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許家綺 HSU, Jia-ci |
|---|---|
| 論文名稱: |
歌仔戲《化身》導助工作與旦腳黃鶴表演詮釋分析 The Assistant Director's Work and the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of Huang He in Gi Zi Xi《Hua Shen》 |
| 指導教授: |
施德玉
Shih, Te-Yu 馬薇茜 Ma, Wei-Ch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MA Program in Drama |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 畢業學年度: | 11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80 |
| 中文關鍵詞: | 《化身》 、歌仔戲 、導助工作 、旦行 、表演詮釋 |
| 外文關鍵詞: | Hua Shen, Gi Zi Xi(Taiwanese opera), Assistant Director's Work, Dan(Female Role),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23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為國立成功大學戲劇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許家綺畢業作品「穿越古今歌仔戲新調《化身》」作品。以歌仔戲《化身》之創作、執行與詮釋報告進行分析,共分為四個部分,其一為創作歷程與詮釋,對此說明創作動機並探討各藝術崗位在劇場創作中的協作關係;其二,針對導演助理執行工作內容,包含:執行演出規劃行政項目及執行排練事項等,提供相關執行內容並進行詳細的紀錄,透過實務經驗分析導演助理在創作過程中的核心腳色與影響;其三,從故事文本與場次分析,進行文本、場次、劇腳色行當分析,深入探討文本核心概念與腳色詮釋方向;其四,為黃鶴旦行腳色分析,以筆者自身詮釋之腳色出發,探討生平背景、唱曲分析以及身段動作分析,不斷反思當代與未來表演藝術的多重可能發展;其五,針對導演助理所執行內容與演後成效進行評估、製作過程問題與應對策略、演後評估與改善。
本詮釋報告,期望通過歌仔戲《化身》完整的歷程為表演藝術的創作、執行帶來更多元的視角,並透過文本探討生命價值與情感意涵,進而引發觀眾對生命歷程的深刻思考與體悟。
This article is the graduation work of Hsu Jia-Ci, a master's student of the Master of Drama program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hrough the Ancient and Taiwanese Opera, New Tune " Hua Shen ". The report on the creation, execu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iwanese opera “Hua Shen〞is analyzed in five parts.
Firsty,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which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of the creation and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artistic rol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theatre. Secondly, the execution of the work of the director's assistants, which includes the exec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jects of the performance planning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rehearsals, etc., and provides the execution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and detailed records, which analyze the role of the director's assistants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rdly,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tory text and scenes, we will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text, scenes, and casting,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tex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sting; Fourthly, we will analyze the casting of Huang He, and from the casting of the author's own interpretation, we’ll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s life,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ing song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ovements of the body, in order to constantly reflect on the multiple possi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forming arts for the contemporary and the future.
Fifth, evaluating the content and post-show performance of the director's assistants, produc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m, and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the post-show performance.
It is hoped that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opera “Incarnation” will bring more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to the creation and execution of performing arts, and through the text, the value of life and emotional connotation will be explored, which will in turn trigger the audience's deep thinking and realization of life's journey.
一、專書
朱宏璋。《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臺北:新銳文創,2021年。
伊萬娜.查伯克著,邢劍君譯。《表演力》。臺北:商周出版,2019年。
法蘭西斯.霍吉、邁可.馬克連著,洪祖玲譯。《戲劇導演分析、溝通與風格》。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紀家琳。《創作性戲劇: 理論、實作與應用》。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姚坤君。《演員自我修練:腳色目標、分析與實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3年。
高行健、方梓勳。《論戲劇》。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
康斯坦丁.史旦尼斯拉夫斯基著,鄭君里、章泯譯。《演員自我修養》。臺北:新銳文創,2013年。
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李志坤、陳亞祥譯。《舞臺與真實,演員的自我探索之路》。臺北:樂律文化。2024年。
連俞涵。《女演員》。臺北:凱特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豪瑟。《導演筆記:導演椅上學到的130堂課》。臺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11年。
陳亞玫、James。《我思故舞在: 創造性舞蹈教案的思考脈絡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
馬薇茜。《京劇六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5年。
馬薇茜。《戲曲新繹境:傳統、創新,跨域》。臺北:國家出版社,2022年。
童道明。《戲劇美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烏塔.哈根著,陳佳穗譯。《演員的挑戰》。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烏塔.哈根著,胡因夢譯。《尊重表演藝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黃致凱。《李國修編導演教室》。臺北:平安文化有限公司,2014年。
傑森.華倫著,杜秀娟譯。《虛擬真實: 沉浸式劇場創作祕笈》。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譚元杰。《戲曲服裝設計》。臺北: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二、期刊論文
王麗嘉。〈劇場及教室之延伸論說歌仔戲《大湧來拍岸—臺灣子婿.馬偕》之製作、教學與演出〉。《戲曲學報》。第十七期,(2017年)。頁139-176。
王麗嘉。〈從藝術管理角度看歌仔戲商業性格的市場機制〉。《美育》。第一百三十六期,(2003年)。頁71-84。
林鶴宜。〈東方即興劇場:歌仔戲「做活戲」的演員即興表演機制和養成訓練〉。《戲劇學刊》。第十三期,(2010年)。頁65-101。
邱坤良。〈臺灣民間戲曲表演的社會功能〉。《文藝復興》,(1980年)。頁53-59。
謝蓉倩。〈來自「傑出表演藝術獎」的肯定:林懷民、郭小莊、賴聲川談他們的表演工作〉。《中央月刊》第十九期,(1986年)。頁80-83。
蔡孟珍。〈由表演美學論古典戲曲的特殊綜合歷程〉。《國文學報》第二十七期,(1998年)。頁249-270。
三、網路資料
2021中視春晚《朱䴉》,網址:https://reurl.cc/ZZ529V,(檢索日期:2024年8月13日。)
越劇《紅樓夢》,網址:https://reurl.cc/kMjpoK,(檢索日期:2024年9月2日。)
越劇《梁祝·十八相送》,網址:https://reurl.cc/Q5k2Yb,(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歌仔戲《梨園天神桂郎君》,網址:https://reurl.cc/A6e9Xj,(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歌仔戲曲調大全,網址:https://reurl.cc/RLl2RZ,(檢索日期:2024年9月15日。)歌仔戲新編曲調,網址:https://reurl.cc/5Dy3dy,(檢索日期:2024年9月16日。)
岳美緹,崑曲有不盡的寶藏|《中國戲曲文化周·名家訪談》,網址:https://reurl.cc/gRqX14,(檢索日期:2024年8月16日。)
戲曲春晚《山水情缘》,網址:https://reurl.cc/kMjprq,(檢索日期:2024年9月29日。)
戲曲發聲教學,網址:https://reurl.cc/XZY2aE,(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日。)
〈穿越古今、突破框架,從戲曲故事看見愛的變與不變〉,放送觀點,網址https://reurl.cc/yDjOXD,(檢索日期:202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