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黃鈞
Wu, Huang-Jun
論文名稱: 清水混凝土施工品質控制之研究
A Study of Expos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指導教授: 陳耀光
Chen, Yaw-K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清水混凝土清水模施工品質控制
外文關鍵詞: Exposed Concrete, Exposed Formwork,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相關次數: 點閱:143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清水混凝土建築發展的潮流從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受建築教育後回台灣執業,當時國際間以混凝土材料主流的現代主義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也因此進入台灣,歷經數十年混凝土已成為台灣最主要的建築構造。近年來,國人對於建築設計美學、施工品質上又有更高的要求。清水混凝土憑藉著以單純的材料將本質粗糙的混凝土不加任何的修飾卻呈現出細緻的質感,摒除任何華麗的建材掩飾粗糙的施工品質,彰顯建築工藝技術的提升。從公共建築到集合住宅,在都市與鄉間都不難發現其蹤跡。
    鑑於國內僅有少數專業廠商掌握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與材料的關鍵技術與經驗,因而導致業界在考量清水混凝土工法時多有疑慮,造成施工技術難度高、技術人員品質要求高等既定印象與成本增加導致單價偏高的現況。故本研究先以案例調查的方式檢討國內清水混凝土施工上出現的瑕疵類型,分析其瑕疵發生的原因,在依材料、施工作業階段提出瑕疵的解決對策進而全面提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品質。研究具體成果包括:
    一、建立清水混凝土相關文獻與研究中缺乏的資料:
    針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成本進行單價分析並與國內常見的外牆型式比較,其二經由案例調查統計分析國內清水混凝土施工品質與瑕疵發生之類型。
    二、分析影響清水混凝土品質的關鍵因素:
    由案例調查的整理分析後得知影響施工品質的瑕疵,依其材料之特性與施工的方式中分析瑕疵的成因,歸納出模板工程、混凝土配比與澆置作業三個影響清水混凝土品質的關鍵因素。
    三、提出清水混凝土品質控制對策:
    分別從模板工程、混凝土配比與澆置作業三個關鍵因素,建立避免瑕疵產生之解決對策。

    The Exposed Concrete concept took its initially budding in Taiwan after when first-generation architects returned from foreign countries to run business with the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they learned overseas. At that time, they have also brought in the moderniz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which used concrete as was popular in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hen. Now concrete has become the major building structural pattern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much higher demand for aesthetic elements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building design. Using simple materials, the “exposed concrete” has presented a finer sense of quality over coarse concrete without any additional finishing work. Through this, it has eliminated the coars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vered it with fancy construction materials; rather, it alleviated the need for workmanship and techniq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Until now, it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 in urban cities and rural countries in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complex residential houses.
    Since the key technique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materials for “exposed concrete” are possessed by only a handful of professional firms in Taiwan, doubts exist in the industry when using “exposed concrete” that has led to the stereotype of demanding higher difficulty and higher personnel quality; further, the increasing cost has also resulted in higher unit prices. Using the Historical Case Study approach, this Research will review the types of defects found during “expos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local markets on the one hand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on the other. On this basis, this Research will propose solutions for the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sta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exposed concrete”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The Research sha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lacked in the “exposed concrete”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costs of the “exposed concrete,” the unit price will be analyzed for making comparisons with the external wall type frequently seen in the local market.
    Next, the statistical result of Historical Case Studies will b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exposed concrete in local markets and the type of defects that are frequently seen.
    2.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exposed concrete”:
    By arrang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Case Study, the defect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will be lear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reasons for defect will be analyzed to come up with thre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xposed concrete,” namely Formwork Engineering, Concrete Mixing Ratio and Concrete Pouring.
    3. Propose solutions for “exposed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The solutions for avoiding the defects will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said three key factors, i.e. Formwork Engineering, Concrete Mixing Ratio and Concrete Pouring.

