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芷婷
Hsu, Chih-Ting
論文名稱: 清末民初上海出版文化與視覺意象——錢君匋書籍裝幀封面設計探究
Shanghai publishing culture and visual imagery at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earch of Qian Juntao’s Book Design
指導教授: 吳奕芳
Wu, Yi-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錢君匋書籍裝幀封面設計錢封面五四新文化
外文關鍵詞: Qian Juntao, Book design, Cover design, Qian Book Cov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錢君匋(1907-1998),中國書籍裝幀設計者,祖籍浙江海寧,生長於桐鄉,發跡於上海。清末民初中國歷經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政局動蕩與內憂外患的衝擊;國家面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轉折點,文人薈萃的上海商賦成為東西文化交會的搖籃,商業廣告對圖像的需求,國貨運動喚起國人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五四運動藉由畫報、刊物與書籍裝幀等媒介對革命思想的傳播,出版業推動文化的快速發展,書籍裝幀設計者的誕生。錢君匋與開明書店、商務印書館等二十多家出版社合作,竟創作出高達一千八百多件書籍裝幀,更為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豐子愷等人作封面設計,因此有「錢封面」的美譽。
    本論文以錢君匋書籍裝幀的設計分析為主軸,探討外來藝術在上海的影響,五四新文化對中國社會的洗禮,大眾文化、藝術教育、視覺傳播、出版業興起等錯綜複雜的時空背景之下,錢君匋如何在裝幀、篆刻、書法、繪畫等多項才華的耕耘之下,以文人特質的藝術思維,結合設計能力來解決書籍裝幀的設計問題。他透過實際的設計合作,將藝術轉化為實用性更高的層次——商業美術。本研究的核心,探討錢君匋在書籍裝幀採用的設計概念與圖像創作,深層剖析抽象發想與作品含義。他受到新藝術運動、未來主義、立體主義、構成主義與現代主義的影響;因此本文依據平面設計的造形原理,歸納出:字體設計、色彩調性、版面構成、圖像視覺四大創作語言,融匯出錢君匋的藝術風格與設計特質。

    The research commemorates a Chinese book designer, Qian Juntao (1907-1998). Qian Juntao develops in Shanghai. China experience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Civil War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olitical turmoil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It stimulates and influence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rt development of Qian Juntao. The literati concentrated in the commercialized Shanghai and became the big city of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Fair. Commercial advertising demand for images.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preads revolutionary ideas through media such as pictorials, publications and bookbinding tha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ower of culture. He cooperates with more than 20 well-known Chinese publishing houses and duo to the design quality is good, he was called "Qian cover". Therefore, the thesis makes a successful exploration of Qian Juntao’s design essence in the era of China's turbulent environment.

    The first part of thesis introduce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Shanghai, the influen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n Chinese society, the rise of popular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the promotion of publishing industry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birth of book designer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describes Qian Juntao's artistic career. Through his personal biography and description of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the researcher interprets Qian Juntao's life through his works includes framing, engrav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lso, Qian Juntao’s ability of transforming literati characteristics into actual design. The third part of the thesis analyzes Qian Juntao’s design concept based on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artistic genre, explores how Qian Juntao’s design finally stands out in the designing business.

