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洪琳惠 Hung, Lin-Hui |
|---|---|
| 論文名稱: |
中國網路性別穿越小說研究──以《永夜》、《太子妃升職記》為主 Research on Chinese Internet Gender-Transition Novel Take ”Eternal Night” and “Go Princess Go” as Examples |
| 指導教授: |
蔡玫姿
Tsai, Mei-Tzu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 畢業學年度: | 108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6 |
| 中文關鍵詞: | 穿越小說 、性別穿越 、性別操演 、網路文學 、女性意識 |
| 外文關鍵詞: | time-travel novel, gender-transition, gender performativity, online literature, female consciousness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3 下載:2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聚焦於男穿女的網路性別穿越小說,分析女性作者如何在小說中完成角色的自我實踐。穿越小說以「穿越」為時間逆轉或快進的手段,對角色進行新舊時空的置換,性別穿越小說進一步加入性別轉換,除了新舊時空轉換,也把原本生理性別為男的主角,投入到生理性別為女的軀殼裡。
「穿越」不只是小說寫作的創意元素,它的敘事特徵主要表現為強烈且鮮明的意識彰顯,象徵網文作者及讀者追求個體自由及自我完成,「性別穿越」裡更加入了性別探索的精神,這類型的穿越小說,在虛構文本裡以性別扮演的方式,建構出茱蒂斯‧巴特勒的性別操演過程。本文所討論的性別穿越小說《永夜》、《太子妃升職記》中,身為男性的主角意外穿越到女性軀體裡,最後並未回歸男性軀體,而是以女性身分存活下去,小說中主角的性別思維矛盾,反映出當代女性在追求個體獨立時,不僅會在外部場域遭遇衝突,也會在自身的內部場域產生矛盾。
本文立論有四:第一、確立網路文學的價值,明確指出穿越小說在網路小說中的獨特意義;第二、爬梳穿越小說的發展簡史,用性別視角分析知名穿越作品中的符號意義;第三、以中國小說史及西方敘事學的觀點,解讀性別穿越小說的產生及特色;第四、以敘事觀點的角度審視性別穿越文本,看見現代女性如何在虛構文本中消解父權壓力及性別困擾,達成精神上的自我實踐。
This study takes the Internet time-travel novel as the main body of research, and is committed to the "gender-transition" type, thu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female writing shows the aesthetic pursuit in the text, and further complete female self-realization in fiction. In general, time-travel novel uses "time-travel" as a way of time reversal or fast forward, and then replaces the new and old time as well as space for a specific character. The gender-transition novel is a method that in-depth includes "gender-transition". For the "gender-transition" part, the spirit of gender exploration is added. This type of time-travel novel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gender performativity" mentioned by Judith Butler in fiction: here, gender is not equal to sex, but a mi-metism, self-critical behavior.
壹、 小說文本
樁樁:
《永夜》(上)(北京:朝華出版社,2009年1月)。
《永夜》(下)(北京:朝華出版社,2009年1月)。
鮮橙:
《太子妃升職記》(上)(臺北:麥田出版,2012年5月)。
《太子妃升職記》(下)(臺北:麥田出版,2012年5月)。
貳、 專書
王又平:《轉型中的文化迷思和文學書寫:20世紀末小說創作潮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小英:《網絡文學符號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月)。
王艷芳:《女性寫作與自我認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石武耕等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實踐感》,蔣梓驊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ior):《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陶鐵柱譯(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亞伯納‧柯恩(Abner Cohen):《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宋光宇譯(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4月)。
周志雄:《網絡文學的發展與評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周志雄:《網絡空間的文學風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6月)。
周志雄主編:《網絡文學研究(第一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周志雄等著:《新世紀網絡文學的側面》(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周志雄等著:《文化視域中的網絡文學研究》(合肥: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
范伯群、孔慶東主編:《大眾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7月)。
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份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林郁庭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12月)。
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朱侃如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12月)。
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Foster):《美國文學院最受歡迎的23堂小說課》(How To Read Novels Like A Professor),潘美岑譯(臺北:采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4月)。
華萊士‧馬丁(Wallece Martin):《當代敘事學》(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劉開鈴、游素玲主編:《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12月)。
歐陽友權主編:《中國網絡文學編年史》(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年10月)。
歐陽友權:《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
