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威呈 Chen, Wei-Cheng |
|---|---|
| 論文名稱: |
以榮格「心理類型」論析《雅典的泰門》中 的主要角色 Analyses on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imon of Athens from C. G. Jung’s Psychological Types |
| 指導教授: |
李欣怡
Lee, Shin-Y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 畢業學年度: | 10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5 |
| 中文關鍵詞: | 莎士比亞 、《雅典的泰門》 、角色分析 、社會環境 、榮格 、心理類型 |
| 外文關鍵詞: | Shakespeare, Timon of Athens, Jung, Psychological Types, Social environment, Character analysi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莎劇《雅典的泰門》為主要研究對象,該劇是莎翁晚期的悲劇作品,寫於1607 年至 1608 年之間。該劇的價值在學界尚未有定論,照學者們的理解,因為莎士比亞在撰寫這部劇時只有完成初稿,且沒有做後續之修改,是一個未完成的劇本;且劇本內容可能含有另一位劇作家的思想,這也是該劇之所以極具爭議的一點。儘管如此,《雅典的泰門》還是有其獨特的悲劇性,該作品在故事結構方面也已有相當的完整性,角色性格相當立體鮮明,內容也具有寓意和省思,筆者以為是一部值得討論的作品。
本論文著眼於故事主人翁泰門和其周遭的角色環境作分析,試圖了解泰門在劇中的性格變化,在過程中環境如何影響他的決斷?泰門性格是如何?都是本文討論的重點。研究理論方面則是使用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希望能夠藉由這位心理大師的視角去理解劇中泰門的遭遇,除了希望能讓社會人以此為借鏡得到更多啟發外,本研究也希望能夠讓《雅典的泰門》一劇受到學術界更多重視,讓莎學研究得以更加完整。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hakespeare’s Timon of Athens, which is a tragedy completed in Shakespeare’s late period, written between 1607 and 1608. The value of Timon of Athens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in the academia.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cholars, Shakespeare only completed a preliminary draft when writing this drama, and did not make subsequent revisions. It is an unfinished script, and the content of the script may contain another playwright’s thought, which is also a very controversial point of the drama. Even this, Timon of Athens still has unique value. The work has considerable integrity in terms of the story structure, the characters are quite stereoscopic, and the content also has meaning and reflection, so I think it is a work worth discussing.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of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story, Timon. We learn how Timon changes from a generous and optimistic person to a later cynical one. What does the environment affect him in the process? How do these stimuli affect his decision? These points are what this thesis would focus on. In theory, I will use C. G. Jung's Psychological Types theory, wishing that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 of Timon in the dra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ng's. In addition to hope that the society can get more inspiration from this drama as a model, this study also hopes that the drama Timon of Athens will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make the study of Shakespeare more complete.
