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惠貞 Chen, Huei-Jen |
|---|---|
| 論文名稱: |
「看圖寫作」佇國小台語作文教學的運用 Application of Pictures Promote Taiwanese Thesis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
| 指導教授: |
何信翰
Ho, Hsin-H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 畢業學年度: | 9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63 |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 、看圖作文 、台語寫作 、母語教學 |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Writing with drawing, Writing by means of Taiwanese, Mother language educ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2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語,若是會當透過教育的方式,ùi國小的台語學習基礎開始,就形成書面文字書寫的習慣,台灣台語文學的未來發展就會更加開闊。本論文就是khiā tī這ê角度的思考,以幫助國小學生提升用台語寫作的方法來做研究。Tī幫助國小學生各種提升用台語寫作的方法當中,筆者認為ùi「看圖寫作」的方法切入,較會當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kah學習寫作的興趣。本文是運用實驗的設計方法,hōo學生用「無圖」、「1格圖」、「3格圖」kah「4格圖」等4種無kāng-khuán的寫作方式,來比較學生gín-á用無kāng-khuán的寫作題目,無kāng-khuán的寫作方式,寫作的差別是siáⁿ-mih。另外,tī學生寫作liáu後,mā針對學生的寫作,計算出學生的寫作字數、有效字數、寫作成績,分析學生寫作時的用詞,分做單音節、雙音節、以及3音節kah多音節等來探討。落尾,為了解學生用台語看圖寫作的教學實驗,參與實驗過程中,學生對4種無kāng-khuán的寫作方式,有siáⁿ-mih想法iah8是反應,會當利用封閉式的回饋單kah開放式的回饋單做出回應。
Tī學生用「無圖」、「1格圖」、「3格圖」kah「4格圖」等4種無kāng-khuán
的寫作方式寫作liáu後,ùi計算學生的寫作字數kah分析學生的寫作成績表現來看,「有圖」的寫作,比「無圖」的寫作表現較好;「有圖」的寫作當中,koh以「4格圖」的寫作,學生寫作的有效字數kah有效樣本上tsē,呈現出「4格圖」的寫作kah教學運用,是提升國小學生用台語寫作的好方法。此外,ùi學生的回饋單統計,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看圖寫作」對學習台語是:有幫助、有興趣學習、有需要學習、會增加台語書寫能力、希望繼續學習等等,呈現出學生對台語寫作有真深的期待kah需求,顯示出台語寫作能力的培養kah學習,tī國小台語作文教學的運用,是會當實行而且是真有需要thui-sak的。
Taiwanese is a brilliant connotation language.If we can educate students to learn Taiwanese and become a usual practice since elementary school,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will be developed spaciously.Based on those points, they cause my research motive which eager to enhance the writing capability by means of Taiwanes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enhance the writing capability of pupil by means of Taiwanese. After my evaluation, by means of writing with drawing that could lead students to enhance writing capability.
For the purpose 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writing results. I design four writing methods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 result. They are “no drawing”, “1 drawing”, “3 drawings”, and “4 drawing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pupil writing, I collect writing characters and the ratio of good pieces to find the pupils writing with drawing have the better results. In addition, after the pupil writings, we will calculate the grades based on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s of all the writings. We will analyze the using of writing when students were on their writing; moreover, we can separate different kind of syllables into four parts to do research, here are four kinds of syllables: single syllable, double syllables, three syllables, and multi-syllable.
When students use the four ways of “no drawing”, “1 drawing”,
“3 drawings”, and “4 drawings” and after calculating the scores they go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riting with drawing will get higher scores than the writing without drawing. After the experiment, especially, the “4 drawings” is the best way to enhance pupil writing capability in Taiwanese.Otherwise, from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s,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thirds students consider the writing with drawing is helpful, interesting, and required, furthermore, they think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aiwanese writing and they are eager to learn more about Taiwanese writing and so on.We have the duty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the using of Taiwanese﹐because Taiwanese writing can show pupils’ deep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on Taiwanese writing. With the enthusiasm, it showing tha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he ability of Taiwanese writing is essential.
