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宜蓁
Lin, I-Chen
論文名稱: 弘仁繪畫藝術的思想研究
The study of Hong Ren’s artistic thoughts of his paintings.
指導教授: 劉梅琴
Liu, Mei-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弘仁漸江新安倪瓚四僧徽刻版畫山水畫
外文關鍵詞: Hong Ren, Jian Jiang, Xin An, Ni Zan, four monks, prints, prints of Hui Zhou,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相關次數: 點閱:77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擬由弘仁的山水畫為出發點,分析弘仁山水畫所體現的繪畫藝術思想,從中探討弘仁身世背景之影響、大時代環境之影響、弘仁對傳統文人畫的繼承與轉變以及弘仁對版畫元素的吸收與創新。本文使用畫作形式分析、史料彙整與分析以及藝術社會學為研究方法,集中探討弘仁的繪畫價值觀、山水畫對於版畫元素的轉換與運用。本文的第一部分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限制、範圍與對象,研究架構。第二部分為「遺民畫僧之形成」探討弘仁的身世背景以及明末清初的大時代環境。第三部分為「新安畫派」探討新安地區繪畫的起源,弘仁與新安畫家的相互影響。第四部分為「弘仁繪畫思想分析」探討弘仁的詩文創作以及其他歷史文獻資料,建構弘仁的思想性格,瞭解弘仁的價值觀。第五部分「弘仁的山水畫風格分析」探討弘仁的山水畫作,釐清版畫對其山水畫風格之影響。第六部分「弘仁對倪瓚畫風的繼承與轉變」探討弘仁對文人畫的繼承與發展、轉變與創新。結論的部分,則是總節前面五章,探討弘仁的創新之處及其的藝術價值。

    This master'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Hong Ren’s landscape paintings , analyzes Hong Ren’s aesthetic thoughts of his landscape paintings, which can reveal Hong Ren’s life experience, the situation of epoch which he lived i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i paintings and the print elements of his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Introduc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ology, scope of the study, the importance and expected results of the study .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ason why Hong Ren became a monk painter”, to study the background of Hong Re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Xin An Painting School”, to study the origin of Xin An paintings, the interaction of Hong Ren and Xin An painters.
    The fourth part is“The analysis of Hong Ren’s aesthetic thoughts”, to study Hong Ren’s poetry, literary works 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construct the character of Hong Ren and understand Hong Ren’s values.
    The fifth part is“The analysis of Hong Ren’s landscape painting”, to study Hong Ren’s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prints.
    The sixth par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i Zan’s style”, to study Hong Ren’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i Zan’s literati paintings.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s”, to sum up all the sec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reveal the innovation of Hong Ren’s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the value of his paintings of art history.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文獻回顧…………………………………………………………8 三、研究方法…………………………………………………………14 四、研究限制、範圍與對象…………………………………………18 五、研究架構…………………………………………………………19 第一章 遺民畫僧之形成………………………………………………………21 第一節 明末清初之社會環境…………………………………………21 一、經濟層面………………………………………………………21 二、戰亂層面………………………………………………………23 第二節 明末清初的畫壇風氣…………………………………………28 一、正統與野逸……………………………………………………28 二、董其昌之影響…………………………………………………32 第三節 徽州經濟活動…………………………………………………35 一、徽州的出版及雕版業…………………………………………35 二、徽商的愛好與資助……………………………………………40 第二章 新安畫派……………………………………………………………45 第一節 新安地區繪畫傳統之起源……………………………………45 一、地理因素………………………………………………………46 二、歷史因素………………………………………………………47 三、經濟因素………………………………………………………48 第二節 新安名畫家……………………………………………………50 一、蕭雲從對弘仁之影響…………………………………………51 二、李永昌對弘仁之影響……………………………………………52 三、程嘉燧之影響…………………………………………………53 第三節 弘仁生平………………………………………………………54 一、文人畫家時期…………………………………………………54 二、畫僧時期………………………………………………………56 三、畫僧的最後四年………………………………………………57 第四節 新安畫派之開創………………………………………………58 第三章 弘仁繪畫思想分析…………………………………………………64 第一節 弘仁詩文作品分析……………………………………………64 一、弘仁的四言詩…………………………………………………65 二、弘仁的五言詩…………………………………… ……………68 三、弘仁的七言詩…………………………………………………71 四、小結……………………………………………………………76 第二節 弘仁的畫跋評述分析…………………………………………78 一、他人所作之畫跋………………………………………………78 二、評述……………………………………………………………82 三、跋詩……………………………………………………………85 第三節 弘仁的評傳分析………………………………………………90 一、評傳節錄分析…………………………………………………90 二、小結……………………………………………………………94 第四章 弘仁山水畫風格分析………………………………………………100 第一節 弘仁的繪畫師承………………………………………………100 第二節 弘仁作品分期…………………………………………………105 第三節 弘仁山水畫風格特色…………………………………………108 一、徽刻與弘仁畫風影響……………………………………………108 二、版畫的奠基之功…………………………………………………110 三、弘仁山水畫之版畫技巧的融入與轉化…………………………112 第五章 弘仁對倪瓚畫風的繼承與轉變………………………………………116 第一節 倪瓚的生平與畫風………………………………………………116 一、倪瓚的生平………………………………………………………116 二、倪瓚的畫風………………………………………………………117 第二節 弘仁與倪瓚的繪畫比較…………………………………………122 一、承繼的文人畫觀──倪瓚與弘仁…………………………………122 二、弘仁與倪瓚繪畫比較……………………………………………124 第三節 弘仁對倪瓚畫風的繼承與轉變…………………………………127 結論………………………………………………………………………………131 附錄……………………………………………… ………………………………135 參考書目…………………………………………………………………………155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元)倪瓚:《清閟閣全集》,北京市: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董其昌:《容台集》,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年。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撰:《徽州府志2》,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方薰:《山靜居畫論》,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清)周亮工,朱天曙編校整理:《周亮工全集1》,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周亮工,朱天曙編校整理:《周亮工全集5》,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馬步蟾修,夏鑾撰:《徽州府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馬步蟾修,夏鑾撰:《徽州府志4》,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馬步蟾修,夏鑾撰:《徽州府志5》,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年。
    (明)釋弘仁,嚴一萍輯選:《畫偈》,出版地不詳:藝文出版社,1971年。

