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姜明誼 Chiang, Ming-Yi |
|---|---|
| 論文名稱: |
犯罪所得沒收與追徵之保全扣押 The seizure for confiscation and compulsory collection of proceeds of crime |
| 指導教授: |
王士帆
Wang, Shih-F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 畢業學年度: | 10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19 |
| 中文關鍵詞: | 沒收 、追徵 、保全 、扣押 、犯罪所得 、德國刑事訴訟法 、歐盟 |
| 外文關鍵詞: | confiscation, compulsory collection, seizure, proceeds of crime, Germa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uropean Un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刑事訴訟法》於2016年修法,主要目的為犯罪所得剝奪,本論文主要探討其中保全犯罪所得沒收與追徵之扣押,而作為我國立法例的德國《刑事訴訟法》於2017年修法,在比較我國新《刑事訴訟法》與德國新《刑事訴訟法》後,發現我國新法仍存在不少問題。宏觀來看我國欠缺扣押的單獨法律體系,證據扣押、沒收扣押與追徵扣押亦無各自體系,單看保全犯罪所得扣押之體系,我國沒收扣押與追徵扣押之授權規定不如德國法完整;追徵扣押裁定的規定並不要求記載價額,這除了是違反追徵扣押性質以外,還可能造成超額扣押的危險;除此之外,解消金額的忽略也容易造成受干預人財產權不必要的過度干預;關於保全扣押方式的立法密度,也不及我國《強制執行法》,條文尚有諸多意義不明確的要件;在被害人發還程序,我國並沒有採取被害人賠償制度為中心思考,因此欠缺被害人發還程序的獨立體系;另外也欠缺被害人通知程序;關於法律救濟途徑,事後陳報並撤銷制與準抗告皆有不適用的對象,因此造成司法警察(官)所為的某些扣押類型將欠缺法律救濟;而最後我國2018年金融八法所新增的潛在被害人條款,應全數刪除,回歸適用《刑法》與《刑事訴訟法》本身的制度。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compare the seizure of the proceeds of crime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aiwan with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Germany. The revelation brought by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Germany gives advices and references to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aiwan. Aft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eizure for confiscation and compulsory collection of proceeds of crime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aiwan and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Germany,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aiwan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at can be improved. And this thesis proposes some points as a research result and looks forward to improving the Taiwan legal system. First, search, seizure of evidence, seizure of confiscation and seizure of compulsory collection should have an independent system. Second, the warrant of the seizure of compulsory collection should record the amount of the price and the amount of the guarantee. Third, the legislative density of seizure methods should be increased. Fourth, the legal system for returning object to victims and the victim notification proced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Fifth, the loophole of legal remedies should be filled. Six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potential victim clauses of the eight financial laws should be deleted.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刑事訴訟法(上)》,2012年9月,承法數位文化總經銷。
2.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修訂6版,2016年8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 李惠宗,《憲法要義》,7版,2015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2008年1月,增訂10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
5.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2008年1月,增訂10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
6.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冊)》,2006年11月,修訂5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
7. 林書楷,《刑法總則》,2版,2014年9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 林東茂,《刑法綜覽》,8版,104年8月,一品文化出版社。
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8版,2017年9月,自版。
