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臻雅 Lin, Chen-Ya |
|---|---|
| 論文名稱: |
臺灣藝文場館戲劇文化政策── 以臺南文化中心2023至2024戲劇表演為例 Theatrical Cultural Policy of Taiwanese Theater: A Case Study of Tainan Cultural Center's Drama Performances in 2023-2024 |
| 指導教授: |
施德玉
Shih, Te-Y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 畢業學年度: | 11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304 |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戲劇史 、臺南文化中心 、文化政策 、藝文場館營運 |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Drama History, Tainan Cultural Center, Cultural Policy, Theater Management |
| 相關次數: | 點閱:81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南文化中心自1984年成立以來,即成為南部地區重要的藝文樞紐,積極回應在地需求,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戲劇表演政策,14年來更在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計畫中屢獲佳績,足見其在推動地方戲劇發展上的卓越貢獻。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臺南文化中心之文化政策如何形塑臺南在地戲劇生態,聚焦於2023年至2024年,並從政策面分析政府如何影響劇場藝術發展。
本文首先爬梳臺灣現代戲劇表演之發展,其次分析臺南文化中心之藝文場館營運內容,聚焦於臺南文化中心之文化政策。其三探究臺南文化中心,關於戲劇表演之表演形式與跨界內涵,最後說明對於未來文化政策與戲劇表演之發展建議。
本文採用文獻回顧分析之研究方法,輔以資料分類法及參與觀察法,探析臺南文化中心之戲劇文化政策,期能更豐富描繪臺南當代劇場之輪廓,在各大表演藝術中心紛紛成立之現今,提供地方場館之未來發展政策供相關研究者與政府部門參考。
Cultural center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ts and culture. Tainan established its Cultural Center in 1984. The Tainan Cultural Center has crafted a distinctive theatrical cultural policy that directly addresses local needs.The theater performance policies of Tainan Cultural Center have been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for 14 years in the Ministry of Culture's Program, demonstrating it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local theater.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the 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Cultural Center in 2023-2024 have influenced local theater performances in Tainan.
It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heater in Taiwan, analyzes the center's operations, and explores its stage play and intercultural theater. By employing a literature review,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ainan's theater scene and offe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both academic discourse and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一、 中文專書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
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稻鄉,1991年。
莊英章等。《文化人類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2年)。
邱婷。《明華園一臺灣戲劇世家》。臺北:獨家出版社,1995年。
邱坤良主編。《「台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系列叢書-台灣戲劇發展概說(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
馬森。《戲劇:造夢的藝術:馬森文論五集》。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
李立亨。《我的看戲隨身書》。臺北:天下遠見,2000年。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二冊)》。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楊馥菱。《臺灣歌仔戲史》。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楊俐芳。《劇場經營管理》。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2003年。
張曉華著,何采芹、林敬堯編。《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林茂賢(著);鄭美珠(編)。《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陳永源。《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創立與發展》,臺南:春源文化工作室,2008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馬森。《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邱武德。《金光啟示錄:台灣金光藝術的起生》。臺北:發言權出版社,2010年。
段馨君。《凝視當代臺灣劇場:女性劇場、跨文化劇場與表演工作坊》。臺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等編著。《文化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陳慧珊。《傾聽弦外之音︰音樂藝術跨界展演研究》,臺北︰漢世紀數位文化EHG Books,2016年。
葉根泉。《身體技術做為功夫實踐:六○至九○年代臺灣現代劇場身體的修「身」》。新北市:華藝學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華藝數位發行,2016年。
鍾寶善。《藝文政策、演藝管理:戲曲團隊的機遇與挑戰》,臺北:孫運璿基金會,2017年。
周一彤。《臺灣現代劇場發展(1949-1990):從政策、管理到場域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周一彤。《劇場經營管理》,新北市: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2019年。
簡瑞榮。《文化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羅鍵主編。《新編營運管理》。臺北:財經錢線文化,2019年。
廖世章。《文化政策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龔卓軍。《交陪美學論:當代藝術面向近未來神祇》。臺北:大塊文化,2022年。
王婉容等著,吳岳霖編。《測量南方:臺南文化中心40週年表演藝術專書》。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4年。
二、 外文專書
Tylor,E.B.Primitive Culture: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Philosophy,Religion,Art and Custom.London:John Murry,Publishers Ltd,1871.
