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子傑 Lin, Tzu-Chieh |
|---|---|
| 論文名稱: |
日式木造歷史建築耐震評估探討 Seismic Assessment for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
| 指導教授: |
張嘉祥
Chang, Ja-Sh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7 |
| 中文關鍵詞: | 日式木造歷史建築 、耐震評估 、921及1022地震 |
| 外文關鍵詞: | Seismic Assessment,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921 and 1022 Earthquakes |
| 相關次數: | 點閱:202 下載:1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九二一大地震,喚醒了大家對於古蹟及歷史建築耐震性能的重視。然同屬台灣地區歷史建築的日式木造建築,國內至今仍然少有耐震評估與修復補強的相關研究,也因此目前國內在進行日式木造歷史建築修復工作時,並沒有一個可以依循及具體判斷其耐震能力的評估方式。
本研究經由文獻回顧與實例調查的方式,瞭解日式木造歷史建築的主體構造及力學傳遞機制,並透過地震災區中遭到震損的幾棟代表性建築的調查,瞭解其震害現象及震損原因,最後藉由牆體力學模型的分析,並透過日本在日式木造建築牆體之實驗及研究,本文以牆體之水平荷重—變形關係概念為基礎,研擬出一套可應用於以牆體為主要抵抗水平載重之日式木造建築的耐震評估方法。根據所建立之程序,本文以兩棟九二一及一O二二地震受到災損之日式木造建築來進行實例評估,評估結果與實際破壞情形有相當程度之吻合。
整體而言,本文研擬之評估程序,可以在法規及性能的標準下瞭解日式木造歷史建築的牆體損壞機制及耐震能力,進而判斷該建築物是否安全以為修復補強之依據。為使本文之評估方法更能切合台灣地區之日式木造歷史建築,未來有關日式木造建築之力學與結構性能基礎資料,仍待後續研究持續建立。
Chi-Chi earthquake arouses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Monument and Historic Buildings. However, as so far, there are still less studies related to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in Taiwan, especially for seismic assessment and retroffing method.
The main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earthquake -damaged phenomenon of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in Taiwan are investigated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n, by assuming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bamboo-mud wall,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chan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assessment for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urthermore, two actual buildings damaged in 921 and 1022 earthquakes a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is procedure, the resul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phenomenon of earthquake damage.
This study provides a procedure of seismic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which can obtain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walls under the code requirement or performance design, and determine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s. In order to make the seismic assessment procedure more suitable to the Japanese wooden historic buildings in Taiwan, there are more fundamental research need to be established.
1.黃斌、張嘉祥、徐明福,《嘉義市中山公園內木造古建築修復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民國77年2月。
2.薛琴計畫主持,《臺北市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專案報告書》,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民國89年。
3.沈祉杏,《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民國91年。
4.吳卓夫、葉基棟,《營造法與施工》,茂榮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0年7月修訂。
5.佐治泰次著、李政隆譯,《最新建築構築法》,大佳出版社,民國75年7月初版。
6.內政部營建署,《木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營建雜誌社,民國85年1月。
7.長尾勝馬,《図解木造建築知惠 : 秀技術者》,理工圖書,1982。
8.大塚常雄,《木造建築技術圖解》,理工學社,1991年2月第16版。
9.飯塚五郎蔵、山室滋,《木造住宅構法》,市谷出版社,1990第3刷。
10.葉祥海、蔡克銓編,《921集集大地震建築物震害調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國88年11月。
11.徐明福編,《一九九九台灣集集大地震古蹟及歷史建築震害初勘報告書》,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民國89年8月。
12.九二一文化資產搶救小組調查彙編,《震災地區歷史建築複勘調查報告書: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及一O二二嘉義地震》,行政院文建會,民國89年11月。
13.葉民權,〈集集大地震對台灣不同傳統房屋建築之衝擊〉,《中華林學季刊》33(2),2000,頁267-275。
14.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歷史建築震損及維護方式之研究(一)木竹構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90年4月。
15.張嘉祥、林子傑、葉俊宏,《九二一及一O二二地震古蹟及歷史建築災損原因及改善對策探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REE-02-038,民國91年12月。
16.大森信次,《建物耐震診斷入門》,鹿島出版社,昭和58年。
17.《木造住宅耐震精密診斷補強方法》日本建築防災協會出版,(日本)國土交通省住宅局監修,平成13年9月,增補版第4刷。
18.“重要文化財耐震診斷指針參考資料集”,日本文化廳文化財保護部建造物課,平成12年3月。
19.久田俊彥,〈木造壁體耐力關研究〉,《建築學會論文集》,1951年2月。
20.長稔等五人,〈塗土壁斷耐力關實驗的研究,part Ⅱ,斷加力實驗〉, 《日本建築學會大會學術講演概集》,1995年8月,No:22017,pp33~34。
21.前川秀幸,〈土塗壁靜的實驗〉,《建築技術》,1997.09。
22.三芳美紀子、大橋好光,〈土壁強度關研究〉,《日本建築學會大會學術講演概集(北陸)》,2002年8月,No:22104,pp207~208。
23.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台南縣縣定古蹟「麻豆總爺糖廠」暨閒置空間委託調查、修復計畫、在利用及總體規劃報告》,台南縣文化局,民國91年。
24.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街役場街長宿舍修復工程 委託設計監造案 審查會議報告書》,民國92年5月7日。
25.內田祥哉,“構造計劃 ”朝倉書店,1980年5月。
26.孫全文、盧圓華計畫主持,《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四棟歷史建築修復及在利用計畫調查研究》,嘉義市文化局,民國92年12月。
27.竹山謙三郎、櫻井良雄、杉山英男,《大学課程建築構造学(1)》,-社,1999.01。
28.長尾勝馬,《(続)図解木造建築知恵 : 秀技術者》,理工圖書,1982。
29.陳柏年建築師事務所,《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舊招待所修復調查》,嘉義縣文化局,民國92年12月。註:期末報告。
30.陳麗妃,《古蹟建築西式木屋架修復程序之研究—以安平古堡陳列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太農教授指導,民國87年6月。
31.山辺豊彥、松井郁夫監修,〈丈夫木造軸組住宅架構設計〉,《建築技術》,2003.11。
32.山辺構造設計事務所,〈学「木構造」集中講座〉,《建築知識》,2002.09。
33.菊池重昭等著、杉山英男編著,《木質構造》,共立出版株式会社, 2002年。
34.山辺構造設計事務所,〈学「木構造」集中講座〉,《建築知識》,2002.10。
35.杉山英男,《地震木造住宅》,丸善株式会社,1996年4月。
36.小原勝彥、宮澤健二,“木造住宅壁量、地震被害固有周期”,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No:22088,1997年9月,pp175~176。
37.聯合報編輯部編著,《震殤 : 921 集集大地震》,臺北市 : 聯合報社, 民88。
38.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921集集大地震災害復舊工程「集集車站施工記錄報告書」》,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民國91年6月。
39.Dr. ir. J-W.G van de Kuilen, Lifetime modeling of timber structures.
40.D. E. Breyer, DESIGN OF WOOD STRUCTURES, 4thed.McGraw-Hill, 1999.
41.日本建築防災學會,《震災建築物等被災度判定基準復舊技術指針—鐵筋-造編》,東京:日本防災協會,1991年2月。
42.建設省住宅局建築指導課,《建築基準法令集》,霞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