    摘 要 I 誌 謝 V 目 次 VI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1 二、名詞解釋與研究對象 1 三、文獻探討 2 (一)二十世紀中國上海藝術交會 2 (二)中國書籍裝幀 5 (三)錢君匋的藝術生平與書籍裝幀 7 (四)設計概念 8 四、研究方法 9 (一)歷史研究法 9 (二)藝術社會學研究法 9 (三)風格研究法 9 五、章節架構 11 六、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一)研究範圍 14 (二)研究限制 14 七、研究的重要性與成果 15 第一章 清末民初社會與書籍裝幀的興起 16 第一節 清末民初上海商埠與都市文化 16 一、動盪的社會與外來文化的衝擊 16 二、上海城市的現代性 17 三、商業廣告畫 20 第二節 大眾文化與藝術教育之薪傳 24 一、中國設計的開端 24 二、外來思潮之下的藝術教育 25 (一)西方教會啟發的藝術課程 25 (二)中國自辦的藝術教育 26 第三節 二十世紀初中國書籍裝幀 28 一、中國書籍概念的啟蒙 28 二、印刷文化對書籍的影響 32 (一)中國的印刷發展 32 (二)中國出版事業的興起 34 三、民初書籍裝幀設計者 36 1. 文學思想革命之父——魯迅 37 2. 中國設計教育始祖——陳之佛 39 3. 設計界的奇才——陶元慶 41 4. 孩子們永遠的老師——豐子愷 44 第二章 錢君匋的藝術生平 47 第一節 學齡階段的藝術養成 47 一、祖籍海寧,桐鄉成長 47 二、進入美術與音樂殿堂 48 三、深耕篆刻藝術 49 第二節 設計實務的培植 51 一、進入開明出版社 51 二、錢君匋談書籍裝幀藝術 54 三、錢君匋超越設計者的百變角色 57 1. 作家錢君匋 57 2. 詩人錢君匋 58 3. 音樂人錢君匋 58 4. 書法名家錢君匋 60 第三節 戰爭的衝擊 61 一、抗日戰爭 61 二、戰後的心境 63 三、錢君匋的影響力 65 四、錢君匋的文物典藏 66 第三章 錢君匋書籍裝幀設計分析 69 第一節 錢君匋的書籍裝幀設計分期 69 第二節 封面設計概念分析 72 一、字體設計 73 1.書法字體 74 2.圖像字體 75 3.印刷字體 77 二、色彩調性 78 1.滿版底色 78 2.低限色彩 79 3.繽紛色彩 80 三、版面構成 81 1.線條 82 2.幾何 83 3.留白 84 四、圖像視覺 85 1.寫意 87 2.紋飾 88 3.符號 89 第三節 錢封面的設計語言 91 一、藝術流派的影響 91 (一)新藝術運動(1880 - 1910) 91 (二)未來主義(1908 -1918) 92 (三)立體主義(1907 - 1914) 94 (四)構成主義(1913 - 1920) 95 (五)現代主義(1910 - 1945) 96 二、裝幀風格的鮮明主題 98 (一)音樂 98 (二)女性 99 (三)蘇俄 102 (四)民族風格 103 結 論 107 引用文獻 109 圖錄一、錢君匋書籍裝幀設計作品 113 圖錄二、錢君匋書籍裝幀年代表 121 圖錄三、圖錄(圖像來源) 146