Sauer, Carl.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 In Geography, 1925.
Kluchkhohn,C.&W.H.Kelly.,The Concept of Culture,in R.Linton,ed.,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5.
Pavis, Partice. Theatre at the Crossroas of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1992.
Pavis, Partice. The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Reader.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 ,1996.
Anderton, Malcolm, and John Pick. Arts Administration. Second edition, E&FN Spon, 1999.
Jim McGuigan,Rethinking Culture Policy.McGraw-Hill Education,2004.
三、 翻譯專書
懷爾德(Thornton Wilder)著,湯新楣譯。《懷爾德劇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年。
Gerald Weales著,陳祖文譯。《美國作家專輯:田納西.威廉斯》。香港:今日世界出版,1984年。
懷爾德(Thornton Wilder)著,薛俐俐、司徒萍譯:《韋爾德戲劇選集》,臺北:淡江大學出版部,1990年。
Philip Kotler & Joanne Schef著,高登第譯。《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 (Standing Room Only),臺北:遠流,1998年。
裘金森(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臺北:弘智出版,1999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Toby Miller、George Yudice著,蔣淑貞、馮建三譯、國立編譯館主譯。《文化政策》(Culture Policy),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與國立編譯館聯合出版,2006年。
Chris. Barker 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 2004)。臺北:韋伯文化,2013年。
平田織佐著,林于竝譯。《藝術立國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簡‧哈葳(Jen Harvie)著,耿一偉譯:《劇場與城市》(Teatre & the City)。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佛羅里安.馬扎赫、喬安娜.華沙(Florian Malzacher, Joanna Warsza)編,白斐嵐譯。《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Empty stages,crowded flats:performativity as curatorial stratege.)。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四、 期刊論文
黃美序 :〈台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第23卷7期,(1994年12月),頁61-70。
張逸帆。〈台灣專業劇場的西洋戲劇挪用〉。《東海學報》。第40卷第1期。(1999年年7月)。頁107-129。
聶光炎。〈當傳統戲曲走入現代劇場〉。《表演藝術》。第81期 ,(1999年9月)。頁96-98。
紀蔚然。〈探索與規避之間——當代台灣小劇場的些許風貌〉。《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41-58。
陳慧珊。〈跨文化美學的音樂詮釋-以臺灣當代作曲家之藝術觀爲例〉。《藝術學報》。第81期。(2007年10月),頁211-226。
馬森。〈二十世紀台灣現代戲劇的美學走向〉。《中國現代文學》。第20期,(2011年12月),頁5-33。
王德威。〈新世紀,新京劇-國光京劇十五年〉。《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1卷1期,(2011年3月)。頁 7-10。
陳慧珊。〈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 論當代音樂之跨界〉。《音樂研究》。第21期,(2014年11月),頁38-40。
孫華翔。〈臺灣文化藝術節慶發展的觀察與策略思考〉。《傳藝雙月刊》。第112期,(2014年),頁52-56。
蔡明峰。〈淺談原臺南市的「壁鎖」源起與構造〉。《歷史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3期,(2017年5月),頁181-207。
林曉薇。〈由臺灣文化路徑推動規劃思考產業文化資源整合運用與新願景〉。《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四號,(2023年9月),網址:https://www.saht.org.tw/?p=1729,檢索日期:2024年10月7日。
五、 學位論文
(一) 博士論文
陳克倫。〈解嚴政治與冷戰美學:重探臺灣小劇場運動(1986-1996)的話語與實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年7月。
傅裕惠。〈邁向「正典化」之路:一九九○年代以來臺灣現代劇場歌仔戲的美學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23年。
(二) 碩士論文
沈玲玲。〈台南人劇團經營、發展與作品評析之研究:1987-2004〉。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張佳棻。〈譯劇之精神分裂症-以《等待狗頭》、《淡水小鎮》、《莎姆雷特》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陸慧綿。〈繼續向前走-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建構的探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修程。〈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轉變與想像-一個在地化的實踐〉。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12月。