    目錄............................................I 表目錄..........................................V 圖目錄..........................................VII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1-1.1研究背景 1—1 1-1.2研究動機 1—2 1-1.3研究目的 1—2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1-2.1研究範圍 1—4 1-2.2研究限制 1—5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1—5 1-3.1研究方法 1—5 1-3.2研究流程 1—6 第2章 國內清水混凝土建築發展與施工品質調查 2-1清水混凝土之定義與發展歷史 2—1 2-1.1清水混凝土定義 2—1 2-1.2清水混凝土的分類 2—2 2-1.3台灣清水混凝土發展歷史 2—2 2-1.4國內各時期清水混凝土建築之發展情形 2—4 2-2 清水混凝土工法特性 2—11 2-2.1 清水混凝土設計重點 2—11 2-2.2清水混凝土材料特性 2—13 2-2.3清水混凝土成本分析 2—16 2-3 國內清水混凝土施工品質現況 2—19 2-3.1 案例調查計畫 2—19 2-3.2案例調查現況紀錄 2—22 2-3.3案例調查分析 2—27 2-4清水混凝土品質要求標準 2—31 2-5 清水混凝土品質影響因素分析 2—32 2-5.1模板材料與施工 2—32 2-5.2混凝土原料 2—32 2-5.3混凝土澆置 2—32 2-5.4養護 2—32 2-6小結 2—34 第3章 清水混凝土模板設計與施工 3-1清水模板材料 3—1 3-1.1清水模板材料說明 3—1 3-1.2清水模板種類與型式 3—2 3-1.3清水模板五金配件 3—3 3-2清水模板設計 3—5 3-2.1清水混凝土立面設計 3—5 3-2.2清水模板設計原則 3—7 3-3 模板組立方式 3—9 3-3.1清水模板的檢驗與加工 3—9 3-3.2清水模板組立方式 3—10 3-3.3單元化清水模板組立工法 3—11 3-4 模板施工產生之瑕疵解決對策 3—14 第4章 混凝土類型與配比 4-1適用之混凝土類型 4—1 4-1.1高性能混凝土 4—2 4-1.2自充填混凝土 4—3 4-1.3清水混凝土之性能要求 4—7 4-2混凝土適用之膠結材分析 4—8 4-2.1卜作嵐材料 4—8 4-2.2飛灰對清水混凝土的影響 4—9 4-2.3爐石對於清水混凝土之影響 4—14 4-2.4化學摻料對清水混凝土之影響 4—19 4-3混凝土適用之填充材分析 4—21 4-3.1 配比設計所需之骨材性質 4—21 4-3.2清水混凝土適用之骨材級配 4—21 4-4混凝土配比設計分析 4—22 4-4.1配比設計考慮的條件 4—22 4-4.2配比設計策略 4—22 4-4.3配比設計要點 4—22 4-4.4配比設計流程 4—23 4-4.5適用清水混凝土配比方案 4—24 4-5 混凝土配比產生之瑕疵解決對策 4—25 第5章 清水混凝土澆置與修飾維護作業 5-1混凝土澆置作業 5—1 5-1.1混凝土運送 5—2 5-1.2混凝土泵送 5—2 5-1.3混凝土澆置 5—3 5-1.4混凝土品質管理 5—4 5-2 表面修飾與維護計畫 5—5 5-2.1施工保護階段 5—5 5-2.2瑕疵修飾階段 5—5 5-2.3日常維護階段 5—6 5-3澆置作業產生之瑕疵解決對策 5—9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6—1 6-2後續研究建議 6—5 參考文獻 一、專書.........................................i 二、研究報告……………………………….....………..ii 三、學術論文………………………………….…………..ii 四、期刊…………………..................………….iii 附錄 案例調查紀錄.....................................1

    【一、 專書】
    1-1 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飛灰混凝土使用手冊」,台北,1999
    1-2 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高爐石混凝土使用手冊」,台北,1999
    1-3 沈進發,「混凝土品質控制」,高雄,沈泰霖, 1981.
    1-4 沈進發,「模板工程」,高雄,沈泰霖, 1992.
