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佩欣 Tsai, Pei-Hsin |
---|---|
論文名稱: |
論推計課稅與漏稅罰 A Study on the Tax Estimation and the Tax Punishment |
指導教授: |
陳汶津
Chen, Wen-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協力義務 、推計課稅 、漏稅罰 |
外文關鍵詞: | Cooperative Obligation, the Tax Estimation, the Tax Punishment |
相關次數: | 點閱:171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稽徵程序中,稽徵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36條之規定負有職權調查之義務,然由於課稅事實相關之證據資料,多發生在納稅義務人所得支配之範圍內,稽徵機關往往掌握困難,故為貫徹公平課稅之目的,稅法因此乃課予納稅義務人有一協力義務。而當納稅義務人未盡協力義務時,稅法上賦予稽徵機關得採用推計之方式核定稅額,而不按實質課稅原則為之,以平衡滿足量能課稅原則以及保障納稅義務人之隱私權。
稽徵機關合法發動推計課稅後,緊接而來就是可能產生漏稅罰之問題。我國相關稅法對漏稅罰之規定,多要求稅捐稽徵機關以「所漏稅額」或「補徵稅額」之倍數計算漏稅罰鍰(例如:所得稅法第 110 條)。然推計課稅主要之功能係在克服稽徵機關調查之困難,並且使納稅義務人不因違反協力義務而獲得租稅上利益,此與稅捐處罰重視行為之違法性、可責性,有所區別,故得否以推計之結果作為漏稅罰之基礎,即有探討之空間。
隨著納稅者權利保障法之施行,為真正落實保障納稅者權利,實現課稅公平及貫徹正當法律程序之精神,縱使在最高行政法院作成 98 年 8 月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後,相關議題仍有加以探討之重要性。本文將從稅法上之協力義務談起,從而將討論之範圍限縮在針對違反協力義務之法律效果中較具討論性之推計課稅制度,闡述相關概念內涵,並就「得否以推計結果作為處以漏稅罰之基礎」此一問題進行較深入之探討,並檢視現行法制或實務作法上是否存有不妥或不足之處,提出個人之看法與建議,期盼能就該問題之解決,有所助益。
In the tax colle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36 to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ct, tax collection authority has the duty to inquisitorial investigation. However, since most of the evidence related to taxation facts occur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taxpayer’s incom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ollection authority to investigate.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taxation fairly, the tax law therefore imposes a cooperative obligation on the taxpayer. When the taxpayer fails to perform its obligation to cooperation, the tax law empowers the authority to use an estim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ax amount, rather than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taxation, therefore to balance and fulfill ability-to-pay principle and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 taxpayer.
After the tax collection authority legally launched the tax estim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punishment for tax evasion arises. The relevant tax law of this nation on tax evasion penalties requires tax collection authority to calculate tax evasion penalties by multiples of "tax evasion" or "reimbursement tax" (for example: Article 110 of the Income Tax Law). However, the main function of tax estimation i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investigation at the tax collection authority side, and to prevent the taxpayer from obtaining tax benefits due to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obligation.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ax penalty tha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llegality and culpability of the behavior. Therefore, there is room for discussion on whether the result of tax estimation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tax evasion penal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xpayer Rights Protection Act, in order to truly protect the rights of taxpayers, realize the spirit of fair taxation and implement the due process, even after The Resolution of the Judge-council of the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on Aug, 2009, related issues are still important to be discussed.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cooperative obligation in tax law, so as to limit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in the more controversial tax estimation from the legal effect of violating the cooperative obligation and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would like to discuss deeply whether the result of the tax estimation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imposing a tax evasion penalty". It also examines whether there are any inadequacies or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r practical practices, and puts forward personal view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to be helpful in solving the problem.
