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珮勤
Chang, Pei-Ching
論文名稱: 論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訴權之法理基礎
On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the Stakeholder's Stan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Law
指導教授: 王毓正
Wang, Yu-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公法上權利保護規範理論利害關係人課予義務之訴權利救濟環境法
外文關鍵詞: Subjective Public Right, Theory of Protective Norms, Stakeholder, Obligation Imposing Lawsuit, Right Relief, Environmental Law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環境議題,隨著人民自我意識抬頭,以及法制的健全化,在法律實務上的能見度提高。我們生活的環境只有一個,需要大家共同的維護,但是科技越來越進步,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其行政政策走向高度工業化、商業化,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可以利用的環境資源本已不多,於是乎,爭取環境使用權利的情形經常發生。一種情形是,針對國家的大型開發案,影響環境生態保護,公益團體、環保人士不停抗爭並提起公益訴訟,這些公益團體,目的是追求公益,希望國家能保護人民擁有美好、安全的生活環境以及重視生態保育;另一種情形是,因為國家的許可或是不作為,而允許私人為與環境相關之行為,該行為進而影響到第三人的權益,使第三人受有損害,而國家並未實行任何處置,該第三人因此向國家請求除去該損害。
    本文所要論述之議題,即為上述第二種情形,關於第三人(即利害關係人),於其權益遭受來自國家允許之私人侵害時,是否可以向國家提起行政救濟?並從公法上權利的概念談起,再論及用來判斷公法上權利存否的保護規範理論之發展,以及在適用上常見之困境。另外,再一一介紹利害關係人提起行政救濟時可利用之救濟途徑,再以環境法上之利害關係人為主體,探討其權利救濟問題,並且觀察我國司法實務關於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判決,作檢討分析。

    Environmental issu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focused by people. Because we only have an earth, and the city is densely populated so that the opportunity to contact is rising. Everyone wants his/her own benefit. When someone gets interest and the other one’s right may be injured. It is more often happened in environmental issue, especially when someone gets permission from government. This paper would discussed the right of the stakeholder’s stan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akeholder’s subjective public right, and apply the theory of protective norms to find out the stakeholder’s subjective public righ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分析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4 第四節 論文章節架構及說明 16 第五節 預期結果 18 第二章 行政法上利害關係人之公法上權利 19 第一節 公法上權利之定性 19 第一項 權利之意義 19 第二項 憲法上權利 23 第三項 法律上權利──以公法上權利為中心 25 第三項 公法上權利與公法上反射利益的界限 30 第四項 公法上權利與法律之關係 32 第二節 公法上權利的判斷標準──保護規範理論 34 第一項 保護規範理論內涵──新、舊保護規範理論之發展 34 第二項 保護規範理論與公法上權利之關係 37 第一款 以保護規範理論推導出公法上權利 38 第二款 以憲法上基本權利作為公法上權利? 39 第三節 行政法上利害關係人之公法上權利 44 第一項 利害關係人之概念 44 第二項 以保護規範理論探尋利害關係人之公法上權利 45 第三項 利害關係人與其他行政救濟主體之區別 48 第一款 相對人 48 第二款 民眾 49 第三款 行政處分效力第三人 50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三章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之權利救濟途徑 55 第一節 利害關係人在我國行政救濟制度下之救濟途徑 56 第一項 訴願與行政訴訟的訴權 57 第二項 利害關係人訴願 58 第三項 利害關係人訴訟 60 第四項 利害關係人之訴願參加與訴訟參加 62 第一款 利害關係人訴願參加 62 第二款 利害關係人訴訟參加 64 第五項 利害關係人非正式之行政權利救濟方法──檢舉 66 第二節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之權利救濟 70 第一項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之相關規定 70 第二項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之公法上權利認定 75 第一款 建築法上之「鄰人」範圍觀察 75 第一目 保護鄰人利益之法規範 75 第二目 德國行政法院之認定標準考察 76 第二款 環境法上之「鄰人」範圍劃定 77 第一目 環境法上保護鄰人利益之法規範 77 第二目 德國行政法院之認定標準考察 79 第三目 德國環境法上認定鄰人之標準套用於我國之可能性 80 第三節 小結 81 第四章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訴訟實務案例研討──以課予義務訴訟為中心 83 第一節 課予義務訴訟的應用 84 第一項 課予義務訴訟之介紹 85 第二項 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於課予義務訴訟之應用核心──訴訟權能 87 第二節 相關行政法院判決評析 90 第一項 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507號判決 90 第一款 本案事實 90 第二款 法院判決要旨 90 第三款 本文評析 91 第二項 其他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判決之簡評 92 第一款 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1601號判決 92 第一目 本案事實 92 第二目 法院判決要旨 93 第三目 本文評析 94 第三節 是否應放寬權利救濟之省思與德國個人權利保護之發展介紹(代小結) 96 第一項 放寬權利救濟之缺點 97 第二項 對於公法上權利認定之建議 98 第五章 結論 101 參考文獻與書目 103

    參考文獻與書目
    Ipsen, Jörm
    劉淑範譯,德國行政法院權利救濟之體制,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年12月
    Maurer, H.