歐陽友權:《當代中國網絡文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8月)。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4月)。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評論10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6月)。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論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4月)。
歐陽友權:《網絡文藝學探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5月)。
歐陽友權:《網絡與文學變局》(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5月)。
歐陽友權主編:《網絡文學五年普查(2009-2013)》(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9月)。
歐陽潔:《女性與社會權力系統》(瀋陽:遼寧畫報出版,2000年2月)。
謝奇任:《致我們的青春(臺灣、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網路小說產業發展)》(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3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編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參、 期刊論文
李雲娜:〈在「穿越」中尋找精神的皈依──論網路穿越小說的審美價值〉,《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4年),頁94-95。
周忠元等:〈「中國夢」的話語體系構建和全民傳播—兼論宏大敘事與平民敘事的契合與背反〉,《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頁235-239。
孟昭連:〈作者‧敘述者‧說書人—中國古代小說敘事主體之演進〉,《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04期),頁137-152。
徐旭:〈論古文運動、唐代傳奇、網路小說三者間的聯繫〉,《名作欣賞》(2013年3月),頁141-144。
馬玉:〈溫卷文化影響下的唐代士風與唐傳奇〉,《時代文學》第14期(2008年12月),頁104-106。
高鴻飛:〈從穿越小說看網路類型小說的傳播動力要素〉,《商業文化》(2010年5月),頁273-274。
康韻梅:〈由「入於文心」至「諧於里爾」──唐代小說在《三言》、《二拍》中的敘述面貌論析〉,《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頁85-140。
翟永明:〈成長‧性別‧父權制—兼論女性成長小說〉,《理論與創作》(2007年第2期),頁23-26。
蔡玫姿:〈網路架空歷史小說初探:以謝金魚《拍翻御史大夫》為例〉,《台灣學誌》 (2016年10月14期),頁1-27。
黎楊全:〈網絡穿越小说:譜系、YY與思想悖論〉,《文藝研究》 (2013年),頁34-45。
錢秀銀:〈80後女性寫手與網路穿越小說〉,《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1月),頁138-141。
肆、 學位論文
王燦:《後現代主義視角下的《太子妃升職記》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宋潔心:《網絡穿越小說中「女性書寫」研究》(吉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宰世青:《中國當代穿越小說的時空敘事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陶磊:《試論明清通俗文學作品中女性易裝「越位」現象》(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楊溢:《試論網路自製劇對女性的迎合—以《太子升職記》、《匆匆那年》、《上癮》為例》,(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劉丹:《穿越小說敘事研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劉迪:《「異托邦」的想像──網絡穿越小說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魏岑玲:《臺灣當代網路小說研究1996-2009》(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羅文卿:《唐前游仙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董勝:《論網絡文化視野中的穿越小說》(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譚貝:《網絡穿越小說的異度時空想像》(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伍、 網路資料
小說網址──
Loeva(又名柳依華)《平凡的清穿日子》
網址:https://book.qidian.com/info/1013347,2020年6月15日查詢。
千本櫻景嚴《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
網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05415,2020年6月15日查詢。
小春《不負如來不負卿》
網址:http://www.jjwxc.net/oneauthor.php?authorid=155961,2020年6月15日查詢。
天衣有風《鳳囚凰》
網址:https://book.qidian.com/info/1006744,2020年6月14日查詢。
月關《回到明朝當王爺》
網址:https://book.qidian.com/info/84024,2020年6月15日查詢。
多木木多《清穿日常》
網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926734,2020年6月14日查詢。
金子《夢回大清》
網址:http://www.jjwxc.net/oneauthor.php?authorid=13683,2020年6月15日查詢。
唐家三少《斗羅大陸》
網址:https://book.qidian.com/info/1115277,2020年6月15日查詢。
貓膩《慶餘年》
網址:https://book.qidian.com/info/114559,2020年6月15日查詢。
其他網路資料──
人民網:〈類型化網絡文學成書市「救世主」?〉
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06/6048000.html,2020年4月13日查詢。
大紀元:〈福建兩小學生自殺 遺書稱要到清朝拍片〉
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3/5/n3530524.htm,2020年4月15日查詢。
中時電子報:〈中國網路掃黃 網友戲稱新一代文革〉
網址:https://dq.yam.com/post.php?id=1777,2018年10月5日查詢。
中國網轉引北京日報報導:〈作家出版社高版稅簽下四大「時空穿越」書〉
網址: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7-07/14/content_8525982.htm,2020年4月13日查詢。
中華網:〈橙瓜專訪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是朝陽文學,網絡文學研究是朝陽學術〉
網址:https://3g.china.com/act/culture/11159895/20180321/32209514.html,2020年4月10日查詢。
廣電總局官網:〈廣電總局關於2011年3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網址:http://dsj.sarft.gov.cn/tims/site/views/applications/note/view.shanty?appName=note&id=012f05cd6eff0560402881a22ed7cd65,2018年10月2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