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蕭佩函 Hsiao, Pei-Han |
|---|---|
| 論文名稱: |
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的合憲性探討 Discussion 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ct Governing the Closure of Privat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Senior High School or Higher Level |
| 指導教授: |
許育典
Hsu, Yue-D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 畢業學年度: | 11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32 |
| 中文關鍵詞: | 私校退場條例 、基本權 、比例原則 、私人興學自由 、財產權 、工作權 、學習自由 、程序正義 、教育公益 |
| 外文關鍵詞: | Act Governing the Closure of Privat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Senior High School or Higher Level, Fundamental Rights,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Freedom to Establis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roperty Rights, Right to Work, Educational Freedom, Procedural Justice, Educational Public Interest |
| 相關次數: | 點閱:52 下載:16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係因應少子化導致私校經營困難,為建立有序退場機制、保障學生學習與教職員權益而制定,制度設計上具備回應實務需求的積極意義。然而,其部分條文亦涉及對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的限制,本文即聚焦分析私校退場條例中可能產生憲法爭議的規範內容,並透過合憲性審查架構來探討這些限制是否合於比例原則的要求。
本研究歸納出四項主要基本權爭議類型:一、退場制度對私人興學自由的限制,特別是主管機關將專輔學校改善期限自原草案的三年縮短為兩年的規定,可能壓縮私校調整與轉型的空間;二、退場後校產歸公是否構成對私校法人財產權的不當限制;三、教師聘任契約於退場前一日終止是否妥適保障工作權益;四、分發安置措施是否實質落實大學生的學習自由。此外,亦補充討論退場審議機關組成之正當性與資訊公開、程序參與等制度面問題。
本文於各基本權的合憲性檢驗中均納入形式與實質審查觀點,認為部分規定雖具正當公益目的,但在彈性設計與程序保障上尚有不足,恐對基本權造成過度干預。綜上,建議未來應針對改善期限、財產處分程序、教師資遣救濟、學生留校畢業選項等面向進行修正與補強,並落實多元參與與決策透明,以更妥善平衡教育公益與基本權保障,提升私校退場條例的合憲性與可行性。
Act Governing the Closure of Privat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Senior High School or Higher Level was enacted in response to declining birth rates and the resulting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private schools. It aims to establish an orderly exit mechanism while safeguarding students’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he rights of faculty and staff. The ordinance’s institutional design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ddressing real-world needs. However, certain provisions may impose restrictions on constitutionally protected fundamental righ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constitutional controversies embedded in the Exit Ordinance and applies a constitutional review framework to assess whether such restrictions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his study identifies four main categories of fundamental rights potentially affected: (1) restrictions on the freedom to establish private schools, especially the regulation that shortens the improvement period for specially supervised schools from three years (in the draft version) to two years, potentially limiting the schools’ ability to adjust and transform; (2) whether the public appropriation of school assets upon closure constitutes an undue restriction on the property rights of private school legal persons; (3) whether terminating faculty employment contracts the day before school closure properly safeguards their right to work; and (4) whether the student reassignment mechanism effectively ensures university students’ right to educational freedom.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examin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view body,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procedural participation in the exit process.
The constitutionality review incorporates both formal and substantive perspectives. While certain provisions pursue legitimate public interests, they lack sufficient flexibility and procedural safeguards,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excessive interference with fundamental rights.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recommends revising and enhancing the ordinance in areas such as improvement period flexibility, asset disposition procedures, remedies for dismissed faculty, and options for students to graduate from their original institutions. A commitment to pluralistic participation and transparent decision-making is essential to striking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the public interest in educ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thereby improving both the constitu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Exit Ordinance.