參考書目
工具冊:字典/辭典
CNS11643中文全字庫: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http://www.cns11643.gov.tw/AIDB/welcome.do參考日期:2011.04.30。
Richards Jack C.等著,趙嘉文編輯(1998)。《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
香港:朗文。
王壬辰(2005)。《日本諺語辭典(台羅註解)》。台北:萬人。
王育德(2002)。《台灣語常用語彙》。台北:前衛。
甘為霖(1997)。《廈門音新字典》(第19版)。台南:人光。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http://taigi.fhl.net/dict/
台語文中文辭典:http://iug.csie.dahan.edu.tw/q/q.asp
台語線頂字典:http://210.240.194.97/TG/jitian/tgjt.asp
吳守禮(2005)。《台語正字》。台北:林榮三基金會。
吳炳鍾等(1982)。《大陸簡明英漢辭典》。台北:大陸。
陳 修(1991)。《台灣話大辭典》。台北:遠流。
張裕宏(2009)。《TJ台語白話小辭典》。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index.htm
教育部(2009)。《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3批)》。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2批)》。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1批)》。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台北:教育部。
康哲茂主編(1981)(第10版)。《辭彙》。台南:群雄文化。
董忠司(2000)。《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
楊青矗(2001)。《台華雙語辭典》第8版。高雄:敦理。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管梅芬(1987)。《常用成語辭典》。台南:文國。
薛頌留主編(1999)。《辭典》。台北:大中國。
顏元叔(1997)。《電腦版美式萬用英文手冊》。台北:萬人。
國小台語教科冊
陳殿冠主編(2003)。《台語台灣鶴佬話第一冊》。台中:台灣文藝。
陳殿冠主編(2003)。《台語台灣鶴佬話第三冊》。台中:台灣文藝。
陳殿冠主編(2003)。《台語台灣鶴佬話第五冊》。台中:台灣文藝。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3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5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7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9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10)。《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1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8)。《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2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8)。《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0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8)。《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2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7)。《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3)。《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3冊》。台南:真平。
黃勁連主編(2002)。《真平台語讀本台羅版第1冊》。台南:真平。
董忠司主編(2003)。《臺灣閩南語課本第2冊》。台北:光復。
董忠司主編(2003)。《臺灣閩南語課本第4冊》。台北:光復。
董忠司主編(2003)。《臺灣閩南語課本第8冊》。台北:光復。
董忠司主編(2002)。《臺灣閩南語課本第1冊》。台北:光復。
董忠司主編(2002)。《臺灣閩南語課本第3冊》。台北:光復。
董忠司主編(2002)。《臺灣閩南語課本第7冊》。台北:光復。
楊素芳kah洪藝主編(2005)。《TLPA版台灣話讀本5上》。屏東:安可。
楊素芳等著(2004)。《TLPA版台灣話讀本4上》。屏東:安可。
藍淑貞主編(2002)。《閩南語3》。台南:南一。
廬廣誠主編(2010)。《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5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10)。《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9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1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3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5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7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9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9)。《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11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7)。《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5冊》。台北:康軒。
廬廣誠主編(2004)。《康軒閩南語臺羅版第6冊》。台北:康軒。
專冊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等譯(2009)。《Cultural Studies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
台北:五南。
Carter Rita著,洪蘭譯(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台北:遠流。
Drapeau Patti著,方淑貞編譯(2008)。《用圖把作文課變創意了》。台北:格林。
