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美麗
Chen, Mei-Li
論文名稱: 以計劃行為理論分析長期看護保險購買意圖
Apply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Analyze the Purchase Intention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指導教授: 呂執中
Lyu, Jr-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信任計劃行為理論長期看護保險購買意圖
外文關鍵詞: trust,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urchase inten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28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伴隨而來的是健康問題與慢性病的問題,加上失智、失能老人所衍生的照顧內容複雜化、看護時間長期化等問題,導致長期看護的需求大幅增加。信任意指民眾內心知覺長期看護保險的信賴程度,長期看護保險的認知意指民眾對長期看護保險,內心抱持的認知程度,計畫行為理論則指購買意圖決定個人購買行為,行為購買則又由購買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購買行為控制所決定。
    因此,本研究探討信任及對長期看護保險的認知對購買意圖之影響。以計劃行為理論建立分析模型,衡量民眾對長期看護保險購買意圖的主觀感受,並以信任及對長期看護保險的認知為外部變數。分析信任、長期看護保險及購買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購買行為控制,對購買意圖之影響。
    問卷調查乃以某保險公司的客戶為主要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法篩選研究對象,總計發放300份問卷,扣除22份無效問卷後,總共回收278份有效問卷。在278位客戶中,大多數客戶是女性(63.309%),年齡主要分佈在29歲以下(28.417%),已婚有小孩的婚姻狀態居多(47.122%),最高學歷是大學(專)(68.705%),平均月收入主要在30,000 ~59,999元(47.842%),工作年資多為滿10年~未滿15年(28.777%)。
    研究結果發現,信任顯著影響知覺購買行為控制,對長期看護保險的認知顯著影響購買態度,知覺購買行為控制與購買態度則顯著影響最終的購買意圖。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ritic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intention of people purchasing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With combination of theory in planned behavior, trust and perception of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variables purchasing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purchase behavioral control, on intention of people to purchase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rust significantly affect perceived purchase behavioral control, perception of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purchasing attitude, while perceived purchase behavioral control and purchasing attitude affect the final purchase decis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VIII 目 錄 IX 表 目 錄 XI 圖 目 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商業性長期看護保險探討 8 第二節 計劃行為理論探討 11 第三節 信任的定義 15 第四節 各變數的關係探討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2 第二節 各變數的操作性定義 2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問卷調查 27 第四節 前測與資料分析方法 28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4 第一節 敘述統計分析 34 第二節 各變數的信度分析 38 第三節 各變數的相關分析 40 第四節 各變數的迴歸分析 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管理意涵 52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54 參考文獻 55 附錄一:前測問卷 60 附錄二:正式問卷 64

    一、 中文
    1.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2017),因應高齡化社會之保險商品專區,http://www.lia-roc.org.tw/indexs.asp?item=indexs/other/h1001005.htm
    2. 內政部統計處(2017),106年第3週內政統計通報(105年底人口結構分析),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1554&page=0
    3. 王夢貞(2016),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購買長期照顧保險意願之研究:以知覺風險為干擾變項,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何妙桂(2014),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生新興科技使用意圖,工業科技教育學刊,第7期,頁60-69。
    5. 吳亞馨、朱素玥與方文昌(2008),網路購物信任與科技接受模式之實證研究,資訊管理學報,第15卷第1期,頁123-152。
    6. 吳盛與林東清(2007),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資訊人員的知識分享行為,資訊管理學報,第14卷第2期,頁75-110。
    7. 吳萬益(2015),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圖書。
    8. 李慶長、張銀益與黃柏翔(2015),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穿戴型裝置的使用意圖:以Google眼鏡為例,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第13卷第3期,頁315-334。
    9. 房娙如(2016),失智公益廣告對於消費者購買長期照顧保險意願之研究,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班論文。
    10. 林士聘(2010),長期看護保險商品及消費者購買須知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11. 林苑如(2012),大台北地區商業性長期看護保險購買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2. 林淑媛(2015),消費者購買長期照護保險行為意向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林鴻南與廖則竣(2011),預測盜版軟體的使用:知覺風險、軟體成本、道德義務與計劃行為理論之整合模式,電子商務學報,第13卷第1期,頁55-76。
    14. 柯佩君(2015),商業長期看護保險之投保意願,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15.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至150年),http://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16. 張玲星(2006),資訊系統發展中政治行為之意圖: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之研究:MIS專業人員與使用者差異之比較,管理學報,第23卷第3期,頁347-365。
    17. 郭樹澤(2015),保險業務員銷售商業長期看護保險意願及認知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8. 陳宜棻、施協廷與蔡家文(2010),以TAM觀點探討消費者對網路銀行之信任與使用意願之研究,電子商務學報,第12卷第4期,頁775-802。
    19. 陳明珠(2014),中高齡者購買商業型長期照護保險行為意向之探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系碩士論文。
    20. 陳明珠、林清壽與廖崇凱(2015),中高齡者購買商業型長期照護保險行為意向之探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第3卷第2期,頁189-208。
    21. 陳寶嬰(2014),運用層級分析法探討消費者購買長期看護保險之評選因素,樹德科技大學金融系碩士班論文。

