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雅靜 Wang, Ya-Jing |
|---|---|
| 論文名稱: |
從法實證研究的觀點論台灣社會的「繼承」圖像:以女性繼承權的「規範」與「實踐」為中心 An Empirical Legal Study on the Images of Succession in Taiwan:Women’s Rights of Inheritance in Legal Norms and Social Practice |
| 指導教授: |
邵靖惠
Shao, Jing-Huey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 畢業學年度: | 10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349 |
| 中文關鍵詞: | 法實證研究 、性別平等 、女兒的繼承權 、財產繼承 、祭祀(宗祧)繼承 、祭祀公業的派下員資格 、祭祀與繼承 、照顧與繼承 、扶養義務 |
| 外文關鍵詞: |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gender equality, women’s succession rights, property inheritance, patrilineal succession, the membership of ancestor worship guilds, ancestor worship and succession, fil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ccession, maintenance oblig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201 下載:1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別於傳統的「法釋義學」研究途徑,本文嘗試從「法實證研究」的觀點切入,探討「女兒的繼承權」在「規範」與「實踐」兩個層面是否有所落差。綜覽目前的研究成果,在「女兒的繼承權」這個議題上,絕大多數的目光,其實均是放在現行民法的「財產繼承」,常常忽略隱藏於「祭祀公業派下員資格」背後的「祭祀(宗祧)繼承」。因此,本文首先將進行「繼承制度」與「祭祀公業制度」的法律史考察,了解兩者在法律規範上的形成過程,接著再透過「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人們在日常生活的實踐情形是否與現行的法律規範大致相符。
在「深度訪談」方面,本文發現,祭祀公業條例第5條的制定,似乎有改正「傳統」的效果,亦即在本條例出現以前,祭祀公業通常遵循「傳統習慣」,派下員傳男不傳女,由於這明顯與性別平等的理念不符,於是本條例第5條便明定,本條例施行以後,發生繼承事實時,以「共同承擔祭祀者」列為派下員,賦予「女兒」同樣具有成為派下員的權利。可惜的是,本條例第4條對於「本條例施行前已發生繼承事實者」,卻另有不同的規定,以致在這種情況裡的女性,仍然有權利遭受侵害的可能。
至於在「問卷調查」方面,本文發現,與「祭祀」相比,人們似乎更傾向於將「照顧」與「繼承」互相連結,亦即將「照顧」視為「繼承」的正當性基礎。然而,問卷調查的結果同時也顯示,在照顧責任上,人們對於「兒子」與「女兒」有不同程度的期待,前者不因結婚與否而影響其對於父母的照顧責任,後者在結婚後儘管對於父母的照顧責任被認為有一定程度的減輕,不過取而代之的卻是,其往往被要求負起照顧「公婆」的責任。這樣的社會現實便與法律規範產生不一致,亦即以「照顧」與「繼承」具有某程度關聯性的認知作為前提,再加上「女兒」結婚後一般被要求照顧「公婆」而非父母,於是不難想見,固然法律規定女兒與兒子對於「父母」具有相同的繼承權,但是在實踐上不免可能會遭遇一些困境。如何改善這種對於女兒不利的情況,則是接下來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建議,在法制層面也許可以引進外國的「貢獻分制度」以為因應。
This thesis, an empirical legal study (ELS) on Taiwanese women’s succession rights, aims to portray Taiwan’s inheritance system as well as exploring its practice in the society through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legislators of current Taiwanese Civil Code decided to obviate patriarchal ideology, allowing daughters to have the same share of estates as sons in order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Nevertheless, the traditional societal custom still prevails in Taiwanese daily life, and indeed has an influence on human behaviors. It is found that daughters in Taiwan, “married daughters” especially, do not enjoy exactly their legal right of inheritance. Meanwhile,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re is a tendency which requires people should look after the elders of a family in exchange