Freire Paulo著,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Fromkin Victoria等著,黃萱範譯(2003)。《語言學新引》《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7th:語言學新引第7版》。台北:文鶴。
H. Brown Douglas道格拉斯 布朗著,余光雄譯(2002)。《第二語言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Lyons J.萊昂茲著,劉福增譯(2000)。《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語意學新論》。台北:心理。
Maxieimiano Cortes Moreno(方浩偲)著,方淑如譯(2001)。《語言教師指南》。台北:冠唐國際圖書。
王文科kah王智弘著(2010)。《教育研究法》。第14版。台北:五南
王秀園(2005)。《學習大革命:善用腦子讀好書》。台北:宇宙光。
何三本kah王玲玲著(1995)。《現代語義學》。台北:三民。
李勤岸等著(2006)。<踏話頭-《台灣文學正名》序>。蔡金安主編
《台灣文學正名》台南: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
吳敏而(2009)。《語文學習百分百》。台北:天衛。
查老師主編(2009a)。《作文真有趣》台北:新潮。
查老師主編(2009b)。《我是作文高手》台北:新潮。
高詩佳(2008)。《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台北:書泉。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曹綺雯kah周碧紅著(2002)。《寫作基本法》。台北:書林。
陳正治(2007)。《陳正治作文指導》。台北:國語日報。
陳芬蘭(2004)。《小小寫作王4,國小低年級作文》。台南:世一。
陳銘磻(2007)。《作文高手一本通》。台北:布克。
陳鴻圖(2009)。《臺灣史》。台北:三民。
張 凱(2005)。《語言測驗理論與實踐》。中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張春榮(2005)。《看圖作文新智能》。台北:萬卷樓。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五南。
張榮權(2006)。《基礎作文訣竅自然通》。台北:蘋果屋。
黃大受(2002)。《台灣史綱》。台北:三民。
黃月圓等著(200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習得過程研究》。王建勤主編,
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麗玟(2007)。《寫作文原來如此》。台北:捷徑。
黃慶萱(2007)。《修辭學》第三版。台北:三民。
曾長泉(2007)。《作文架構一點通》。台北:新苗。
曾坤暘(1988)。《怎樣教好作文》。台北:水牛。
彭瑞金(1994)。《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
彭筠蓁(2010)。《作文撇步1,220成語+15修辭技巧》。台北:五南。
葉石濤(1998)。《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葛琦霞(2010)。《創意作文教學法》。台北:三采。
楊佳蓉(2008)。《超有趣作文課》。台北:上品。
董季棠(1983)。《修辭析論》。台北:大中國。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管家琪(2008)。《管家琪教作文,創意作文10課通》。台北:幼獅。
劉月華等著(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鄭發明(1981)。《看圖作文引導》。台北:青少年。
鄭博真(2003)。《國語文教學創新》。台南:漢風。
鄭博真(2000)。《多元智能統整課程與教學》。高雄:復文書局。
蔣為文(2007)。《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成大。
蔣為文(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成大。
鄧海翔(1996)。《作文方法秘笈》。台北:人類。
賴保禎等著(1989)。《發展心理學上冊》。台北:敦繹。
鍾榮富(2003)。《最新語言學概論》。台北:文鶴。
魏美惠(2002)。《孩子的動力與學習~從多元智能談起》。台北:一家親。
藍淑貞(2004)。《臺灣囝仔歌的教學佮創作》。台南:藍淑貞(自行出版)。
廬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台北:南天。
廬廣誠(1999)。《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南天。
期刊
向惠芳(1993)。<寫出圖來>。《國教月刊》第39卷56期(1993.02)頁40-49。
李宗禾kah曾淑惠(2010)。<為提升思考力之作文教育實踐─心智地圖在決定作文題目上的應用>。《台灣日本語文學報》第28期(2010.12)頁309-333。
李陽海(2008)。<觀察.想像.分析.表達-談怎樣看圖作文>。《初中生學習(中考與作文)》第9期(2008.09)頁14、15。
巫義淵(2004)。<談台灣語文佮國家主體性關係>。《海翁台語文學》第29期
(2004.05)頁4-15。
吳 當(1985)。<起步早,寫得更好!談「看圖作文引導」>。《中國語文》
第342期(1985.12)頁66-71。
吳宗立kah陳惠萍(2005)。<國民小學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之研究>。
《國民教育研究集刊》第13期(2005.06)頁209-229。
吳詠蘭(2008)。<看圖作文教學策略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寫作能力指標(1-6年級)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4卷第2期)(2008.06)夏季刊.頁.145-176。
林朝鳳(1986)。<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卷期31:1 頁75-105。
林繼生(2011)。<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大學入學考試的新神主牌>。
《國文天地》第16卷第8期 (2011.01)頁83。
胡民雄(2001)。<台語文學夠今的發展及未來的方向>。《海翁台語文學》
第3期(2001.06)頁14-22。
張玉成(1989)。<如果有效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創造思考教育》創刊
(1989.03)頁17、18。
張學謙(2009)。<多元承認化解台灣語言衝突>。《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
春季第三期(2009.03)頁18-25。
張麗君(2008)。<國台雙語兒童其雙語能力與智力創造力之相關探討>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卷期53:1(2008.04)頁79-106。
