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弘柏
Chiang, Hung-Po
論文名稱: 工程契約「危險負擔」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
A study on litigation efficiency for dispute of risk allocation under construction contract
指導教授: 陳耀光
Chen, Yaw-K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n the 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危險負擔統計工程訴訟效率資料庫
外文關鍵詞: Risk burden, Statistics, Efficiency of Engineering Litigation, Database
相關次數: 點閱:89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工程糾紛訴訟具有複雜度高、時間性長、高風險及高度不確定性之特性,且法院之心證不確定性、律師之專業度備受質疑、民眾無法學專業素養,因此不論法院、律師或民眾都需憑藉過往爭訟案例參考,以利解決糾紛。缺乏全面性的完整架構及統計分析,無法得知訴訟勝率,訴訟成本高,因其請求之困難性使得財務上不經濟,且耗費時程長,因此本研究認為主張利益須格外謹慎。

    The courts, lawyers or the public should use previous litigation cases as reference to settle disputes due to the high complexity, long continuance, high risk and uncertainty of cases on engineering disputes, uncertainty of the judgment of the courts, the doubt over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awyers an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public.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t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to file claims since it’s impossible to know the chance to win the litigation due to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high costs as a result of difficulty in filing a case, and the long time it may consume.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1緣起與目的 1 1-2研究範圍與限制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危險負擔」法理分析 2-1 危險負擔概說 5 2-1.1 危險負擔的意義 5 2-1.2危險負擔的界限 6 2-2民法危險負擔與移轉之規定 7 2-2.1民法通則篇與買賣的規定 7 2-2.2民法承攬之危險負擔 10 2-3決定危險負擔移轉之因素 14 2-3.1概說 14 2-3.2完工 16 2-3.3驗收 18 2-3.4交付 26 2-3.5定作人受領延遲 29 第三章 「危險負擔」爭議 3-1工程承攬之危險負擔移轉時點 31 3-1.1概說 31 3-1.2交付工作時點 31 3-1.3法院實務見解 32 3-2承攬人責任保險與危險負擔 32 3-2.1概說 32 3-2.2營建責任保險 33 3-2.3承攬人投保之其他考量 36 3-2.4現行工程保險種類與期間 37 3-2.5法院實務見解 38 3-3定作人關於危險負擔的主張 39 3-3.1概說 39 3-3.2驗收爭議處理 39 3-3.3定作人一旦管領或使用即為交付 40 第四章 訴訟效率分析 4-1 訴訟效率定義 41 4-1.1 效率定義 41 4-2 案件抽樣與篩選 42 4-2.1抽樣方法與歸納 42 4-2.2 案例樣本來源 43 4-2.3 案例樣本篩選 44 4-2.4案例彙整 45 4-2.5法源網搜尋問題 48 4-3原告訴訟所得效率 49 4-3.1訴訟所得效率評估原則 49 4-3.2訴訟效率分析 50 4-4訴訟時間效率 51 4-4.1訴訟時間效率之評估原則 51 4-4.2時間效率 52 4-5 訴訟所得與時間綜合效率 52 4-5.1綜合效率之意義 52 4-5.2抽樣綜合效率評估 53 第五章 法院判決差異分析 5-1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1年訴字4212號民事判決 55 5-1.1 當事人與事由 55 5-1.2 歷審統計 56 5-1.3 原告主張與被告抗辯 57 5-1.4 本訴訟之關鍵問題 60 5-1.5 三審法院對兩市場是否要一併驗收之見解差異 60 5-1.6本文分析 63 5-2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92 年重訴字第 32 號民事判決 64 5-2.1 當事人與事由 64 5-2.2 歷審統計 65 5-2.3 原告主張與被告抗辯 66 5-2.4 本訴訟之關鍵問題 69 5-2.5 三審法院對未完成驗收之一致見解 70 5-2.6本文分析 70 5-3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0年建字第7號民事判決 71 5-3.1 當事人與事由 71 5-3.2 歷審統計 71 5-3.3 原告主張與被告抗辯 72 5-3.4 本訴訟之關鍵問題 73 5-3.5三審法院之一致見解 73 5-3.6本文分析 74 5-4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97年重訴字第 56號民事判決 75 5-4.1 當事人與事由 75 5-4.2 歷審統計 75 5-4.3 原告主張與被告抗辯 76 5-4.4 本訴訟之關鍵問題 77 5-4.5三審法院之見解差異 78 5-4.6 本文分析 80 5-5 台北地院95年建字140號民事判決 82 5-5.1 當事人與事由 82 5-5.2 歷審統計 82 5-5.3 原告主張與被告抗辯 83 5-5.4 本訴訟之關鍵問題 84 5-5.5 三審法院對工程款之見解差異 84 5-5.6本文分析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87 6-2建議 89 文獻參考 91 附件 附件A 「危險負擔」102樣本案由 A-1 附件B 樣本訴訟統計表 B-1 附件C 案例關鍵字統計表 C-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4 表目錄 表4-1樣本篩選 44 表4-2案由別彙整 45 表4-3篩選出102件樣本 45 表4-4訴訟所得統計表 50 表4-5 時間效率統計表 52 表4-6 勝敗訴結果統計 53