一、學術專書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2輯,2000年8月,頁325-375。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出版社,1993年4月。
周志宏,《私人興學自由與私立學校法制之研究》,台北:學林文化,2001年11月。
———,《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Ⅱ》,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出版社,2024年8月,14版。
———,《教育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1月。
———,《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台北:元照出版社,2013年5月,2版。
———,《教育行政法》,台北:元照出版社,2023年9月,4版。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年12月。
羅志淵,《中國憲法釋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3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台北:三民出版社,2022年3月,10版。
董保城,《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元照出版社,1997年5月。
蔡震榮,《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5月,2版。
戴伯芬,《學術這條路:大學崩壞危機下,教師的危機與轉職之路》,台北:大家出版社,2021年8月。
耿雲卿,《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華欣文化中心,1982年5月。
二、期刊論文
王則閔,〈在大學退場機制下,如何保障學生受教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期,2019年8月,頁104-108。
王宣雄,〈大學自治與學習自由的界線—以學則為探究中心〉,《臺灣全國律師》,26卷4期,2022年4月,頁87-106。
王等元,〈從家長教育權規範反思私立中小學招生爭議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期,2023年12月,頁10-16。
江惠真,〈我國私校公益化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期,2016年5月,頁39-43。
李仁淼,〈我國私立學校退場制度評析──以私校退場條例之相關問題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28期,2022年9月,頁67-86。
李侑益,〈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相關規定及實務問題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147期,2023年9月,頁207-227。
宋峻杰,〈自日韓經驗省察我國私立大專校院教師工作權益保障策略之優化方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卷9期,2024年9月,頁187-192。
成群豪,〈別只管私校退場,更該管教育品質!〉,《點教育》,5卷1期,2023年6月,頁52-55。
吳志光,〈私立學校退場機制與教育主管機關的行政監督〉,《月旦法學雜誌》,318期,2021年11月,頁17-27。
———,〈教育主管機關對大學行政監督之界限〉,《世新法學》,第8卷第1期,2014年12月,頁1-38。
林本炫,〈我國私立大學的設立、經營和合併問題〉,《教育與社會研究》,10期,2006年1月,頁65-92。
林明鏘,〈教師資遣與行政救濟--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14日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台灣法學雜誌》,269期,2015年4月,頁101-108。
林孟楠,〈教師之身分保障與爭訟程序──從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談起〉,《憲政時代》,47卷1期,2023年4月,頁103-147。
林逸茜/袁宇熙/高曼婷,〈因應少子化高等教育人力資本之運用-退場大學教師轉銜安置機制之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卷2期,2018年2月,頁132-147。
周佳宥,〈私立高等教育機構退場法律制度之現況與未來-私人興學自由、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之三面關係〉,《臺灣海洋法學報》,31期,2021年12月,頁43-87。
周志宏,〈私立大學收費管制的合憲性──私人興學自由、大學自治與收費管制〉,《東吳公法論叢》,7期,2014年7月,頁451-484。
周英慈/黃兆璽,〈從我國私校退場現況檢視私校退場政策〉,《台灣教育研究期刊》,5期,2024年5月,頁259-280。
許育典,〈大學生的基本權保障與限制:以學習自由為核心〉,《教育政策論壇》,20卷1期,2017年2月,頁107-137。
許育典/林姁璇,〈大學自治下對學生基本權保障的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卷3期,2013年6月,頁37-67。
———,〈學習自由V.S學習權/受教育權-從學術自由評大法官釋字第563號解釋〉,《成大法學》,7期,2004年6月,頁45-88。
許育典/凌赫,〈論國家對教科書政策的法律監督〉,《當代教育研究》,14卷2期,2006年6月,頁27-52。
胡龍朝/李銘義/邱世杰,〈臺灣私校退場校產活化之法令評估及可行政策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1期,2016年3月,頁113-128。
邱華君,〈從比例原則論人事行政裁量之界限〉,《人事月刊》,359期,2015年7月,頁12-26。
陳淑芳,〈憲法第22條與一般行為自由〉,《月旦法學雜誌》,318期,2021年11月,頁45-64。
陳玉君,〈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和退場機制及面臨問題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117期,2018年9月,頁251-267。
陳立夫,〈談私校退場相關土地校產之法律議題〉,《月旦法學雜誌》,318期,2021年11月,頁6-16。
陳文政,〈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爭議之法理分析〉,《政大法學評論》,159期,2019年12月,頁1-67。
陳新民,〈論「憲法委託」之理論〉,《政大法學評論》,29期,1984年6月,頁197-226。
張永明,〈國家對大學之監督與救濟〉,《臺灣教育法學評論》,1期,2018年9月,頁135-155。
張志偉,〈大學系所調整的憲法框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67期,2020年4月,頁1-32。
郭倵強,〈臺灣私立大專校院的退場或創新轉型之困境探析—並為東協六國此借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期,2021年10月,頁225-245。
蔡坤良/洪秉彰,〈我國私校高等教育退場制度之法律探討〉,《學校行政》,58期,2008年11月,頁181-197。
劉秀曦/成群豪/高新建/黃政傑,〈我國私立大專校院退場政策之問題與解決策略之研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1期,2022年3月,頁21-48。
黃政傑,〈促進私立大學辦學的公共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卷1期,2016年1月,頁1-7。
