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呂佳曄 Lu, Chia-Yeh |
|---|---|
| 論文名稱: |
論所得稅之稅捐協力義務 The Obligation of Taxpayers to Assist by Reporting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of the Income Tax Act. |
| 指導教授: |
陳汶津
Chen, Wen-Ch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 畢業學年度: | 10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9 |
| 中文關鍵詞: | 所得稅 、協力義務 |
| 外文關鍵詞: | the Income Tax Act, the Cooerative Oblig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稅捐查核以及稅務訴訟之過程,稅捐協力義務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時常影響著稽徵機關之稅捐核課與行政法院心證的形成,同時亦使人民有稅捐法律上之負擔,而且當人民未盡稅捐協力義務時,則可能產生不利效果。從而,稅捐協力義務的相關爭議問題有必要加以釐清。
為求研究聚焦,本文主要是探討所得稅之稅捐協力義務在稽徵程序上與未盡稅捐協力義務時所產生的相關爭議問題,並輔以論述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對此些爭議之影響。
如此可對稅捐協力義務在整個稅捐法律上與稽徵實務上的定位更加清晰,有助於徵納雙方對稅捐協力義務有相同的共識而減少認知的歧異,增進徵納雙方的利益,亦可使我國稅捐法律之適用上更符合納稅者權利保障法保障納稅義務人之立法意旨。
The scope and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This research pertains to the obligation of taxpayers to assist by reporting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of the income tax act. It focuses on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of tax procedure and breach of the cooperative obligation of the Income Tax Act.
The methods used:
This research collects a large number of law papers, judgments and some dissertations.
Result:
1.There are many problem in consolidated declaration and payment by taxpayers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2.The regulation of ” Another account book” is un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prohibition against reauthorization; and it is not clear and definite.
3.The notary is not included the relevant entity,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in the Article 30 of the Tax Collection Act; the scope of accounting books, receipts or other relevant documents is undefined.
4.The deficiencies in annual income tax return are improving.
5.There are some faults which exist in the results of nonperformance of the cooperative obligation.
Conclusions:
1.Consolidated declaration and payment by taxpayers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which should be amended.
2.Regulating the criterions of ” Another account book”.
3.The scope of obligor and accounting books, receipts or other relevant documents which is regulated in Article 30 of the Tax Collection Act should be amended more particular.
4.Although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deficiencies in Annual income tax return, retaining the return system may do more good than harm.
5.The results of nonperformance of the obligation of taxpayers to assist by reporting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should be amended.
一、 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序)
1.林石猛,行政程序法在稅務爭訟之運用,元照,三版,2015年。
2.洪國勛、謝承益、王嘉琪、李宗霖、廖國翔、黃傑,查稅!你不可不知道的稅務調查,新學林,2017年
3.陳敏,稅法總論,自版,2019年。
4.陳清秀,現代財稅法原理,元照,2016年。
5.陳清秀,現代稅法原理與國際稅法,元照,二版,2010年。
6.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十版,2018年。
7.黃俊杰,納稅者權利保護,自版,二版,2008年。
8.黃俊杰,稅法實例演習,元照,2009年。
9.黃茂榮,稅法總論─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自版,三版,2012年。
10.葛克昌,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析論,元照,2018年。
二、 論文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序)
1.王如玉,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以當事人的協力義務為中心,收錄於:林輝煌、陳維鍊主編,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一輯)司法官48期,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2009年8月,頁390-402。
2.吳德豐,商業實質與稅捐舉證責任,收錄於: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2012最佳稅法判決,元照,2013年3月,頁139-160。
