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讓鴻
Hsieh, Rang-Horng
論文名稱: 我國菸酒專賣制度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The Study of Tobaccos and Wines Monopoly in Taiwan--A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指導教授: 王慶輝
Wang, Ching-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菸酒專賣制度新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民營化
外文關鍵詞: Privatizati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obaccos and Wines Monopoly, New Institutionalism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地區實施菸酒專賣,始於日據時代。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設立專賣局,菸、酒專賣分別於1905年及1922年納入管理。二次大戰後,中國接收台灣,於1945年10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下接管專賣事業;1947年5月,台灣省政府改組成立,下設菸酒公賣局負責專賣業務。1949年9月,該局改隸臺灣省政府財政廳管轄。國民政府遷台後,為適應事實需要,行政院於1951年6月正式委託台灣省政府代辦, 總統並於1953年7月7日公布「台灣省內菸酒專賣暫行條例」,以為繼續實施菸酒專賣之依據及法源。菸酒專賣制度迄今,為期九十餘年的歷史。
      本文試以運用「新制度論」的觀點分析我國菸酒專賣制度與其發展。根據 Hall and Taylor(1996)的說法,新制度論的研究分為「理性選擇途徑」、「社會學途徑」及「歷史制度途徑」。本文係採用「歷史制度途徑」作為理論分析的依據。主要是認為「歷史制度途徑」是研究方法上的折衷主義,它的中心意義是:行動者如何在結構的限制下尋求「最適切」的反應,或完全受制於結構的制約,這對於本論文主題所涉及的制度變遷有較大的解釋能力。在這樣的理解下,制度本身具備「動態」(dynamism)與「變遷」(change) 的特徵,因而「制度變遷」可說是該研究途逕的理論核心。
      鑑此,在本論文中,菸酒專賣制度本身既是「依變項」,也是「自變項」。就依變項而言,它受到國家政經環境,與其所形塑的菸酒專賣體系所影響;就自變項而言,卻由初始制度的遺緒以及制度變遷過程的強化機制,對往後菸酒專賣制度的發展路徑構成影響。
      作者認為,透過這樣的分析途徑,可以了解我國菸酒專賣制度為何會發展成為目前的回歸稅制的菸酒管理制度的形貌以及特殊的管理模式等,從而理解目前制度發展上的制約現象,以及衝擊後之變革,並提供給政策制定者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關鍵詞:菸酒專賣制度、新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民營化。

      In TAIWAN region, it’s beginning from JAPAN occupied period that carried out tobaccos and wines monopoly. In 34th year of MING ZHI DYNASTY (1901), the seat of Government for TAIWAN Governor-General established public monopoly Bureau. And, it brought the monopoly of tobaccos and wines into management in 1905 and 1922. After the WORLD WAR II,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took over TAIWAN. Then, the Chief Executive Government Office of TAIWAN province took over the management of monopoly affairs in October of 1945.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reorganized in May of 1947. And, it contains tobaccos and wines public monopoly Bureau to manage monopoly affairs. Then, the Bureau was subordinated to TAIW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Finance in September of 1949.
      To adapt the necessary for actuality, the Executive Yuan formal authorized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take charge on the affairs whe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And, the PRESIDENT proclaimed “The Temporary Regulation of Monopoly on Tobaccos and Wines in the province of TAIWAN” in order to continue ruling the affairs. It had gone beyond ninety years from carrying out the monopoly system affairs of tobaccos and wines until abolishing in the year of 2002.
      In this article, it tries to analysis the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monopoly affairs of tobaccos and wines by using the viewpoint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tion by Hall and Taylor, The approach to research “NEW Institutional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at is “Rationality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t us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to be the basis of theory analysis in this article. The principle reason is that it is eclecticism for the approach to study, and the central meaning is that how the actor look for the optimality in the limit of construction or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restriction of construction. It’s good for explaining the transition of system that discussed in some subjects of this thesis. Because system itself ow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sm and change, it can be say that “the transition of institution “ is the central theory by the approach to study.
      So, in this thesis, the system itself of monopoly affairs of tobaccos and wines not only belongs to the dependence variable, but also the independence variable. For dependence variable, it is influenced by circumstances of 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the model system of monopoly affairs of tobaccos and wines. While for the independence variable,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legacy of initial system and the strengthen mechanism for the process of system transition, and in the later developmental way it constitutes some influences for the monopoly system of tobaccos and wine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analysis, we can realize why our national monopoly system of tobaccos and wines develops, the appearances in management system of tobaccos and wines for nowadays regression tax system, and the special model of management. Then, we should figure out the restriction phenomenon of present system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by attack. And then, wish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er of politics and the researcher of follow-up.