周瑛芬。〈明華園之組織發展與展演活動管理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林淑薰。〈臺灣新編京劇的主題、叙事技法與舞臺呈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
方敏華。〈南部七縣市文化中心的功能發展與表演藝術的關係〉。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黃雅慧。〈「戒嚴」身體論: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李秀婷。〈當代臺灣青少年劇場與青年劇場樣貌—以阮劇團、影響・新劇場的青年劇場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6月。
許瑋婷。〈「劇場發展與文化政策:九〇年代台南市劇場發展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19年。
李伊蕙。〈文化扎根或文化權下放?文化中心表演空間的當代轉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1月。
六、 研討會論文
陳中申:〈幫腔或綁腔-國樂(民樂)加入歌仔戲的經驗談〉,《 1997 年海峽 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7年),頁 219-301。
紀蔚然:〈座談四:小劇場的困境境與出路〉,《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6年),頁251-272。
張靄珠。〈國家認同與歷史傷痕再現——台灣解嚴初期小劇場的政治劇〉,《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臺北:文建會,1999年),頁45-66。
劉天課、張曉華編。《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2年)。
于國華。〈A+劇場之路:文化中心演藝廳進化論〉。劇場A to A+一國內表演場地面面觀論壇紀錄,臺北:表演藝術聯盟,2007年10月26日。網址:http://www.paap.org.tw/project-94,頁1-9。
七、 研究計畫報告
黃微芬。《臺南文化中心四十年調查研究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委託研究計畫案,2002年,未出版。
林宏璋。《界線内外:跨領域藝術在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委託研究計畫案,2004年。
陳麗娟。〈2010年表演表演藝術政策與預算探討〉。于國華、杜惠萍主編:《2010年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11年,10月,頁155-164。
黃微芬。《第一志願—臺南文化中心志工隊30週年專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
陳慧珊。〈以藝術之名的眾聲喧嘩:2019 年臺灣跨界音樂的現象與發展〉。收錄於張儷瓊主編:《2019臺灣音樂年鑑》。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20年。頁1910-1929。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文化中心39週年館慶企畫書〉。2023年。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112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提案計畫書〉。2023年1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3年度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計畫書〉。(2023年8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112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成果報告書〉。2023年11月。未出版。
臺南文化中心藝術進區2023年與2024年檔期表。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12年文化部推動表演藝術青年席位振興方案臺南市政府成果報告〉。2024年5月15日。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四十(全民生活藝文空間的實踐)臺南市113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提案計畫〉。2024年1月。未出版。
影響.新劇場。〈2024 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計畫書〉。2024年4月25日。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走出校園、文化to go」成果報告〉。2024年6月。未出版。
文化部主辦,國藝會策辦。〈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策略研發暨執行成效彙析計畫(112~114年) 執行考評委員會 【縣市執行概況統計分析表】 第一階段(112/9~113/6)〉。2024年7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計畫書〉。2024年8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藝術永續與技術人才計畫書〉。2024年9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4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計畫期末聯合交流簡報〉。2024年9月。未出版。
林鶴宜。〈台灣當代戲劇的四個脈絡觀察〉。《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現代戲劇專題》。網址:https://archive.ncafroc.org.tw/。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日。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2023年度數據報告》。網址:https://edm.npac-ntch.org/OPENTIX/。檢索日期:2024年10月3日。
呂弘暉、陳偉銘。〈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第一至三期之文化部主管表演藝術相關執行成果探討〉。廖舒寧主編。《2022年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23年10月。頁356-396。