    高家偉譯,行政法學總論,2000年9月
    M.A, Wolfgang Kahl,
    林明鏘譯,德國與歐盟行政法上主觀公法上權利之現況、演變及其展望,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0期第2卷,2011年6月
    Starck, Christian
    李建良譯,基本權利之保護義務,憲法理論與實踐〈一〉,2003年2月
    Schmidt-Assmann, Eberhard
    林明鏘等譯,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2009年10月
    Stern, Klaus
    蔡宗珍譯,基本權保護義務之功能─法學上的一大發現,月旦法學雜誌,第175期,2009年12月
    Wolff, Hans J. / Bachof , Otto / Stober, Rolf
    高家偉譯,行政法(第一卷),2002年
    王毓正
    公立國民小學裁併決定之法律性質與處分相對人之認定─兼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七年度訴字第九二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4期,2011年7月
    論環境法於科技關連下之立法困境與管制手段變遷,成大法學,第12期,2006年12月
    我國環評史上首例撤銷判決:環評審查結論經撤銷無效抑或無效用之判決?最高行九九判三O,臺灣法學雜誌,第149期,2010年4月
    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2001年8月
    吳綺雲
    第三人撤銷汙染性設施設置許可處分之訴訟權能─以西德環保規定為例,憲政時代,第16卷第2期,1990年10月
    許宗力
    基本權利的解釋與影響作用,法與國家權力,1999年10月
    李建良
    基本權利:防禦權與客觀之基本原則規範─客觀之基本權利內涵,尤其保護義務及形成私法之效力,人權思維的承與變,2010年9月
    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憲法理論與實踐〈一〉,2003年2月
    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理論與實踐〈二〉,2007年8月
    保護規範理論之思維與應用─行政法院裁判若干問題舉隅,收錄於《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二 》,2010年11月
    行政法:第十二講 公法上權利的概念、理論與運用,月旦法學教室,第99期,2011年1月
    難耐的惡臭─行政裁量與公法權利,月旦法學教室 公法學篇,2002年2月
    環境公民訴訟新典範─簡析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八年度訴字第五0四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52期,2010年5月
    基本權利的理念變遷與功能體系─從耶林內克「身分理論」談起〈上〉,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
    基本權利的理念變遷與功能體系─從耶林內克「身分理論」談起〈下〉,憲政時代,第29卷第2期,2003年10月
    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惠宗
    主觀公權利、法律上利益與反射利益之區別,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2000年12月初版一刷
    訴訟上的利害關係人,月旦法學教室,第82期,2009年
    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中的「訴訟權」─雲林垃圾焚化廠相關判決的觀察,台灣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1月
    洪家殷
    行政訴訟上利害關係人之判斷──最高行政法院九八年判字第三一八號判決簡評,台灣法學雜誌,第135期,2009年9月
    林明鏘
    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2009年12月
    程序保障與鄰人訴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期,2001年
    林明昕
    「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作為國家賠償責任之構成要件要素,收錄於《國家賠償責任與徵收補償 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2007年7月
    撤銷訴願及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法學講座,創刊號,2002年
    一般形成訴訟─德國行政訴訟法上之爭議問題,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
    林三欽
    論基本權利之侵害,「行政爭訟制度」與「信賴保護原則」之課題,2008 年2月
    訴願案件「法律上」與「事實上」利害關係之判定基準─以「訴願權能」之探討為中心,《高雄市政府訴願暨法制業務學術研討會》,高雄市政府法制局主辦,2009年9月
    林昱梅
    行政訴訟上「訴訟權能」要件之探討,收錄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4輯,2005年12月
    垃圾焚化廠附近居民之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2005年11月
    利害關係人之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2005年
    林素鳳
    論我國之環境訴訟,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8期,2007年12月
    張錕盛