      Keywords:Tobaccos and Wines Monopoly、New Institutionalism、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Privatization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 10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理論基礎 17 第一節 新制度主義探討 18 第二節 歷史制度途徑 28 第三節 公賣制度理論 34 第三章 世界主要國家菸酒管理制度探討 39 第一節 日本菸酒管理制度 39 第二節 美國菸酒管理制度 48 第三節 德國菸酒管理制度 56 第四節 法國菸酒管理制度 65 第五節 英國菸酒管理制度 70 第四章 我國菸酒專賣管理制度之沿 73 第一節 明鄭及清代的專賣制度(1624年~1895年) 73 第二節 日據時代的專賣制度(1895年~1945年) 75 第三節 二次大戰後菸酒公賣到制度的廢止(1945年~2001年) 96 第五章 我國菸酒專賣制度形成與維持的政經分析 101 第一節 我國菸酒專賣制度形成之政經因素 101 第二節 1947年--從「專賣」到「公賣」政經分析 106 第三節 中美菸酒協議書之簽訂始末 110 第四節 菸酒管理法及稅法之立法 115 第六章 我國菸酒專賣制度變革之政經分析 123 第一節 菸酒專賣制度實施的困境 123 第二節 菸酒專賣制度變革之國際環境分析 125 第三節 菸酒專賣制度變革之國內環境分析 128 第四節 菸酒專賣制度變革之政經分析 13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歷史制度主義對菸酒專賣制度之解釋 149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50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56 參考文獻 161 一、中文部分 161 二、英文部分: 166 三、網站部分 168 附錄 169 附錄一 台灣專賣制度的重要事紀 169 附錄二 我國酒類產品之酒稅依「菸酒稅法」第八條規定如附稅率表 171 附錄三 臺灣省內菸酒專賣暫行條例 172 附錄四 菸酒管理法 (2004年01月07日修正) 178 附錄五 菸酒稅法(2002年06月12日修正) 192 圖 表 目 錄 圖1-1 本文的研究架構 12 表2-1 研究制度途徑差異表 26 表4-1 日據初期鴉片吸食人數與販賣金額表 77 表4-2 台鹽銷售量與銷售金額表 79 表4-3 世界各國樟腦生產比例表(單位:%) 81 表4-4 台灣菸草專賣機構 85 表4-5 台灣酒專賣機關 90 表5-1 各國菸草專賣實施表 102 表5-2 香菸與淡酒市場開放之公賣利益 111 表5-3 在加入WTO前開放烈酒進口之公賣利益 112 表5-4 菸酒稅制實施前後課稅項目及稅額之比較 114 表6-1 1962~2003年菸酒公賣利益占全國稅收比重分析表(單位:千元) 137 表6-2 菸酒新稅制暨關稅與公賣利益比較表 144 表6-3 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菸類銷量及整體菸類銷量比較表 146 表6-4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啤酒銷量及整體市場銷量比較表 148 表7-1 美國酒稅稅額表【單位:美元:新臺幣(元)】 158 表7-2 在現行菸酒稅法規定下,按酒精成分比較,各類酒每度之稅額 159

    一、中文部分
    1.丁仁方、王慶輝編著:《政府與企業》,(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第2版)。
    2.二官茂明:《改政酒稅法の手引》,(東京:財團法人大藏財務協會,平成六年(1994年)。
    3.王克陸:《台灣省菸酒公賣組織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4.王坤一:(菸酒公賣乎?民營乎?公業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8卷第11期,(1985年11月25日)。
    5.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初版,1997年11月)。
    6.王文德:《國內酒類管理制度對消費市場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7.任逸翔:(中央菸酒對決),《卓越雜誌》,(1986年4月)。
    8.江亮演、賴保禎、張德聰、紀俊臣、江林英基及杜政榮著:《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商鼎,初版,1997年6月),頁11-15。
    9.江殷臣:〈米酒問題,不能靠單一藥方〉,《中國時報論壇》,2002年12月12日。
    10.李長河:《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改制民營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1.宋鎮照著:《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5年)。
    12.吳月琴、傅傳訓:(日本菸酒稅制),台北:財政部賦稅署出國報告,(1995年)。
    13..吳月琴:,〈菸酒稅法草案簡介〉,《財稅研究》,第29卷第3期,(1997年),頁54-61。
    14.何平生:《台灣菸酒消費行為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碩士論文,1989年6月。
    15.呂殷元:〈改變假米酒文化,刻不容緩〉,《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2年12月3日。
    16.沈傳光 :〈菸酒管理法草案之剖析〉,《中國稅務旬刊》,第1720期,(2000年),頁12-15。
    17.沈傳光,〈菸酒稅法草案之剖析〉,《中國稅務旬刊》,第1747期,(2000年),頁17-18。
    18.花全、林永澤、吳月琴,〈菸酒課稅之研究〉,《財稅研究》,第26卷第6期,(1994年11月),頁19-33。
    19.林華德:《當代財政學》,(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92年)。
    20.林佳慧:〈米酒事件及談判後續〉,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評析報告,(2000年)。
    21.周文欽著:《研究方法》,(心理出版社,2002年6月)。
    22.馬小惠:〈WTO架構下之酒類地理標示保護之簡介〉,《財稅研究》第32卷第3期,(2000年5月),頁97-105。
    23.胡婉玲:《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頁86-95
    24.范雅慧:《日治時期台灣酒專賣事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25.凌忠媛:〈菸酒貨物稅之國際面比較〉,《財稅研究》,第29卷第3期,(1991年),頁203-224。
    26.郭婉容:(台灣菸酒公賣價格與公賣利益之研究),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報告書,(1968年)。
