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健文
Peng, Chien-Wen
論文名稱: 以熱分析推測混凝土受火害溫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方一匡
Fang, I-K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土木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升溫速率延時火害溫度熱分析方法燒失量
相關次數: 點閱:109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應用熱分析方法探討混凝土曾受過火害之溫度,由於火場最高溫各不相同,故針對曾受過200℃、300℃、400℃、500℃、600℃、700℃及800℃燃燒之圓柱試體與400℃、700℃及800℃燃燒過之混凝土梁試體在火害後混凝土材質之影響進行探討。研究變數包括:最高溫、不同水膠比及不同取樣位置等,取混凝土中之水泥砂漿試樣進行熱分析試驗,升溫速率為5℃/min及15℃/min。以實驗量測結果推測火害時混凝土之溫度及探討影響燒失量之相關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之水膠比的水泥砂漿經不同火害溫度作用下,水膠比高燒失量百分比均比水膠比低者為低,若將燒失量換算成水泥漿,則得到之結果近乎相同;在混凝土梁試體保護層內部約20mm之取樣點所得之熱分析結果與圓柱試體所得者較接近,混凝土梁試體內部及保護層位置實際升溫速率不一,但對燒失量並無太大影響;試體經不同之升溫速率(5℃/min及15℃/min)下進行實驗,其燒失量相差比例約在5.3%左右;大氣濕度對於火害後混凝土之燒失量有增加之趨勢,先前承受火害溫度達400℃及700℃,經過與大氣之接觸達7天,則燒失量最大增加約81%及91%。

    none

    目 錄 摘要…………………………………………………………Ⅰ 誌謝…………………………………………………………Ⅱ 目錄…………………………………………………………Ⅲ 表目錄………………………………………………………Ⅴ 圖目錄………………………………………………………Ⅵ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方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2. 第三章 試驗規劃 ………………………………………8. 3-1 試驗變數 ……………………………………………8. 3-2 試體分類 ……………………………………………9. 3-3 試體製作……………………………………………10. 3-3-1 圓柱試體製作……………………………………10. 3-3-2 混凝土梁試體製作………………………………11. 3-4 試驗設備……………………………………………12. 3-5 加溫過程……………………………………………13. 3-6 熱重分析試驗………………………………………14.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討論………………………………15. 4-1 混凝土受火燒後之外觀變化………………………15. 4-2 以燒失量探討混凝土受火害之溫度………………16. 4-2-1 混凝土圓柱試體受不同高溫燃燒後之燒失量探討 ……………………………………………………16. 4-2-2 圓柱試體與混凝土梁試體受高溫下之燒失量關係 ……………………………………………………23. 4-3 影響混凝土燒失量之因素探討……………………26. 4-3-1 火燒延時對燒失量之影響………………………26. 4-3-2 熱分析試驗之升溫速率與燒失量之關係………28. 4-3-3 混凝土在高溫燃燒後受大氣濕度作用所造成燒失 量之改變…………………………………………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31. 5-1結論 …………………………………………………31. 5-2建議 …………………………………………………32. 參考文獻…………………………………………………87.

    參考文獻

    1.沈進發、陳舜田、張郁慧,「火害延時對混凝土材料性質之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2-0410-E-011-079研究報告,台北,第4~36頁,1993。
    2.涂耀賢,「以燒失量試驗法推測混凝土受火害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沈進發教授、陳舜田教授),1991。
    3.黃兆龍,「高性能混凝土防火特性探討」,高性能混凝土及防火策略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台南,第41~51頁
    ,2000。
    4.陳舜田,「建築物火害及災後安全評估法」,科技圖書,台北,第85~116頁,1999。
    5.林尚賢,「以X光繞射試驗法推測混凝土受火害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沈進發教授、陳舜田教授),1991。
    6.沈榮村,「混凝土火害溫度推測方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沈進發教授、陳舜田教授),1989。
    7.嚴順然,「火害後再水化對高性能混凝土性質之影響」,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沈進發教授、陳舜田教授),第5~51頁,1996。
    8.劉書明,「高溫高壓蒸汽養護對TAICON火害後性質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彭耀南教授),第3~25頁,1990。
    9. Bazant, Z. P., and Kaplan, M. F., “Concrete at High Temperature :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Longman, Harlow, pp. 17-58, 1991.
    10. Ruiz, L. A., Platret, G., Massieu, E., and Ehrlacher, A., “The use of thermal analysis in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 cement
    pas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 35, No. 3, 2005.
    11.張顯宗,「火害後混凝土性質變化之探討」,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沈進發教授、陳舜田教授),第3~8頁,1986。
    12. Mindess, S., and Young, J. F., “Concrete,”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New Jersey, pp. 508-509, 1991.
    13.劉建佑,「非破壞檢測波速量測法應用於火害混凝土強度及波速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林宜清教授、蕭家孟教授),第3~9頁,2004。
    14.Mehta, P. K., and Monteiro, P. J. M., “Concrete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548 pp., 1993.
    15.高金盛,「火害後混凝土構架之力學行為」,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陳舜田教授),第2-5~2-9頁,1996。
    16.商慧賢,「鋼筋混凝土短梁在火害中之破壞載重歷時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方一匡教授),2005。
    17.陳俊嘉,「火害後鋼筋混凝土短梁中之斜壓稈件的有效抗壓係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方一匡教授),2005。
    18.Buchanan, A. H., “Structural Design for Fire safety,” Wiley, Chichester, 421 pp., 2001.

    下載圖示 校內:2015-07-22公開
    校外:2015-07-2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