3.陳愛娥,行政程序制度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元照,2006年11月,頁3-28。
4.黃士洲,稅捐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收錄於:葛克昌主編,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2011年4月,頁51-75。
5.黃士洲,稅捐舉證責任與協力義務的規範關聯─以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55號判決為例,收錄於: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2012最佳稅法判決,元照,2013年3月,頁193-225。
6.黃俊杰,納稅者權利之維護者,收錄於:黃俊杰著,納稅者權利保護,元照,二版,2007年11月,頁4-19。
7.黃茂榮,職權調查原則及合作原則與稅務證據方法之提出時限,收錄於: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2012最佳稅法判決,元照,2013年3月,頁35-97。
8.黃源浩,營業稅法上協力義務及違反義務之法律效果,收錄於:葛克昌主編,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2011年4月,頁77-106。
9.黃源浩,營業稅法上協力義務及違反義務之法律效果,收錄於:葛克昌主編,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2011年4月,頁77-106。
10.楊瀚濤,未成年子女強制合併課稅之問題探討,收錄於:林輝煌、陳維鍊主編,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一輯)司法官48期,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2009年8月,頁446-458。
11.葛克昌,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以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收錄於: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元照,二版,2005年,頁35-154。
12.葛克昌,協力義務與納稅人基本權,收錄於:葛克昌主編,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2011年4月,頁3-22。
13.葛克昌,稽徵程序之證據評價與證明程度,收錄於: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2012最佳稅法判決,元照,2013年3月,頁121-138。
14.蔡秀卿,行政程序價值體系,收錄於:蔡秀卿,現代國家與行政法,學林文化,2003年6月,頁113-140。
三、 期刊文章(依姓氏筆畫排序)
1.Gilbert Gornig著,陳汶津譯,稅捐資訊通報與稅法──國際資訊交換下一般性及德國法觀點之探討,成大法學,2018年12月,36期,頁47-87。
2.吳志光,行政程序中當事人之協力義務,月旦法學教室,2003年9月,6期,頁20-21。
3.吳金柱,所得稅扣繳制度探討系列之三-扣繳率法律規定之探討,稅務旬刊,2003年7月,1864期,頁21-30。
4.吳俊志,刑罰可能比行政罰還輕?,月旦會計網,2019年4月,2019卷4期,頁1-2。
5.李介民,從資訊自主決定權觀點探討稅法上協力義務的界限──以稅法上帳簿憑證義務為中心,興大法學,2017年11月,22期,頁61-92。
6.李介民,試論稅法上選擇權,靜宜法學,2017年12月,6期,頁1-38。
7.林蔡承,論漏稅罰於租稅處罰之定位,法令月刊,2013年9月,64卷9期,頁105-120。
8.封昌宏,學校違反所得稅法的扣繳義務該罰誰--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73號解釋,東吳法律學報,2012年1月,23卷3期,頁125-149。
9.柯格鐘,現行扣繳制度不違憲?──簡評釋字第六七三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2010年6月,3期,頁5-13。
10.柯格鐘,量能課稅原則與稅捐優惠規範之判斷-以所得稅法若干條文規定為例,月旦法學雜誌,2018年4月,276期,頁164-187。
11.柯格鐘,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增訂,台灣法學雜誌,2012年5月,199期,頁121-163。
12.柯格鐘,談就源扣繳程序的扣繳義務人──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19號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2016年4月,46期,頁5-13。
13.柯格鐘,談稅捐優惠作為鼓勵產業發展之手段,全國律師,2011年1月,15卷10期,頁11-18。
14.柯格鐘,論生前贈與財產之課稅—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二號解釋兼論我國遺產及贈與稅法之根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008年1月,152期,頁225-240。
15.柯格鐘,論依法課稅原則之解釋方法──對歷年來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的觀察(上),興大法學,2015年5月,17期,頁31-86。
16.柯格鐘,論家庭所得課稅制度--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三一八號解釋,東吳公法論叢,2010年7月,3期,頁267-345。
17.柯格鐘,論強制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的合憲性,臺大法學論叢,第47卷,2018年9月,3期,頁1283-1344。
18.柯格鐘,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2007年12月,14期,頁55-120。
19.柯格鐘,薪資扣繳所得稅之義務人及其處罰修正芻議,月旦法學雜誌,2004年12月,115期,頁124-145。
20.洪家殷、江彥佐,漏稅處罰訴訟案件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2007年12月,11期,頁1-42。
21.范文清,扣繳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北高行101年度訴字第964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014年6月,249期,頁201-206。
22.范文清,租稅優惠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2017年11月,41期,頁133-157。
23.張文郁,論行政程序上之事實調查(上),月旦法學雜誌,2014年4月,227期,頁66-88。
24.張永明,稅務違章裁罰倍數參考表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2010年8月,94期,頁12-13。
25.張哲瑋,稅捐法上稅捐負擔選擇權探討─以夫妻合併課稅制度為例,月旦法學雜誌,2006年3月,130期,頁66-83。
