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雅蓉
Yang, Ya-Rong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牛車管理規則的實施與影響
Implementation and impact of ox-cart management rules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指導教授: 陳文松
Chen, Wen-S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5
中文關鍵詞: 牛車交通道路荷車取締規則牛車管理規則
外文關鍵詞: ox cart, transport, road, the Law on Carts Management, ox-cart management rules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牛車為清代臺灣的重要交通工具。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振興產業為由鋪設道路,引進汽車、腳踏車等新式交通工具,結合新興知識進行道路管理,帶來近代化,並建構出殖民政府管理與控制的模式。相較於新式交通工具,牛車雖然缺乏速度和新科技,卻是臺灣人民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之交通工具,因此殖民政府要如何切入臺灣原有的交通紋理成為重要課題。本文藉由爬梳總督府檔案、報紙等資料,以牛車為中心,探討殖民政府如何將牛車置入現代道路的管理之中,而牛車又如何被這樣的框架所影響。
    研究發現近代化的結果致使牛車與新式交通工具產生路權的衝突,牛車之運輸地位隨之受到影響,道路的服務對象也轉變成為新式交通工具。於此同時,牛車卻時常破壞造價昂貴的道路。所以,1900年各地方政府開始對牛車進行管理,1908年臺灣總督府也公布〈荷車取締規則〉針對牛車的行車、道路使用方式、車體形制規範,期望減少道路的破壞。但是,從結果層面看來,即便制定牛車管理規則,也無法減少牛車破壞道路。究其原因,牛車在社會中所扮演的經濟角色,讓其在短時間內無法被新交通工具取代,而牛車車體形制的轉變,也是讓其能存續於社會的重要因素之一。

    Oxcarts ar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of Taiwan in the Cing Era. When the Japanese Era comes, Office of the Governor-General paved the roads and introduced new transportation such as train, car, bike for their colonial business. They also combined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about roads, building the colonial management model and brought modernization.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for Japanese colonizer how to manage the old and new transportation in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uses the records of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and Taiwan Daily News(臺灣日日新報) to research that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or-General how to supervise and manage the oxcarts in the new transports era. Also, the oxcarts users how to respond to the policy which was formulated by Japanese coloniz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sult of modernized transport system impact oxcarts’ right of way and status. Oxcarts were always rutting the roads which cost lots of money and built for new transportation like car in this era. Therefore, local government start to administreted rate the oxcarts by regulation since 1900, and ‘ox-cart management rules’ issued by Office of the Governor-General in 1908. Law on Carts Management had a purpose to reduce the rutting from oxcarts, it administrated the form of cart body and ruled the user how to use the road in the right way. Finally, despite the Japanese colonizer had the law to avoid the oxcart rut the road, the end is not reality. The reason is that oxcar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iwan traditional economy, so they could not be replaced by new transportation, in short time. The change of the cart body which complies with the law is also one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緒論 1 研究動機 1 研究範圍與史料 6 文獻回顧 7 研究目的與方法 10 章節安排 10 第一章 道路近代化與牛車路權的轉變 12 第一節 日治以前的牛車路權 12 第二節 新式交通工具與牛車路權之衝突 15 第二章 「此路不通?」牛車之通行限制與管理 23 第一節 牛車管理規則之出現 23 第二節 統一規範──〈荷車取締規則〉之豎立 28 第三章 牛車管理規則之施行 36 第一節 牛車管理規則之施行者 36 第二節 牛車伕應對及牛車管理規則施行之成效 41 第四章 存續之路:牛車之經濟角色與形制轉變 45 第一節 牛車之經濟角色與法規成效的因素分析 45 第二節 牛車形制的轉變 50 結論 62 徵引書目 65

    一、史料

    (清)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1958),〈工業〉,頁82-88。
    (清)不著撰人,《新竹縣采訪冊》(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131-140。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1958,〈疆界(附形勝、八景)〉,頁11。
    (清)施鴻保,《臺灣輿地彙鈔》,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臺北:臺灣經濟研究室,1958,〈閩雜記(錄十八則)〉,頁77。
    (清)范咸,《續修臺灣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海竹枝詞八首〉,頁756-757。
    (清)屠繼善,《恒春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130-134。
    (清)陳璸,《陳清端公文選》,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15-19。
    (清)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叢談〉,頁 384-392。
    〈牛車官設道路通行禁止(阿猴廳廳令第八號)〉,1902年8月13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742007X001。
    〈台北縣訓令第三十七號牛車通行禁止(違警罪)取扱方〉,1900年7月23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493103。
    〈台南縣縣令第十九號水牛及牛車取締規則〉,1901年6月29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613046X001。
    〈永遠杜賣田契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頁603-605。
    〈荷車取締規則〉,1908年12月27日,《臺灣總督府官(府)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71012603a002。
    〈荷車取締規則及訓令第二百十九號同規則施行心得ヲ定ム〉,1908年9月14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1415006。
    〈臺北縣縣令甲第十七號街路取締規則〉,1896年9月30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088010。
    〈臺南廳廳令第三號四十一年府令第七十六號荷車取締規則施行〉,1909年5月15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1481003。
    〈臺灣家屋建築規則〉,1899年9月20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545001。
    〈澎湖廳告示第十七號街路取締規則施行區域〉,1903年7月15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847133。
    〈縣令第十九號新開道路牛車ノ通行禁止ヲ犯シタル者處罰ノ件〉,1900年7月23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入藏登錄號:00000493103X001。