for the right to inheritance. Moreov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me Taiwanese, daughters are far different from sons. That is, in social practice, besides parents, “married daughters” also need to take care of their in-laws. But this condition usually not happens to “married son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filial responsibility with succession, “married daughters” might suffer a catch-22 situation that choosing to look after their parents or in-laws. It could eventually lead to a consequence of preventing women from inheriting property. Therefore,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contribution portion” c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aiwanese Civil Code. It might be able to help the legislators and reformers to reach the goal that Taiwanese women could enjoy their right to inheritance not only in statute, but also in practice.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專書
1.王泰升,《台灣法律史的建立》,第2版,元照,2006年9月。
2.王泰升,《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結合台灣法律社會史與法律論
證》,元照,2010年9月。
3.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第4版,元照,2012年9月。
4.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修訂2版,聯經,2014年9
月。
5.王泰升,《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
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6月。
6.王泰升、陳立夫、陳昭如、黃詩淳、曾文亮,《祭祀公業及神明會裁
判評析》,元照,2015年9月。
7.史尚寬,《繼承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8.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
(上)》,司法行政部,1976年。
9.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
(下)》,司法行政部,1976年。
10.林秀雄,《親屬法講義》,第3版,元照,2013年2月。
11.林秀雄,《繼承法講義》,第6版,元照,2014年10月。
12.法務部,《臺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第6版,法務部,2004年7
月。
13.陳井星,《台灣祭祀公業新論》,自版,1982年9月。
14.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1987年3月。
15.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聯
經,1990年3月。
16.陳惠馨,《清代法制新探》,第2版,五南,2014年8月。
17.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繼承新論》,修訂第10版,三民
書局,2016年3月。
18.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修訂第12版,三民
書局,2016年9月。
19.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
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4月。
20.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修訂3版,犁齋社,2016年2月。
21.高鳳仙,《親屬法—理論與實務》,第17版,五南,2016年9月。
22.潘維和,《中國近代民法史(上)》,漢林,1982年。
23.謝振民,《中華民國立法史》,正中書局,1948年。
24.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里仁書局,1984年9月。
25.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
法:質性研究法》,東華書局,2015年5月。
26.盧靜儀,《民初立嗣問題的法律與裁判》,五南,2006年6月。
27.盧靜儀,《清末民初家產制度的演變—從分家析產到遺產繼承》,元
照,2012年3月。
28.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繼承法》,最新修訂版,自版,2013