一、專書著作
1.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10版,新學林,2020年9月。
2. 李惠宗,憲法要義,8版,元照,2019年9月。
3.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8版,元照,2020年9月。
4. 吳庚、盛子龍,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 16 版,三民,2020 年 10 月。
5. 洪家殷,行政罰法論,增訂2版,五南,2006年11月。
6. 陳清秀,現代財稅法原理,初版,元照,2015年9月。
7. 陳清秀,稅法基礎案例研習,1 版,新學林,2016 年 8 月。
8. 陳清秀,行政罰法,3版,新學林,2017 年 11 月。
9. 陳清秀,稅法總論,11版,元照,2019年9月。
10. 陳敏 譯,德國租稅通則,司法院,2013年5月。
11. 陳敏,稅法總論,初版,新學林,2018年2月。
12. 陳敏,行政法總論,10版,新學林,2019年11月。
13. 黃士洲,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初版,翰蘆圖書,2002年8月。
14. 黃茂榮,稅法總論: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增訂3版,植根,2012 年 3 月。
15. 黃俊杰,行政罰法,1版,翰蘆圖書,2006 年 3 月。
16. 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元照, 2 版,2005 年 9 月。
17. 葛克昌,所得稅與憲法,3版,翰蘆圖書,2009 年 2 月。
18. 葛克昌,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析論,增訂2版,元照,2018年9月。
19. 盧欽滄,稅務調查與間接證明法,修訂6版,文笙,2001 年 1 月。
20. 簡松棋,稅務機關證明納稅人課稅所得方法 : 淨資產增加法、銀行存款法及資金流程法,增修1版,三民,2006年9月。
二、專書論文
1. 林子儀,行政秩序罰之責任能力與責任條件,收錄於: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1版,元照,1993年4月
2. 李震山,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收錄於: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5版,元照,2020年3月。
3. 柯格鐘、陳汶津,稅捐債務關係,收錄於:稅捐稽徵法,2版,元照,2021年10月。
4. 柯格鐘,租稅之立法界限及其憲法上的當為要求,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 7 輯,1 版,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0 年 12 月。
5. 陳汶津、廖欽福,貪污犯罪與租稅資訊之揭露-以德國經驗為例,收錄於: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暨教學個案論文集,初版,台灣法務部廉政署,2017年11月。
6. 黃士洲,稅捐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收錄於: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初版,翰蘆圖書,2011年4月。
7. 葛克昌,稅務調(檢)察權行使及其憲法界線,收錄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3版,翰蘆圖書,2012 年4月。
8. 葛克昌,協力義務與納稅人基本權,收錄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3版,翰蘆圖書,2012年4月。
9. 葛克昌,金錢給付及協力義務不履行與制裁,收錄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3版,翰蘆圖書,2012 年4月。
10. 葛克昌,納稅人之程序基本權,收錄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3版,翰蘆圖書,2012 年4月。
三、期刊論文
1. 王建安,稅法上推計課稅之適用以所得及銷售額之推計為例,財稅法令半月刊,第40卷第21期,2017年11月,頁 26-33。
2. 林其玄,論實質課稅原則與漏稅行政裁罰—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度判字第 121 號判決評釋,嶺東財經法學,第10期,頁1-50。
3. 林天財、蕭弘毅,以推計方式核定應納稅額,作為裁處罰鍰依據之探討─以最高行政法院 98年 8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為中心,全國律師, 15 卷 2 期, 2011 年 2 月,頁35-46。
4. 江彥佐,論稅捐債務及稅捐處罰案件於稅務訴訟之舉證責任─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1556號判決評釋,東吳法研論集,第4期,2008年4月,頁33-90。
5. 李介民,從資訊自主決定權觀點探討稅法上協力義務的界限─以稅法上帳簿憑證為中心,興大法學,第 22 期, 2017 年 11 月,頁61-92。
6. 李建良,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依法行政原則—簡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二年度訴字第二三一六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69 期,2005 年 4 月,頁243-248。
7. 李惠宗,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法令月刊,第 6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頁4-27。
8. 吳志光,行政程序中當事人之協力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6期,2003 年 4 月,頁20-21。
9. 宋政佳,論稅法與其他法領域之交錯與調整,朝陽商管評論,第16卷第2期,2017年12月,頁23-39。
10. 柯格鐘,論漏稅罰-德國與臺灣稅捐法律規範之比較,東吳公法論叢,第6期,2013年7月,頁399-424。
11. 柯格鐘,稅捐稽徵協力義務、推計課稅與協力義務違反的制裁-以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 14 條規定討論與條文修正建議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110期,2019年6月,頁1-91。
12. 洪家殷,行政訴訟上之職權調查主義,律師雜誌,第 254 期, 2000 年 11 月,頁52-63。
13. 洪家殷、江彥佐,漏稅處罰訴訟案件舉證責任之研究—以漏稅之故意或過失為中心,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1期,2007年12月,頁1-42。
14. 洪東煒,推計課稅應兼顧公平與人權,稅務旬刊,第 2145 期, 2011 年 4 月,頁7-8。
