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怡瑄 Chen, Yi-Shuan |
|---|---|
| 論文名稱: |
格林童話文言選譯本《時諧》研究 A research on Classical Chinese selected translations of Grimm's Fairy Tales"shi xie" |
| 指導教授: |
陳益源
Chen, Yi-Yu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6 |
| 中文關鍵詞: | 《時諧》 、《格林童話》 、《German Popular Stories》 、文言童話 、格林兄弟 |
| 外文關鍵詞: | " shi xie ", "Grimm's Fairy Tales", "German Popular Stories", Classical Chinese Fairy Tales, Brothers Grimm |
| 相關次數: | 點閱:84 下載:3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東方雜誌》於1909年到1910年間分成19期連載短篇小說系列:「時諧」,共刊登56則故事,191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將其集結成《時諧》 一書,分成上下卷出版。其中至少包含53則《格林童話》的故事。雖未將210則故事完整翻譯,但於1934年魏以新中譯本《格林童話全集》出版前,《時諧》確為早期收錄最多則《格林童話》中譯故事之著作。綜觀至今研究,論及此書者寡,且無研究《時諧》之專著。本文考據《時諧》一書依據之原文與其譯者,首先釐清《時諧》翻譯之原文文本是否為Edgar Taylor的《German Popular Stories》一書,再逐一與《格林童話》故事作校讎,確認《時諧》與《格林童話》的關係。第二部分則進一步對故事內容作梳理,探討中國化後西方童話的元素有何改變,並進而分析《時諧》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質。最後從歷史文化視角作整體性探討,針對其定位及價值作討論,說明《時諧》於西方童話譯介及中國童話發展中分演何種角色,探討西方現代文藝進入中國,如何與當時社會背景與文化互相碰撞,以及歷史文化與文學如何互相影響。
From 1909 to 1910, "Oriental Magazine" was divided into 19 serialized short stories series: "Shi xie", with a total of 56 stories published. . It contains at least 53 "Grimm's Fairy Tales" stories. Although the 210 stories have not been fully translated, before Wei Yixin's new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Grimm's Fairy Tales" was published in 1934, "Shi xie" was indeed the early work that included the most Chinese-translated stories from "Grimm's Fairy Tales". Looking at the research so far, few people have discussed this book, and there is no monograph on "Shi xi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riginal text and its translator of the book "Shi xie". First to clarify whether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translation of "Shi xie" is the book "German Popular Stories" by Edgar Taylor, and then to proofread the stories of "Grimm's Fairy Tales" one by one.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 xie" and "Grimm's Fairy Tales".
The second part will further sort out the content of the story, discuss how the elements of Western fairy tales have changed after Siniciz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Shi xie".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research will make a holistic discussion, discuss its positioning and value, explain what role "Shi xie" play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fairy ta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iry tales. And discuss how Western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 entered China and how it interacted with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Context and culture collide, and how history,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fluence each other.
一、原典文獻
1.﹝南朝宋﹞東陽無疑:《齊諧記》。
2.﹝清﹞周桂笙:《新庵諧譯》,上海:上海清華書局,1903年。
3.﹝清﹞鄭貫公:《時諧新集》香港: 香港中華印務有限公司,1904年。
4.﹝清﹞孫毓修編:《童話》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至1923年。
5.上海商務印書館:《東方雜誌》,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1910年。
6.﹝清﹞佚名:《時諧》(小本小說)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
7.﹝清﹞佚名:《時諧》(小本小說)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
8.﹝清﹞佚名:《時諧》上卷,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9.﹝清﹞佚名:《時諧》下卷,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10. 東方雜誌社:《東方雜誌》,期刊合訂本(第22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
11. 東方雜誌社:《東方雜誌》,期刊合訂本(第23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
12. 東方雜誌社:《東方雜誌》,期刊合訂本(第24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
13. 東方雜誌社:《東方雜誌》,期刊合訂本(第25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
14. 東方雜誌社:《東方雜誌》,期刊合訂本(第26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著
1. 趙景深:《童話概要》,北京:北新書局,1927年。
2. 趙景深:《童話論集》,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
3. 劉萬章編:《廣州民間故事》,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1929。
4. 趙景深:《童話評論》,上海:新文化書局,1935年。
5. 舒新城、陳望道、夏征農主編:《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
6. 葉聖陶:《我和兒童文學》,上海: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0年。
7.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8.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897-1916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9. 洪汛陶:《童話學》,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10.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兒童文學小論: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 王泉根:《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文論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 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3.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兒童文學辭典》,四川: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年。
14. 金燕玉:《中國童話史》,南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1992年。
15. 洪長泰:《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16. 施蛰存:《文藝百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17. 吳其南:《中國童話發展史》,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年。
18. 中華書局編輯部:《中華成語詞典》(吉林:中華書局,2009年。
19. 伍紅玉:《童話背後的歷史──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1900-193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0年。
20. 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香港: 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1年。
21. 張錯:《西洋文學手冊──文學詮釋舉隅(第二版)》,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22. 陸霞:《走進格林童話——誕生、接受、價值研究》,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年。
23.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24. ﹝德﹞格林兄弟著,上海商務印書館譯,賴雲慈編著:《當古典遇到經典:文言格林童話選》,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25. 賴慈芸:《譯難忘:遇見美好老譯本》,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二)中文譯著
1. ﹝德﹞格林兄弟著,趙景深譯:《格列姆童話集》,上海:崇文書局,1928年。
2. ﹝德﹞格林兄弟著,劉海蓬、楊鐘健譯:《德國童話集》(上海:文化學會,1928年
3. ﹝德﹞格林兄弟著,張昌祈譯:《雪婆婆》,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
4. ﹝德﹞格林兄弟著,陳駿譯:《跛老人》,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
5. ﹝德﹞格林兄弟著,徐珞、余曉莉、劉東瑜譯:《格林童話全集(第一冊)》,
6.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7. ﹝德﹞格林兄弟著,徐珞、余曉莉、劉東瑜譯:《格林童話全集(第二冊)》,
8.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9. ﹝德﹞格林兄弟著,徐珞、余曉莉、劉東瑜譯:《格林童話全集(第三冊)》,
10.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1. ﹝德﹞格林兄弟著,徐珞、余曉莉、劉東瑜譯:《格林童話全集(第四冊)》,
12.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3. ﹝德﹞格林兄弟著,魏以新譯:《格林童話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14. ﹝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楊武能、楊悅譯:《格林童話全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年。
15. ﹝德﹞格林兄弟著,﹝美﹞杰克‧奇普斯注,姚了了譯:《格林童話初版全集:全註解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