    1-5 沈永年等,「混凝土技術修訂二版」,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施工規範與解說(土木402-88)」,台北,1999
    1-7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施工規範與解說(土木401-86)」,台北1997
    1-8 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台北,詹氏書局,1999
    1-9 黃兆龍,「卜作嵐混凝土使用手冊」,台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2007
    1-10 顧勇新,「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及工藝」,中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1-11 劉楨業等,「混凝土結構物修補技術指引」,台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2009
    1-12 邱英嘉、謝素蘭,「混凝土品質控制-配比設計」,台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2003
    1-13 石正義,「建築模板 :施工設計實務」,台北,詹氏書局,1992
    1-14 黃兆龍、蔡明谷,「預拌混凝土問題破解」,台北,詹氏書局,2005
    1-15 Robert L. Peurifoy、Garold D. Oberlender、王玨,「模板工程」,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2002
    1-16 C.K Austin、徐灃豐,「混凝土模板工程」,台北,科技圖書,1987

    【二、研究報告】
    2-1 高健章,「高性能混凝土流動特性及其施工管理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5
    2-2 方一匡,「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設計與品質管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5
    2-3 沈立信,「清水混凝土施工說明」,朝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三、學位論文】
    3-1 林若娟,「台灣清水混凝土的源流與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2 蕭小燕,「清水混凝土建築之施工管理探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3-3 蔡文豐,「新拌混凝土澆置現場品管技術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4 吳俊毅,「自充填混凝土工程性質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5 林弘毅,「自充填混凝土施工效益評估與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6 鄭達鈞,「配比參數對自充填混凝土工程性質之影響」,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7 許瑞麟,「自充填混凝土添加礦物摻料之影響」,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8 林建良,「礦物摻料及粒料級配對自充填混凝土新拌性質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9 李忠毅,「高性能混凝土之澆置及夯實施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3-10 謝明宏,「自充填混凝土之本土化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四、期刊】
    4-1 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營建物價」,第75期, 2010年1月
    4-2 大硯建築師事務所,「樸建築辦公大樓」,台灣建築,第172期, p.59~65,2010年1月
    4-3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實踐大學體育館與圖書館」,建築師雜誌,第420期,p.58,2009年12月
    4-4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內湖分局文德派出所」,建築師雜誌,第416期,p.54,2009年8月
    4-5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鶯歌陶瓷公園」,建築師雜誌,第413期,p.48,2009年5月
    4-6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北縣桃子腳國民小學」,建築師雜誌,第411期,p.36,2009年3月
    4-7 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平均律」,建築師雜誌,第407期,p.60,2008年11月
    4-8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元智大學遠東有庠通訊大樓」,建築師雜誌,第405期,p.68,2008年9月
    4-9 林東憲、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台南永仁高中第一期校舍」,建築師雜誌,第401期,p.50,2008年5月
    4-10 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友達光電北埔技術研發中心」,建築師雜誌,第389期,p.72,2007年5月
    4-11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國立交通大學機車D棚」,建築師雜誌,第387期,p.36,2007年2月
    4-12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灣高鐵新竹車站」,建築師雜誌,第384期,p.48,2006年11月
    4-13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忠孝東路商業住宅大樓」,建築師雜誌,第370期,p.64,2005年8月
    4-14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宜蘭縣二二八紀念物」,建築師雜誌,第356期,p.56,2004年4月
    4-15華峰建築師事務所,「苗栗木雕博物館擴建工程」,建築師雜誌,第351期,p.48,2003年12月
    4-16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實踐設計教學大樓」,建築師雜誌,第351期,p.56,2003年12月
    4-17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元智大學行政教學大」,建築師雜誌,第351期,p.64,2003年12月
    4-18 孫德鴻建築師事務所,「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建築師雜誌,第327期,p.48,2002年1~2月
    4-19 姚仁喜建築師事務所,「大陸工程總部辦公室」,建築師雜誌,第303期,p.84,1999年4月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