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明煙
Lin, Ming-Lan
論文名稱: 大陸長江三角洲地區建立整合性供應鏈網路結構模式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業為例
A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study for the notebook industry in the Triangle Area of China's Yang River
指導教授: 林正章
Lin, Cheng-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供應鏈網路結構模式物流供應鏈管理
外文關鍵詞: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 Mod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相關次數: 點閱:98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記型電腦是台灣極為重要的產業,這個產業是台灣高科技產品的最後組裝重鎮,也是為台灣創造龐大外匯的重點產業,因此政府一度禁止赴大陸投資,但是隨著該產業的成熟性越來越高,成本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及代工廠商的要求,政府終於在2001年開放赴大陸投資。
    開放赴大陸投資的成效除了成本降低,有利代工訂單的爭取外,也讓國內少數幾家自創品牌的廠商有更大的擴展大陸市場的機會,但大陸幅員太大,現階段基礎設施又不甚健全,因此不論是原料供應或成品配送都是很大的挑戰, 本研究依此構想提出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基點架構一個具備最大效益的供應鏈網路結構模式,並以某一極具未來潛力及競爭力的上市電子大廠為實證研究,俾找出一個能夠讓其它公司或產業遵循的供應鏈網路模式。
    本研究以建立產業最大利潤為目標,在部分限制條件下,求取各不同供應與配送點的最佳組合,並探討成本改變、供應或配送地點改變對此一目標達成和最佳組合的影響程度。研究結果,我們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一、供應鏈最大利潤與各供應鏈節點中的原料採購、原料庫存、成品庫存與零售商的產品需求是息息相關的,研究發現當原料以及成品庫存達到某一上限時,這一決策變數點會決定供應鏈整體是否有利潤。
    二、供應鏈網路中的各個節點可以藉此模式,得到每一節點的最佳解,也就是在已知某些成本自變數下,每一決策變數的量都能被分析得到,這些決策變數解能達到供應鏈的最大利潤目標。
    三、製造廠原料以及成品的某一庫存量上限值決定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利潤狀況,庫存量上限增加,利潤也跟著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呈下降趨勢,也就是其邊際收益逐漸減少。
    四、大陸製造廠的製造成本增加,尤其人工成本增加,會導致整體利潤的下降,但對於原料或成品庫存量、零售商的需求量並沒有影響,對於製造廠的選擇也沒有改變,這與一般認知有誤差,主要原因在於本研究限制與假設中,製造成本佔總成本的比率較低,導致製造成本無法變成決定性的要素。

    Laptop compu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y in Taiwan,This industry also act the main role at the Hi-Tech parts be assembled,and the main industry of created foreign exchange。So for a long time,Taiwan Government didn’t permit this industry to set factory to Mainland China,but due to the environment was changeable,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system company pressed those NB company to set the assemble factory in China,also the competition was lower than before,so finally, Government permit the NB company to apply the approval certificate to develop to China in 2001。
    some of NB company not just consider the affect of cost,also hope to develop the Mainland market,because it really a very big market。But now only the Mainland was the big potential market to marketing Laptop computer be considered,but the basic intra-structure was bad will be concerned,because the distribution became inconvenient,will arise the cost of freight,so more the challenge existed when develop market in China。
    Due to the factors stated as above,this study provide the Supply Chain Model conception,not because it just a model study,also this model can be used at practice ,and deduce the cost 、increase the profit,if the model design was base on the complete data,we also can get the max. profit from this model。
    This study have the conclusion finally as follow:

    1、The max. profit of Supply Chain was correlation with material purchase、material inventory、goods inventory and retail demand。When material and goods have the best fit inventory,the max. profit will be gotten。
    2、Every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Network can get the best revolution by this model,it means that the complete data will be analyzed to get the best revolution of decision variant,and the variant will get the max. profit of this model。
    3、The profit of this model will be decided by the upper strict value of material and good inventory,the inventory was increased,the profit will became larger,but the range of increase will declined by the time reason。