(三)外文專著
1. Grimm Jacob and Grimm Wilhelm and Edgar Taylor,”German Popular Stories vol I”,C. Baldwyn,1823.
2. Grimm Jacob and Grimm Wilhelm and Edgar Taylor, ”German Popular Stories vol II”, C. Baldwyn,1826.
3. Grimm Jacob and Grimm Wilhelm and Edgar Taylor, ”German Popular Stories:With Illustrations After the Original Designs of George Cruikshank”,John Camden Hotten,1869.
4. Jacob Grimm and Wilhelm Grimm, translated by Edgar Taylor and Marian Edwardes,”Grimm's Household Tales”,LONDON:J. M. DENT & SONS Ltd,1912.
5. Ritta Oittinen,“Translating for Children”,Routledge,2002.
6. Grimm Jacob and Grimm Wilhelm and Zipes,Jack, “The Original Folk and Fairy Tales of the Brothers Grimm:The Complete First Edi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7. ﹝美﹞Lawrence Venuti:《譯者的隱身:一部翻譯史(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三、學位論文
1. 胡榮蓮:《格林童話中文譯本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2. 詹子嫻:《〈格林童話〉版本演變的歷史解釋》,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 鄭歡歡:《關於中國早期童話片《飛行鞋》探源》,《當代電影》,第2期,2013年。
4. 趙國春:〈晚清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安徽:安徽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吳雪珍:〈論兒童文學的翻譯〉(福建:福建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6. 桂念:〈萌芽時期中國兒童文學之翻譯〉(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 李麗:《生成與接受: 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研究, , 1898-1949》,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8. 蘇郁茜:〈《伊索寓言》首部漢譯本《況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四、期刊論文
1. 史濟豪:〈童話的特證和定義與中國古代童話──與張士春同志商榷〉《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頁76-79,第4期,1982年。
2. 金燕玉:〈茅盾的兒童文學翻譯〉(《蘇州大學學報》,第一期,1986年。
3. 金燕玉:〈中國童話的演變〉,《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江蘇:蘇州大學,第二期,頁75-82,1992年。
4. 李麗〈清末民初(1898─1919)兒童文學翻譯鳥瞰〉(《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5年。
5. 伍紅玉:〈格林童話版本及其近代中譯〉,《德國研究》,第4期,第21卷,頁62-80,2006年。
6. 張秦、楊敏:〈格林童話在中國〉,《世界文學評論》第二期,湖北:長江文藝出版,頁290-293,2006年。
7. 傅品晶〈《格林童話》漢譯流傳與變異〉,《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期,頁148-150,2008年7月。
8. 壽敏霞:〈兒童文學翻譯綜述〉,浙江:《宿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2008年。
9. 吳建福:〈《格林童話全集》魏以新譯本分析〉,福建:《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卷14期,頁69-73,2011年12月。
10. 杜榮:〈格林童話與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誕生──紀念格林兄弟《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出版二百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六期,頁99-104,2012年。
11. 杜榮:〈格林童話_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_紀念格林童話誕生200周年〉(《德國研究》,第3期,第27卷,頁98-128,2012年。
12. 陸霞:〈說說格林童話全集的漢譯史〉,《當代文壇》,第4期,頁157-159,2012年7月。
13. 魏雪梅:〈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發展與反思(1919-2012)〉,湖北:《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第5期,2013年。
14. 秦弓:〈五四時期的兒童文學翻譯(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卷,第五期,頁41-46,2014年9月。
15. 李瑩瑩:〈民國時期童話翻譯中的文類問題——以《白雪公主》在民國時期的翻譯為例〉,《貴州社會科學》,第11期,頁45-50,2017年。
16. 高璐夷:〈百餘年兒童文學翻譯之索隱〉,北京:出版發行研究,第3期,2017年。
17. 舒暢〈2000─2016年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綜述〉,河北:《大眾文藝》,第3期,2018年。
18. 張素玫:〈格林童話的百年中譯與傳播〉,《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頁104-112,2018年。
19. 馬福華:〈百年來西方童話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出版發行研究》,第一期,頁98-105,2021年1月。
20. 徐君毅:〈童話的「千層皮」現象——略論《格林童話》在清末民初的翻譯〉,《東方翻譯》第1期,2012年,頁31-36。
四、網路資源
1.《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網頁:https://www.britannica.com/art/childrens-literature
2.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網頁: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82175/。
3.維基百科,網頁: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7%AB%A5%E8%A9%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