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黃健誠 Huang, Chien-Chung |
|---|---|
| 論文名稱: |
父母請求成年子女扶養事件之研究 The Studies on the Procedures between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
| 指導教授: |
郭書琴
Kuo, Shu-Ch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 畢業學年度: | 10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81 |
| 中文關鍵詞: | 高齡社會 、財產管理 、生前信託 、意定監護 、以房養老 、訴訟法理 、非訟法理 |
| 外文關鍵詞: | Aged Society, Property Management, Litigative Jurisprudence, Noncontentious Jurisprudenc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02 下載:1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成為「高齡化社會」的臺灣,我們除了面臨到「現階段」如何處理老年長者生活上扶養之問題外,其實更面臨到日後迎接「高齡社會」與「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壓力,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將大大衝擊我們對於「老年」的想像,我國目前以「私人扶養為主,國家扶養為輔」的扶養制度,在某程度上也應作出調適。
雖然我國民法第四編第五章規範之「扶養」,於第1117條規定關於直系血親尊親屬受扶養之權利與直系血親卑親屬之扶養義務,並非以「老年」父母為限,而只要是符合民法之扶養要件之「適格父母」皆得為請求權利人。然本論文仍然受到高齡社會之啟示認為:符合民法扶養要件之適格父母,大部分是以「年老後喪失行為能力或喪失行為能力之機率增加」之老年父母,可能為請求之大宗。
但無論是否邁入老年,只要有行為能力喪失之風險,其財產就需要受到較高密度之保護,因此本論文將探討父母管理財產之手段,作者主要是介紹「生前信託」、「美國、日本與我國法之持續性代理權授與及意定監護制度」及「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三個制度,在這些財產管理方式中,前二者可以於父母邁入老年或喪失行為能力前就先設定信託或指定意定監護人,使父母之行為能力延伸至其「老年或失去行為能力後」,而以房養老制度,依照先前內政部的試辦方案,則是以「65歲以上」之「老年」人為主。
於程序面上,作者將介紹我國2012年施行之家事事件法(下稱家事法)下,「父母請求成年子女扶養事件」被定性為「家事非訟事件」,其在程序上之妥適性何在。本章將先說明我國民事訴訟上法院審理案件之程序原則,即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接著作者將從實務上找兩判決案例事實,分別以「完全的」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加以審理,最後再試著以「交錯適用」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於兩判決案例事實之方式,導出作者看法。
作者進一步再闡述我國法制上如何借鏡外國法,以「財產管理」作為防止父母與成年子女產生爭執,進而步入法院,並說明若日後步入法院,法院應如何進行審理,當事人之聲明,法院得否不受拘束等議題。另外也從我國家事法之規定,從法釋義學的角度討論父母請求成年子女扶養事件採用合意裁定制度(家事法第33至36條參照)之妥適性,也討論了該類事件之立法理由是否符合人民期待與需求。
最後作者總結全文,以本論文所遇建構的父母請求成年子女扶養事件紛爭解決圖,架構起作者所期待的,從紛爭預防到紛爭處理,以至於解決紛爭的一套流程。
Summary
Taiwan has become an “Aging Society”,and will soon step into “Aged Society”or”Super-aged Society”.Based on this tendency,we can imagine that adult children will take on heavier burden of supporting their parents.As a result, there may be more lawsuits brought by parents or others to demand for supporting or,in contrast,brought by adult children to terminate their supporting duties owed to the parents.
In this paper,I will inspect the current procedural rules and family law articles of this kind of suits in Taiwan,then propose some property mangament methods for parents as well as others who might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losing their consciousness.
