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許靜慧 Hsu, Ching-Hui |
|---|---|
| 論文名稱: |
日本豐田移民村的物質消費與社會群體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Social Groups in Toyota Immigration Villag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 指導教授: |
鍾國風
Chung, Kuo-F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考古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0 |
| 中文關鍵詞: | 豐田移民村 、物質消費 、社會群體 、近現代考古學 、殖民地考古學 |
| 外文關鍵詞: | Toyota Immigration Village, Material consumption, Social Groups, The archaeology of late modern history, Colonial Archaeology |
| 相關次數: | 點閱:277 下載:6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現代考古學屬於歷史考古學的範疇之一,相較於早期歷史時期,近現代所包含的時間尺度泛指19至20世紀的近代與現代,關注對象為近現代的物質文化。日治時期,為了因應殖民政策與商業利益,陸續在臺灣建立私營與官營日本移民村,日本人有計畫地在殖民地塑造出農業移民社會,形成當時僅有日本移民可以居住的新聚落。
將空間尺度聚焦在花蓮「豐田移民村」,時間凝視於建村之初的西元1913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從近現代考古學研究關注的物質文化著手。在純粹的日本農業移民村裡,來自日本母國鄉下的農民,以及醫生、軍警、教師和官吏等特殊身份並存。移民村內部人群差異與消費能否體現於歷史陶瓷器、玻璃等生活器皿,從近現代遺物探討日本移民村中的物質消費與社會群體。
The archaeology of late modern history belongs to one of the categories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 Compared with the earlier historical period, the period of late modern history refers to the 19th to 20th centuries and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modern times is concern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private and official Japanese immigration villages were established in Taiwan in response to colonial policies and commercial interes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oyota Immigration Village" located in Hualien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llage in 1913 to the end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 1945, and starts from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n the pure Japanese immigration village, there were farmers from rural areas in Japan, as well as people with special identities such as doctors, military police, teachers and officials. Whether the difference and consump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immigrant village c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ceramic ware, glassware and other items. Finall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iscus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social groups in the Japanese immigrantion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materials.
中文資料
卞鳳奎
2017 《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移民之研究》,新北市:博揚文化出版。
文可璽
2014 《臺灣摩登咖啡屋:日治臺灣飲食消費文化考》,台北市:前衛出版。
2019 《臺灣咖啡誌》,台北市:麥田出版。
方樑生
2001 《臺灣之硘:生活的點滴盤仔豆油碟》,台北縣:恒久彩色印刷出版。
方輝
2002 〈對區域系統調查法的幾點認識與思考〉,《考古》5:56-64。
毛利之俊著,葉冰婷譯
2003 《東台灣展望》,台北市:原民文化。
王思迅、吳志鴻、胡宏明
2004 《台灣古董雜貨珍藏圖鑑》,台北市:果實出版社。
王彬全
2012 〈日治時期臺灣陶瓷碗造型與飲食文化之關係〉,台北市: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報社
1946a《民報》:第282號(1946年4月10號),民報社出版。
1946b《民報》:第368號(1946年8月13號),民報社出版。
1946c《民報》:第400號(1946年8月30號),民報社出版。
成美堂編集部著,沈文訓譯
2007 《日本名窯陶瓷圖鑑》,台北市:積木文化出版。
朱正宜
2012 《大龍峒遺址搶救發掘及施工監看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政府委託樹谷文化基金會。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
2007 《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 1912-1925)》,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
2009 《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何義麟、蔡錦堂
2019 《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台北市:玉山社。
余玉琦、吳岱芸、胡幼函、莊慈、黃薇、齊若穎、鄒培姍、謝璿
2017 《還能說什麼?非典型青花特展》,臺北市: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吳昱瑩
2018 《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台中市:晨星出版。
吳綺翎
2018 〈臺灣日治時期進口陶瓷研究(1930-1945): 以日本訂製帶銘器為例〉台南市: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翎君
2008 《後山歷史與產業變遷》,花蓮縣: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
吳鳴
2003 《豐田和風情》,台北市:紅樹林文化。
李佳卉
2011 〈日治時期臺灣「汚物」處理之研究〉,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日治時期家屋整理與污物處分〉,《臺灣學通訊》78:28-29。