年2月。
29.戴炎輝,《中國法制史》,第3版,三民書局,2015年11月。
30.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行人
文化實驗室,2008年12月。
(二)譯著
1.Kathryn Bernhardt(白凱)著,《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
年》,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2.W. Lawrence Neuman著,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第2版,學富,2014年1月。
3.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第2版,群
學,2006年10月。
4.姉齒松平著,程大學譯,《日據時期祭祀公業及在臺灣特殊法律之研
究》,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
5.陳金田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
法》第一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6月。
6.陳金田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
法》第二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2月。
7.滋賀秀三著,張建國、李力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商務印書館,
2013年5月。
8.霍布斯邦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貓頭鷹出版社,
2002年8月。
9.臺灣慣習研究會著,程大學譯,臺灣慣習紀事(中譯本)第一卷上,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6月。
10.臺灣慣習研究會著,黃文新譯,臺灣慣習紀事(中譯本)第三卷
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年6月。
(三)論文集
1.曾文亮,〈台灣漢人祭祀公業問題的歷史考察—殖民統治、法律繼受
與民間習慣之間〉,頁55-90,收錄於:王泰升、劉恆妏主編,《以
台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元照,2007年5月。
2.謝世民,〈徳沃金論平等義務與守法義務〉,頁237-278,收錄於:
謝世民主編,《以平等為本的自由主義:德沃金法政哲學研究》,開
學文化,2014年11月。
(四)期刊論文
1.王泰升,〈論台灣社會上習慣的國家法化〉,《臺大法學論叢》,第
44卷,第1期,頁1-69,2015年3月。
2.利翠珊、張妤玥,〈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
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23卷,第1期,頁99-124,
2010年3月。
3.李立如,〈司法審查之表述功能與社會變革:以性別平等原則在家庭
中的落實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1期,頁31-78,
2008年3月。
4.林端,〈「國家制定法」與「民間習慣」:臺灣「祭祀公業」的歷史
社會學分析(Ⅰ)〉,《法制史研究》,第1期,頁117-151,2000年。
5.林端,〈「國家制定法」與「民間習慣」:臺灣「祭祀公業」的歷史
社會學分析(Ⅱ)〉,《法制史研究》,第2期,頁183-206,2001年。
6.林明昕、陳昭如、詹森林、官曉薇,〈「私法自治vs.性別平等—從釋
字728論祭祀公業條例之合憲性」學術座談會〉,《台灣法學雜
誌》,第270期,頁47-84,2015年4月。
7.林秀雄,〈富爸爸與窮爸爸的「掃地出門條款」?〉,《台灣本土法
學雜誌》,第83期,頁117-120,2006年6月。
8.林秀雄,〈喪失繼承權制度之修正—民法第1145條修正草案之評
析〉,《月旦法學教室》,第171期,頁30-40,2017年1月。
9.吳煜宗,〈繼承的範圍-祭祀公業派下權的遺產性〉,《月旦法學教
室》,第51期,頁8-9,2007年1月。
10.吳煜宗,〈姓氏與祭祀公業派下資格—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七年家上易
字第三九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期,頁40-46,
2010年6月。
11.陳棋炎,〈論應繼分實質的公平〉,《臺大法學論叢》,第19卷,
第1期,頁225-249,1989年12月。
12.陳正芬,〈我是媳婦還是看護工?外籍媳婦照顧角色形成與照顧經
驗之初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6期,頁139-182,2012
年12月。
13.陳昭如,〈有拜有保佑―從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台上字第一二八○號
判決論女性的祭祀公業派下資格〉,《月旦法學雜誌》,第115期,
頁249-262,2004年12月。
14.陳昭如,〈法律東方主義陰影下的近代化:試論台灣繼承法史的性
別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2期,頁93-135,2008年12
月。
15.陳昭如,〈在棄權與爭產之間—超越被害者與行動者二元對立的女兒
繼承權實踐〉,《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4期,頁133-228,
