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瑋靜
Liu, Wei-Ching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南市綠地空間規劃與臺南公園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Urban Greens Planning and Tainan Park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指導教授: 吳秉聲
Wu, Ping-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市區改正都市計畫綠地空間規劃臺南公園
外文關鍵詞: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Urban Planning, Green Spaces, Tainan Park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著眼於日治時期「臺南市綠地空間」及「臺南公園」之規劃,試圖以不同觀點切入都市公園史脈絡,目的在於探究日治時期臺南市如何從一個城牆城市發展出現代化綠地空間與公園建設。研究目的之一,是釐清臺南市綠地空間規劃與變遷脈絡,以1911、1929及1941年的市區改正及都市計畫圖,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綠地空間的出現、轉變與發展,分析擴張和分佈位置的變化,以及規劃的落實與否。研究目的之二,為分析日治時期臺南公園空間特性,藉由史料整理與地籍復原,建構日治時期臺南公園空間樣貌。

    基於上述研究脈絡,本論文將日治時期臺南市綠地空間規劃分作三個時期:(一)圓環道路開闢與南北公園計畫(二)綠地南向擴張與小公園出現(三)綠地系統完整性建構。從中發現綠地空間從「計畫」到「落實」之間會基於執政者決策、土地取得不易等因素,將決定綠地開闢與否,或產生計畫廢止、變更、擴張等規劃方式。

    最後,在臺南公園規劃的探討中,透過「基地選址與空間配置」、「設施與植栽」等面向進行空間特性的討論。研究發現,臺南公園規劃出休閒、教育、運動等兼具西方與日本風格的設施,並栽種多樣化的熱帶植栽,此現象普遍出現於同時期臺灣各地都市公園,為因應當時政策與社會需求所產生的空間特徵。然而,不論是公園用地選址,還是順應原空間紋理的規劃方式,又可見臺南公園規劃的在地性。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urban greens and the Tainan Park planning, in Tainan ci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45). By the documentary source books about urban planning,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xpanding process of urban greens. B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Tainan Park, the second purpose is to clarify the original space of Tainan Park.

    As mentioned above, this thesis divides the urban greens planning of Tainan city into four periods: (1) Paving roundabouts and planning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Parks. (2) Planning for Tainan Park. (3) Expanding the urban greens and planning for the neighborhood parks. (4) Establishing the urban green spaces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decision of the government or the difficulty of land acquisition will decide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k or not.

    Finally, in the discussion of Tainan Park planning. This thesis found that Tainan Park planned leisure, education, sports and other facilities with Western and Japanese styles. This phenomenon is common in urban parks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policy and social needs. However, the locality of Tainan Park planning can be seen by the site selection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目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取向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8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都市公園與綠地空間發展歷程 13 第一節 公園的起源與發展 13 第二節 公園概念引入臺灣 20 第三節 發展綠地空間規劃政策 26 第四節 小結 29 第三章 臺南市綠地空間規劃與變遷 31 第一節 傳統城牆城市的現代化建設 31 第二節 圓環道路開闢與南北公園計畫 36 第三節 綠地南向擴張與小公園出現 44 第四節 綠地系統完整性建構 50 第五節 小結 55 第四章 臺南公園規劃空間特性 61 第一節 基地選址 61 第二節 空間分區與動線安排 67 第三節 設置設施 78 第四節 植栽配置 99 第五節 公園設置後與都市空間之關係 106 第六節 小結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113 第一節 結論─ 綠地空間規劃過程與呈現 113 第二節 後續研究 114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22