    22. 馮台安(2012),商業性長期看護保險未來發展之研究:以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23. 黃日鉦與林承賢(2013),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縮短數位落差之持續使用行為,商略學報,第5卷第1期,頁57-78。
    24. 黃暉庭、蔡宗宏與祝道松(2009),修正動機模式探討醫療知識庫系統之行為意圖:技術社會動機的觀點,電子商務學報,第11卷第3期,頁569-609。
    25. 蔡宗宏、池文海與許瑋琳(2007),運用TAM模式探討個人動機興社會系絡影響使用者接受知識管理系統之因素:以高科技公司為例,電子商務學報,第5卷第1期,頁81-108。
    26.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06至115年),http://www.mohw.gov.tw/cht/LTC/DM1_P.aspx?f_list_no=976&fod_list_no=0&doc_no=55616
    27.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2016a),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總說明,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E9%95%B7%E6%9C%9F%E7%85%A7%E9%A1%A7%E4%BF%9D%E9%9A%AA%E6%B3%95%E8%8D%89%E6%A1%88(1050201%E8%A1%8C%E6%94%BF%E9%99%A2%E9%80%81%E7%AB%8B%E6%B3%95%E9%99%A2%E5%AF%A9%E8%AD%B0%E7%89%88)_0049650001.pdf
    28.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2016b),長照保險電話民意調查,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20160510-105%E5%B9%B4%E5%BA%A6%E9%95%B7%E7%85%A7%E4%BF%9D%E9%9A%AA%E9%9B%BB%E8%A9%B1%E6%B0%91%E8%AA%BF%E7%B5%90%E6%9E%9C%E6%91%98%E8%A6%81_0001705000.pdf
    29. 蘇懿、黃怡芳與鄭舜仁(2015),影響消費者網路購物付款方式之研究,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第7期,頁109-121。
    二、 英文
    1.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Heidelberg: Springer.
    2.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3. Canniere, M. H. D., Pelsmacker, P. D., & Geuens, M., (2009).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Purchase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2(1), 82-92.
    4.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Boston: Addison-Wesley.
    5. Gefen, D., Karahanna, E., & Straub, D. W., (2003). Trust and TAM in Online Shopping: An Integrated Model. MIS Quarterly, 27(1), 51-90.
    6.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 Anderson, R. E.,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7. Han, H., & Kim, Y., (2010). An Investigation of Green Hotel Customers’ Decision Formation: Developing an Extended Model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9(4), 659-668.
    8. Kane, R. A., & Kane, R. L., (1987). Long-Term Care: Principles, Progra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9. Lee, H. H., & Chang, E., (2011).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Mass Customization: An Application of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6(2), 171-200.
    10. Mathieson, K., (1991). Predicting User Intentions: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3), 173-191.
    11. Morgan, R. M., & Hunt, S. D., (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8(3), 20-38.
    12. Wu, I, L., & Chen, J. L., (2005). An Extension of Trust and TAM Model with TPB in the Initial Adoption of On-Line Tax: 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2(6), 784-808.
    13. Yaghoubi, N. M., & Bahmani, E., (2010).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Online Banking an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5(9), 159-165.

    下載圖示 校內:2022-08-01公開
    校外:2022-08-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