By doing this,I hope I can offer a clear picture to build the process of this kind of event from the prevention of the suits to the procedures of the suits.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澤鑑(2004),債法原理第二冊-不當得利,台北:作者自版。
方嘉麟(2003),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初版1刷,台北:元照。
呂太郎(2016),民事訴訟法,初版,台北:元照。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2012年),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2012年筆記版,台北:邱聯恭。
邱聯恭(2001),程序選擇權論,初版2刷,台北:三民書局。
林秀雄(2016),親屬法講義,3版,台北:元照。
姜世明(2015),伊薩法學系列(二十)─民事訴訟法《上冊》(Zivilprozessrecht I),修訂4版,台北:新學林。
姜世明(2016),伊薩法學系列(二十)─民事訴訟法《上冊》(Zivilprozessrecht I),修訂5版,台北:新學林。
姜世明(2016),家事事件法論,修訂4版,台北:元照。
孫森焱(2012),民法債編總論上冊,台北:作者自版。
高鳳仙(2015),親屬法理論與實務,第16版,台北:五南。
陳計男(2014),民事訴訟法論(上),修訂6版,台北:三民書局。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2011),民法親屬新論,修訂10版,台北:三民書局。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2018),民法親屬新論,修訂14版,台北:三民書局。
陳榮宗、林慶苗(2013),民事訴訟法(上),修訂8版,台北:三民書局。
葛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著,劉慧玉譯(2018),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初版1刷,台北:橡實文化出版。
許士宦(2019),民事訴訟法(下),增訂1版,台北:新學林。
黃國昌(2009),民事訴訟法教室Ⅰ,台北:元照。
劉明生(2017),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修訂4版,台北:元照。
駱永家(1999),民事訴訟法Ⅰ,修訂9版,台北:三民書局。
謝哲勝(2016),信託法,第5版,台北:元照。
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2007),親屬法,台北:作者自版。
二、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沈冠伶(2009),家事非訟事件之程序保障,收於:民事程序法之新變革,頁207-258,台北:新學林。
沈冠伶(2012),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收於: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2版,頁2-63,台北:元照。
沈冠伶(2013),家事程序法制之新變革及程序原則,收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九),頁77-200,台北:元照。
沈冠伶(2015),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收於:家事程序之新變革,頁219-252,台北:元照。
沈冠伶(2015),家事事件之類型及統合處理,收於:家事程序之新變革,頁43-102,台北:元照。
沈冠伶(2015),家事非訟裁定之效力,收於:家事程序之新變革,頁179-217,台北:元照。
邱聯恭(1992),司法之現代化與律師之任務,收於: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頁1-258,台北:作者自版。
邱聯恭(1996),值得當事人信賴的真實-基於防止發生突襲性裁判之觀點批判形式的及實體的真實主義,收於:程序制度機能論,頁1-60,台北:作者自版。
邱聯恭(1998),主觀預備合併論之基本課題(民訴法研究會第六十次研討會後補註),收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七),頁63-190,台北:元照。
邱聯恭(2000),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收於:程序選擇權論,頁79-136,台北:三民書局。
郭書琴(2016),多元家庭與家事事件之實體與程序,收錄於:現代家庭生活秩序的重整與再思,頁172-198,台北:元照。
陳自強(2014),臺灣新成年監護之制度之介紹,收於:高齡化社會法律之新挑戰:以財產管理為中心,頁1-32,台北:新學林。
許士宦(2005),民事訴訟上當事人與法院之任務分擔,收於: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頁151-204,台北:新學林。
許士宦(2012),戰後台灣民事訴訟法學發展史,收於: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頁1-43,台北:元照。
許士宦(2013),家事審判之請求,收於:家事審判與債務執行,頁45-98,台北:新學林。
許士宦(2013),家事審判之事證蒐集原則,收於:家事審判與債務執行,頁99-146,台北:新學林。
許士宦(2013),家事非訟之程序保障,收於:家事審判與債務執行,頁1-44台北:新學林。
許士宦(2015),家事訴訟事件之非訟化審理,收於:民事及家事程序之新建構,頁197-218,台北:新學林。
莊錦秀(2014),臺灣高齡化社會之法制現況,收於:高齡化社會法律之新挑戰:以財產管理為中心,頁121-163台北:新學林。
