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耀宗
Lin, Yao-Chung
論文名稱: 磚造歷史建築牆體結構行為研究
A Study on Brick Wall Behavior of Historic Building
指導教授: 張嘉祥
Chang, Ja-Sh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歷史建築磚牆傳統灰漿破壞路徑
外文關鍵詞: failure path, brick wall, historic building, traditional mortar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地區之磚造古蹟、歷史建築物之砌體灰漿強度大多偏低,且其砌體結構行為與新砌且強度較高之水泥砂漿砌體有明顯不同。為使修復設計者對於傳統灰漿磚牆之材料強度與結構行為能有具體之掌握,以提高修復品質,本文對此進行初步之探討。

      本文針對數種因素之影響,以試驗方式探討磚牆牆體的極限載重與破壞路徑,並以紅磚與砂漿材料強度試驗,建立灰漿、紅磚灰漿介面之基礎強度資料。

      本文實驗方式為試體對角加載試驗,水泥砂漿試體為9道1B厚磚牆探討砌法不同與牆體有無短翼牆之影響;石灰砂漿試體為40道半B厚磚牆探討灰漿配比不同與二氧化碳養護時間之影響;水泥石灰砂漿試體為10道1B厚磚牆探討水泥配比不同與二氧化碳養護時間之影響。

    經由本文之實驗探討,獲致之結果有:
    (1)不同灰漿抗壓強度與紅磚、灰漿介面剪力強度關係式,可用以古蹟、歷史建築牆體結構評估
    (2)高濃度二氧化碳養護可以加速灰漿硬化,以土含量低者硬化效率最高。
    (3)紅磚、灰漿材料強度對牆體破壞路徑有顯著影響,灰漿強度高者,使試體趨於均質化,紅磚破壞之比例會隨灰漿強度增加;灰漿強度低者,破壞裂縫完全由紅磚與灰漿介面產生。

      最後,本研究經由牆體之破壞機制及文獻探討,提出磚牆極限水平載重預測公式,不僅適用於高強度灰漿之牆體,亦可適用於古蹟、歷史建築常見之低強度灰漿牆體。

     In Taiwan, the mortar strength of brick wall in historic buildings is usually low, and its structural behavior is muc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ement mortar masonry. Thus,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strength and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mortar brick wall are necessary for design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ervation related repairing or retrofitt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know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failure path of brick wall by test method and to gener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rtar and brick by material test.

     All the specimens are tested by diagonal loading in this study. The specimens include
    (1)nine cement mortar specimens with 1B in thicknes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bonds and different wall edges,
    (2)forty lime mortar specimens with 1/2B in thicknes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mortars and different curing periods with carbon dioxide,
    (3)ten cement-lime mortar specimens with a brick in thicknes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amount of cement and different curing periods with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test,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served:
    (1)The relationship expression of mortar compression strength – masonry joint shear strength could be used in structural assessment of historic buildings.
    (2)Curing with high-consistency carbon dioxide can increase the hardening speed of mortar, and the less amount of soil in the mortar, the higher rate of mortar hardening will be obtained.
    (3)The failure path of brick wall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material strength of brick and mortar. The brick wall becomes more uniform and the number of brick split will be more, while the strength of the mortar gets higher. When the strength of the mortar is low, the failure crack entirely appears on the joints of the brick wall.

     Finally, in this study, an expression for evaluating the ultimate load of brick wall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 which developed from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brick wall, can be used for cement mortar wall as well as low-strength lime mortar wall in historic buildings.