    文獻參考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著作
    1. 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台北永然文化,1996年
    2.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台北元照,2003年8月
    3. 王澤鑑,「民法實力研習—民法總則」,自刊,1999年3月
    4.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自刊,1991年10月
    5.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五)」,自刊,1998年9月
    6.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六)」,自刊,1993年9月
    7.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七)」,自刊,1993年4月
    8. 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010年3月
    9.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刊,1990年8月
    10. 史尚寬,「債法各論」,自刊,1986年11月
    11. 裡嘉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台北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年9月
    12.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篇通則(下)」,自刊,2003年3月
    13.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自刊,2002年10月
    14.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自刊,2002年10月
    15.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下)」,台北瑞興,1999年4月
    16. 林誠二,「民法債篇總論(下)」,台北瑞興,2001年3月
    17. 林誠二,「民法債篇各論(上)」,台北瑞興,2003年7月
    18. 林誠二,「民法債篇各論(中)」,台北瑞興,2002年3月
    19. 姚瑞光,「民法訴訟法論」,自刊,2004年2月
    20. 孫森焱,「民法債篇總論(上)」,自刊,2002年11月
    21. 孫森焱,「民法債篇總論(下)」,自刊,2004年1月
    22. 孫鎮平、王立艷 主編,「建築合同實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4月
    23. 張德周,「契約與規範」,自刊,2004年2月
    24. 黃立,「民法總則」,台北文笙,1994年2月
    25. 楊芳賢等,「民法債篇各論(上)」,台北元照
    26. 劉春堂,「民法債篇通則(一)」,自刊,2001年9月
    27. 鄭玉波,「民法債篇總則」,台北三民,2004年10月
    28. 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上)」,自刊,1992年10月
    29.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自刊,2003年7月
    30.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自刊,2003年12月
    31. 陳自強,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新學林,2013年12月一版
    32. 曾世雄,損害賠償法原理,學林,2005年10月
    33. 曾世雄,資源本位論─民法設計和民法運作,元照,2013年9月
    34. 吳志正,債編各論逐條釋義,元照,2015年9月

    (二)中文論文
    1. 徐瑞晃,「公法契約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 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論文,1995 年
    3. 吳錦墀,契約解除之損害賠償─以民法第二百六十條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4. 陳純敬,我國公共工程施工契約常見爭議法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8年1月。
    5.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 王澤鑑,信賴利益之損害賠償,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2004年10月。
    7.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論文,2001年8月

    (三)期刊論文
    1. 呂沐基,「論責任保險之效力」收錄於「責任保險論文集(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責任保險研究基金會,1984年9月
    2. 杜辰生,「淺論工程與保險及法律之關係」收錄於「責任保險研究通訊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責任保險研究基金會,1996年5月
    3. 黃茂榮,「論承攬(一)~(五)」,植根雜誌第十二卷
    4. 劉宗榮,「論免責約款之控制體系」(上),台大法學論叢,第十二卷第一期
    5. 錢國成,「承攬工作完成物所有權之歸屬」,法令月刊第四十三卷第十期

    二、英文部分
    1. Joseph T. Bockrath,“ Contracts and The Legal Environment for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2. Albert Dib,“Legal Handbook 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Clark Boardman Callaghan,1995
    3. Werner Sabo,“Legal Guide to AIA Documents”3r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 Inc.,1992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8-09-01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