熊谷士郎著,宋峻杰、黃詩淳譯(2014),日本意定監護法之構造與課題,收於:高齡化社會法律之新挑戰:以財產管理為中心,頁297-316,台北:新學林。
新井誠著,邱怡凱、黃詩淳譯(2014),意定監護制度之存在意義再考,收於:高齡化社會法律之新挑戰:以財產管理為中心,頁235-278,台北:新學林。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志誠(2018年),信託制度在高齡化社會之運用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頁68-92。
李沃實(2009年),日本任意監護法制暨其運用上衍生問題,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16期,頁231-297。
李兆環(2010年),民法親屬編增訂第1118條之1-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之省思,在野法潮,第6期,頁13-15。
李太正(2017年),扶養減免裁定之溯及效力,一個橫跨公私法領域的議題──評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377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頁31-39。
李瑞金、洪國程(2009年),嬰兒潮世代經濟安全保障—財產信託實證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25期,頁128-155。
沈冠伶(2017年),訴訟標的之闡明與紛爭一次解決(上)-從闡明制度論法院之協力及當事人之處分,月旦法學雜誌,第261期,頁178-188。
林秀雄(2006年),富爸爸與窮爸爸的「掃地出門條款」?,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3期,頁117-120。
林秀雄(2009年),論我國新修正之成年監護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64期,頁139-156。
姜世明(2009年),非訟程序之基本原則,台灣法學雜誌,第134期,頁9-18。
姜世明(2010年),非訟程序之終結及救濟(上),台灣法學雜誌,第154期,頁25-33。
姜世明(2013年),家事非訟程序,月旦法學雜誌,第212期,頁2-26。
范瑞華、陳一銘、邵靖惠等(2009年),遺囑信託業務研究,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計劃,頁1-105。
施慧玲、陳竹上(2019年),老王的安置費用該找誰出(上)-國家責任與家庭責任間的徘徊,台灣法學雜誌,第359期,頁163-166。
孫迺翊(2017年),民法扶養義務與老人福利法第41條保護安置費用償還之適用問題,月旦裁判時報,第66期,頁5-16。
陳昭如(2009年),在棄權與爭產之間:超越被害者與行動者二元對立的女兒繼承權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4期,頁133-228。
許士宦(2005年),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訴訟標的理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4卷第1期,頁185-253。
許士宦(2012年),不當得利之類型與無法律上原因之舉證-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899號判決評釋,月旦民商法雜誌,頁134-150。
許士宦(2016年),家事特別非訟程序(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64期,頁41-53。
許士宦(2016年),家事特別非訟程序(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65期,頁45-56。
陳燕禎、陳怡君、黃大綱、王安慈(2016年),老本自我保護:建構老後經濟安全巢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第156 期,頁435-449。
郭書琴(2014年),離婚訴訟之協同主義,台灣法學雜誌,第255期,頁51-64。
郭書琴(2016年),從家事紛爭當事人之「準諮商」需求談家事法院功能,世新法學,第9卷第2期,頁345-403。
郭書琴(2017年),從法律人類學看民事紛爭之訴訟關的演進-以家事紛爭解決為例,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0期,頁1-75。
郭書琴等(2017年),非訟法理於家事紛爭解決之適用與界限-以離婚與相關子女親權行使問題為中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三十四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第248期第62卷第4期,頁145-198。
郭冠甫(2015年),由美國經驗分析我國逆向抵押貸款制度之法律問題,靜宜法學,第5期,頁119-164。
黃國昌(2003年),比較民事訴訟法下的當事人圖像-由審理基本原則、證據收集權及證明度切入,政大法學評論,第76期,頁211-305。
黃詩淳(2011年),高齡者之財產管理-美國的持續性代理權授與及信託之啟示,中研院法學期刊,第9期,頁129-178。
黃詩淳(2018年),保護信託(Custodial Trust)制度於我國運用之可行性報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頁1-69。
楊熾光(2013年),家事事件法簡介(上)-並以扶養費事件看家事事件程序與實質之演進,台灣法學雜誌,第224期,頁1-25。
鄧學仁、李銀英(2011年),法務部「意定監護制度之研究」委託研究案研究成果報告書,頁1-232。
鄧學仁(2014年),我國制定意定監護制度之芻議,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0期,頁91-156。