鍾麗娜,〈台糖土地釋出興學與私校退場之因果糾葛〉,《土地問題研究季刊》,14卷3期,2015年9月,頁96-112。
三、學位論文
王素雲,《從公法學觀點論我國對私立大學校院補助之問題》,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乙組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6月。
吳佳穎,《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2023年1月。
陳彥亘,《論各級學校教師資格之取得與身分保障》,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4月。
葉俊榮,《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年6月。
四、網路資源
蔡惠芯,〈確定退場!台灣7間大學明年解散停辦,7所高中職也面臨倒閉危機〉,《風生活綜合報導》,2023年12月23日,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96009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異動條文及理由〉,2022年4月22日,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8D715D58BC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0000^07199111042200^00000000000,(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私校文教協會秘書處,〈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相關子法112年修正情形〉,《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 https://apsce.esino.org/index.php?mod=journal&action=show&cid=22&pid=85&id=6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蔡紫芳,〈「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三讀通過完善退場機制保障教職員生權益〉,《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2023年5月17日,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A6F9C7E7F76C3C79,(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劉家樺,〈功成後如何身退 — 淺談私校退場條例〉,《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2023年2月10日,https://medium.com/ntulawazaleafestival/%E5%8A%9F%E6%88%90%E5%BE%8C%E5%A6%82%E4%BD%95%E8%BA%AB%E9%80%80-%E6%B7%BA%E8%AB%87%E7%A7%81%E6%A0%A1%E9%80%80%E5%A0%B4%E6%A2%9D%E4%BE%8B-cf392250bd5a,(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監察院委員會新聞稿,〈賴鼎銘委員針對「私校教師權益問題之檢討案」議題,代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發言〉,《監察院》,2022年12月23日,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709&s=25813,(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聲明】我們對《私校退場條例》第24條修正一案的嚴正關切〉,《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新聞稿》,2024年6月25日,https://www.theunion.org.tw/2024/06/%E3%80%90%E8%81%B2%E6%98%8E%E3%80%91%E6%88%91%E5%80%91%E5%B0%8D%E3%80%8A%E7%A7%81%E6%A0%A1%E9%80%80%E5%A0%B4%E6%A2%9D%E4%BE%8B%E3%80%8B%E7%AC%AC24%E6%A2%9D%E4%BF%AE%E6%AD%A3%E4%B8%80%E6%A1%88%E7%9A%8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趙俊祥,〈私立大學學費管制之檢討與配套〉,《立法院議題研析》,2016年9月1日,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85240(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全教總對於立院通過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表達2點肯定,2點遺憾〉,《全教總新聞稿》,2022年4月22日,https://www.nftu.org.tw/news/news_view.aspx?NewsID=202204221723440176,(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聲明】高教工會爭取的私校退場條例「八項成果」與政府遺留的「八項缺失」〉,《高教工會新聞稿》,2022年5月11日,https://www.theunion.org.tw/2022/05/%E3%80%90%E8%81%B2%E6%98%8E%E3%80%91%E9%AB%98%E6%95%99%E5%B7%A5%E6%9C%83%E7%88%AD%E5%8F%96%E7%9A%84%E7%A7%81%E6%A0%A1%E9%80%80%E5%A0%B4%E6%A2%9D%E4%BE%8B%E3%80%8C%E5%85%AB%E9%A0%85%E6%88%90%E6%9E%9C/,(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簡立宗,〈私校退場資源有效配置 公共性及自主性不得偏廢〉,《工商時報》,2023年7月13日,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0713700773-43120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林志成,〈回應本報,私校退場,教部補助擴及教職員工,另提經費補助、到校訪視等6措施,確保遭安置學生安心就學,明年起實施〉,《中國時報》,2023年11月1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1101000460-260114?chdtv,(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大學問編輯部,〈【問問2024總統候選人】教育百年大計怎麼辦?「私校轉型與退場」8大提問〉,《大學問情報》,2023年11月29日,https://www.unews.com.tw/News/Info/7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許維寧,〈7校退場2400名學生受衝擊,轉學學分難抵恐被剝一層皮〉,《聯合新聞網》,2022年7月2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43224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
王子豪,〈搬運有術,看看這些年消失的大專院校〉,《焦點事件》,https://www.eventsinfocus.org/news/7145780(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