表演藝術聯盟。〈文化部推動疫後振興方案協助藝文產業復甦〉。廖舒寧主編。《2023年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24年10月。頁18。
周伶芝、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文化中心40週年館慶企畫書〉。2024年。未出版。
林偉瑜。〈2016~2024年「南部劇場技術交流媒合平台」營運統計報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4年,11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四十(全民生活藝文空間的實踐)臺南市113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提案計畫成果報告書〉。2024年11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全民藝術場域-臺南市114年度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計畫〉。2024年11月,未出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中程施政計畫(112年度至115年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網址: https://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Parser=28,8,60,,,,,,,,1,檢索日期:2025年1月5日。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13年文化部推動表演藝術青年席位振興方案臺南市政府成果報告〉。114年1月10日。未出版。
八、 雜誌文章
劉蘊芳。〈小劇場,大事業——屏風表演班〉,《台灣光華雜誌》,(1991年6月),網址: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檢索日期:2024年9月17日。
鄭志偉。〈劇場對談〉,《PAR表演藝術》,第40期,(1996年2月)。註:(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與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對談),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D99EPH3JXV。檢索日期:2024年9月16日。
聶光炎。〈當傳統戲曲走入現代劇場〉,《PAR表演藝術》,第81期 (1999年9月)。頁96-98
周慧玲。〈演出好不燦爛,說理真箇艱難?〉,《PAR表演藝術》,115期,(2002年7月),頁21。
廖俊逞。〈李國修:好劇作家比好導演難求〉,《PAR表演藝術》,第184期,(2008年4月),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D99EPH3NSD,檢索日期:2024年9月19日。
曾蘇銘、許雁婷。〈我的劇場設計老師李國修〉,《PAR表演藝術》,第248期,(2013年8月),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DJJQI9OD32,檢索日期:2024年9月17日。
鄒欣寧。〈李國修 1955.12.30~2013.7.2〉,《PAR表演藝術》,第248期,(2013年8月),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DJJQC9LHR8,檢索日期:2024年9月17日。
周伶芝。〈現象9:跨學科激盪觸發,藝術家企圖翻轉思考——跨域知識為參照尋索多重整合與辯證可能〉,《PAR表演藝術》,第324期,(2019年12月),頁90。
吳岳霖。〈延續,作為一種技藝,劇場的商業做法與觀眾導向〉,《PAR表演藝術》,第353期,(2023年5月),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KL3DYLD9K,檢索日期:2024年9月19日。
田育志。〈跨!偶七十二變林孟寰X鄭嘉音X葉曼玲非「偶」不可?! 當代偶戲跨界裡的關鍵思考(上)「愛國東小聚場 ——偶戲翻車記?」側記〉,《PAR表演藝術》,官網限定報導,2024年6月04日,網址: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WDE4MC55C,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九、 法規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永華文化中心管理科場地辦理原則〉。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永華文化中心管理科檔期申請系統,網址:https://vafs.tmcc.gov.tw/Schedule/FileList/C010003。檢索日期:2024年9月29日。
文化部。〈文化部地方文化特色及藝文人口培育計畫補助作業要點〉。網址:https://law.moc.gov.tw/law/LawContent.aspx?id=GL001164。檢索日期:2024年9月27日。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2023年 05 月 31日),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75。檢索日期:2024年10月3日。
「學生觀賞藝文展演補助及藝文體驗券發放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文化部:2010年8月30日),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78。檢索日期:2024年10月3日。
「文化基本法」網站。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151。檢索日期:2024年10月6日。
文化部藝文振興專區。網址:https://cp.moc.gov.tw/CP/zh-tw/experience。檢索日期:2024年10月7日。
文化部。「文化部辦理青年文化體驗計畫作業要點」。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84&s=95750。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6日。
文化部。「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作業要點」。網址:https://law.moc.gov.tw/law/LawContent.aspx?id=GL000056。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6日。