劉得寬(1999年),「意定監護制度立法上必要性---以成年(高齡者)監護制度為中心」,法學叢刊,第174期,頁77-85。
劉德寬(1999年),成年「監護」法之檢討與改革,政大法學評論,第62期,頁229-241。
戴東雄(2017年),成年人之意定監護與法定監護-從立法院與法務部增訂意定監護契約之草案談起(下),法令月刊,第68卷第10期,頁1-26。
戴東雄(2017年),夫妻間之扶養義務與扶養權利人之順序,月旦法學教室,第174期,頁35-43。
簡宏哲、蕭志邦、陳竹上、范道莊(2013年),建構在地老化服務網絡:談社工專業與社會住宅社區化之結合,社區發展季刊,第141期,頁401-412。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淇(2016年),當孝與工作成就在拔河-成年男性照顧者歷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曉龍(2012年),我國父母請求成年子女給付扶養費制度之法律與社會研究,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彥欽(2009年),論我國新修正之成年監護制度兼論美國法上之持續性代理權授與法,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玠鋒(2015年),論家事財產法上法院之裁量調控—以扶養費、家庭生活費用及贍養費之酌付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慧萍(2014年),繼承權喪失之研究-以被繼承人之角度觀察,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韻芯(2007年),中老年人對老人福利措施重要性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祈綾(2012年),以社會保障觀點論反向抵押貸款之建構與管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雯(2003年),從美國法制論我國高齡監護法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士後法學組碩士論文。
魏志霖(2013年),論子女對父母之扶養義務,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蕭君鈴(2017年),反向抵押貸款作為以房養老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財經法律組碩士論文。
譚丞佑(2016年),從美國法制論我國成年監護制度之替代措施,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貳、外文部分
一、專書
Bogert G. George et al.(2008),CASES AND TEXT ON THE LAW OF TRUSTS, 8th ed.,Foundation Press .
Joel C. Dobris et al.(2007),ESTATES AND TRUSTS:CASES AND MATERIALS,3rd ed.,Foundation Press.
二、期刊論著
Boxx E.Karen(2001),The Durable Power of Attorney’s Place in the Family of Fiduciary Relationships, 36 Ga. L. Rev. 1,p.1-62.
Craft C.John(2015),Preventing Exploitation and Preserving Autonomy:Making Springing Powers of Attorney the Standard, 44 U. Balt. L. Rev.,p.407-467.
Murphy C. Jane(1991),Eroding the Myth of Discretionary Justice in Family Law: The Child Support Experiment, 70 N.C. L. Rev. 209,p.209-242.
Mezzullo A. Louis & Roach C.Michael (1989),The Uniform Custodial Trust Act:AnAlternative to Adult Guardianship,24 U.Rich.L.Rev.65,p.64-85.
Scott W. Austin(1949)., The Fiduciary Principle, 37 CAL. L. REV. 539, p.539-555.
Szymanoski J.Edward, Enriquez C. James, & DiVenti R. Teresa(2007),Home Equity Conversion Mortgage Terminations: Information To Enhance the Developing Secondary Market. Cityscape, 9(1), 5-45.
參、網站資料
風傳媒,日本每年近三萬人「孤獨死」,他們的後事誰來處理?遺物整理業者應運而生,https://reurl.cc/XaV1j。(最後瀏覽日:2019/06/13)
YAHOO奇摩新聞,https://reurl.cc/XaV1j.(最後瀏覽日:2019/06/13)
soha.vn及世界日報網站,https://reurl.cc/Dbgne.(最後瀏覽日:2019/06/26)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至150年)」,https://www.ndc.gov.tw/cp.aspx?n=AAE231302C7BBFC9。(最後瀏覽日:2019/06/26)
Tonja Bowen Bishop & Hui Shan, Reverse Mortgages: A Closer Look at HECM Loans. Retrieved from:http://www.nber.org/programs/ag/rrc/08-Q2%20Bishop,%20Shan%20FINAL.pdf.(Last visited:06/1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