    法律關係理論作為行政法體系革新的動力,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
    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之新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50期,1999年6月
    陳慈陽
    環境法總論,2003年
    環境訴訟中之當事人適格問題─簡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98年度訴字第47號,臺灣法學雜誌,第147期,2010年3月
    陳愛娥
    「訴訟權能」與「訴訟利益」─從兩件行政法院裁判出發,觀察兩種訴訟要件的意義與功能,律師雜誌,第254期,2000年
    立法者對於訴訟制度的形成自由與訴訟權的制度保障核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
    陳英鈐
    撤銷訴訟的訴權,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2000年12月初版一刷
    陳清秀
    行政訴訟之訴權,軍法專刊,第37卷第7期,1991年
    葉俊榮
    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2001年
    李庭熙
    論附第三人效力之行政處分,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宗珍
    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之國家賠償責任理論結構之探討─評大法官會議第四六九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第1期,1999年4月
    蔡志方
    論對抗怠於執行職務之行政訴訟─以環保法上之相關訴訟為探討核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3期,2000年8月
    行政救濟法新論,三版第1刷,2007年11月
    論行政違法不作為之國家賠償要件─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二項後段之分析與檢討,植根雜誌,第11期7卷,1995年7月
    論行政訴訟上之訴訟參加,收錄於《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三)》,1998年12月
    從權利保護功能之強化,論我國行政訴訟制度應有之取向,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6月
    論訴願與行政訴訟的訴權,收錄於《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三)》,1998年12月
    行政法三十六講,1994年9月再版
    蔡茂寅
    訴願法上之利害關係人,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2001年4月
    劉如慧
    歐洲法對德國行政法的影響─以個人權利保護之訴訟權能為例,成大法學,第17期,2009年6月
    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判決回顧,興大法學,第7期,2010年6月
    黃錦堂
    論環境法之訴權─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1061號判決評論,法令月刊,第61卷1期,2011年1月
    盛子龍
    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中原財經法學,第7期,2001年12月
    稅務訴訟上第三人提起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29期,2005年3月
    郭介恆
    行政訴訟之當事人適格─兼論訴訟(訴願)無實益,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0期,2002年
    程明修
    行政訴訟法案例系列〈6〉─撤銷訴訟的合法性〈2〉:隔離的撤銷訴訟?,法學講座,第10期,2002年10月
    論基本權保障之「禁止保護不足原則」,收錄於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憲法篇,1998年
    論訴願法之程序保障──以訴願法上第三人或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之規範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36卷第2期,2010年10月

    傅玲靜
    公民訴訟、公益訴訟、民眾訴訟?─環境法上公民訴訟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77期,2009年3月
    臺北的天空,誰的天際線?─都市更新計畫容積獎勵與保護規範/最高行100裁1904,臺灣法學雜誌,第185期,2011年10月
    蕭文生
    檢舉獎金與主觀公權利─評最高行政法院97裁字第3228號裁定,法令月刊,第61期第7卷,2010年7月
    許嘉容
    行政訴訟法中的當事人適格─兼論環境法上的公民訴訟,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柏霖
    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上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英磊
    多元移植與民主轉型過程中我國環評司法審查之發展 ──一個以回應本土發展脈絡為目的之比較法分析,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下載圖示 校內:2014-09-14公開
    校外:2015-09-14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