李品寬
2009 〈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禮仁
2009 〈賀田組及其在東台灣的開發—日治時期私營移民之個案研究(1899-1908)〉,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周彥豪
2015 〈社區邁向可持續發展之個案研究 以花蓮豐田社區為例〉,台中市: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岩村益典
2005 〈由台灣官營農業移民探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特色「堀上協的手記」爲中心〉,《史耘》11:57-80。
松井信義著,黃薇嬪譯
2003 《圖解日本陶瓷器入門》,台北市:積木文化出版。
林玉茹
1999 〈戰時經濟體制下臺灣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立〉,《臺灣史研究》6(1):59-92。
2000 〈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漁業移民〉,《臺灣史研究》7(2):51-93。
2004 〈殖民地邊區的企業-日治時期東臺灣的會社及其企業家〉,《臺大歷史學報》33:315-363。
林玉梅
2012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社會空間之建構與轉變〉,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聖欽
1998 〈日治時期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土地開發〉,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頁213-237。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2009 《花蓮地區日本官營移民村生活飲食文化資源採集案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邱上林
2007 《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花蓮市: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南投縣文化局
2004 《南投陶二百年專輯-邁向現代之路》,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徐文琴
2010 〈1930–60年代台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栗原純著,李為楨譯
2012 〈關於臺灣殖民地統治初期的衛生行政-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所見之臺灣公醫制度為中心〉,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台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育銓
2016a 〈社區遺產的記憶形塑、失真與再現-以花蓮豐田社區的地名與範圍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14(1):107-133。
2016b 〈花蓮豐田社區史的後殖民論述與遺產論述〉,《真理大學人文學報》18:23-42。
張京媛
2007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出版。
張炎憲、曾秋美
2010 《花蓮鳳林二二八》,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素玢
1998 〈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台北市: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 : 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2004 〈移民、環境與疾病--以臺灣花蓮港廳日本移民村為例(1909~1917)〉,《淡江史學》15:169-196。
2017 《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新北市:衛城出版。
張義震
2013 《客家聚落保存:客庄移民村豐裡國小禮堂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
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
2013 《豐田村移民指導所事務室委託規劃設計技術服務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
清水半平著,斎藤光譯
2020 《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台北市:蔚藍文化。
郭明亮、葉俊麟
2004 《1930年代的台灣─臺灣的第一次黃金時代》,台北縣:博揚文化。
郭素秋
2017 〈花東縱谷北段玉製錛鑿形器工藝技術探析:以豐坪村遺址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1):1-60。
陳玉美
2012 〈台灣的歷史考古學的研究〉,《田野考古》15(1):1-17。
陳姃湲主編
2018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陳信安
2004 〈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之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信雄
2003 《陶瓷臺灣:臺灣陶瓷的歷史與文化》,台中市:晨星出版。
陳建豐
2005 〈日治時期移入臺灣社寺建築--花蓮慶修院建築特質與意涵之研究〉,《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7:115-128。
陳柔縉
2012 《舊日時光》,台北市:大塊文化出版。
2015 《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台北市:麥田出版。
陳庭宣、盧秀琴
2005 《典藏臺灣陶瓷:陶博館常設展》,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陳新上
1999 《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台灣日用陶瓷》,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2002 《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台灣日用陶瓷》,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7 《臺灣陶瓷的領航員─北投陶瓷發展史》南投縣:臺灣工藝研究所。
2011 《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台北縣:博揚文化。
陳錫獻
2002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官舍標準化形成之研究(1896至1922)〉,桃園市: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品滄
2008 〈平民飲料大革命-日治初期臺灣清涼飲料的發展與變遷〉,《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4(2):18 - 23。
黃致翔
2004 《豐裡國小百年校慶專刊》,花蓮縣:豐裡國民小學。
黃熾霖
2003 《發現豐田:一個日本移民村的誕生與發展》,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蘭翔