10.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冊》,2017年9月,8版,自版。
11. 林鈺雄,《搜索扣押註釋書》,2002年10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2.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2006年10月,自版。
13.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16版,2016年9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4. 許澤天,《刑法各論(一)財產法益篇》,2017年2月,自版。
15. 連孟琦,《德國刑事訴訟法附德國法院組織法選譯》,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6. 陳麗娟,《里斯本條約後歐洲聯盟新面貌》,2010年9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7. 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上)》,2010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8.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2012年3月,4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9.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5版,2017年9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再版,1986年9月,三民書局處份有限公司。
21. 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5次修訂版,2004年2月,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2. 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修訂10版,2015年11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論文集
1. 王士帆,〈德國犯罪利得之扣押與假扣押-以基礎規定(§§111b~111f StPO)為中心〉,《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 王士帆,〈犯罪所得沒收與追徵之保全扣押-談立法地位〉,收錄於《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3. 王士帆,〈德國犯罪利得之扣押與假扣押—以基礎規定(§§111b~111f StPO)為中心〉,《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4. 李聖傑,〈犯罪物沒收〉,收錄於《沒收新制(一)―刑法的百年變革》,2016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5. 林鈺雄,〈沒收之程序問題〉,《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6. 林鈺雄,〈綜覽沒收新舊法〉,收錄於《沒收新制(一)―刑法的百年變革》,2016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7. 林鈺雄,〈金錢利得及其替代價額之沒收〉,收錄於《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8. 林鈺雄,〈利得沒收新法之審查體系與解釋適用〉,收錄於《沒收新制(一)―刑法的百年變革》,2016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9. 許絲捷,〈第三人犯罪所得之沒收〉,收錄於《沒收新制(一)―刑法的百年變革》,2016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0. 陳重言,〈第三人利得沒收之立法必要及其基礎輪廓-源自德國法規範與實務之啟發〉,收錄於《沒收新制(一)―刑法的百年變革》,2016年7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1. 陳重言,〈沒收新制之時的效力―裁判時新法適用原則與施行法統合效果〉,收錄於《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2. 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1998年6月,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3. 陳信安,〈由憲法觀點論刑法新修之不法利得沒收規定〉,收錄於《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4. 連孟琦,〈2017年德國沒收新制中賠償被害人模式〉,收錄於《法學與風範——陳子平教授榮退論文集》,2018年1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5. 薛智仁,〈評析減免沒收條款〉,收錄於《沒收新制(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201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三)期刊論文
1. 王士帆,〈2017年德國沒收新法-從新原則與裁判安定性〉,《司法周刊》,第1863期,2017年8月18日,第2-3版。
2. 王士帆,〈2017年德國犯罪所得沒收新法——刑法基礎規定綜覽〉,《政大法學評論》,第153期,2018年6月,頁81-143。
3. 王士帆,〈金融八法犯罪所得發還「潛在被害人」-對金融罪犯讓利的修法〉,《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0期,2018年9月,頁5-15。
4. 朱石炎,〈評述刑法第二條第二項之修正-質疑修正沒收關於時之效力〉,《司法周刊》,第1782期,105年1月15日,第2版。
5. 李傑清,〈金融帳戶之凍結、扣押或禁止處分〉,《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3期,2010年3月,頁185-235。
6. 何賴傑,〈逮捕、搜索與扣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2001年8月,頁118-127。
7. 何賴傑,〈搜索及其相關之強制處分之對案(丙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9期,2001年2月,頁50-59。
8. 余麗貞,〈刑法沒收新制介紹〉,《檢察新論》,第20期,2016年7月,頁101-121。
9. 柯耀程,〈扣押問題定性與思辯〉,《高大法學論叢》,第6卷第2期,2011年3月,頁103-130。
10. 吳俊毅,〈2017年德國刑事訴訟法為保全追徵與罰金執行的假扣押-財產權保障與刑事訴訟上有效執行需求權衡的啟發〉,《月旦刑事法評論》,第7期,2017年12月,頁55-68。