    土木調查委員會,《臺南市町名說明書》,1916年9月8日。
    大橋正義,〈臺灣ノ並木ニ就テ〉,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林學科,1934 。
    不著作者,《記念臺灣寫真帖》,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發行,1915。
    不著作者,《基隆市の衛生》,基隆市:基隆市役所,1935。
    不著作者,《臺南市志 卷三 政事志(上)》,臺南市政府編印,1978。
    不著作者,《臺南市要覽》,臺南市:臺日社臺南支局,1935。
    不著作者,《臺南市商工案內》,臺南市:臺南市勸業協會,無頁次,19340725。
    不著作者,《臺灣寫真帖第2卷第1集》,〈臺南大北門と荒廢せる城壁の一部〉,1915。
    不著作者,《臺灣寫真帖第2卷第2集》,〈臺南健兒の野球競技(臺南市)〉,1915。
    田代安定,《臺灣街庄植樹要鑑》,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00。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園史の研究 欧化の系譜》,京都:思文閣出版,1995。
    吉野豐次郎,《臺灣跋涉》,〈臺南遊〉,19330501。
    早川透,〈都市計畫の理論と實際〉,《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臺北:小川廣吉,1937。
    江崎藤雄,〈臺灣之庭園と公園〉,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林學科,1931。
    何翠莉,〈台北市都市公園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台大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秉聲,〈一個港道變遷下的空間研究-以台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為例 (1624-1926)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吳秉聲,〈清領時期臺南城市空間結構復原之研究(1875-1895)-以數位化之1920年代〈臺南市地籍圖〉為建構基礎〉,《建築學報》,第85期,2013。
    宋曉雯,〈日治時期圓山公園與臺北新公園之創建過程及其特徵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
    杉山靖憲,《臺灣名勝舊蹟誌》,臺灣總督府出版,1916。
    李念潔,〈日治時期臺北公園設計的西方源流探討及其空間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李瑞宗,〈日治時期台灣庭園的植栽圖像與配置〉,《TA台灣建築雜誌》, 2005, Vol.120。
    李瑞宗,《臺南公園,如鏡反射》,臺南市 : 臺南市政府,2017。
    李麗雪,〈由都市公園發展的觀點探討台北市都市公園之演變》,台大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889。
    周茂欽,《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東京市市史編纂係編,《東京案内 上巻》,裳華房,1907。
    後藤朝太郎,《現在の臺灣》,東京市:白水社,1920。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3。
    范勝雄,〈臺南市都市計畫志(上)〉,《臺灣文獻》,第30卷,第2期,1979。
    徐美燕,〈都市公園文化地景的建構與變遷:以臺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5。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臺南公園相關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南市: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2017。
    針谷鐘吉,《西洋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自然公園》,章敬三翻譯,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5。
    張良澤、高坂嘉玲,《日治時期(1895-1945)繪葉書─臺灣風景明信片 臺南州卷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14。
    張耘書,《臺南府城舊街新路》,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曾惠裏,〈台灣傳統園林的歷史發展及空間特性〉,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1。
    森田重,〈新竹公園並ニ新竹森林公園ノ設計、計劃ニ就テ〉,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1936。
    進士五十八,《日比谷公園-歴史&魅力探見ガイド》,東京:東京都公園協会出版,2013。
    黃于禎,〈府城(台南)北門城外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世孟主持,《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7。
    黃世孟編譯,《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台北市:胡氏圖書出版,1992。
    黃武達,〈日治時代之臺南市近代都市計畫(一)〉,1995。
    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台北縣: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0。
    黃采瑜,〈日治時期臺灣都市公園的建立與發展—以嘉義公園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黃采瀅,〈日治時期1895-1945城市公園圖像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理論班碩士學位論文,2009。
    廖淑婷,〈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2003。
    臺南公園造營管理者編,《臺南公園造營要覽》,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所藏,1917。
    臺南市役所,《臺南市例規類集》,〈臺南市公園使用條例〉,19210531。
    臺南市政府,《臺南公園歷史文化意涵與再生策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7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文獻第11輯:臺南公園百歲紀念》,2017。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計畫書》,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臺南市政府建設局,《臺南公園整建計畫植栽調查》,2004。
    臺南廳土木係,《大正4年12月臺南廳土木係事業概要》,1915。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概要》, 1940。
    臺灣總督府內務部,《大正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事業概要》,1925。
    臺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資料》,臺灣總督府內務局發行,1931。
    裴駿,〈以數位再現方式進行臺南府城城池拆遷歷程之研究(1875-1945)〉,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13。
    趙玲瑜,〈臺灣都市公園空間內容變遷之探討〉,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1999。
    劉為光、盧紀邦、陳世明,〈臺南市舊城邊緣帶空間型態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的文化意涵〉,《建築學報》,第85期,頁227-244,2013。
    蔡佩蓉,〈壽山,誰的臺灣意象?日治時期公共空間的文化意涵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與語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蔡侑樺,《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臺南市:臺南市文化局,2017。
    蔡侑樺、徐明福,〈日治時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及臺南衛戍病院設置歷程之研究〉,戴文鋒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臺南:臺南市文化局,2010。
    蔡厚男,〈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鄭安佑,〈都市空間變遷的經濟面向-以臺南市(1920年-1941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8。
    蕭文,《水交社記憶》,臺北市 : 臺灣商務,2014。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北公園設置及共同墓地變更方伺指令」(1896年7月14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十二卷之一〉,典藏號:00000091001。
    「臺南市區計晝委員會日誌、臺南市區計畫委員會規程、臺南市區計畫委員會議事錄、臺南市區計畫委員會文書收受發送簿、臺南市區計畫委員會審議事項ニ付取調報告」(1899年9月1日),〈明治三十五年十五年保存追加第四卷附一冊〉,典藏號:00004709001。
    「臺北公園內設備ニ關スル件」(1906年06月29日),〈明治三十九年永久保存第三十四卷〉,典藏號:00001188032。
    「臺南市街市區計畫及其ノ地域決定令達(臺南廳)」(1910年3月2日),〈明治四十四年永久保存追加第十四卷〉,典藏號:00001901007。
    「富地近思外十一名臺南公園造營費寄附募集許可」(1912年6月1日),〈明治四十五年十五年保存特殊第一卷〉,典藏號:00005590011。
    「臺南廳報第三十九號告示第五號」(1913年6月4日),〈大正二年永久保存第三十一卷〉,典藏號:00002118005。

    日治時期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臺南新報》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gissrv4.sinica.edu.tw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https://maps.nlsc.gov.tw/
    國立中興大學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卒業報文 tahda.lib.nch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http://stfb.ntl.edu.tw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https://tm.ncl.edu.tw/index?lang=chn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21-01-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