    二、專書

    王伯敏,《中國版畫史》,臺北市:蘭亭書店出版社,1986年。
    王惕,《佛教藝術概論》,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卞利,《明清徽州社會研究》,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玄,《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汪世清,汪聰,《漸江資料集》,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聯經出版社,2007年。
    林木,《明清文人畫新潮》,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
    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省: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
    姜守鵬,《明清社會經濟結構》,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唐力行,《明清以來徽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晁中辰,《崇禎傳》,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
    陳傳席,《弘仁》,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臺北縣:稻禾出版社,1991年。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陳雨楊,《倪瓚》,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許承堯撰,《歙事閑譚》,合肥市:黃山書社,2001年。
    郭小川,《中西美術比較十書》,石家莊市:河北美術出版社,2000年。
    郭孟良,《晚明商業出版》,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
    郭繼生、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10》,臺北縣:藝文出版社,1975年。
    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15》,臺北縣:藝文出版社,1975年。
    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18》,臺北縣:藝文出版社,1975年。
    曾德錦,《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楊新主編,《四僧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99年。
    張樹英,周傳家等,《中國清代藝術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孫樹霖副主編,《徽商研究》,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國標,《徽派版畫藝術》,安徽:安徽省美術出版社,1996年。
    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薛鋒,薛翔,《髡殘》,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
    薛翔,《新安畫派》,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
    嚴一萍續編,《美術叢書.25》,臺北縣:藝文出版社,1975年。
    釋根通主編,《中國淨土宗研究》,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地球出版社編輯,《中國文明史清代前期下冊》,臺北市:地球出版社,1995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叢書集成新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參考本社影印室輯,《歷代書畫錄輯刊》,臺北市:北京圖書出版社,2007年。

    三、翻譯專書

    Victoria D. Alexander,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臺北市:巨流圖書出版社,2006年。
    中村元,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市:天華出版社,1984年。
    狄更斯,石永禮譯,《雙城記》,臺北市: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高居翰,范景中、高昕丹編選,《風格與觀念:高居翰中國繪畫史文集》,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年。
    高居翰,李佩樺等初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高居翰(James Cshill) ,譯者李渝,《中國繪畫史》,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高居翰, 王嘉驥翻譯,《山外山》,臺北市: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高居翰,宋偉航等初譯,《隔江山色》,臺北市: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望月信亨,釋印海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

    四、期刊論文

    孟憲偉,〈禪宗與弘仁的山水畫風〉,《美與時代》, 392期,2010年5月,鄭州:《美與時代》雜誌社,頁67~68。
    孫群,〈董其昌與弘仁繪畫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10期,2010年,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頁27~29。

    五、學位論文

    張端君,《造化與造形──以黃山及漸江為研究核心》,宜蘭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熊瑞香,《弘仁繪畫創作背景及創作觀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莊伯顯,《黃山畫派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論文,1989年。

    六、畫冊

    楊新主編,《四僧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99年。
    鄭名川、王彬編,《倪瓚山水》,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劉松岩,《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畫技法圖解》,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謝稚柳,《上海博物館藏 : 四高僧畫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
    遲慶國編,《漸江》,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