    4、When the manufacture of Mainland factory’s cost was increased,the affection of profit was not significant,also the inventory、demand and warehouse quantity too。It’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recognition,the main reasons was that the strict formulation due to the result couldn’t get the better change,and the percent of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was not too big ,so the affe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

    誌 謝 辭……………………………………………Ⅱ 摘 要……………………………………………Ⅲ Abstract……………………………………………V 目 錄……………………………………………Ⅶ 表 目 錄……………………………………………Ⅹ 圖 目 錄……………………………………………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8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物流、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14 第二節 供應鏈結構模式相關研究……………………….20 第三節 筆記型電腦產業大陸發展相關研究…………….25 第四節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PC市場、基礎建設概況….27 第五節 長江三角洲行政區域分佈……………………….43 第三章 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發展分析……………………..47 第一節 台灣NB產業現況………………………………….47 第二節 台灣NB重要零組件供應分析…………………….54 第三節 台灣NB產業與代工廠商關係分析……………….57 第四節 台灣NB產業的大陸佈局………………………….60 第五節 台灣NB產業的未來展望………………………….64 第四章 研究流程與方法………………………………………67 第一節 研究流程………………………………………….67 第二節 筆記型電腦供應鏈網路結構…………………….70 第三節 筆記型電腦的物流通路………………………….72 第四節 筆記型電腦業的供應鏈策略…………………….78 第五章 供應鏈網路結構模式………………………………..85 第一節 模式假設………………………………………….85 第二節 模式符號說明…………………………………….87 第三節 模式建構概念…………………………………….90 第四節 模式概念說明…………………………………….91 第五節 數學模式………………………………………….93 第六章 實證研究……………………………………………..95 第一節 實證廠商現況…………………………………...95 第二節 實證廠商資料收集………………………………100 第三節 實證分析與結果說明……………………………115 第四節 敏感度分析………………………………………12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26 第一節 結論………………………………………………126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129 英文部分……………………………………………………129 中文部分……………………………………………………130 網路部分……………………………………………………134

    一、英文部分
    1.Ursula Y. Alvarado and Herbert Kotzab (2001)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 Marketing”,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p30。
    2.Toshiya Kaihara ,(2001),”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market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p73。
    3. Simpson N. C. and Erenguc S. Selcuk,”Modeling the order picking function in supply chain systems: Formulation、Experimentation and insights”,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Feb 2001。
    4.Douglas M. Lambert and James R. Stock and Lisa M. Ellram,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1998。
    5.Schary P. B. and Larsen Skjott (1992) ”Managing the Global Supply Chain”,Handel shojskolens Forlag,1995。
    6.Turnbull P. ,Oliver N. and Wilkinson B. (1992)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 in the UK Automotive Industry:Strategy Implications of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Model”,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p13,。
    7.Lamming R.,Englewood Cliffs,Beyond Partnerships,NJ:Prentice-Hall,1993。
    8.Freeman V. T. and Cavinato J. L. (1990) ”Fitting relationship to the Strategy Firm”,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9. Thomas D.J. and Griffin P.M. (1996) ”Coordinat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p94。
    10. Geoffrion A.M. and Graves G.W. (1974) ”Multi-commodity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by benders decomposition”,Management Science 20/5。
    11. Geoffrion A.M. and Powers R.F. (1995) ”Twenty years of strategy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nterface p25。
    12. Simchi-levi David,Philip Kaminsky and Simchi-levi Edith,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McGraw-Hill Co., Inc.,2000 。