曾信雄(1982)。<突破作文教學的瓶頸>。《國教天地》第17卷11期(1982.05)
頁15-16。
游乾桂(2010)。<要長智慧訣竅在「順」>。《讀者文摘》(2010.02)頁19。
黃基博(2008)。<小學作文教學:翻譯笑詼>。《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
秋季創刊號(2008.09)頁98-100。
黃繼仁等(2009)。<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對語文學習影響之研究:以新舊課程架構下六年級學生寫作表現之比較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第5卷第2期(2009.06)頁207-240。
董忠司(1998)。<臺灣閩南語母語教學之教材編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1998.06)頁22-57。
董峰政(2001)。<目前臺語實施教學的一寡困境>。《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2001.12)頁63-67
楊鴻銘(2001)。<看圖作文與看圖構思的方法>。《中國語文》第533期(2001.11)
頁29-35。
劉佩清(2010)。<看圖作文的審題立意教學設計>。《文學教育》卷3 C期
頁86。
劉福鎔(1998)。<落實鄉土教育—談母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
《國教輔導月刊》。(1998.04)頁28-30。
謝秀芬(2005)。<九年一貫國小低年級各版看圖教材之比較研究>。
《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九十一學年度研究著作專輯》。台北:台北市
教育局。(2005.06)頁44-57。
謝宛眞(2003)。<應用兒歌與閩南語教學之現況初探>。《臺灣語與語言教育
第5期》(2003.12)頁64-91。
羅意真(1997)。<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的教學>。《北師語文教育通訊》第5期
(1997.06)頁27-32。
博、碩士論文
施俊州(2010)。《語言、體制、象徵暴力:前運動期台語文學kap華語文學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田玉眞(2007)。《國小五年級看圖作文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江澄樹(2008)。《Ùi國內外語言測驗ê經驗論台語認證考試ê規劃》。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何秀芳(2008)。《畫中有話~低年級看圖作文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論文。
李淑芬(2009)。《創意畫圖引導寫作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呂淑惠(2009)。《台語歌謠ê句型研究(1932-1980)》。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雨潔(2006)。《由看圖作文評量國小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
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侯玉芳(2006)。《國民中學實施「看圖作文」寫作教學之研究》。臺北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洪宏元(2000)。《台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宏吉(2006)。《台灣閩南語同義詞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倩華(2006)。《偏誤分析與國中作文教學個案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學系(暑期專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子瑜(2006)。《國民小學閩南語教科書研究-以各版本第一冊為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陳素經(2009)。《台語詩的文學技巧佮語言風格研究-以《台語詩一世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雅(2009)。《台灣作文教學探究—以類型批評為研究取徑》。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秀蘭(2006)。《九年一貫國民小學第一階段國語習作看圖作文教材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淑真(2010)。《台語認證ê閱讀測驗kah實務》。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金(2008)。《國小看圖作文教學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
曾瑞雲(2003)。《國小三年級實施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建國(2007)。《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研究之整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綉珍(2005)。《國小三年級閩南語教學之研究---語言人權的觀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秀芬(2007)。《以能力為導向之國小低年級看圖作文教材之教學設計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蘇蜀雲(2007)。《國小閩南語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第二階段為例》。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王志成(1995)。<海峽兩岸小學語文科看圖作文之比較>。
《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4/27-29)
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頁437-460。
江澄樹(2009)。<國小台語教學示範佮教學經驗分享>。《國民小學本土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2009.09.05)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頁275-288。
何信翰(2007)。<羅馬字對外語學習ê幫贊>。《第12屆世界台語文化營活動手冊,活動主題:台灣教育要母語化》。(2007.07.06-08)台中:社團法人台灣羅馬字協會等主辦。影印本(無正式出版)。頁52-58。