1996 〈花蓮日本官營移民村初期規畫與農宅建築〉,《臺灣史研究》3(2):51-91。
1998 〈日本官營移民村建設目的與居民營運組織 以吉野、豐田、林田三村為例〉,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頁213-237。
楊富民
2020 〈豐田百年〉,花蓮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皓天
2012 〈日治時期花蓮吉野移民村規劃與空間演變之研究〉,台北市: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鈞弼
2011 《「花蓮縣豐田移民村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政府委託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楊蓮福、高傳棋、吳菡
2009 《臺灣百年生活圖錄・第一輯・廣告時代》,台北市:博揚文化。
溫國良
2015 《日據時期在台日本神社神道史料選編(台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14;宗教系列:3》,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葉柏強
2016 《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
董宜秋
1999 〈台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年)─以「便所」興建及污物處理為主題〉,嘉義縣: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帝國與便所:日治時期台灣便所興建及污物處理》,台北市:臺灣書房。
廖高仁
2014 《(官營移民村建村百年紀念)悅讀日本官營移民村》,花蓮縣:花蓮縣鳳林鎮公所。
廖淑妙
2011 〈日人在台移民村的建構與再現-從地誌書寫到《風前塵埃》〉,嘉義縣: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1946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區教育用品工業同業公會
2007 《永續.傳承:台灣文具史-海外奮鬥篇》,台北市:台灣區教育用品工業同業公會。
趙金勇、鍾亦興
2012 〈花岡山與大龍峒遺址的近現代陶瓷消費〉,《考古人類學刊》76:61-95。
趙潮、潘臻
2015 〈考古區域系統調查的理論、實踐與反思〉,《四川文物》4:91-96。
劉俊昱
2011 〈臺北機器局遺址出土磚材之研究〉,台北市: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益昌
2010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所屬E1/E2區域清末臺北機器局暨日治時期鐵道部臺北工場考古試掘計畫期末報告》,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委託。
劉益昌、趙金勇
2010 《花岡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第二冊:近現代考古》,花蓮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益昌、趙金勇、鍾國風
2020 《花蓮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一期成果報告書》,花蓮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鄭燿男、邱麒麟、林昭地、蔡文生
1997 《臺灣早期手繪陶碗集珍》,高雄市: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駱香林主修、苗允豐編纂、黃瑞祥協修、黃福壽監修
1974 《花蓮縣志卷一:大事記》,花蓮縣: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鍾淑敏
1986 〈日據時期的官營移民——以吉野村為例〉,《史聯雜誌》8:74-85。
蘇世德主編
2006 《鶯歌製陶200年特展》,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Benedict, Ruth著,陸徵譯
2018 《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格》,新北市:遠足文化。
Cwiertka, Katarzyna J.著,陳玉箴譯
2009 《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新北市,韋伯文化。
David, Nicholas and Kramer, Carol著,郭立新、姚崇新等譯
2009《民族考古學實踐(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列考古學譯叢)》,湖南:岳麓書社。
Fernandez-Armesto, Felipe著,韓良憶譯
2005 《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新北市:左岸文化。
Sharp, Joanne P.著,司徒懿譯
2012 《後殖民地理學》,新北市:韋伯文化。
Standage, Tom著,楊雅婷譯
2010 《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台北市:行人文化。
日文資料
小川望、両角まり、小林克
2007 《考古学が語る日本の近現代》,東京都:同成社。
小林克、小川望
2007 〈近現代考古学研究会の活動と近・現代の考古学〉,小川望、両角まり、小林克編,《考古学が語る日本の近現代》,東京都:同成社,頁251-265。
三好晴氣
1939 《臺灣農業叢書 特用作物篇》,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作物學教室彙報,農業圖書刊行會。
毛利之俊
1933 《東臺灣展望》,台東:東臺灣曉聲會。
台灣總督府
1919 《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台北: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1940 《[昭和十四年度]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台北:台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9 《珈琲》,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1935 《臺灣農業移民の現況》,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台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1908 《臺灣寫真帖》,台北:台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台灣慣習研究會
1906 《臺灣慣習記事》,台北:台灣慣習研究會發行,頁637。
足達蘇岳
1922 〈新高通信〉,《臺灣警察協會雜誌》61:94-96。
花蓮港廳
1928 《三移民村》,花蓮:花蓮港廳。
長佐古真也
2002 〈「お茶碗」考 江戸における量産陶磁器の変遷〉,《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94:61-82。
2007 〈続・お茶碗考―近代・現代の中形碗に飯碗を探る〉,小川望、両角まり、小林克編,《考古学が語る日本の近現代》,東京都:同成社,頁169-208。
東鄉實
1914 《臺灣農業殖民論》,東京市:合資會社冨山房。
福田敏一
2004a《新橋駅の考古学》,東京都:雄山閣。
2004b《新橋駅発掘―考古学からみた近代》,東京都:雄山閣。
2005 《方法としての考古学―近代における認識》,東京都:雄山閣。
2008 《考古学という可能性―足場としての近現代》,東京都:雄山閣。
斎藤進