(一) 中文專書
王維昌,《莎士比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
王擎天,《都鐸王朝》,台北:典藏閣出版,2012。
王壘,《夢的解析者.佛洛依德》,台北:笙易出版,1999。
申荷永,《心理分析入門》,台北:心靈工坊,2004。
李偉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4。
邵永靈,《戰爭與大國崛起》,台北:大旗出版,2016。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果實出版,2000。
張春興,《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台北:東華出版,2001。 許潔明、錢乘旦,《英國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7。
陳惇著,《莎士比亞的生平及其劇作》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 陳曉律、王蘇琦等,《大英帝國》,台北:慧明文化,2002。
彭鏡禧主編,《發現莎士比亞》,台北:貓頭鷹出版,2004。
楊韶剛著,《精神追求-神秘的榮格》,黑龍江省:人民出版,2002。 趙麗,《一本書讀完英國歷史》,台北:驛站文化出版,2015。
劉景華、張功耀,《歐洲文藝復興史:科學技術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劉燁著,《榮格-性格哲學的智慧》,台北:文揚工坊,2005。
劉耀中,《榮格》,台北:三民出版,1995。
劉觀其,《一本書讀懂英國史》,台北:海鴿出版,2016。
閻照祥,《英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駱爽,《莎翁密碼》,台北:培育文化,2005。
顏元叔,《莎士比亞通論-悲劇》,台北:書林出版,1997。
(二) 翻譯專書
小泉八雲著,虞爾昌譯,《莎士比亞評傳》,台北:世界書局,1996。 中野明著,黃紘君譯,《勇氣心理學 1 小時讀懂阿德勒》,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15。
卡爾.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合譯,《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1997。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著,黃中憲譯,《莎士比亞變動的世界》,台北:大塊文化出 版,2014。
安.卡斯蒙特著(Ann Casement)著,廖士德譯,《榮格》,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2004。
艾利森.威爾(Alison Weir)著,董彥廷譯,《伊莉莎白》,台北:廣場出版,2012。
艾倫伯格(Henri F. Ellenberger)著,吳佳璇、許森彥譯,《發現無意識 2》,台北:遠流出版, 2003。
克里斯托佛.丹尼爾(Christopher Daniell)著,侯艳、劳佳譯,《周末讀完英國史》,上海:上 海交通大學出版,2009。
克萊登.羅伯茲(Clayton Roberts)、大衛.羅伯茲(David Roberts)著,賈士衡譯,《英國史 上冊》,台北:五南出版,1993。 阿尼克斯特著,徐克勤譯,《莎士比亞的創作》,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阿德勒著,文韶華譯,《自卑情結》,台北:人本自然出版,2014。
阿德勒著,吳書榆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台北:經濟新潮出版,2016。
迪克.萊利(Dick Riley)、潘.麥克阿莉絲特(Pam McAllister)著,謝瑤玲譯,《一本書完全 貼近莎士比亞》,台北:圓神出版,2006。
莎士比亞著,朱生豪譯,《雅典的泰門》,台北:國家出版,2012。
莫瑞.史坦(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出版,2017。
達瑞爾.夏普著,易之新譯,《榮格人格類型》,台北:心靈工坊出版,2012。
榮格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心理類型》,台北:基礎文化創意出版,2007。
榮格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台北:國際文化出版,2011。
榮格著,莊仲黎譯,《榮格論心理類型》,台北:商周文化出版,2007。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台北:結構群文化出版,1990。 榮格編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出版,1999。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 HopCke)著,蔣韶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出版,1997。
(三) 中文期刊
王遠澤,〈 《雅典的泰門》的思想傾向和藝術特色〉,《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年 02 期。
王長羽,〈莎士比亞悲劇《雅典的泰門》主人公的人性解讀〉,《短篇小說(原創版)雜誌》,2014 年 29 期。
(四) 學位論文
Yen, Michael K.,(榮格原型心神意象在心理分析中角色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應用心理學系博士論文,2006。
李宗憲,(生命的自我認識與整合-試論榮格個體化哲學),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論文,2015。
(五) 網路資料
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檢索時間:2019 年 1 月 10 日)
http://shakespeare.digital.ntu.edu.tw/shakespeare/view_record_other_file.php?Language=ch&Type=rf&rid=TNE2007MAC004
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檢索時間:2018 年 6 月 5 日)
https://psychoanalysis.org.tw
華人百科《雅典的泰門》,(檢索時間:2018 年 6 月 5 日) https://www.itsfun.com.tw/%E9%9B%85%E5%85%B8%E7%9A%84%E6%B3%B0%E9%96 %80/wiki-0791185-8639955
(六) 外文資料
Campbell, Lily B. Shakespeare’s “Histories”: Mirrors of Elizabethan Policy. London: Routledge,2005.
Dillon, Janette. Shakespeare and the Staging of English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12.
Jung C.G. Psychological Types.Ed.H. G. Baynes. New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Shakespeare,William.TimonofAthens.Ed.H.J.Oliver.NewYork:Methuen,1959.
Shakespeare, William. The Life of Timon of Athens. Ed. John Jowet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