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劉逸成 Liou, Yi-Cheng |
|---|---|
| 論文名稱: |
網路電子交易付款系統之民事法律關係研究 |
| 指導教授: |
郭麗珍
Kuo, Li-Zh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8 |
| 中文關鍵詞: | 電子交易 、電子簽章 、付款系統 、電子貨幣 、電子票據 |
| 相關次數: | 點閱:53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網際網路之特性,交易付款之雙方並未如傳統之交易模式,直接面對面交付現金或其他代替現金之支付工具,如支票、信用卡等,而係透過網路所架構之線上交易付款系統為對價之支付,而不同電子付款系統的機制,經由何種法律關係的設計,使得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可便利與安全的終結雙方之金錢債權債務關係,即為本文所關注之重點。是以,本論文所將探討的即在於以該付款系統之支付工具為付款時,該系統間當事人之法律關係,惟本論文僅針對B2C(Business to Customer)電子商務之付款系統作為討論之對象,未及於B2B或C2C之部份。又根據零售消費型態之分析,常見之大額零售金額所使用之主要之支付工具為支票、匯款;中額交易金額則為信用卡、轉帳卡;小額零售交易則為現金、儲值卡。是以,本文亦就依此擇取網路銀行轉帳付款、網路信用卡付款、電子貨幣(儲值卡)付款、電子票據付款等主要可見之網路付款系統於各章討論之。茲將本論文之研究範圍及架構分述如下:
一、 電子付款系統(第二章):
本章,首先擬先就電子支付系統作一概述,說明其與單純之支付工具之不同,並說明電子付款在電子商務中之重要性,其餘就各種主要之電子付款系統,諸如,網路銀行轉帳付款、網路信用卡付款、電子貨幣(儲值卡)、電子票據等具體討論,分別於第三、四、五、六章中說明。另由於現實世界中與他人往來、交易,可以依靠簽名、身分證明等方式,供他人辨識、確認而產生信賴關係。相對於網路世界的往來交易均以電磁紀錄為之,如何避免「事後否認」的發生,便屬相當重要之課題,為避免事後否認,即須有安全線上身分辨識機制之存在,而目前發展較成熟者便屬「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s)」,故本章第二節亦先就攸關電子付款系統成敗之重要法律「電子簽章法」,其中與電子付款最有關連之部分「數位簽章」作一說明,並進一步討論,數位簽章在電子付款系統中之重要性,並討論核發數位簽章之電子憑證的憑證機構其對於憑證註冊者及憑證使用者,利用數位簽章作為電子付款認證之付款人及受款人之責任。
二、 網路銀行之轉帳付款(第三章):
財政部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布「個人電腦銀行業務及網路銀行業服務契約範本」後,過去財政部禁止銀行於網路上對消費者提供資金移轉服務之限制已形同解除,銀行開辨網路銀行業務除需遵循財政部公布之安控基準所規定之安全要求,並以服務契約範本作為規範銀行與客戶間權利義務關係之依據,即可辦理網路銀行業務。是以,網路銀行轉帳之付款方式,亦成為網路交易主要之付款方式之一。故本章先說明網路銀行之意義與其在我國之發展,並介紹其所使用之交易安全機制,其後,再就網路轉帳之三方關係即銀行、付款人、受款人間之法律關係作一討論,並分析三方之關係瑕疵之解決方式。另由於我國對於此種電子資金之移轉並未有專法就此電子資金移轉之風險作一分配,僅得回歸民法規範,似對消費者之保護有所不足。反觀網路銀行與電子商務發展之先進美國,則在電子資金移轉法中明確劃分銀行與客戶間之權利義務關係,並對消費者之責任限定一定金額之上限,以合理分配電子資金移轉之風險。是以,本章第五節亦擬對美國之電子資金移轉法作一簡介,以作為將來若欲制定專法規範電子資金移轉相關法律之參考,且亦可從中了解美國就電子資金移轉之風險(係指未經授權移轉或指示錯誤等風險)如何合理的分配予消費者及銀行。
三、 網路信用卡付款(第四章):
基於信用卡本身使用上之特性,信用卡仍為目前網路交易中較常被使用之付款工具,依研究報告指出,一九九九年美國網路交易中使用信用卡作為付款工具的比例即占百分之八十;目前國內開始積極推動B2C電子商務,在大部分的網路交易中,信用卡亦為臺灣網路使用者最主要之付款工具。是以,本章首先將先說明信用卡作為網際網路交易付款之支付工具之現況與趨勢,及其具體運用之方式,包括以安全編碼傳輸(Secure Socket Layer, S.S.L.) 安全電子交易協定(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S.E.T.)之信用卡付款系統,再就信用卡之定義、性質及持卡人、發卡銀行及特約商店之法律關係作一討論,最後即就信用卡線上付款常見之法律問題作一分析。
四、電子貨幣(儲值卡;第五章):
由於網路信用卡支付系統之成本過高及信用工具授信之考量,信用卡線上付款交易系統,並無法滿足小額付款及青少年網路交易的需求,因此便利又快速之線上小額付款機制電子貨幣(我國銀行法稱之為儲值卡)即因運而生。而我國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銀行法修正時亦增訂四十二條之一之規定,賦予銀行發行電子貨幣(儲值卡)之法源基礎,財政部亦於民國九十年一月八日依據銀行法第四十二條之一第一項之授權,發布「銀行發行現金儲值卡許可及管理辦法」使我國的電子貨幣發展又步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本章擬先就電子貨幣之意義、總類及其發展作一說明,再就電子貨幣之法律問題包括電子貨幣是否為貨幣、電子貨幣之發行者是否應限制、電子貨幣是否為存款等作一討論,最後就以電子貨幣作為支付工具時之法律關係作一分析。
五、電子票據:
中央銀行於八十九年十二月提出「發展電子支票計劃」報請行政院經建會核定為「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具體執行計劃」之一,責由臺灣票據交換所執行研發事宜,其遂與銀行、IBM公司及網際威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電子票據系統。由網際威信公司負責開發「電子票據系統」,IBM公司負責銀行端電子票據完整解決方案。嗣於九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完成並由臺灣票據交換所,華南銀行、IBM及網際威信共同啟動亞洲第一個電子票據系統。惟臺灣票據交換所規劃之電子票據,主要係依據電子簽章法第四條第二項及第九條第一項之規定,並依「票據法」有關規定,訂定「金融業者參加電子票據交換規約」與「電子票據往來約定書」來規範票據上各方關係人於法律上之權利義務關係。惟票據為一完全之有價證券,為便利其流通及維護交易安全,票據法上對票據行為有其特別之要求。故僅以「金融業者參加電子票據交換規約」與「電子票據往來約定書」來規範票據上各方關係人之法律關係是否已足為本章主要討論之問題。本章,首先擬先就電子票據及臺灣票據交換所所規劃之電子票據之特點,電子票據之簽發、存入託收、背書轉讓、退票交換之運作方式等作一說明。最後,則就電子票據相關之法律問題包括電子票據之發票、背書及電子票據之偽造與善意第三人之保護等問題作一分析討論。