2009年12月。
16.陳昭如,〈台灣法律史學會2014年度春季研討會—性別平等觀點的祭
祀公業法制批判〉,《台灣法學雜誌》,第264期,頁91-97,2015
年1月。
17.陳昭如,〈女兒還是外人:論大法官釋字第七二八號解釋的雙重排
除〉,《月旦裁判時報》,第41期,頁81-88,2015年11月。
18.陳惠馨,〈傳統中國法律的特色—法典、秩序觀與審判制度的比較觀
點〉,《法制史研究》,第21期,頁191-220,2012年6月。
19.陳惠馨,〈儒家思想與清朝法制──法制史考察觀點〉,《法制史研
究》,第23期,頁145-192,2013年6月。
20.陳翠蓮,〈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第6
期,頁53-99,2013年12月。
21.陳榮傳,〈不問祭祀問繼承──祭祀公業和釋字第七二八號解釋〉,
《月旦法學雜誌》,第243期,頁5-21,2015年8月。
22.莊世同,〈從合法性、平等到人性尊嚴:論徳沃金法哲學的道德基
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43期,頁1-35,2012年12月。
23.莊世同,〈論平等與法治:評釋字728號解釋〉,《政治與社會哲學
評論》,第57期,頁1-46,2016年6月。
24.莊世同,〈論海耶克的自由主義法治觀:一個批判性的探索〉,
《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3期,頁665-702,2017年9月。
25.郭秀裕,〈祭祀公業條例第五條規定之繼承問題探討-其他相關議
題〉,《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0卷,第3期,頁115-126,2011
年9月。
26.曾文亮,〈台灣家產制度的演變〉,《思與言》,第40卷,第1期,
頁249-327,2002年3月。
27.曾文亮、黃丞儀,〈民間習慣與祭祀公業派下資格認定—試從法律史
觀點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台上字第一一三四號判決〉,《台灣本土
法學雜誌》,第41期,頁96-116,2002年12月。
28.曾文亮,〈全新的舊慣:日治時期總督府法院對臺灣人家族習慣之
改造(1898-1943)〉,《台灣史研究》,第17卷,第1期,頁125-
174,2010年3月。
29.黃宗樂,〈關於應繼分之實質的公平之法的考察〉,《輔仁法
學》,第8期,頁227-256,1989年6月。
30.黃宗樂,〈遺產繼承人、特種贈與之歸扣及功勞額〉,《臺灣本土
法學雜誌》,第19期,頁95-97,2001年2月。
31.黃詩淳,〈特留分意義之重建:一個法制史的考察〉,《臺大法學
論叢》,第39卷,第1期,頁109-160,2010年3月。
32.黃詩淳,〈遺產繼承之圖像與原理解析〉,《臺大法學論叢》,第
40卷,第4期,頁191-253,2011年。
33.黃詩淳,〈不孝子女條款?—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5年度家訴字第22
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56期,頁22-29,2017年2
月。
34.黃舒芃,〈純粹法學如何看待規範與現實的關係?—以司法院釋字第
728號解釋之檢討為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6期,頁
163-211,2016年3月。
35.楊智守,〈祭祀公業條例實務問題研析〉,《法令月刊》,第64
卷,第3期,頁47-76,2013年3月。
36.廖元豪,〈法律授權的不平等,還是單純的契約自由?〉,《月旦
法學教室》,第158期,頁6-8,2015年12月。
37.蔡穎芳,〈由「法律多元」論台灣婦女之繼承權〉,《政大法學評
論》,第116期,頁103-171,2010年8月。
38.蔡維音,〈排除女性入祀係屬合憲?〉,《月旦法學教室》,第154
期,頁6-8,2015年8月。
39.鍾芳樺,〈平等、規範與現實性:評黃舒芃與莊世同兩篇相關論
文〉,《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7期,頁139-167,2016年6
月。
40.謝哲勝,〈私法自治與男女平等〉,《月旦法學教室》,第163期,
頁6-8,2016年5月。
41.戴東雄,〈女孩所流父母的血緣難道與男孩有所不同?—評釋字第七
二八號解釋意旨排除女性子孫繼承祭祀公業財產不違憲〉,《月旦
裁判時報》,第41期,頁60-80,2015年11月。
(五)學位論文
1.王君茹,〈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台灣經驗:族群、世代、婚姻狀況與
社會結構位置〉,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03年。
2.尤重道,〈祭祀公業之研究──以派下權及財產權為中心〉,國立中正
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高曜堂,〈臺灣祭祀公業制度變革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產法律研究
所碩士論文,2014年。
4.曾文亮,〈台灣法律史上的祭祀公業〉,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9年。
5.鄭文諺,〈社會變遷下的性別與財產繼承:以旗津漁村為例〉,國立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5年。
6.賴怡伶,〈祭祀公業派下權權利取得與喪失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
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所)碩士論文,2013年。