    (一) 中文書目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年。
    ───。《世界現代平面設計1800-1999》。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王邦雄。《美術‧設計‧社會──視覺藝術社會學思考》。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
    王佩智。《西冷印社舊事拾遺》。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
    企劃製作,積木文化編輯部。《Design+ 02兩岸書籍裝幀設計》。臺北市,積木文化,2006年。
    司馬陋夫。《錢君匋的藝術世界》。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
    呂清夫。《造型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阮榮華、湖光華。《1911-1949中國近代美術史》。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吳漢英。《卷軸心事─中國書籍裝幀藝術》。書泉出版社,1992年。
    李樸園。《近代中國藝術發展史》。上海市:上海出版,1989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康廷。〈從書籍設計看中國現代化的過程〉。收錄於《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7年。頁172-203。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出版,2010年。
    柳林、趙全宜、明蘭編著。《書籍裝幀設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金丹元。《中國藝術思維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2005年。
    邱陵。《書籍裝幀藝術簡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邱陵、張守義。《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籍裝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年。
    彭麗君著、張春田、黃芷敏譯。《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周佳榮。《開明書店與五四新文化》。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09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范慕韓。《中國近代印刷史(初稿)》。北京:印刷工業出版,1995年。
    張紹勛。《中國印刷史話》。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
    張澤賢。《民國書影過眼錄》。上海市: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年。
    單國強。《中國美術史:明清至近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黃鎮偉。《中國編輯出版史》。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黃華明。《藝海索珠─美術、設計與藝術教育研究》。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
    葉凱蒂。《上海・愛——名妓、洋場才子和娛樂文化1850-1910》。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3年4月初版。
    蔣菁等。《中國民國藝術史》。北京:人民出版發行,1994年。
    姜德明。《書衣百影:中國現代書籍裝幀選(1906-194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99年
    姜德明。《書衣百影續編:中國現代書籍裝幀選(1901-194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
    夏燕靖。《中國藝術設計史》。瀋陽市:遼寧美術出版,2001年。
    陳瑞林。《中國現代藝術設計史》。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
    陳子善。《上海的美麗時光》。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陳芳明。《中華民國發展史.9-10,文學與藝術》。臺北市:政治大學出版,2011年。
    郭恩慈、蘇珏。《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香港:三聯書店出版,2007年。
    黃克武。〈現代化與國家形式︰中國進步,刊物插圖的視覺矛盾與文化系統翻譯的問題〉。《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頁359-393。
    薄松年。《中國藝術史》。臺北市:聯經出版,2006年。
    楊忠明。《上海什錦》。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韓琦、米蓋拉。《中國和歐洲:印刷術與書籍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錢君匋。《君匋書籍裝幀藝術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錢君匋。《錢君匋論藝》。杭州:西泠印社,1990年。
    錢君匋。《錢君匋裝幀藝術》。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年。
    錢君匋。《中國古代跳舞史》。鄭州:大象出版社(原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錢君匋。《鐘聲送盡流光》。北京:地震出版社,2014年。
    John Morrison, John Twyford著,張建成譯。《設計能力與設計意識》。臺北市:六合出版社,2002年。

    (二) 外文書目
    Julia Andrews, Kuiyi Shen, A century in crisis :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York:Guggenheim Museum, 1998)

    (三) 中文期刊論文
    林素幸,〈移動的美術館:20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文化研究》,第13期,秋季,2011年,頁163-228。
    林素幸,〈縱探語境——從張光宇《西遊漫記》探索二十世紀初中國美術史及大眾文化之發展與意義〉,《興大人文學報》,第56期,2016年3月,頁59-116。
    胡萬川,〈傳統小說的版畫插圖〉,《中外文學》,16卷,12期,1988年5月,頁28-50。
    李樹聲,〈兼收並蓄:中國近代美術教育特色〉,《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教育》,1999年,頁32。
    李孝悌,〈還是擁抱鄉野-觀看《點石齋畫報》的不同視野〉,《中國學術》,11 輯,3期,2002年。
    魯道夫‧G.瓦格納,〈進入全球想像圖景:上海的《點石齋畫報》〉,《中國學術》,8卷,2011年,頁1-96。

    (四) 碩博士論文
    王寅寅,《民國時期書籍裝幀設計思想探討(1911~1937)》,南京航空大學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朱紅紅,《民國書籍裝幀設計研究》,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東桂迎,《五四時期的書籍封面設計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碩士論文,2010年。
    許靜,《民國時期書籍封面設計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索米婭,《民國時期期刊插圖藝術研究》,北京印刷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
    徐素雅,《錢君匋書籍裝幀設計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
    徐燕,《衝突與融合−民國時期書籍裝幀設計研究》,浙江工商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夏曉潔,《藝海勾沉-民國插畫藝術研究》,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夏軍寅,《款從書出》,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5年。
    張曉紅,《新的形,新的色-論民國時期書籍封面設計》,太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談佳潔,《文人墨客與民國書籍裝幀設計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歐詠梅,《中西合璧-民國時期書籍裝幀的藝術風格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下載圖示 校內:2022-09-01公開
    校外:2022-09-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