六、結論
擬就前述各章之討論及發現之問題與個人之看法,作一總結。
none
一、書藉
尹章華、潘秀菊、憑震宇、陳連順合著,商事法入門,月旦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四版。
王本正、朱海成,電子商務導航,新陸書局,民國九十年三月。
王澤鑑,民法債權編總論第二冊,不當得利,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王澤鑑,債編總論第一冊,基本理論與債之發生,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北尾孝吉,電子金融的挑戰,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史尚寬,債法總論,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石井孝利著,李鎮樟、陳存良譯,電子錢,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林繼恆,信用卡業務及法務之理論與實務,台灣金融研訓院,八十九年九月。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冊,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金桐林,銀行法,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
查修傑編譯,電子交易,觀念啟編,翔威吳際有限公司出版。
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民國九十三年。
張青松、刁榴譯,北尾吉孝著,電子金融的挑戰,北京商務出版,民國八十九年。
梁宇賢,票據法實例解說,興大法學叢書,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
梁宇賢著,票據法新論,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陳美雪譯,電子商務管理概論,艾笛聲維斯朗文台灣分公司與跨世紀電子商務出版社合作出版,民國八十八年。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
曾世雄、曾陳明汝、曾宛如,票據法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曾隆興,現代非典型契約論,民國八十三年。
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民國八十八年。
楊夢龍,新銀行法,民國七十九年。
廖啟泰,電子商務之數位貨幣,松崗電腦資料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
劉尚志、陳佳麟,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法律策略,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
劉祖亮、連麗真、林幸華、梁智璇,企業導入電子商務的第e步,漢智電子商務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
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下),民國八十四年。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民國八十四年。
鄭洋一,票據法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蕭亨國,有價證券之基本理論,司法研究年報第十一輯(上)。
蕭長瑞,銀行法令實務,民國七十九年。
蕭長瑞譯,電子資金移轉法,財政部金融局儲委會金融研究小組,民國八十六年。
霍德明,貨幣銀行學,東華書局,民國九十年。
羅家德企劃,查修傑編譯,電子交易,觀念啟蒙篇,翔威國際有限公司、美商迪生維斯理合作出版,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羅家德企劃,夏雲浩譯,網路錢潮—談數位貨幣,和碩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羅家德企劃,連麗真、陳雪美翻譯,電子交易—技術實務篇,翔威國際有限公司、美商迪生維斯理合作出版,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二、研究報告與網路資料
一銀產經資訊,淺談現金儲值卡業務之發展,第四三七期。
工商時報,駭客入侵網路交易客戶受損,銀行須賠償,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一日,第二版。
中華電信公司電信研究所,「我國認證體系管理與整合之研究」,經濟部九十年度計畫執行報告。
天下雜誌,前進未來空間—臺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二○○○年版,民國八十九年。
社團法人台灣資訊智財權網路協會,電子交易法制相關議題之研究,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電子商務法律與策略研習會記實,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二000年臺灣B2C電子商務交易金額四十億元,民國九十年二月。http://find.org.tw/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二00二年底全球上網人口達五點九一億,http://find.org.tw/0105/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二00三年底我國寬頻用戶達二八九萬戶,http:/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disp.asp?id=70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二00三年美國每人線上購物金額達六七七點七六美元。http://find.org.tw/0105/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二00三年第四季美國電子商務零售業營收一七二億美元。http://find.org.tw/0105/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全球上網人口超過四億人,民國九十年四月十八日。http://find.org.tw/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信用卡成為日本線上購物付款主流工具,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八日,http:/find.org.tw/news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臺灣地區未來線上理財消費市場看好,民國九十年十月十七日,http:/find.org.tw/news