2007 〈市谷本村町遺跡の煉瓦遺構〉,小川望、両角まり、小林克編,《考古学が語る日本の近現代》,東京都:同成社,頁3-36。
2014 《鉄道考古学事始 新橋停車場》,東京都:新泉社。
桜井準也
2005 《近現代考古学の射程:今なぜ近現代を語るのか》,東京都:六一書房。
みわ明
2005 《全国伝統やきもの窯元事典》,東京都:東京堂。
國府健次
1932 〈花蓮港廳下產綠色角閃片岩に就て(豫報)〉,《臺灣地學記事》3(11):105-107。
1938 〈臺灣花蓮港廳豊田村西方山地に産出する石綿に就て〉,《岩石礦物礦床學》20(2):71-80。
菊池実
2007 《戦争遺跡の発掘・陸軍前橋飛行場》,東京都:新泉社。
2015 《近代日本の戦争遺跡研究 地域史研究の新視点》,東京都:雄山閣。
菊池実、菊池誠一
2015 《アジアの戦争遺跡と活用(季刊考古学別冊23)》,東京都:雄山閣。
貴島豐智
1919 《臺灣に於ける珈琲栽培に就て》,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愛知県教育委員会生涯学習課文化財保護室
2005 《愛知県の近代化遺産:愛知県近代化遺産(建造物等)総合調査報告書》,名古屋:愛知県教育委員会生涯学習課文化財保護室。
鍾石若
1938 《躍進東臺灣》,臺東廳:臺灣公論社東部支社。
櫻井芳次郎
1931 〈珈琲時言〉,《熱帶園藝》,1(3):143-145。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2005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社業概況》,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英文資料
Binford, Lewis
1977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For Theory Building in Archaeology, edited by L. R. Binfor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 1-10.
1981 Bones: Ancient Men and Modern Myth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ampbell, Renae J.
2017a Connections and Distinctions: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Japanese Ceramics Recovered from Three Issei Communities in the American West, 1903–1942. Master's thesis,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University of Idaho, Moscow.
2017b “Reanalysis of Japanese-Manufactured Ceramics Recovered from Japanese Gulch Village (1903–1930), Mukilteo, Washington.” Archaeology in Washington 17:62-89.
Cheng, Chieh-fu(鄭玠甫)
2019 The Archaeology of Trails in the Batongguan Region of Taiwan: Landscape, People, and Mobility from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Ph. D. dissert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Boston University.
Deetz, James
1996 [1977] In Small Things Forgotten: An Archaeology of Early American Life, Revised, Expanded, Subsequent edit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Dixon, B., and Welch, D.
2001 Archaeological Survey in Advance of the West Tinian Airport Improvement Area, Island of Tinian, 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prepared for the Commonwealth Ports Authority, Saipan, by Internation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nc., Honolulu.
Dixon, Boyd
2000 West Tinian Airport Improvement Area, 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s, Rota Highway 100, 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s, SHA Newsletter, Current Research, Micronesia, p. 30.
Landa, Carlos, Pineau, Virginia, Montanari, Emanuel and Jimena Doval
2014 “Taphonomy of a Villag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Site of Mariano Miró (Chapaleufú department, La Pampa, Argentina).” Intersecciones en Antropología 15: 71-84.
Lawrence, Susan and Davies, Peter
2010 An Archaeology of Australia Since 1788.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Lydon, Jane and Rizvi, Uzma
2010 “Colonialism and European Archaeology.” Handbook of Postcolonial
Archaeology.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 pp 37–47.
Lyons, Claire L. and Papadopoulos, John K.
2002 The Archaeology of Colonialism. Los Angeles, CA: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Mills, Barbara J.
2008 “Colonialism and Cuisin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gency and History at Zuni pueblo.”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Material Culture: Breaking Down Boundaries, edited by Miriam T. Stark, Brenda J. Bowser and Lee Horne.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pp 245-262.
Redman, Charles L.
1973 “Multistage Fieldwork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American Antiquity 38(1): 61-79.
1987 “Surface Collection, Sampling, and Research Design: A Retrospective.” American Antiquity 52(2): 249-265.
Ross, Douglas E.