    目錄 圖目錄----------------------------------------Ⅳ 表目錄----------------------------------------Ⅵ 照片目錄--------------------------------------Ⅶ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2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2 1-4 文獻回顧---------------------------------3 第二章 試體及實驗規劃 2-1 水泥砂漿試體規劃-------------------------9 2-1-1 不同砌法磚牆試體---------------------10 2-1-2 不同邊界條件磚牆試體-----------------10 2-2 傳統灰漿試體規劃-------------------------12 2-2-1 傳統灰漿的膠結與硬化-----------------13 2-2-2 灰漿配比與二氧化碳養護時間-----------13 2-3 水泥石灰砂漿試體規劃---------------------14 2-3-1 不同水泥配比磚牆試體-----------------15 2-3-2 不同養護時間磚牆試體-----------------15 2-4 實驗規劃與實驗架、養護室設計-------------16 2-4-1 實驗規劃-----------------------------16 2-4-2 實驗架規劃---------------------------17 2-4-3 二氧化碳養護室規劃設計---------------19 2-5 試體製作與上架---------------------------21 2-5-1 試體製作-----------------------------21 2-5-2 試體上架-----------------------------22 2-6 其他實驗設備-----------------------------24 第三章 試體材料基本性質 3-1 紅磚材料試驗-----------------------------27 3-1-1 紅磚材料尺寸-------------------------27 3-1-2 紅磚吸水率---------------------------28 3-1-3 紅磚抗壓強度-------------------------28 3-2 砂漿抗壓試驗-----------------------------30 3-2-1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31 3-2-2 石灰砂漿抗壓強度---------------------32 3-2-3 水泥石灰砂漿抗壓強度-----------------37 3-3 紅磚與砂漿介面剪力強度試驗---------------39 3-3-1 水泥砂漿灰縫試體介面剪力強度---------40 3-3-2 石灰砂漿灰縫試體介面剪力強度---------40 3-3-3 水泥石灰砂漿灰縫試體介面剪力強度-----45 3-4 無軸壓之介面剪力強度與灰漿抗壓強度之關係-47 3-4-1 既有之文獻公式-----------------------47 3-4-2 無軸壓作用下紅磚與灰漿介面剪力強度 預測公式之建立-----------------------48 3-5 既有研究有關材料強度之整理---------------58 3-5-1 紅磚、灰漿介面摩擦係數---------------58 3-5-2 紅磚抗拉強度-------------------------61 3-5-3 紅磚與砂漿介面抗拉強度---------------62 第四章 試體試驗結果及討論 4-1 對角加載試驗概述-------------------------65 4-2 水泥砂漿磚牆試體-------------------------66 4-2-1 不同砌法試體-------------------------66 4-2-2 不同邊界條件試體---------------------71 4-3 石灰砂漿試體-----------------------------80 4-4 水泥石灰砂漿磚牆試體---------------------83 4-4-1 不同水泥配比試體---------------------83 4-4-2 不同養護時間試體---------------------91 4-5 實驗相關問題討論-------------------------97 第五章 牆體破壞路徑與水平極限載重估算探討 5-1 基本假設---------------------------------99 5-2 牆體破壞路徑-----------------------------100 5-2-1 高寬比的影響-------------------------101 5-2-2 紅磚與砂漿材料性質的影響-------------105 5-2-3 小結---------------------------------111 5-3 極限載重預測-----------------------------112 5-3-1 基礎公式介紹-------------------------112 5-3-2 牆體水平極限載重預測公式之修正-------114 5-4 與實驗結果比較---------------------------115 5-4-1 破壞路徑之預測-----------------------115 5-4-2 預測公式之使用-----------------------118 5-4-3 公式預測與實驗結果之比較-------------120 5-5 與既有公式之比較-------------------------121 5-5-1 既有磚牆面內載重預測公式-------------121 5-5-2 預測結果探討-------------------------122 5-5-3 小結---------------------------------12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125 6-2 後續研究---------------------------------126 參考文獻--------------------------------------129 圖目錄 圖2-1 不同疊砌方式試體大樣圖----------------10 圖2-2 不同邊界條件試體大樣圖----------------11 圖2-3  傳統灰漿試體大樣----------------------14 圖2-4  對角加載示意圖------------------------16 圖2-5 實驗裝置------------------------------18 圖2-6 搬運架--------------------------------19 圖2-7 二氧化碳養護室構造示意圖--------------20 圖2-8  二氧化碳養護室控制流程圖--------------20 圖3-1  相同養護環境下, 配比不同對灰漿抗壓強度的影響----------35 