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峻榮
Hsu, Chun-Jung
論文名稱: 探討代工及品牌的關鍵成功因素-尋找L公司的轉型之路
Exploring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of OEM and OBM-In Searc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L Company
指導教授: 張紹基
Chang, Shao-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4
中文關鍵詞: 代工製造自有品牌中小企業轉型關鍵成功因素
外文關鍵詞: OEM, OBM, SME,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中小型製造業長期以經營代工製造為主,隨著產業發展及全球化的來臨之際,產業鏈的代工製造端移轉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地,導致台灣廠商訂單下滑、營收趨緩及獲利下降等困境。因此有部分企業意識到除了專注在代工製造的經營之外,是否應該建立自有品牌,透過發展自有品牌來帶動企業轉型成長; 本研究旨在幫助企業在決策的過程中,能夠透過分析代工及品牌的關鍵成功因素,了解企業本身符合或缺少的關鍵成功因素,提供做為企業轉型的參考。
    本研究歸納出代工製造關鍵成功因素為「品質」、「成本控制」、「準確的交期」、「滿足顧客的產能」、「足夠的技術能力」及「良好的管理」等六項。而品牌經營關鍵成功因素為「具備長期經營的決心」、「能設計製造出品質優良且具價格優勢的產品」、「強大的行銷能力」、「完整的銷售通路及服務」、「產品差異化」、「良好企業形象」及「足夠且健全的財務」等七項。
    透過與企業專家的深入訪談後做出結論,歸納出個案公司在代工領域中累積的核心競爭能力符合代工製造所需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且符合品牌經營在製造端所須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品質優良且具價格優勢」、「產品差異化」兩項; 但是在品牌經營的公司內部所須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具備長期經營的決心」、「良好企業形象」及「足夠且健全的財務」,則是個案公司在轉型品牌時須審慎評估的課題; 至於在品牌經營的銷售端所須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強大的行銷能力」、「完整的銷售通路及服務」,這兩項就是個案公司最欠缺而須補足的能力。

    Taiwan’s SM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ve long focused on OEM manufactu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adv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OEM end of the industry chain has moved to mainland China or Southeast Asia, which has led to a decline in orders and a decline in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declining profits from Taiwanese manufacturers. Therefore, some companies are aware of whether they should establish their OBM operations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OEM operations and develop their own brands to drive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this research aims to help companies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rough analysis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of OEM and OBM, understand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that the company itself meets or lack,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pany.

    目錄 摘要 i Extended Abstract i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流程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代工與品牌的經營模式 5 第二節OEM及OBM的關鍵成功因素 9 第三節代工廠與品牌原廠夥伴關係之探討 15 第三章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質性研究方法 17 第二節個案研究法 17 第三節資料收集與分析 19 第四章個案研究分析 21 第一節個案公司簡介 21 第二節企業專家背景簡介 26 第三節議題設計與說明 28 第四節議題訪談結果分析 3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47 第一節研究結論 47 第二節研究貢獻 48 第三節研究限制 49 第四節未來研究建議 50 參考文獻 5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大前研一(1985),“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台北市。
    司徒達賢(2011),“ODM廠商應走向自創品牌嗎?”。天下雜誌2011。
    吳思華(1984),“產業特質與企業經營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台北市。
    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中國經濟企業研究,台北市。
    林芯玫(2003),“我國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競爭優勢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林昆平(2018),“台南產業特色報導以專訪電扇製造業為例”。
    施振榮(1996),“再造宏碁: 開創、成長與挑戰”。遠見天下文化,台北市。
    施振榮(2000),“品牌管理:從OEM到OBM”。大塊文化,台北市。
    施振榮(2005),“全球品牌大策略-品牌先生施振榮觀點”。天下雜誌,台北市。
    徐作聖(1999),“策略致勝-科技產業競爭優勢策略分析的新模式”。遠流出版社,台北市。
    許士軍(1996),“定性研究在管理研究上的重要性”。中原學報,12卷2期:1-3。
    陳更生、林唐裕(1989),“OEM?還是自創品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陳振祥、李吉仁(1997),“ODM的成因與策略運作-水平式產業下的策略聯盟型態”。
    陳慧娟(2017),“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家電市場現況剖析”。
    黃銘章(2002),“影響代工供應商與顧客間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台北市。
    張朝堂(2004),“少量多樣之電子專業代工製造優勢研究—以中小型電子公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殿文(2005),“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天下出版。
    趙郁文(1998),“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之提昇效果 ”。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1113~1136 頁
    劉欣靜(1997),“台灣廠商自創品牌之決策過程-以交易成本理論為分析架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劉傅雄(2003),“國際資訊大廠選擇代工製造廠商之評量準則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及應用”。心理出版社。
    瞿宛文(2004),“代工、品牌與產業升級”。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台北市。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台北市。
    Bruton & White(2007) 袁建中、 陳坤成譯,“科技創新與管理-策略應用” 。
    二、英文文獻
    Aaker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Ansoff (1984),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U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Bruton & White (2011),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South-Western Cengage Learning,2011
    Dyer & Wilkins(1991), Better Stories, not Better Constructs, to Generate Better Theory: a Rejoinder to Eisenhard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6, No. 3, 613-619.
    Eisenhardt(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4, No. 4, 532-550.
    Hobday (2001), The Electronics Industries of the Asia-Pacific: Exploit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5: 13-29
    Keller (199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Lee (1999),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idecker & Bruno(1984) ,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Pergamon.
    Neuman(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orter (1979), 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79.
    Porter (1979),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sis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ockart & Bullen(1986), A Primer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he Rise of Managerial Computing: The Best of 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Dow Jones-Irwin
    Yin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6-01-01公開
    校外:2026-01-01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