2009 “Identification and Dating of Japanese Glass Beverage Bottles.” Technical Briefs i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4: 7–17.
2011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ning Habit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Migrants at a British Columbia Salmon Cannery.” Historical Archaeology 45: 68–96.
2012 “Late-Nineteenth- and Early-Twentieth-Century Japanese Domestic Wares from British Columbia.” In Ceramics in America 2012 (Ceramics in America Annual), edited by Robert Hunter. Chipstone Foundation, pp 2-29.
2013 An Archaeology of Asian Transnationalism.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Schiffer, Michael B.
1976 Behavioral Archae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tark, Miriam T.
2014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n Encyclopedia of Global Archaeology, edited by Claire Smith. New York: Springer, pp. 6841-6847.
Voss, Barbara L.
2005 “The Archaeology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World Archaeology 37(3): 424-439.
2004 “The Archaeology of Rural Settlement and Class in a Pre-WWII Japanese Plantation on Tinian, 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 8(4): 281-299.
網路資料
中文網頁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網站統計資料,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50(2020.12.2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吳全城賀田組農場〉,《臺灣寫真帖》。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發佈於《開放博物館》。(2021.02.18.)
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2b2872635adfb334141da1cf91f80ec#4274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2010)。新版國家文化資料庫 。
〈花蓮日本移民村豐田村醫院〉,系統識別號:0005762634,檢自: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RCH/Collection(2021.02.18.)
〈花蓮日本移民村豐田村醫院治療室〉,系統識別號:0005762635,檢自: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RCH/Collection(2021.02.18.)
〈豐田村日式農舍風景〉,系統識別號:0005763597,檢自: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RCH/Collection(2021.02.18.)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賀田組製糖場砂糖搬運〉,記錄識別碼:pb2013883637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503940#?c=&m=&s=&cv=&xywh=-800%2C-
75%2C3074%2C1142(2021.02.18.)
〈豐田村開墾狀況〉,記錄識別碼:pb0299856p24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68260#?c=&m=&s=&cv=&xywh=-814%2C-
107%2C3253%2C1208(2021.02.18.)
〈豐田村指導所農場〉,記錄識別碼:pb0299856p25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68261#?c=&m=&s=&cv=&xywh=-578%2C0%2C2931%2C1088(2021.02.18.)
〈森本部落甘蔗田〉,記錄識別碼:pb0299856p20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68256#?c=&m=&s=&cv=&xywh=-514%2C-1%2C2828%2C1051(2021.02.18.)
〈花蓮港製糖所壽工場〉,記錄識別碼:pb2011632p05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98876#?c=&m=&s=&cv=&xywh=-792%2C-20%2C3101%2C1152(2021.02.18.)
〈豐田移民村的菸葉田〉,記錄識別碼:pb02508890914,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109363#?c=&m=&s=&cv=&xywh=-494%2C-48%2C2814%2C1045(2021.02.18.)
〈豐田村山下部落咖啡園〉,記錄識別碼:pb0067682p01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62358#?c=&m=&s=&cv=&xywh=-926%2C-80%2C3544%2C1316(2021.02.18.)
〈日治時期豐田移民指導所〉,記錄識別碼:pb0299856p151,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468251#?c=&m=&s=&cv=&xywh=-596%2C-97%2C3292%2C1223(2021.02.18.)
臺灣公司網
https://www.twincn.com/item.aspx?no=07410900(2021.01.01)
日文網頁
わかもと製薬株式会社
https://www.wakamoto-pharm.co.jp/company/(2021.01.01)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https://www.kincho.co.jp/kaisha/index.html(2021.01.01)
白鶴清酒
http://www.hakutsuru.co.jp/(2021.01.01)
白鹿清酒
https://www.hakushika.co.jp/(2021.01.01)
養命酒製造株式会社
http://www.yomeishu.tw/(2021.01.01)
源馬塩辛
https://genma.easy-myshop.jp/(2021.01.01)
キユーピー株式会社
https://www.kewpie.co.jp/(2021.01.01)
大山株式会社
https://www.ohyama.net/jp/(2021.01.01)
ウテナ株式会社
https://www.utena.co.jp/about-utena/history/(2021.01.01)
Tousei-Zufu
2008〈統制陶器圖譜〉,http://touseizufu.exblog.jp/(2021.01.01)
校內:立即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