11. 林鈺雄,〈法人犯罪及不法利得之沒收──評大統混油案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014年12月,頁94-111。
12. 林鈺雄,〈洗茶詐欺犯罪所得之沒收與發還──程序篇(中)〉,《法務通訊》,第2860期,106年7月21日,第6版。
13. 林鈺雄,〈法官保留原則與干預處分專庭──以通訊監察之修法芻議為例〉,《月旦法學教室》,第136期,2014年2月,頁55-65。
14. 林鈺雄,〈綜覽沒收程序新法(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75期,2017年5月,頁47-57。
15. 林鈺雄,〈警察之扣押權限〉,《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2001年11月,頁14-15。
16. 林宗志,〈新修正刑事訴訟法沒收保全規範之檢討──以犯罪利得為中心〉,《管理與法遵》,第1卷第2期,2016年月,頁87-109。
17. 胡天賜,〈從刑法沒收新制探討行政執行與沒收之優先順序〉,《法務通訊》,第2843期,106年3月24日,第7-10版;
18. 張志偉,〈刑法不法利得沒收制度溯及適用之憲法問題〉,《法令月刊》,第68卷第6期,2017年6月,頁107-130。
19. 張峻嘉,〈再評沒收制度修正對行政執行程序之影響──以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為中心(二)〉,《法務通訊》,第2863期,106年8月11日,第3-5版。
20. 陳文貴,〈刑事訴訟法增訂保全扣押相關條文立法過程與簡釋〉,《司法週刊-司法文選別冊》,第1805期,105年7月1日,頁20-38。
21. 陳重言,〈簡評大統混油案之非常上訴──啟動沒收制裁的觀念改造工程〉,《台灣法學雜誌》,第265期,2015年2月,頁11-16。
22. 陳典聖,〈刑事扣押程序與強制執行程序之競合與處理〉,《月旦裁判時報》,第61期,2017年7月,頁65-76。
23. 黃士元,〈偵查中保全扣押犯罪所得〉,《司法新聲》,第123期,106年7月,頁7-39。
24. 黃宗旻,〈新修正之刑法沒收相關規定的爭議問題〉,《萬國法律》,第207期,2016年6月,頁2-14。
25. 柯耀程,〈沒收法制修正之評釋〉,《軍法專刊》,第62卷第3期,2016年6月,頁1-22。
26. 曾淑瑜,〈犯罪所得沒收追徵及保全程序之研究〉,《軍法專刊》,第58卷第2期,2012年4月,頁41-66。
27. 潘怡宏,〈論保全證據與保全沒收執行之獨立扣押的競合〉,《萬國法律》,第207期,2016年6月,頁15-27。
28. 蔡彩貞,〈我國刑事沒收特別程序之建制與淺析〉,收錄於《司法週刊──司法文選別冊》,第1805期,2016年7月1日,頁4-19。
29. 劉邦繡,〈論偵查程序中犯罪利得扣押與強制執行程序金錢債權扣押收取之競合-從偵查審判實際案例出發〉,《月旦裁判時報》,第61期,2017年7月,頁39-64。
30. 蕭宏宜,〈同意搜索的自願性判斷標準──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76號刑事判決〉,《法令月刊》,第63卷第8期,頁28-43。
31. 薛智仁,〈犯罪所得沒收制度之新典範?──評析食安法第四十九條之一之修正〉,《臺大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2015年11月,頁1327-1394。
32. 薛智仁,〈2016年刑事程序法發展回顧:沒收程序法、羈押閱卷與證據法則〉,《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特刊,2017年11月,頁1493-1529。
33. 薛智仁,〈刑事沒收制度之現代化:2015年沒收實體法之立法疑義〉,《臺大法學論叢》,第47卷第3期,2018年9月,頁1053-1123。
(四)學位論文
1. 吳絮琳,《禁止扣押之研究──以對新聞媒體之扣押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2. 周俞宏,《論犯罪所得之剝奪》,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五)報章與網路資料
1. 許澤天,第三人的不當所得也應沒收,自由時報,2014年11月3日,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26945(最後瀏覽日期:107年5月23日)
2. 李佳玟,民主國家中的同意搜索,想想論壇,2016年3月12日,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253(最後瀏覽日期:107年5月23日)
3. 張國仁,汪傳浦帳戶9億美元 瑞士法院續扣押,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17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17004794-260401(最後瀏覽日:2018年3月12日)。
4. 周思宇,拉法葉案 外交部:瑞士持續凍結汪傳浦資產,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33748(最後瀏覽日:2018年3月12日)。
5. 許書維、曹勝彰,惡劣!大統54種油 添加銅葉綠素,三立新聞網,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83(最後瀏覽日:2018年3月12日)。
二、德文文獻
(一)專書
1. Beulke/Swoboda, Strafprozessrecht, 14. Aufl., 2018, Heidelberg: C.F. Müller.
2. Roxin/Schünemann, Strafverfahrensrecht, 29. Aufl., 2017, München: C. H. Beck.
3. Kindhäuser, Strafprozessrecht, 3. Aufl., 2013, Baden-Baden: Nomos.
(二)註釋書
1. Meyer-Goßner/Schmitt, StPO, 61. Aufl., 2018, München: C. H. Beck.
2. Burghart, in: Satzger/Schluckbier/Widmaier, StPO, 3. Aufl., 2018, Köln: Carl Heymanns.
(三)網路資料
Medienmitteilung, Das Bundesstrafgericht bestätigt die Beschlagnahme von auf Schweizer Konten liegenden Vermögenswerten in der Höhe von rund CHF 900 Millionen. Die Gelder gingen mutmasslich aus in Taiwan verübten Bestechungs- und Geldwäschereihandlungen hervor., Bundesstrafgericht, Tribunal penal federal, 28/03/2018:https://www.bstger.ch/de/media/comunicati-stampa/201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