反射照明效益因子。模擬得出配置間接反射照明燈具與反射面應至少留有1.8m以上距離可得到較完整的反射效益。選擇室內空間表面材質需優先考量天花板的反射率,是影響間接反射照明效果的關鍵。在天花板空間造型選擇上以拱頂造型可獲得最佳的照明品質。
    研究結果歸納出間接反射照明評估檢驗法,可快速判斷空間間接反射照明效果之良窳,以利日後進行集會空間照明設計時可在確保照明效率之虞更可兼顧整體照明環境的品質。

    Large gathering space is now a common space in large buildings in general, but consumes a lot of energy. Lighting equipment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buildings, only less than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Maintain both excellent lighting quality and create better visu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the top issue.
    This research has surveyed 10 assembly hall in NCKU to assess the situations and influences among lighting design and simulated the lighting of 10 assembly h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e of high-efficiency lighting can provide an equal level of illumination at a 25%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lighting equipment in standard conditions, and uniformity of illumination degree increased from 0.59 to 0.78.
    According to the Room Cavity Ratio (RCR) give out the impact of indirect reflected lighting facto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luminaire should be fixed at least 1.8m above the reflection surface. Furthermore,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indirect lighting were presented, which can exam the indirect of reflection effects of lighting in the space quickly. This research could be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indirect lighting quality in assembly hall.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1-3 研究範圍 6 1-4 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2-1照明節能與品質相關研究回顧 13 2-2間接照明相關研究回顧 15 2-3間接照明設計概說 20 2-4 間接照明於大型空間之應用與案例 28 2-5照明配置 38 第三章 既有集會空間照明設計問題探討 41 3-1集會空間案例之選定 41 3-2 集會空間座位區測量方法 44 3-3國內外照明之相關規範 46 3-4 實測結果統計 53 3-5 測量數據分析 80 第四章 集會空間間接反射照明解析 83 4-1 照明模擬軟體選定 83 4-2 照明模型建置 84 4-3 設定基本照明空間條件基準 85 4-4 間接反射照明節能效益分析 88 第五章 集會空間間接反射照明設計建議 95 5-1 間接反射照明於室內空間之設計因子分析 95 5-2 間接反射照明於室內空間之設計建議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1 6-1 研究結論 111 6-2 研究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3

    一、 中文文獻
    1.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12112 「照度標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1986
    2.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5065「照度測定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1988
    3.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5119「照度計」,經濟
    部標準檢驗局,1988
    4. 文化部,「文化統計2011」,文化部,2013。
    5. 王韻嵐,照明3D模擬計算軟體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2012
    6. 申新仟,不同色溫螢光燈用於辦公室照明之視覺效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2
    7. 石曉蔚,室內照明設計應用,百通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8. 李碩重,照明設計學,全華圖書,1993
    9. 周釗涁,「建築與室內裝修階段照明系統節能方式之差異性研究-以台北市辦公空間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2002
    10. 林士凱,辦公室照明燈具性能與節能效益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11. 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非製造業能源查核年報 2012」,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2013。
    12. 高鵬濠,公有建築物綠色改造成本效益之研究-以綠建築更新診斷與改造計畫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1
    13. 張力元,一般辦公室T-Bar方型燈具新興節能光源適用性之研究,高雄大學碩士論文,2012
    14. 張文淵,國小圖書館晝光利用照明節能效益解析-以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圖書館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1
    15. 張明珠,照明色溫對於人的生理訊號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0
    16. 許招墉,照明設計,全華出版社,1999
    17. 陳韋志,色溫度與照度對用餐情緒影響之研究-以素食餐廳照明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18. 陳振華,集合住宅公共空間換置T5照明系統之節能效益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19. 陳靜仁,晝光照明節能利用效益之評估-以CCFL與T5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1
    20. 馮文陽,照明因子對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中原大學碩士碩士論文,2001
    21. 楊啟男,學校教室照明設計準則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1995
    22.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局101年報」,經濟部能源局,2012
    23. 葉百軒,公立圖書館照明環境之評估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5
    24. 葉武宗,大專院校舊有建築物耗能之研究---以綠建築日常節能指標評估改善照明系統節能效率,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
    25. 廖浚瑋,住宅照明節能評估程式開發與應用,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26. 榮浩磊、何佳明,「照明設計軟體比較綜述」,照明工程學報,第16卷第4 期,p81~86,2005
    27. 綠建築評估手冊EEWH-BC 2012年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2
    28. 綠建築評估手冊EEWH-RN 2012年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2
    29. 趙 杰,大學圖書館書架區照明系統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9
    30. 鄭政利、李孟杰,「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更新之空間分析與定量模擬設計」,設計學報第5卷第一期,第91-112頁,2000。
    31. 鍾欽廊,T5照明系統應用於辦公室之照明品質與節能效益之評估-以某企業為例,明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32. 羅少甫,台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客房照明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喜來登大飯店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
    33. 羅劦順,室內裝修 建材反射率量測方式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2005
    二、 外文文獻
    1. Alan Hedge, William R. Sims Jr., Franklin D. Becker, Effects of lensed-indirect and parabolic lighting on the satisfaction, visual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of office workers, Ergonomics, Vol 38, NO. 2, p260-280(1995)
    2. ASHRAE 90.1-2007 Allowed Lighting Power Densities Using the Building Area Method (2007)
    3. ASHRAE 90.1-2010 Allowed Lighting Power Densities Using the Building Area Method (2010)
    4. ASHRAE/IES 90.1-2007 Seat Type Lighting Power Densities (2007)
    5. CIE, Discomfort Glare in Interior Lighting, NO. 117, CIE ,Vienna, 1995
    6. CIE, Lighting of Indoor Work Places, ISO 8995:2002(E) ,CIE ,Vienna, 2002
    7. Jennifer A Veitch., G.R. Newsham., Lighting Quality and Energy-Efficiency Effects on Task Performance,Mood, Health,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Journal of the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27:1, 107-129.(1997)
    8. 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Major Renovations Rating System ,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2009)
    9. Peter R Boyce., Jennifer A Veitch., G.R. Newsham., Michael Myer., Claudia Hunter, Lighting quality and office work: two fiel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Light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38.3: 191-223.(2006)
    10.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12464-1, Standard for Light and Lighting for Indoor Work Spaces (2011)
    三、 網路文獻
    1. 2009年07月能源報導-能源公告: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outdatecontent.asp?ReportIssue=200907&Page=38
    2. 2012年10月能源報導-能源與生活:
    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outdatecontent.asp?ReportIssue=201210&Page=29&keyword=%B7%D3%A9%FA

    下載圖示 校內:2017-08-31公開
    校外:2017-08-3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