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欣平
Shih, Hsin-Ping
論文名稱: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四告三》研究
A Study on Tsinghua Bamboo Slips (Vol.10) of“Si-Gao No.3”
指導教授: 高佑仁
Kao, You-R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書類文獻四告滿告
外文關鍵詞: Tsinghua University Warring States Bamboo Slips Vol.10, Shu-type documents, Si-Gao, Man’s prayer
相關次數: 點閱:51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在2020年11月出版,共收錄八篇前所未見的佚文,其中〈四告〉分為四篇簡文,皆為獨立成篇的祝禱之辭,第一篇為周公旦告皋繇,第二篇為伯禽父告三帝,第三篇為周穆王滿告天,第四篇為召伯虎告北方尸。
    本文以〈四告〉中的第三篇穆王滿之告為主要探究的主題,全篇十二簡,完簡十支,殘簡兩支,共376個字,性質屬於「書」類文獻,記載周穆王滿(姬滿,一說1001 B.C.-947 B.C.)爲太子時的告辭,太子滿有感於當時的情勢,强調了摒棄非彝、野德的重要性。本論參考各方學者意見,加以羅列整理與分析,或驗證其主張的正確性,或補充不全之處,或提出新的見解,時比對文字之形、音、義,透過文字考釋與字句釋讀的方式,欲釐訂文字、考證史實,俾使文通字順,期能辨析簡文的文字構形,及廓清〈四告三〉之文獻大意。

    Bamboo Slips of Warring Collected in Tsinghua University (Vol.10) was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20, which included eight previously unknown articles. Among them, the Si-Gao comprises four independent compositions in the form of ritual prayers: Duke of Zhou-Gong’s pray to Ga- Yao, Boqinfu’s pray to the Three Emperors, King Mu of Zhou Man’s pray to Heaven, and Lord of Shao Hu’s pray to the Northern Shih.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third composition, King Mu of Zhou Man’s pray to Heaven. The manuscript consists of twelve bamboo slips (ten complete and two fragmentary), with a total of 376 characters. Classified as a “Shu”-type document, the text records Crown Prince Man (Ji Man, traditionally dated 1001–947 B.C.) delivering a formal address prior to his enthronement. In this address, the Crown Prince reflects on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of his time and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rejecting non-ritualized practices and heterodox virtues. This study synthesizes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previous scholarly interpretations, aiming either to substantiate their claims, amend their shortcomings, or offer new perspectives. Through a close philological examination—analyzing the form, sound, and meaning of characters—this research seeks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text, verify historical details, and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manuscript, thereby clarifying the overall significance of Si-Gao No.3.

    摘要 I 凡例 VI 簡稱表 V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2 第二節、研究方法 6 第三節、〈四告三〉研究現況 8 第貳章、新編釋文、語譯 12 第一節 新編釋文 12 第二節 語譯 13 第參章、字詞考釋 14 第肆章、結論 115 徵引文獻 117 附錄一 〈四告三〉簡文切圖 121 附錄二 〈四告三〉原整理者總釋文 126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禮記正義》,《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影印。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李添富總校訂:《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 : 鼎文書局,1981年,據宋紹興本影印。
    王國維:《王國維文集.最近二三十年中國新發見之學問(第四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平:來薰閣,1935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李學勤:《李學勤說先秦》,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
    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高佑仁師:《《清華伍》書類文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高 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 蘭:《古文字學導論》,收入《唐蘭全集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半部學術史,一位李先生──李學勤先生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
    張顯成:《簡帛文獻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上海:中西書局,2020年。
