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東晟 Wu, Dong-cheng |
|---|---|
| 論文名稱: |
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 |
| 指導教授: |
施懿琳
Shi, Yi-l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30 |
| 中文關鍵詞: | 日治時期 、格調論 、台灣文學 、詩話 、洪棄生 、詩境 |
| 相關次數: | 點閱:82 下載:1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洪棄生的《寄鶴齋詩話》是台灣日治時期詩話中,理論成分最高的一部。如果將它放在中國詩話的脈絡來看,它有所選擇地繼承並揚棄了明清以來格調、性靈、神韻等詩論,其中心詩觀為一接納宋詩的改良式格調論。如果將它放在日治時期台灣詩話的大背景看,它的價值不在保存台灣文獻,亦不在建構台灣詩史,而在顯示台灣詩人可以達到的論詩、選詩水準。
本文雖名為「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然而取材不限於詩話本身。對洪棄生的思想,亦以其詩話及古文、詩歌、駢文等其他文體為分析之材料。《寄鶴齋詩話》中有涉於思想、而不盡涉於文學者,這類材料多於第三章處理。而取材自詩話以外者,則是為使洪棄生的性格更為清晰,有助於吾人理解其論詩之態度。至於其論詩之體系,本文界定為改良式格調論。亦即具有辨體觀念、但接納宋詩的格調論;與崇唐抑宋的傳統格調論不同。而清代最具影響力、在《寄鶴齋詩話》中也最常被提及的兩大詩論家──王士禎與袁枚,亦分別探討洪棄生與他們的異同。至於實際批評,則將批評對象分成詩境發展期、詩境停滯期、近期三個時期的詩人與詩作。在這三個時期中,洪棄生的批評有詳略之不同,選詩標準亦不盡相同。然而除詩境的因素外,地域對洪棄生論詩亦造成一定影響,本文對地域觀念產生的影響亦加以討論。
本文第六章可謂「餘論」,將洪棄生與幾部其他日治時期台灣詩話作比較,從而使其面目更為清晰,特色更為突出,從而使我們更清楚它在台灣詩話中的特殊處。
none
參考書目
【基本材料】(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初版,1983年8月。
丁福保輯,《清詩話》,台北:明倫出版社,初版,民國60年12月。
王士禎著,張宗柟纂輯,《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1963年11月。
王 松、林癡仙、洪棄生著,中華書局編,《台灣先賢集7》,民國60年。
王 松著,《滄海遺民賸稿、臺陽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3年5月。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初版,1981年4月。
吳文治編,《明詩話全編》,江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初版,1997年。
吳德功著,《瑞桃齋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李漁叔著,《三臺詩傳》,台北:學海出版社,初版,民國65年7月。
沈德潛編,《唐詩別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本,民國56年。
沈德潛、周準編,《明詩別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本,民國56年。
沈德潛編,《清詩別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本,民國56年。
易順鼎著,《魂南記》,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9月。
邱秀堂編,《鯤海粹編》,台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初版,民國69年。
姚 鼐著,《今體詩鈔》,台北:廣文書局,初版,民國61年8月。
洪棄生著,胥端甫編,《洪棄生先生遺書》,台北:成文出版社。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詩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古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寄鶴齋駢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八州詩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八州遊記》,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林文龍編,《瀛海偕亡記、中東戰記、中西戰記、時事三字編》,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2年5月。
洪棄生著,《瀛海偕亡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初版,民國48年。
洪棄生著,《寄鶴齋選集》,台北:台灣經濟研究室編印,初版,民國61年8月。
胡殿鵬著,《大冶一爐》,連載於《漢文台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1月22日至44年11月28日。見《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影印本,民國83年8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影印出版。
郁永河著,《裨海紀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5年9月。
班 固著,《漢書》,台北:鼎文書局,五版,民國72年10月。
袁枚著,王英志校點,《隨園詩話》,收於《袁枚全集》第三冊,江蘇:江蘇古籍,初版,1993年9月。
連 橫著,《台灣詩乘》,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1年3月。
連 橫編,《台灣詩薈》,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1年3月。
連 橫著,《雅堂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1年3月。
連 橫著,《雅言》,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1年3月。
連 橫著,《台灣語典》,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1年3月。
張廷玉等著,《明史》,台北:鼎文書局,初版,民國64年6月。
張純甫著,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初版,民國87年6月。
許天奎著,《鐵峰山房唱和集》,出版地、出版者、版次均不詳,1934年(依序文中所署時間判定)。
郭紹虞著,《清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初版,民國72年。
郭紹虞、王文生編,《中國歷代文論選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2001年10月。
陳 壽著,《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三版,民國66年2月。
曾子良編,《閩南說唱歌仔(唸歌)資料彙編》第25冊,民國84年4月。(贊助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執行單位:中華民國台灣歌仔學會)
黃 任著,《秋江集》上冊,台北:中華詩苑,初版,民國46年1月。
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1981年6月。
趙爾巽、柯劭忞等著,《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初版,民國70年8月。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2003年8月。
鍾 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1994年10月。
龔自珍著,夏田藍編,《龔定庵全集類編》,北京:中國書店,初版,1991年6月。
【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王天濱著,《臺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初版,民國92年4月。
王國璠、邱勝安著,《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鳳山:臺灣時報社,初版,民國66年8月。
白少帆等著,《台灣新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初版,1987年12月。
司仲敖著,《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民國77年1月。
古繼堂主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初版,2002年6月。
史鐵良、陳立人、鄭紹秋著,《明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初版,2001年12月。
周鳳五著,《書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初版,民國74年10月。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元、明詩概說》,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初版,民國75年6月。
朱易安著,《中國詩學史.明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初版,2002年9月。
朱則杰著,《清詩史》,江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初版,2000年5月。