「文化部補助地方扶植傑出演藝團隊計畫作業要點」。網址:https://law.moc.gov.tw/law/LawContent.aspx?id=FL047332。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6日。
十、 報刊媒體文章
閻振瀛。〈為開拓我們的劇運進言〉,《聯合報》,1979年10月20日,第8版。
張必瑜。〈明華園歌劇團試演獲藝文界同聲喝采〉,《中央日報》,1983年6月21日,第9版。
張必瑜。〈劇場夢魘 何時了 經濟壓力 凌逼而來 政府施惠 心態可議,《聯合報》,1988年7月21 日,第5版。
民生劇評。〈娛樂性高 商業味重圓環物語〉,《民生報》,1987 年3月6日,第4版。
黃寤蘭。〈圓環物語 走通俗路線 娛樂效果為觀眾接受〉,《聯合報》,1987年3月6日,第12版。
張必瑜。〈專業沒搞好 談什麼前衛﹖!〉,《聯合報》,1989年7月25日,第28版。
曾永義。〈台灣鄉土藝術的關懷精緻歌仔戲:從野台到國家劇院〉,《聯合報》,1993年3月11日,第24版。
曾永義。〈台灣鄉土藝術的關懷精緻歌仔戲:從野台到國家劇院〉,《聯合報》,1993年3月12日,第45版。
陳幼君。〈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系列 宏觀努力多元評價〉,《民生報》,1994 年7月18日,第14版。
林鶴宜。〈《廖添丁》引爆「本土化」難題〉,《民生報》,1999年10月25日,第5版。
魏瑛娟。〈從小劇場到微小劇場──斬斷斷臍帶,另闢戰場〉,《自由時報》,2001年2月19日,藝文特區版。
王德威。〈古典與青春 國光京劇14年〉。《聯合報》,2009年6月30日,第D3版。
十一、 節目冊
果陀劇場。《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節目冊,2003年。
明華園。《大河彈劍》節目冊,2019年12月。
果陀劇場。《摘心米其林》節目冊,2022年7月。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撇步》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文化公民護照,臺南: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2022年。
金枝演社。《再會啦心所愛的人》節目冊,2023年10月。
果陀劇場。《淡水小鎮》節目冊,2023年3月。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八-凡人歌》節目冊,2023年9月。
薪傳歌仔戲劇團。《夢斷黑水溝》節目冊,2024年9月。
果陀劇場。《穿越門中門》節目冊,2024年7月。
台南人劇團X影響‧新劇場。《內海城電波》節目冊,2024年5月。
影響.新劇場。《o》節目單,2024年8月。
周伶芝。〈說故事的街道、唱歌的石頭、跳舞的河流。協作和參與的邀請。〉,《伏流的身時間》節目冊。
施如芳。〈編劇施如芳的三個看見〉,《藏畫》2024電子節目冊,網址:https://hiddenpainting.flying-group.com.tw/writer/,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石佩玉。〈導演的話〉,《藏畫》2024電子節目冊,網址:https://hiddenpainting.flying-group.com.tw/writer/,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十二、 影音資料
飛人集社劇團《藏畫》2024年8月18日於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影音檔案。
薪傳歌仔戲劇團《夢斷黑水溝》2024年9月29日於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出影音檔案。
十三、 網路資料
(一)網路新聞
鄭情義。〈百合戀落幕粉絲搶看落淚相約拿百合告別 最高紀錄看47場表演〉。《TNN台灣地方新聞》,2011年1月5日,網址:http://news.tnn.tw/news.html?c=7&id=24421,檢索日期:2024年9月17日。
林易緒。〈台南文化中心36周年館慶邀明華園總團演出新作《鯤鯓平卷》 邀請鄉親挺在地戲劇傳揚藝術文化〉。《PeoPo公民新聞》,2020年9月24日,網址:https://www.peopo.org/news/484617,檢索日期:2024年9月20日。
鄭德政。〈明華園總團「海賊之王」移師臺南 4/30及5/1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震撼開演〉。《府城人語新聞網》,2022年4月27日,網址:https://tainantalk.com/20220427-12/,檢索日期:2024年9月20日。
臺南市政府新聞與國際關係處。〈「臺南文化中心38週年館慶暨仁東藝之森」9/24開跑 黃偉哲邀請民眾來臺南接受藝術洗禮〉,2022年9月22日,網址:https://www.tainan.gov.tw/,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日。
洪瑞琴。〈「走出校園、文化to go」台南首發車 藝起遊台江見古今〉。《自由時報》,2023年9月14日,網址: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28710,檢索日期:2024年10月7日。
臺南市政府新聞與國際關係處。〈台南文化中心39週年館慶10/14盛大開幕 黃偉哲邀民眾看表演豐富精神內涵〉,2023年10月12日,網址:https://www.tainan.gov.tw/,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日。
陳祺昌。〈金枝演社30週年鉅獻《再會啦心所愛的人》16日臺南登場〉。《秒捷新聞》,2023年1 2月6日,網址:https://www.secjie.com.tw/newsview_7182.html,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2日。
文化部。〈文化部獎助113年度「臺灣品牌團隊」再創臺灣國家隊國際能量〉。2024年1月15日,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188916,檢索日期:2024年9月20日。
臺南市政府新聞與國際關係處。〈臺南文化中心40週年館慶 邀請市民一起來場文化中心生日趴〉,2024年10月3日,網址:https://www.tainan.gov.tw/,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日。