26.許志文、巫念衡,從稅務查核與爭訟實務觀點談納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對協力義務之期待,月旦會計實務研究,2018年1月,1期,頁27-32。
27.許宗力,論法律明確性之審查:從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談起,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1685-1742。
28.許祺昌、林志翔,移轉訂價查核不應有同業利潤之適用,稅務旬刊,2004年11月,1912期,頁30-32。
29.陳玉清,國稅機關查核地下經濟活動逃漏稅績效之探討,國會月刊,2016年10月,44卷10期,頁71-90。
30.陳衍任,公證人在稅務調查程序上之拒絕協力權,興大法學,2018年5月,23期,頁149-188。
31.陳敏,租稅稽徵程序之協力義務,政大法學評論,1988年6月,37期,頁37-78。
32.陳清秀,扣繳義務人合憲性探討─評析釋字673號,稅務旬刊,2015年6月,2294期,頁10-16。
33.單鴻昇,社會救助程序中當事人之協力義務──以資料提出及家庭訪視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2017年12月,104期,頁217-266。
34.程立民、廖桂華,淺述遺產管理人申報遺產稅義務(下),財稅法令半月刊,2016年8月,39卷16期,頁26-32。
35.黃士洲,徵納協同主義下稅捐調查與協力義務的交互影響關係─兼論製造費用超耗剔除的規定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2005年2月,117期,頁90-111。
36.黃源浩,企業併購案件中的商譽攤銷與納稅人協力義務的界限,輔仁法學,2015年6月,49期,頁155-218。
37.葛克昌,扣繳義務人及其處罰之違憲審查--釋字第六七三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2010年7月,155期,頁165-169。
38.葛克昌,負稅捐徵收義務之私人─扣繳義務人之憲法意義,月旦法學教室,2010年8月,94期,頁55-64。
39.廖欽福,租稅概念與特徵之解析(下),稅務旬刊,2003年1月,1848期,頁34-35。
40.蔡朝安、陳柏霖,納保法視角下納稅者之舉證責任——以協力義務的概念辨證為中心,會計師季刊,2018年3月,274期,頁18-36。
41.蕭文生,論當事人協力義務——以行政執行制度為例,政大法學評論,2007年2月,95期,頁127-174。
四、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1.柯格鐘,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國立臺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1998年。
2.涂靖銘,協力義務的違反與漏稅罰之檢討─參考德國立法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3.傅敬堯,台灣的地下經濟與稅制改革,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五、 其他文獻(依字首筆畫排序)
1.公證法法條沿革,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210AC46F960000000000000000032000000007000000^04525108031900^0002C001001 ,最後瀏覽日:2019/04/20。
2.立法院公報,第88卷,第6期,院會紀錄。
3.立法院第一屆第五十八會期第四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法律系統。
4.所得稅各式憑單免填發作業疑義解答(Q&A),財政部中區國稅局,file:///C:/Users/Kristine/Downloads/107%E5%B9%B4%E6%89%80%E5%BE%97%E7%A8%85%E5%90%84%E5%BC%8F%E6%86%91%E5%96%AE%E5%85%8D%E5%A1%AB%E7%99%BC%E4%BD%9C%E6%A5%AD%E7%96%91%E7%BE%A9%E8%A7%A3%E7%AD%94(Q%EF%BC%86A).pdf ,最後瀏覽日:2019/05/27。
5.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最近三年辦理檢舉案件統計表,file:///C:/Users/Kristine/Downloads/%E8%B2%A1%E6%94%BF%E9%83%A8%E5%8D%97%E5%8D%80%E5%9C%8B%E7%A8%85%E5%B1%80%E6%9C%80%E8%BF%91%E4%B8%89%E5%B9%B4%E8%BE%A6%E7%90%86%E6%AA%A2%E8%88%89%E6%A1%88%E4%BB%B6%E7%B5%B1%E8%A8%88%E8%A1%A8.pdf ,最後瀏覽日:2019/05/22。
6.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新營分局,綜合所得稅申報實務及法規介紹,https://www.ntbsa.gov.tw/etwmain//front/ETW119/downLoadMaterial?workshopAttachedId=16a257b63220000053a74e2d53364780 ,最後瀏覽日:2019/06/01。
7.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第一審終結事件性質類別,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g-3.htm,最後瀏覽日:2018/11/12。
8.第一屆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法律系統。
9.最高行政法院行政訴訟上訴終結事件性質類別,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c-3.htm,最後瀏覽日:2018/11/12。
10.監察院公報,第2354期。
11.綜合所得稅退稅方式有那幾種?,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web/ETW118W/CON/468/7358764833831205760?tagCode= ,最後瀏覽日:2019/04/21。
12.營利事業所得稅退稅方式有那幾種?,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web/ETW118W/CON/535/7838093499851061578?tagCode= ,最後瀏覽日:2019/04/21。
13.財政部民國100年5月3日台財稅字第10004507500號函釋。
14.財政部民國102年4月1日台財稅字第10200551680號令。
15.法務部民國102年4月15日法律決字第10200029900號。
16.財政部民國103年8月5日臺稅所得字第10300085750號函釋。
17.司法行政部民國50年6月20日台令民字第3286號函釋。
18.臺灣省政府財政廳民國50年7月20日財一字第6254號令。
19.臺灣省政府財政廳民國54年10月4日財稅一第71082號令。
20.財政部民國62年6月7日台財稅字第34285號函釋。
21.財政部民國81年1月8日台財稅字第800777704號函。
22.財政部民國88年7月29日台財稅字第881931011號函釋。
23.司法院秘書長民國98年4月17日秘臺廳民三字第0980004883號。
24.財政部民國99年9月24日台財稅字第09900387560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