李勤岸(2010)。<台灣kap中國白話文學ê首頁>。《2010第六屆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10.10.23-2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等主辦。頁3-13。
吳自立(2008)。<現階段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與國小鄉土語言教學應用之探究>。
《第一屆台灣羅馬字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8.09.06)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頁32-62。
洪惟仁(2009)。<台中地區的語言分布>。《中山醫學大學第四屆台灣語文和
文化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9.10.31)台中:中山醫學大學主辦。頁9-39。
陸又新(1995)。<「看圖說話」教學的探討>。《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4/27-29)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頁79-98。
曹芬敏(2008)。<台語四音節語詞ê語用奇巧—以清文台語小說集
《虱目魚ê滋味》>。《中山醫學大學第三屆台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第四屆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8.11.08-9)國立台灣文學館等主辦。頁137-159。
梁淑慧(2007)。<台語「有」ê意義kap用法>。《中山醫學大學第2屆
語文暨文化研討會/2007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7.10.06-7)
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kah社團法人台灣羅馬字協會主辦。
頁13-1—13-15。
莊萬壽(2003)。<「中文教育」的台灣本土化>。《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
張德麟主編。頁213-241。
張學謙(2009)。<加強家庭佮學校母語教學的連結>。《國民小學本土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2009.09.05)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頁345-354。
張學謙(2008)。<結合社區與學校的母語統整教學>。《第13屆世界台語文化營活動手冊,活動主題:台語。生活。台灣》。(2008.07.04-06)台中:
社團法人台灣羅馬字協會等主辦。影印本(無正式出版)。頁104-120。
張學謙(2003)。<母語讀寫kap母語 ê保存hām發展>。《行向多文字的台語文──文字態度kap政策論文集》。屏東:睿煜。頁169-181。
陳豐惠kah王蕙雯(2009)。<教科書紹介>。《國民小學本土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2009.09.05)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頁79-112。
黃美金(2007)。<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之回顧與展望>。《台灣語言學一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紀念語言學先驅小川尚義教授》。(2007.09.08-09)
頁1-20。
游嘉萍kah王秀容(2009)。<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台語)課程綱要介紹佮國民小學台語教學活動設計編寫要領>。(2009.09.05)《國民小學本土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頁181-207。
鄭良偉等(2003)。<語文研究的人類共性台灣實況化>。張德麟主編,
《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前衛。頁009-043。
報紙
Dan Bloom著 黃大河譯(2011)。<你會說「勞力」嗎?>。《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A15版。2011.5.15。
李敏勇(2011)。<去殖民語言願景>。《自由時報》自由廣場。A17版。2011.5.27。
張復聚(2011)。<母語 精神的故鄉>。《自由時報》自由廣場。A17版。2011.5.27。
董峯政(2011)。<蔣中正不敢做的 吳清基蠻幹>。《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A13版。2011.5.24
蔣為文(2011)。(去台灣化之趕盡殺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A13版。2011.5.24。
蔣為文(2011)。<解嚴以來的台語文書寫與拼音整合>。《自由時報》自由副刊。
D10版。2011.08.03。
網路
今日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親子天下雜誌的「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參考日期:2010.08.19。
中華民國出版期刊指南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browse.htm
白話字台語文網站:http://210.240.194.97/taigu.asp參考日期:2010.07.20。
台中縣觀光旅遊導覽網站百里車道行: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item_bicy.jsp
參考日期:2010.08.25。
兒福聯盟:<教育關懷不足 城鄕兒童差距拉大>。記者:鄭沛揚 台北報導http://twmyblog.yahoo.com.參考日期:2010.8.19。
東森新聞網:<康健雜誌針對國小4-6年級學童問卷調查>。記者:邱瓊平
台北報導:http://blog.yam.com/shantia/article/9103473 h0 參考日期:2010.08.29。
教育部電子報: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r/home.aspx參考日期:2009.07.25。
張學謙網站多語言的花園:<建立母語讀寫的獎賞制度 激勵母語保存>http://hakkhiam.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167.html參考日期:2011.07.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oldweb.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asp
參考日期:201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