    賀凌虛註譯:《商君書》,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
    趙平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
    石小力:〈談談清華簡第五輯中的訛字〉,《出土文獻》第8輯(2016年4月),頁126-130。
    任荷、蔣文:〈清華簡《四告》及金文中的及物狀態動詞「宜」〉,《出土文獻》2022年第1期,頁123-134。
    何家興:〈清華簡《廼命》《四告》與諸梁鐘合證及其他〉,《出土文獻》2022年第2期,頁92-99。
    李學勤:〈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2期,頁104-109。
    李學勤:〈清華簡整理工作的第一年〉,《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9年第5期。
    季旭昇:〈「抑德」與「懿德」──從清華拾〈四告〉談起〉,《漢學研究》2023年41卷第4期(2023年12月),頁79-108。
    周鳳五:〈《秦惠文王禱詞華山玉版》新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年3月),頁217-232。
    侯乃峰:〈清華簡《四告》篇字詞箋釋〉,《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13輯(2021年6月),頁23-42。
    馬 楠:〈清華簡〈四告〉穆王部分試說〉,《簡帛研究》2022年秋冬卷,8-13頁。
    徐富昌:〈出土文獻新證與文獻考察──兼論異文在文獻詮釋中的價值〉,《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15-58。
    孫合肥:〈清華簡「滿」字補說〉,《簡帛》第12輯(2016年5月),頁43-47。
    陳 劍:〈簡談清華簡《四告》與金文的「祜福」──附釋唐侯諸器的「佩(賵)字」〉,《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13輯(2021年6月),頁1-21。
    張宇衛:〈「翦」字新詮:兼說卜辭「鬳小臣、小妾」〉,《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6期,2020 年第2期,2020 年 12 月,頁107-136。
    單育辰:〈由清華簡《封許之命》《四告》釋四十二年逑鼎「沁水」字〉,西南大學出土「書」類文獻研究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頁130-136。
    黃澤鈞:〈清華拾〈四告〉性質初探〉,「《中國文字》出刊100 期暨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場)」會議論文,2020 年,頁207-216。
    黃德寬:〈在首批清華簡出版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略說清華簡的重大學術價值〉,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1月。
    程 浩:〈從「盟府」到「杏壇」:先秦「書」類文獻的生成、結集與流變〉,《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頁85-106。
    程 浩:〈清華簡《四告》的性質與結構〉,《出土文獻》2020年第3期(2020年9月),頁21-36。
    賈連翔:〈清華簡「《尹至》書手」字跡的擴大及相關問題探討〉,《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2021年第1期(2021年6月),頁79-100。
    賈連翔:〈清華簡《四告》的形制及其成書問題探研〉,「古文字與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西湖論壇論文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1年),頁90-106。
    趙國華:〈清華簡《四告》中一字形對應多詞現象探析〉,《殷都學刊》2022年第1期(2022年3月),頁85-89。
    趙平安:〈清華簡《四告》的文本形態及其意義〉,《文物》2020年第9期(2020年9月),頁72-76。
    劉國忠:〈清華簡與西周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頁68-82。
    劉苑如:〈周穆王欲肆其心?──《穆天子傳》中的巡遊書寫與其事類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9年9月,頁1-40。
    蘇建洲:〈清華簡《四告》考釋三則──「夒」、「盍」、「至卩」〉,《中國文字》2022年夏季號(2022年6月),頁91-111。
    陳美絲:《《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四告》校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3年8月。
    程 浩:《「書」類文獻先秦流傳考——以清華藏戰國竹簡為中心》,北京: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6月。
    祿書果:《清華簡《書》類文獻整理與研究》,鄭州: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5月。
    子 居:〈清華簡十《四告.滿告》解析〉,《中國先秦史》網站,2021年1月14日,網址:https://www.preqin.tk/2021/01/14/2385/。
    王 寧:〈清華簡拾《四告》之三讀札二則〉,復旦網,2021年1月18日,網址: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751。
    沈 培:〈由清華簡《四告》申論周人所言「懿德」的內涵〉,復旦網,2020年12月5日,網址: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707。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讀書會:〈清華簡拾整理報告補正〉(之一),清華網,2020年11月27日,網址:https://pan.baidu.com/s/18QQrBXzg6_2-GqcJHSPxVw。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讀書會:〈清華簡拾整理報告補正〉(之二),清華網,2020年12月24日,網址:https://pan.baidu.com/s/1CJKAAdVcFMXBFP0GOng_Bg。
    單育辰:〈清華拾《四告》釋文商榷〉,武漢網,2022年9月6日,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Wq3RQqCRrqpl3GIwU-nnCQ。
    趙平安:〈出土文獻視域下的「庶慎」〉,武漢網,2022年4月10日,網址:http://m.bsm.org.cn/?chujian/8680.html
    薛培武:〈試釋清華簡《四告》篇的「胡耇」〉,武漢網,2020年12月7日,網址:http://www.bsm.org.cn/?chujian/8326.html。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