15. 范文清,職權調查.推計課稅.自由心證──以最高行政法院91年度判字第2196號判決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174期,2011年4月,頁 67-75。
16. 許志文、巫念衡,從稅務查核與爭訟實務觀點談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對於協力義務之期待,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1期,2018年1月,頁27-32。
17. 陳敏,租稅稽徵程序之協力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 37 期, 1988 年 6 月,頁37-78。
18. 陳清秀,加值型營業稅之「所漏稅額」之計算-釋字第 660 號解釋評析,東吳法律學報,第21 卷第 4 期, 2010 年 4 月,頁275-305。
19. 陳清秀,納稅者權利保護之回顧與展望,月旦財經法雜誌,第 21 期, 2010 年 6 月,頁115-145。
20. 陳清秀,推計課稅與處罰──評析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八年八月份第二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1卷,2010年6月,頁233-247。
21. 陳清秀,推計課稅之運用應符合經驗法則/高高行89訴805,台灣法學雜誌,第168期,2011年1月,頁163-166。
22. 陳清秀,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對稅務訴訟審理之影響(上),植根雜誌,第33卷第11期,2017年11月,頁417-440。
23. 張偉志,論稅務調查之界限─兼評最高行政法院 103 年度判字第 407 號判決,稅務旬刊,第2344 期, 2016 年 11 月,頁14-18。
24. 張永明,租稅法定主義之界線,月旦法學教室,第66期,2008年4月,頁6-7。
25. 張永明,稅法學研究方法論,台灣法學雜誌,第 411 期,2021年3月,頁19-36。
26. 盛子龍,潘多拉的盒子—釋字第六0六號解釋簡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79 期,2006年 2 月,頁280-283。
27. 莊柏毅,論漏稅罰處分之舉證責任分配(中),稅務旬刊,第1952期,2005年12月,頁14-19。
28. 黃源浩,營業稅法上協力義務及違反義務之法律效果,財稅研究,第 35 卷第5 期,2003年9月,頁135-151。
29. 黃源浩,企業併購案件中的商譽攤銷與納稅人協力義務的界限,輔仁法學,第49期,2015年6月,頁155-218。
30. 黃士洲,我國租稅裁罰上證據法則的實例評析,財稅研究,第35卷第2期,2003年3月,頁68-86。
31. 黃士洲,徵納協同主義下稅捐調查與協力義務的交互影響關係─兼論製造費用超耗剃除的規定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頁90-111。
32. 黃茂榮,稅法上之登記義務,經社法制論叢,第 5 期,1990年1月,頁10-40。
33. 黃茂榮,實質課稅原則,植根雜誌,第18卷第8期,2002年8月,頁22-32。
34. 黃茂榮,論稅捐罰則(下),植根雜誌,第21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23-40。
35. 黃俊杰,事實定性爭議與推計課稅,稅務旬刊,第 2273 期,2014年11月,頁 20-26。
36. 黃奕超,推計課稅之適用範圍(下)──兼論最高行政法院98年8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之適用現況,台灣法學雜誌,第229期,2013年8月,頁21-32。
37. 葛克昌,所得稅法裁判評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卷,2001年1月,頁90-98。
38. 葛克昌,漏稅罰之所漏稅額可否推估—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 8 月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 145 期, 2010 年 2 月 1 日,頁241-247。
39. 葛克昌,稅捐行政法:第三講-稅捐申報與納稅人權利,第90期,2010年04月,頁74-83。
40. 葛克昌,稅捐行政法:第四講-協力義務與納稅人權益,月旦法學教室,第92期,2010年6月,頁56-62。
41. 葛克昌,稅捐罰與憲法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 202 期, 2012 年 2 月,頁114-139。
42. 葛克昌、馮嵩崴,事實審可否提出反證推翻推計─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6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6期,2018年10月,頁41-46。
43. 廖欽福,納稅者權利保護的新視角(上),稅務旬刊,第 1938 期,2005年7月,頁42-45。
44. 廖欽福,論租稅法學之研究及其在我國的發展,財稅研究,第3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166-180
45. 廖欽福,租稅概念與特徵之解析(下),稅務旬刊,第 1848 期,2003年1月,頁34-35。
四、學位論文
1. 林原田,營業稅法上漏稅行政罰之實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2月。
2. 柯格鐘,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3. 李建政,推計課稅之研究─以稅務訴訟證據法則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4月。
4. 洪吉山,稅捐申報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 2002年12月
5. 涂靖銘,協力義務的違反與漏稅罰之檢討-參考德國立法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6. 張菡容,論租稅法上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 年 8 月。
7. 黃鳳嬌,租稅法上之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8. 黃慧英,我國所得稅推計課稅實務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9. 黃冠偉,稅捐協力義務及其違反效果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7 月。
10. 楊保安,所得稅法推計課稅法律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11. 簡均佾,稅捐法定主義下協力義務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2. 劉士昇,推計課稅規範基礎之研究—以釋字第二一八號解釋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年7月。
13. 謝宜珊,論租稅資訊隱私之保護,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