圖3-2  在相同灰漿配比下, 養護環境不同對灰漿抗壓強度的影響------37 圖3-3  水泥含量與抗壓強度之關係--------------39 圖3-4  養護環境與抗壓強度之關係--------------39 圖3-5  相同養護環境下, 配比不同對介面剪力強度的影響----------43 圖3-6  在相同灰漿配比下, 養護環境不同對介面剪力強度的影響------45 圖3-7 水泥含量與剪力強度之關係--------------46 圖3-8 養護環境與剪力強度之關係--------------46 圖3-9  式3-5、3-6灰漿抗壓強度 與介面剪力強度之關係------------------48 圖3-10 試體灰漿抗壓強度與介面剪力強度之關係--48 圖3-11 石灰砂漿抗壓強度 與磚砌介面剪力強度之關係--------------52 圖3-12 水泥石灰砂漿抗壓強度 與介面剪力強度之關係------------------53 圖3-13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與介面剪力強度之關係--55 圖3-14 低強度砂漿公式與文獻公式之比較--------56 圖3-15 中強度砂漿公式與文獻公式之比較--------57 圖3-16 高強度砂漿公式與文獻公式之比較--------57 圖3-17 不同摩擦係數下, 庫侖公式與莫爾公式之關係--------------60 圖3-18 紅磚劈裂加載示意圖--------------------61 圖3-19 紅磚雙軸應力試驗----------------------61 圖3-20 交叉磚抗拉試驗與磚面示意--------------63 圖3-21 修正後之灰漿抗壓強度 與介面抗拉強度關係圖------------------63 圖4-1 對角加載裂縫示意圖--------------------65 圖4-2  A類(不同砌法)試體破壞路徑----------70 圖4-3  B類(不同邊界條件)試體破壞路徑------78 圖4-4  有邊界牆體與截面積相同之無邊界牆體----79 圖4-5  C類(石灰砂漿)試體破壞路徑-----------81 圖4-6  D類(不同水泥含量)試體破壞路徑------89 圖4-7 水泥含量與極限載重關係圖--------------90 圖4-8 水泥含量與紅磚劈裂關係圖--------------90 圖4-9  E類(不同養護時間)試體破壞路徑------95 圖4-10 實驗測量誤差示意圖--------------------97 圖5-1 牆體受力狀態示意圖--------------------101 圖5-2 各式磚牆砌法之臨界破裂角--------------103 圖5-3 牆體高寬比與破壞路徑示意圖------------104 圖5-4 鋸齒狀裂縫與紅磚劈裂之模式------------106 圖5-5 破壞路徑與應力示意圖------------------108 圖5-6 不同紅磚抗壓強度下,最小劈磚橫縫長度 與灰漿抗壓強度之關係之影響------------109 圖5-7 不同軸壓強度下,最小劈磚橫縫長度 與灰漿抗壓強度之關係之影響------------110 圖5-8  破壞路徑與材料強度之關係--------------111 圖5-9 各砌法產生鋸齒狀裂縫之最大平均橫縫 ---115 圖5-10 破壞路徑模式預測圖--------------------117 圖5-11 對角加載荷重沿橫縫之分解--------------118 表目錄 表2-1  水泥砂漿試體規劃表--------------------12 表2-2  傳統灰漿試體規劃表--------------------14 表2-3 水泥石灰砂漿試體規劃表----------------16 表3-1  紅磚等級分類表------------------------27 表3-2  紅磚吸水率試驗表----------------------28 表3-3  新磚抗壓試驗表------------------------30 表3-4 舊磚抗壓試驗表------------------------30 表3-5  A類試塊灰漿試驗強度表----------------31 表3-6  B類試塊灰漿試驗強度表----------------31 表3-7  C類試塊灰漿配比----------------------32 表3-8  C類試塊灰漿試驗強度表----------------32 表3-9  D類試塊灰漿試驗強度表----------------38 表3-10 E類試塊灰漿試驗強度表----------------38 表3-11 A類試體新磚介面剪力強度--------------40 表3-12 B類試體舊磚介面剪力強度--------------40 表3-13 C類試體介面剪力強度表----------------42 表3-14 D類試體介面抗剪強度------------------46 表3-15 E類試體介面抗剪強度------------------46 表3-16 參與迴歸之抗壓強度與剪力強度----------50 表3-17 石灰砂漿試體實驗值 與式3-8預測值之比較-------------------52 表3-18 水泥石灰砂漿試體實驗值 與式3-9預測值之比較-------------------54 表3-19 水泥砂漿試體實驗值 與式3-10預測值之比較------------------55 表3-20 介面剪力強度預測公式之使用範圍--------56 表3-21 葉俊宏對摩擦係數之整理----------------60 表4-1 A類(不同砌法)實驗紀錄---------------69 表4-2 B類(不同邊界條件)實驗紀錄-----------75 表4-3  邊界牆體與 相同截面積之無邊界牆體之載重比較------80 表4-4  C類(石灰砂漿)試體強度記錄-----------82 表4-5 D類(不同水泥含量)實驗紀錄-----------87 表4-6 E組(不同養護時間)實驗紀錄-----------94 表5-1  牆體預測公式之選用--------------------119 表5-2  本文預測公式與實驗值之比較------------121 表5-3 極限載重與其他預測公式之比較----------123 照片目錄 照片2-1 實驗架與搬運架-----------------------19 照片2-2 二氧化碳養護室外觀與細部-------------21 照片2-3 試體製作過程-------------------------22 照片2-4 試體上架過程-------------------------23 照片2-5 實驗設備-----------------------------25 照片3-1 舊磚之外觀、切面---------------------27 照片3-2 紅磚抗壓試驗-------------------------29 照片3-3 砂漿抗壓試驗-------------------------30 照片3-4 紅磚與砂漿介面剪力強度試驗-----------39 照片3-5 石灰砂漿與水泥砂漿介面破壞模式-------41 照片3-6 土漿之乾縮裂縫-----------------------41

