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振男 WU, CHEN-NAN |
|---|---|
| 論文名稱: |
工程契約「監造」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 A Study on Litigation Efficiency of Engineering Surveillance under Construction Contract |
| 指導教授: |
陳耀光
Chen, Yao-Gu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 畢業學年度: | 10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28 |
| 中文關鍵詞: | 監造 、委任契約 、請求權時效 、債務不履行 、訴訟效率 |
| 外文關鍵詞: |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ppointment contract, claim limitation, default of debt, lawsuit efficiency |
| 相關次數: | 點閱:52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關監造契約之性質究係「承攬」或「委任」服務報酬請求權應適用承攬之2年之短期時效或委任之15年之長期時效之爭議,一般學說見解,不論是工程監造契約、工程設計及監造契約、工程規劃設計及監造契約,只要設計監造廠商所提供者係監造服務,即屬「委任性質」契約,但是實際法院判決,經整理相關判決可知較多數之判決見解採取承攬契約說。但因各別契約之條款內容存有差異,仍須就各該契約之內容判斷之。
綜合本研究統計,在判賠金額勝率方面「公告私」勝訴案件占總案件4.8%。「私告公」勝訴案件占總案件17.2%。而在時間效率方面「公告私」3年內結案之案件占總案件20.6%,「私告公」3年內結案之案件占總案件51.7%。綜合上述資料可知工程監造履約訴訟案件「私告公」方面在判賠金額及時間效率皆較佳,由此研判公部門在訴訟時舉證「工程瑕疵」與「監造責任」歸屬原因之訴訟策略較不理想。
總結上述數據,本文認為法院判決差異之癥結點在於「工程瑕疵」的發生原因是否完全究責於「監造人」之問題,法院實務判決普遍認為,施工成果是否完善應屬承包商之責任,而監造責任應以監督按圖施工為主。所以工程監造民事訴訟策略之決策需格外謹慎,否則將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彙整「工程監造」歷年來相同類型判例,以提供當事人決定最適切的訴訟策略,讓法院除了可以判斷工程瑕疵之責任歸屬外,亦可回歸民法法律思維判斷當事人的責任,相信若能按此模式將「工程與法律」專業做適切的結合,才能有助於提升此類案件之訴訟效率。
SUMMARY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unit is authorized to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ntract and its legal nature is not merely an undertaking contract to complete the certain work or an appointment contract to deal with the certain affair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the design is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 and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is the appointment relation. However, the practical judgment is not exactly the case. Beside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debt in the lawsuit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ntract, it is a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ase. It is found in this research that the attribution of liability of “engineering defect” and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liability” constituting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ispute lawsuit is usually not easy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amages arising from the supervision negligence has no uniform standard. The lawsuit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ispute involves a large amount of claim and higher lawsuit cost, which will cause the financial embarrassment to the parties and consume a longer time.
Key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ppointment contract; claim limitation; default of debt; lawsuit efficiency
一、書籍
1.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自刊本,2002年版。
2. 古嘉諄、吳詩敏,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3. 古嘉諄、吳詩敏、孫丁君,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五),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4. 史尚寬,債法各論,自行出版,民國4 9 年初版。
5.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民國91 年初版。
6. 邱闖,國際工程合同原理與實務,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版。
7. 林誠二,民法債篇各論(中),瑞興圖書出版公司,民國91年初版。
8. 楊芳賢,民法債篇各論(上),元照出版社,民國91初版。
二、期刊論文
1. 黃茂容,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內容與範圍,植根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七期,2011年。
2. 廖肇昌,公共工程契約爭議類型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 64 期,2005 年
三、學位論文
1. 王魁武,建築師債務性質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
2. 李珊樺,工程契約「所失利益」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成大建研所,碩士論文,2017年。
3. 胡伊如,工程契約「定作人給付遲延」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成大建研所,碩士論文,2017年。
4. 趙文宏,建築師契約之法律問題-以設計與監造為中心,東海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10年。
5. 高進材,公共工程設計瑕疵或監造不實之民事責任研究,高雄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11年。
6. 陳昶笙,工程契約「承攬人瑕疵擔保」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成大建研所,碩士論文,2018年。
7. 黃世欣,營建工程設計與監造之義務與責任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8. 曾鴻杰,工程契約「保固責任」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成大建研所,碩士論文,2017年。
四、網路資源
1. 網址: catsbylee.pixnet.net/blog/.../174808050-民事法。
2. 網址: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45-給付延遲。
3. 網址:http://angelo-li.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273.html-給付不能。
4. 網址:https://www.3people.com.tw/知識/民法債編之債的效力。
5. 網址: http://fyjud.lawbank.com.tw/index.aspx-法源網。
6. 網址:http://etimes.twce.org.tw/html回應「淺談設計不當或監造不實之民事賠償責任」一文
7. 網址:http://www.twce.org.tw/info/%E6%8A%80%E5%B8%AB%E5%A0%B1/164-4-1.htm從建築法規看違背建築術成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