    27.郭承天:《政治學報特輯: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第31卷,(2000年),頁173-197。
    28.張世和:《台灣省菸酒專賣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年。
    29.張則堯著:《財政學原理》,(三民書局,1978年)。
    30.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著:《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翰蘆圖書公司,3版,1995年8月)。
    31.張秀蓮:(因應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積極推動菸酒專賣改制),《財稅研究》,第29卷第3期,(1997年5月),頁1-9。
    32.張采薇:〈反對米酒漲價,WTO必須重新談判〉,《南方電子報》,2002年12月24日。
    33.陳佳文:《我國菸酒專賣政策及專賣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7月。
    34.陳雪香、柯綉絹:《日本菸草專賣制度及經營型態之研究》,台北:財政部國庫署出國報告,1990年。
    35.陳維漢:《最適酒稅稅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6.陳敦源:(新制度論的範圍與方法:一個理性選擇觀點的方法論檢視),《行政暨政策學報》, 第3期,(2001年8月)。
    37.清野 真著,陳合良、陳智立譯:《日本財政部之組織》,台北: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1983年。
    38.莊雲賦:〈毒米酒效應持續擴大,管理缺失暴露無遺〉,《酒客雜誌》,124期,(2002年)。
    39.曾巨威、陳麗玟:〈菸酒課稅問題之研究〉,財政部賦稅革委員會專題報告,(1989年)。
    40.曾巨威:〈菸酒公賣事業開放民營之方式探討〉,《研考報導》,第14期,(1991年),頁50-59。
    41.曾巨威:〈市場機制的力量,再次得到印證〉,《工商時報社論》,2002年12月15日。
    42.曾令良著:《世界貿易組織法》,武漢大學,1996年12月。
    43.曾福安:《我國菸酒專賣制度之演進》,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44.傅崑成等編譯:《美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45.傅傳訓:〈日本菸酒課稅之研究:我國菸酒民營改制回歸稅制之借鏡〉,《財稅研究》,第26卷第5期,(1994年9月),頁88-104。
    46.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13版,1993年4月)。
    47.諾斯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Institutions,Institutions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48.趙揚清、陳雪香:《歐市主要國家酒類稅法及管理制度》,台北:財政部國庫署出國報告,(1992年)。
    49.劉自強:《台灣日據時期專賣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50.劉代洋:〈從社會、經濟、財政層面探討菸酒公賣事業開放民營之利弊得失〉,《研考報導》,第14期,(1991年),頁32-49。
    51.劉其昌:〈菸酒稅法制定案評逑〉,《中國稅務旬刊》,第1765期,(2000年),頁18-25。
    52.鄭慶良:《日據時期台灣之菸酒專賣》,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53.蔡木霖:(對國內菸酒製造業之實質衝擊與調整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第4期,(2003年),頁47-55。
    54.謝俊義:《新制度經濟學對當代行政改革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5月。
    55.羅光達:《香菸稅的理論探討與台灣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56.羅昌發:《WTO發展方向》,(新時代經貿法律事務所,1997年8月)。
    57.顏玉瓊:《民營化與加入WTO對我國菸酒專賣制度及菸酒稅收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8.《立法院公報》,(立法院第四屆第一會期第十四次院會紀錄,1999.06.04菸酒管理法三讀通過),1999年。
    59. 《立法院公報》,(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第三次院會紀錄2000.03.28菸酒管理法三讀通過),2000年。
    60.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建立公民營企業同時競爭環境暨菸酒公賣開放民營之建議》,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第十七次委員會報告書,(1985年)。
    61.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菸酒公賣開放民營可行性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1985年)。
    62.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菸酒公賣制度因應未來發展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1年)。
    63.財政部,《菸酒公賣局改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台北,財政部國庫署,(1987年)。
    64.財政部,《考察美國菸酒管理及查緝業務報告書》,台北,財政部國庫署,(2004年11月)。
    65.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管理制度之研擬》,台北,財政部國庫署,(1993年)。
    66.財政部國庫署,《美、德、法、英、日菸酒管理制度》,台北,財政部國庫署,(1993年)。
    67.基隆關稅局,〈菸酒產品進口通關須知〉,《通關實務》58期,(2000年)。
    68.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管理法》,(2000年4月19日訂頒,2004年1月7日重新修正實施)。
    69.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稅法》,(2000年4月19日訂頒)。
    70.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稅稽徵規則》,(2000年8月22日核定)。
    71.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管理法施行細則》,(2000年12月30日訂頒)。

    二、英文部分:
    Becker, G.S. and K.M. Murphy (1988), “A Theory of Rational Addic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6(4), 675-700.
    Cook, P.J. and G. Tauchen (1982),” The effect of liquor taxes on heavy drinking”,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3, 379-390.
    Cordes, J.J., E.M. Nicholson and F.J. Sammartino (1990), “Raising revenue by taxing activities with social costs”, National Tax Journal, 43, 343-356.
    27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2.
    Duffy, M. (1983), 「The demand for alcoholic drink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63-1978」, Applied Economics, 15, 125-140.
    Goodin, Robert,“Institutions and Their Design,”in Robert Goodin., ed.,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pp.1-53。
    Hall, Peter A. &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lisms,” Political Studies (London), vol.44, no.5 (1996), pp.936-957
    Hanke, Steve H. (1987),"Successful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 in Priv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77-86.
    Helen, D. and G. Pompelli (1989), "The demand for alcoholic beverage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effect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55, 759-770.
    Immergut,Ellen M.,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s & Society (London), vol. 26. no. 1 (1998), pp.1-34。
    Kronebuck, K(1989),"Smoking:Human and Economic Costs", Cance Investigation, 7(5), 463-477.
    Luce, B.R. and S.O. Schweittzwer (1978)," Smoking and Alcohol Abuse: A Comparison of Their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New England of Medicine, 298(10), 120-141.
    Manning, W.G., L. Blumberg and L.H. Moulton (1995),"The demand for alcohol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price"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995, 14, 123-148.
    Norgarrd, Absbjorn Sonne, “Rediscovering Reasonable Rationality in Institutional Analysi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29 (1996), pp.45-51。
    Pogue.T.F. and L.G. Sgontz (1989),"Taxing to control social costs: The case of alcoho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 79, 235-243.
    Rice, D.P., Hodgson, Y.A., Sinsheimer, P., Browner.W. and Kopstein, A.N.(1986),"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Health Effect of Smoking", Millband Memorial FundQuarterly.,64, 489-547.
    Saffer, H. and F. Chaloupka (1994),"Alcohol tax equalization and social costs",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1994, 20, 33-43.
    Selvanathan, E. A (1988),"Alcohol Consumption in the UK,1955-85:A system wide analysis", Applied Economics,1988, 20, 1071-1086.
    Sijbren Cnossen (1977) ' "Excise System —A Global Study of the Selective Taxation of Goods and Vervic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jostrand, Sven-Erik eds., Institutional Change:Theory and Empirica Findings (New York:M.E. Sharpe, 1993), pp.9-12。

    三、網站部分
    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2004)。
    2.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2004)。
    3.財政部國庫署:http://www.dnt.gov.tw (2004年5月)。
    4.財政部國庫署(菸酒資訊):http://www.dnt.gov.tw/dbmode/ (2004)。
    5.財政部賦稅署:http://www.dot.gov.tw (2004年5月)。
    6.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ncku.edu.tw (2004)。
    7.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ttw.gov.tw (2004)。

    下載圖示 校內:2006-01-14公開
    校外:2008-01-14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