    13. Sunil Chopra、Peter Meind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entice Hall,2002。
    二、中文部分
    1.王裕仁,”全球運籌對企業提昇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
    2.黃銘章,”影響代工供應商與顧客間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0年。
    3.施坤壽,”應用資訊系統整合全面品質管理、企業再造與供應鏈管理建構企業競爭優勢之結構化模式分析-高科技與傳統產業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0年。
    4.廖森貴,”物流策略、環境不確定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資訊電子業的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
    5.黃思明,”影響電子採購模式之因素探討-以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6.林哲瑋,”海外台商供應鏈管理模式-以馬來西亞台商電子業為例”,暨南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7.邱俊魁,”製造業供應鏈管理系統發展方法-以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
    8.莊玉珠,”考慮長鞭效應之最適存貨水準”,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9.蔡錦成,”虛擬整合應用於全球運籌管理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0.郭淑玲,”台灣地區資訊製造產業電子供應鏈策略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1.黃建源,”製造業赴大陸、越南、東協四國投資環境評估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12.林怡君,”成衣業供應鏈結構設計與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大陸成衣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3.吳莉甯,”筆記型電腦業國際供應鏈網路設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4.張志華,”建構台灣高科技產業因應全球運籌模式之物流策略法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5.陳立宗,”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外移大陸程度與其績效之研究”,淡江大學商管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6.高翌寧,”筆記型電腦產業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7.許郁蓉,”台商在中國大陸商品流通策略之研究”,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18.劉興倍,”我國連鎖經營型態與展望”,商業經濟研究所,1997(大陸)。
    19.于淑華、羅桔芬,”論我國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目標模式”,商業經濟研究,1997(大陸)。
    20.王介良,”大陸台商市場營銷要訣”,商業經濟研究,1996(大陸)。
    21.李仁芳、涂瑞德,”全球運籌創新管理”,第一屆企業全球化個案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7年。
    22.林正章、陳泳見,”筆記型電腦BTO全球運籌管理之研究”,1999國際物流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8年。
    23.陳春益,”國內物流中心配送系統之探討”,運輸學刊,民國87年。
    24.詹瑾琛、林連華,”現行台灣OEM/ODM全球運籌管理模式”,1999國際物流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8年。
    25.張心馨、詹進勝,”全球運籌與供應鏈管理在台灣企業國際化整合發展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六卷一期,民國89年。
    26.藍仁昌,”從物流的角度建置供應鏈管理”,資訊與電腦,民國88年。
    27.王立志,”未來世紀的製造策略新挑戰-供應鏈管理”,能力雜誌,2000。
    28.張有恆,物流管理,華泰書局,1998。
    29.黎漢林、許景華、李明純、張李志平,供應鏈管理與決策-最佳化方法之應用,儒林圖書公司,2000 初版。
    30.日本日通總合研究所,”最新物流手冊”,1991。
    31經濟部,”國內外經濟景氣情勢分析”,經濟部對外公佈分析資料,2002年四月。
    32.張朝清,”全球經濟情勢及資訊科技支出現況與未來展望”,資訊與網路,2001/11。
    33.陳文棠,”2001年上半年我國筆記型電腦產銷分析”,資策會,2001/10。
    34.周士雄,”工業電腦主要零組件趨勢”,資策會,2001/10。
    35.陳文棠,”我國筆記型電腦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資策會,2001/05。
    36.勵秀玲,”2000年中國大陸資訊硬體產值將首度超過台灣的省思”,資策會,2000/11。
    37.陳文棠,”省思我國筆記型電腦產業的競爭優勢與發展契機”,資策會,2000/10。
    38.陳文棠,”2001年上半年我國筆記型電腦產銷分析”,資策會,2001/10。
    39.勵秀玲、蘇高毅,”2002年中國大陸個人電腦市場展望”,資策會,2002/02。
    40.林慶輝,”2001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出貨創新高”,電子時報,2002/03。
    41.黃共鈿,”2002年上半年上市上櫃電子業景氣預測調查”,電子時報,2001/12。
    42劉毓雯,”大陸PC市場概論”,電子時報研究中心,2001/01。
    43.簡佩萍,”筆記型電腦產業剖析”,電子時報研究中心,2002/02。
    44.簡佩萍,”筆記型電腦產業與代工廠商關係”,電子時報研究中心,2001/04。
    45.簡至強等,”台灣經濟的困境與曙光”,中國時報特別報導,民國91年四月15日。
    46.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年,”公開說明書”,華碩電腦公司。
    三、網路部分
    1.資策會MIC網站
    2.電子時報網站
    3.華碩電腦網站
    4.廣達電腦網站
    5.仁寶電腦網站
    6.英業達電腦網站
    7.宏碁電腦網站
    8.IDC台灣分公司網站
    9.CCID(大陸賽迪顧問公司)免費電子報網站
    10.大陸台商經貿網
    11.今日上海網站
    12.江蘇省網站
    13.浙江省網站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7-1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