7.顏淑娟,〈私法自治與公法規制衝突下之「祭祀公業規約」法律問題
研究—以派下員資格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2017年。
(六)網路資料
1.2018年性別圖像。https://goo.gl/V7b7Eb
2.立法院法律系統網站。http://lis.ly.gov.tw/lglawc/lglawkm
3.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https://goo.gl/kPdK7C
4.內政統計通報(民國106年第47週)。https://goo.gl/gykoxV
5.行政院性別平等會「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
https://goo.gl/BwQJrE
6.台北市政府地政局。https://tinyurl.com/ybw5unb3
7.司法院解釋彙編。https://goo.gl/hahbuQ
8.民法最高法院判例彙編02。https://goo.gl/FAh8Nu
9.政府資料開放平台。https://data.gov.tw/
10.最高法院民事庭會議決議02。https://goo.gl/g9h9im
11.《讀例存疑》電子版。http://www.terada.law.kyoto-u.ac.jp/dlcy/index.htm
12.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http://tadels.law.ntu.edu.tw/index.php
13.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介紹手冊。https://goo.gl/uYdvCA
(七)新聞報導
1.林秀怡、秦季芳,〈淪為父權代言人的大法官 是阻礙性別平等的絆
腳石〉,自由時報評論網,2015年3月25日。取自:
https://goo.gl/oFAHDX
2.林家暘,〈釋字728號爭議的側面理解〉,想想論壇,2015年4月8
日。取自:https://goo.gl/nhQRJR
3.杏語心靈,〈遺產只留給兒子,女兒沒得分,犯法嗎?〉,TVBS新聞
網,2016年10月18日。取自:https://goo.gl/MdwS2e
4.何欣潔,〈同性婚合法後,傳統的財產繼承制該怎麼跟上時代?〉,
端傳媒,2017年1月10日。取自:https://goo.gl/QETmbU
5.李淑菁,〈給姊妹應有的一份──身為女性只能放棄繼承?〉,獨立評
論在天下,2017年1月26日。取自:https://goo.gl/mnzjpR
6.官曉薇,〈官曉薇:大法官的性別平等大爆走〉,獨立評論在天下,
2015年3月26日。取自:https://goo.gl/L5yV1d
7.莊楚雯,〈嫁過去不准回娘家掃墓!男友只回:習俗就是習俗〉,中
時電子報,2018年1月5日。取自:https://goo.gl/mbVzeR
8.侯力元,〈子不孝! 母立遺囑「不准繼承遺產」〉,TVBS NEWS,
2009年10月21日。取自:https://goo.gl/FjBrYd
9.高榮志,〈釋字728戳盡大法官的性別死穴〉,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2015年3月25日。取自:https://goo.gl/PiZWiR
10.高子壹,〈父母病重多半女兒照顧,遺產卻只留給兒子...母親啊,
妳看到堅韌的女兒與「被養殘的兒子」嗎?〉,商業周刊,2017年7
月21日。取自:https://goo.gl/tJCFoJ
11.陳陽升,〈左支右絀的大法官與規範上的結構困境〉,公視新聞議
題中心,2015年3月30日。取自:https://goo.gl/XXMj4j
12.郭孟佳,〈充斥父權幽靈的大法官釋字〉,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
庫,2015年4月23日。取自:https://goo.gl/cuuQYC
13.張智程,〈【京都想想】被「歷史課綱」強迫遺忘的「歷史」觀
點?──貫穿《大稻埕》與《KANO》的大時代關鍵字:「大正民主」
下的台灣主體歷史敘事〉,想想論壇,2014年2月6日。取自:
https://goo.gl/VnwL6Y
14.劉志原,〈對父母不孝 5億遺產沒份〉,自由時報,2009年10月21
日。取自:https://goo.gl/ai6WF8
15.劉韋德,〈【遺產律劇場】女兒真是潑出去的水嗎?〉,壹週刊,
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s://goo.gl/ry85VA
16.〈【極憲法庭】祭祀公業財產女兒能不能分一杯羹?(釋字第728號
解釋)〉,極憲焦點,2016年3月30日。取自:
https://goo.gl/FAy96Q
17.〈母親重男輕女要她放棄繼承!呂秋遠:就簽吧〉,蘋果即時新
聞,2017年2月10日。取自:https://goo.gl/RsyEvQ
18.〈女兒出嫁就變外人? 財政部:拋棄繼承女多男7千人〉,ETNEWS
新聞雲,2017年4月9日。取自:https://goo.gl/Myjw6f
19.〈稱「7個女兒都不孝」 老婦近億遺產留獨子〉,NOWnews今日新
聞,2018年3月15日。取自:https://goo.gl/s8aFvn
20.〈7女兒不孝!老婦近億遺產獨留小兒子 眾姊怨:土地也都是他
的〉,ETtoday新聞雲,2018年3月15日。取自:
https://goo.gl/aGB5Hr
21.〈「婆婆永遠嫌媳婦做不夠」 她突感嘆:我對娘家媽媽好不
孝〉,三立新聞網,2018年3月17日。取自:
https://goo.gl/DosfQU
二、日文部分
1.姉齒松平,《祭祀公業並びに台灣に於ける特殊法律の研究》,南天
書局,1934年。
2.滋賀秀三,《中国家族法の原理》,創文社,19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