    二、專書
    Lay, M. G. Ways of the World: A History of the World's Roads and of the Vehicles that Used Them,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2.
    Norton, Peter D. Fighting Traffic: The Dawn of the Motor Age in American City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8.
    Strand, Davi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江樹生編譯,《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03,第三冊。
    吳嘉苓、傅大為主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4。
    呂赫若等著,葉石濤、鍾肇政主編,《牛車》,臺北:遠景出版社,1997。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著,蘇碩斌譯,《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徵的時刻》,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2。
    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吳美慧、陳錦輝,《代書筆、商人風──百年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高淑媛,《臺灣工業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6。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第3冊。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第5冊。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第7冊。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第6冊。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第8冊。
    費爾南‧布勞岱爾 (Fernand Braudel) 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臺北:廣場出版,2012,卷一,《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
    費德廉 (Douglas L. Fix )、羅效德(Charlotte Lo)譯,《看見十九世紀的臺灣》,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6。
    新竹州,《新竹州第十一統計書》,新竹州:新竹州,1933。
    新竹州,《新竹州警察法規》,新竹:新竹州廳,1922。
    道路交通問題研究会,《道路交通政策史概観‧論述編》,東京:プロコムジャパン,2002。
    雷吉納德‧康 (Réginald Kann) 著,鄭順德譯,《福爾摩莎考察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臺灣語通信研究會,《語苑》,臺北: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41。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二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1940。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總督府第二十三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21。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總督府第二十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8。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總督府第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4。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總督府第十二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0。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二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5。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一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9。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5。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九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四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2。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第四十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942。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第三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1。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報文》第2卷第2冊,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899。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自動車に關する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1932。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第九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1907。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第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1904。
    劉克襄譯注,《福爾摩沙大旅行》,臺北:玉山社,2015。
    澁谷平四郎,《臺灣產業組合史》,臺北:産業組合時報社,1934。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

    三、 學位論文
    沈方茹,〈台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1912-1945年)〉,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邱淵惠,〈牛與臺灣傳統農村社會之研究:清治時期至日治時期〉,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4。
    蔡龍保,〈殖民統治的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陳家豪,〈近代台灣人資本與企業經營: 以交通業為探討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3。

    四、期刊與專書論文
    岡野才太郎,〈自動車等の交通事故防止に就て〉,《臺灣自動車界》,第2卷第1期(1933),頁32-33。
    林崇熙,〈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第1卷《科技、醫療與社會》(2001),頁1-42。
    林崇熙,〈脈絡性的技術──頡頏國家的拼裝車〉,第12卷第4期《新史學》(2001),頁 75-120。
    林崇熙,〈噤聲的技術──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第6卷第4期《科技博物》(2002),頁 34-58。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第42期(2001),頁144-150。
    野口勝一,〈牛車〉,《風俗画報》,臺灣蕃俗圗會,臨時增刊,第129號(1896),頁25。
    陳芝蓉,〈左極樂,右地獄:日治時期臺灣「左側通行」規則之推行〉,《臺灣學研究》,第18期(2015),頁53-98。
    陳家豪,〈從軍用到民營:日本時期臺灣輕便軌道的發展(1895-1909)〉,《文史臺灣學報》第64卷第1期(2013),頁79-106。
    陳國棟,〈臺灣歷史上的牛車──從康熙輿圖談起〉,《臺灣博物季刊》,第125期34卷第1期(2015),頁24-36。
    陳漢光,〈板輪牛車之今昔〉,《臺灣文獻》,第11卷第4期(1960),頁14-33。
    菅野忠五郎,〈軌道と牛車〉,《臺灣鐵道會》,第104卷80號(1919),頁9-10。
    嘉南大圳組合土木課,〈麻豆支線縱貫道路橋梁架設工事設計々算及說明書〉,《工談》,第3卷第5期(1933),頁16-36。
    福井蹄枕,〈臺灣の馬(牛)車輓き〉,《臺灣畜產會會報》,第5卷第4期(1942),頁59-81。
    臺報社,〈臺北は人力車の必要なー〉,《臺報》,第14號(1901),頁3。
    臺灣自動車界社,〈車界春秋〉,《工談》,第5卷第11期(1936),頁12-13。
    臺灣警察協會,〈『街のゆきかひ』筋書〉,《臺灣警察時報》,第42期(1931),頁22-23。
    蔡龍保,〈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近代中國》,第165期(2004),頁88-121。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道路改良事業之展開(1926-193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7卷(2008),頁37-83。
    謝國興,〈1940年代的興南客運:日治後期到戰後初期的轉折〉,《臺南文獻》第1卷(2011),頁55-80。

    四、報紙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新報》

    五、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板輪牛車〉,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http://digiarch.sinica.edu.tw/digiarch_en/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4360075),最後瀏覽日期:2019.06.01。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鐵皮二輪牛車〉,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http://digiarch.sinica.edu.tw/digiarch_en/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4359933),最後瀏覽日期:2019.06.01。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橡膠二輪牛車〉,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http://digiarch.sinica.edu.tw/digiarch_en/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4357711),最後瀏覽日期:2019.06.01。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橡膠輪牛車輪胎打氣〉,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http://digiarch.sinica.edu.tw/digiarch_en/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4357548),最後瀏覽日期:2019.06.01。

    下載圖示 校內:2019-09-15公開
    校外:2019-09-15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