王襦萱。〈「鯤鯓漫波」:臺南美展40年與其地方性美學文化的發展路徑〉。《非池中藝術網》,2024年8月24日,網址:https://artemperor.tw/focus/6149#:~:text=當談到地方美展的可能,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日。
張家馨。〈從彈性疲乏的橡皮筋找回「藝術的影響力」:專訪視盟理事長何孟娟〉。《非池中藝術網》,2023年12月19日,網址:https://artemperor.tw/focus/ /5799#:~:text,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日。
琅琅悅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浪漫綺譚!400 強檔鉅獻,舞台劇《內海城電波》週末開城〉。《琅琅悅讀》,2024年5月31日,網址: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123400/7999056,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2日。
趙靜瑜。〈西貢小姐將走進台南古都 揪心愛情故事逼哭觀眾〉。《中央通訊社》,2024年6月6日,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6060301.aspx,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2日。
〈臺南市推動文化幣 逾15萬人次領取使用 發放年齡將下修至13歲 扎根培育臺南文化公民〉。臺南市政府官網,2024年6月12日,網址: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ms=9748&s=8642936,檢索日期:2024年10月31日。
(二)網路資訊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網址:https://glovepuppetry.ncfta.gov.tw/home/zhtw/CulturalIndustries,檢索日期:2024年5月28日。
霹靂布袋戲。網址:https://www.pili.com.tw/about.php。檢索日期:2024年9月9日。
表演工作坊網站:《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網址:https://www.pwshop.com/portfolio-cht/zht-theater,檢索日期:2024年9月16日。
表演工作坊網站:《圓環物語》,網址:https://www.pwshop.com/portfolio-cht/zht-theater,檢索日期:2024年9月16日。
李玉玲:〈在劇場創造情感/ 梁志民:分享劇場的美好給更多人〉,網址:http://yimu.godot.org.tw/,檢索日期:2024年9月17日。
OPENTIX售票網,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0829513076715521,檢索日期:2024年9月20日。
臺南文化中心網站,網址:https://www.tmcc.gov.tw/StaticPage/tmcchistory,檢索日期:2024年9月27日。
〈飛人集社劇團《藏畫》細說藏畫02|越沉痛越要若無其事〉,TPAC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JArUEulu4&t=159s,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謝孟吟:〈幕落後的望斷與回首《夢斷黑水溝》〉,《表演藝術評論臺》,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c2257c35-1557-4bff-986c-69d0798578fa,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5日。
吳岳霖:〈複數觀點與節慶氛圍的技術化表現《內海城電波》〉,《表演藝術評論台》,2024年6月28日,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a4fa4c71-2c7e-44bc-a87f-c1a606bf1ca5,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2日。
靠機運:〈地球人!請接收內海城電波,讓你穿越古今時空幻夢一場〉,OPENTIX售票網,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article/1780168949866041344?fbclid=IwY2xjawF9XaVleHRuA2FlbQIxMAABHem9qEpPrDrZbmeGIWYDYrPM3VQMKwehRTkkHzSKLt8u2TbjM0JHXNbbWA_aem_pxJJ-Xt2O3XyT7vad-FPUA,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7日。
臺南藝術節網站,網址:https://tnaf.tainan.gov.tw/index.php?lang=zh,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日。
2023 臺文館X衛武營【第三屆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國立臺灣文學館官網,網址: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84617,檢索日期:2024年10月31日。
文化部網站,網址:https://www.moc.gov.tw/cp.aspx?n=137,檢索日期:2024年10月6日。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2021年度數據分析〉,國家兩廳院網站,網址:https://npac-ntch.org/media-center/media-news/4203,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0日。
金枝演社劇團,國藝會,https://taiwantop.ncafroc.org.tw/group_detail/620,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9日。
「臺南400」官方網站,網址:https://tainan400.tainan.gov.tw/#,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2日。
《淡水小鎮OUR TOWN》35週年經典鉅獻 5分鐘精華集粹一齣關於你我生命的故事,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IlnsU_phA,檢索日期:2024年11月30日。
校內:2030-01-17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