    參考文獻
    1.陳明生,「紅磚、砂漿與其介面之基本力學性質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1994年。
    2.曾凱翰,「磚墩與磚牆基本力學性質試驗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1994年。
    3.黃國彰,「有邊界柱粱之磚牆耐震試驗與等值牆版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1995年。
    4.張文德,「磚牆與含磚牆RC構架之耐震試驗分析與應用」,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1997年。
    5.王貞富,「磚造歷史建築物震害及耐震評估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張嘉祥教授指導,2002年。
    6.蘇彥豪,「建築物連牆出入口地震力破壞實驗探討」,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嘉祥教授指導,2002年。
    7.陳泰和,「廣間型磚造歷史建築物震害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嘉祥教授指導,2002年。
    8.劉宜珮,「磚造與加強磚造之耐震診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2002年。
    9.周志明,「台灣傳統磚砌建築灰縫之基礎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邱上嘉教授指導,2002年。
    10.王新衡,「台灣傳統磚砌建築灰縫材料特性之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上嘉教授、王貞富教授共同指導,2002年。
    11.鄭宏文,「混凝土於碳化環境下微觀結構與力學行為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2.張清忠,「三合土配比及材料行為之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張大鵬教授指導,2002年。
    13.陳奕信,「含磚牆RC建築結構之耐震診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2003年。
    14.陳拓男,「具開口部磚砌牆體修復補強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嘉祥教授指導,2003年。
    15.葉俊宏,「磚造歷史建築物磚牆力學特性與耐震評估」,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嘉祥教授指導,2003年。
    16.彭佳福,「台灣傳統屋面灰漿基本性質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明福教授、黃斌教授共同指導,2003年。
    17.陳淮之,「傳統磚砌建築灰縫材料特性之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上嘉教授、王貞富教授共同指導,2004年。
    18.陳清泉、高健章、蔡益超、陳國顯,「紅磚與磚牆力學特性之研究試驗」,
    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12號,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1984年。
    19.施楚賢、「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2年
    20.施楚賢、周海兵,“配筋砌體剪力牆的抗震性能”,
    建築結構學報,第18卷第6期,1997年。
    21.庄一舟、黃承逵,“模型磚砌體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第18卷第2期,1997年
    22.于福臻,“無筋磚牆抗震剪切強度計算公式的研究”,
    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第32卷第4期,1999年
    23.張望喜、易傳建,“砌體結構牆體抗側中的剪切滯后問題”,
    建築結構學報,第32卷第2期,2002年
    24.藤澤國太郎,“台灣產普通煉瓦の試驗成績”,
    台灣建築會誌,第11輯第4號,pp.281~286,昭和14年(1939年)
    25.西澤英和,“既存煉瓦造建物の耐震補強方法について
    (On Reinforcement of Brick Masonary Structures)”,
    建築の試驗∙研究情報雜誌,財團法人∙日本建築總和試驗所,1993。
    26.D.P.Abrams,“Strength and Behavior of Unreinforced Masonry Elements”,
    Earthquake Engineering,Tenth World Conference,pp.3475-3480,
    Balkema,Rotterdam,1992。
    27.G.Magenes、G.M.Calvi,“Cyclic Behavior of Brick Masonry Walls”,
    Earthquake Engineering,Tenth World Conference,pp.3517-3522,
    Balkema,Rotterdam,1992。
    28.U.Andreaus,“Failure Criteria for Masonry Panels under In-plane Load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14,
    No.1,January 1996,pp.37-46。
    29.M.Qamaruddin、A.L.M.Mauroof,
    “A New Model for Lateral Stiffness of Shear Walls with Opening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25,No.2,July 1998,pp.103-107。
    30.A.Aprile、A.Benedetti and F.Grassucci,
    “Assessment of Cracking and Collapse for Old Brick Masonry Column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December 2001,pp.1427-1435。
    31.G.Sarangapani、B.V.Venkatarama Reddy and K.S.Jagadish,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s, mortars and masonry”,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29,No.2,
    July-September 2002,pp.101-107。
    32.B.H.Pandey、K.Meguro,
    “Simulation of Brick Masonry Wall Behavior under In-plane Lateral Loading Using Applied Wlwmwnt Method”,
    13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o.1664,Vancouver,Canada,2004。
    33.ASTM E519-00,“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iagonal Tension(Shear) in Masonry Assemblages”2000。
    34.中國國家標準,”建築用普通磚”,總號382,類號R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78年
    35.中國國家標準,”水硬性水泥墁料抗壓強度檢驗法”,總號1010,類號R30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3年
    36.財團法人成大建築研究發展基金會,
    「歷史建築震損及維護方式之研究(二)砌體構造」,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01年。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5-08-29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