何冠彪著,《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初版,1997年10月。
吳福助編,《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民國88年1月。
李漁叔著,《三臺詩傳》,台北:學海出版社,初版,1976年7月。
李漁叔著,《魚千里齋隨筆》,台北:文海出版社,初版,1981年5月。
李聖華著,《晚明詩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2002年10月。
汪毅夫等合著,劉登翰等主編,《台灣文學史‧上卷》,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初版,1991年6月。
汪龍麟著,《清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初版,2001年12月。
林美秀著,《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高雄:太普公關文化公司,初版,2002年。
林莊生著,《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北:自立晚報,民國81年8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民國87年5月。
金性堯選注,《明詩三百首》,台北:書林出版社,初版,1997年8月。
胡幼峰著,《清初虞山派詩論》,台北:國立編譯館,初版,民國83年10月。
胡 適著,《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台北:遠流出版社,初版,1986年4月。
施懿琳著,《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出版社,初版,2000年6月。
洪炎秋著,《廢人廢話》,台中:中央書局,五版,民63年1月。
洪炎秋著,《又來廢話》,台中:中央書局,初版,民55年9月。
洪炎秋著,《淺人淺言》,台北:三民書局,再版,民61年5月。
洪炎秋著,《教育老兵談教育》,台北:三民書局,三版,民63年3月。
洪炎秋著,《閒話閒話》,台北:三民書局,再版,民68年12月。
洪炎秋著,陳萬益編,《閑話與常談──洪炎秋文選》,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初版,1996年7月。
洪銘水著,《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1999年12月。
馬亞中著,《中國近代詩歌史》,台北:學生書局,初版,民國81年6月。
張我軍著,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二版,1989年。
張我軍著,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台北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初版,民國82年6月。
張 健著,《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1999年11月。
郭紹虞著,《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民國83年。
陳子展著、徐子展導讀,《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2000年12月。
陳昌鳳著,《蜂飛蝶舞──舊中國著名報紙副刊》,福州:福建人民初版社,初版,1999年9月。
陳虛谷著,陳逸雄編,《陳虛谷作品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初版,民國86年12月。
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初版,民國82年7月。
彭國棟著,《廣台灣詩乘》,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初版,1956年。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報系,初版,1991年。
程玉凰著,《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新莊:國史館,初版,民國86年5月。
程玉凰著,《洪棄生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初版,民國87年12月。
程亞林著,《近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初版,2000年11月。
黃卓越著,《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2001年12月。
黃美玲著,《連雅堂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民國89年5月。
楊文雄著,《詩佛王維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民國77年2月。
楊雲萍著,《台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初版,民國70年5月。
瘂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文建會,初版,民國86年11月。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再版,1996年9月。
廖一瑾著,《臺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1999年3月。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版數不明,民國85年7月。
劉維崇著,《王維評傳》,台北:正中書局,台初版,民國61年7月。
劉德重、張寅彭著,《詩話概說》,北京:中華書局,初版,1990年8月。
廚川白村著,《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再版,民國88年8月。
蔡鎮楚著,《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初版,1988年5月。
蔡鎮楚著,《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初版,1990年10月。
盧嘉興著,呂興昌編,《台灣古典文學作家論集》,台南: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初版,2000年11月。
謝崇耀著,《台灣文學略論》,台南:台南縣文化局,初版,民國91年10月。
龔顯宗著,《臺灣文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民國87年12月。
嚴迪昌,《清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民國85年。
【學位論文】(依畢業時間)
鄭淑文著,《寄鶴齋古文研究──以史評古文為範疇》,86學年度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邱靖桑著,《洪棄生社會詩研究》,88學年度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劉麗珠著,《臺灣詩史──洪棄生詩與史研究》,88學年度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陳光瑩著,《洪棄生詩歌研究》,91學年度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李知灝著,《吳德功「瑞桃齋詩話」研究》,91學年度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許雯琪著,《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91學年度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
黃美玲著,〈王松「臺陽詩話」初探〉,《台南家專學報》第16期,民國86年6月。
廖振富著,〈臺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上)〉,《國文天地》第16卷第8期,2001年1月。
劉振維著,〈略論乙未遺民洪棄生的民族精神──以《寄鶴齋詩話》為例〉,《南臺科技大學學報》第27期,2002年12月。
李知灝著,〈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台灣文學評論》第3卷第2期,2003年4月。
謝崇耀著,〈連雅堂《瑞軒詩話》介紹〉,《臺灣文獻》第54卷第2期,2003年6月。
謝崇耀著,〈台陽詩話研究〉,《竹塹文獻》第27期,2003年8月。
【會議論文】
陳平原著,〈現代中國文學的生產機制及傳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報章為中心〉,2003年11月8-9日,國立中正大學「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未刊稿】
謝崇耀著,〈論日治時期臺灣「詩話」出版之現象〉,2003年賴和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佳作作品。
謝崇耀著,〈《大冶一爐》初探〉,未發表。
【網路資料與工具】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http://140.122.127.253/dragon/
詩話典籍資料庫
http://www.cll.ncnu.edu.tw/hpoet/pindex.htm
中華詩詞
http://www.zhsc.net/
教育部國語辭典
http://140.111.1.22/mandr/clc/dict/dict/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140.111.1.40/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