經濟日報,上網刷卡金額去年達五億元,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八日,第七版。
三、期刊論文
方冰瑩,電子商務契約法律問題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方翊人,現金儲值卡與消費者保護相關問題之研究,科技法律透析,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方翊人,遠端金融服務契約與消費者保護-以歐盟「遠端金融服務指令」草案為例,科技法律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王文宇,電子銀行與網路交易相關法律問題,第一0四期,萬國法律,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司維瑄,信用卡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安寶傑,新貨幣時代,Mondex現金儲值卡(下),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
安寶傑,新貨幣時代,Mondex現金儲值卡(上),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安寶傑,新貨幣時代,Mondex現金儲值卡(中),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何宇明,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特質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朱瑞陽,電子商務認證制度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朱麗容,從信用卡交易法律關係之進論我國的聯合簽帳卡,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荀曉明,由電子銀行及電子商務之發展論銀行電子資金移轉之規範,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李科逸,電子簽章法重要法律議題之探討及初議,律師雜誌,第二五六期。
李瑞生,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法制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李榮謙、方耀,電子支付系統與電子貨幣:發展、影響及適當的管理架構,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三期。
沈冠伶,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證據調查方法及證據力,臺灣法學,第二十九期,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沈慧瑛,新一代的電子銀行整合方案,八十八年版金融自動化年鑑,開放時代通訊社出版。
林育廷,信用卡線上交易應用與相關問題之探討,科技法律透析,民國九十年四月。
林育廷,從網路金融的發展省思我國金融監理的挑戰,資訊法律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林育廷,淺論我國網路金融法制相關問題之研究,科技法律透析,民國九十年二月。
林育廷,網路銀行相關法律面面觀,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林育廷,網路銀行開步走,數位科技與法律。
林育廷,與網路銀行打交道,消費者要小心,數位科技與法律。
林建宏,電子錢包,電腦與通訊,第五十五期,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五日。
林昱仁,電子支付系統,電腦與通訊,第八十五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林繼恆,電子銀行服務契約範本評析,金融財務,第五期。
林繼桓,信用卡業務及法務之理論與實務,臺灣金融研訓院印行,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邱信榮,網際網路上安全的電子付款環境之探討,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段正明、李鎮樟,電子付款的分析與探討,電腦與通訊,第五十五期,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五日。
洪淑芬,公開金鑰認證中心(CA)主管機關權責範圍探討,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洪淑芬,信用卡電子付款之法律問題,資訊與電腦,第二○一期,民國八十六年。
紀昭吟,網路交易點「矽」成金--由電子商務看電子付款系統的發展,電工資訊,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孫惠琳,我國電子銀行作業之法律問題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張志全,新型態電子支付系統與網路洗錢活動之防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格明,網路金融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張啟祥,電子商務法律問題之研究—以交易及付款機制為重心,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張銧進,電子貨幣法律問題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張冀明,論電子簽章法之「電子簽章」,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九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張麗芳,借鏡他山之石推廣IC金融卡,第四期,財金資訊雙月刊,民國八十八年六月,http://fisc.com.tw/maz/vo14/index.htm。
張麗蘭,網路銀行作業與安全方案,資訊安全通訊,第六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郭冠甫,電子付款機制的興起與相關法律間題(下),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二月。
郭冠甫,電子付款機制的興起與相關法律間題(上),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一月。
陳 沖,電子貨幣之金融監理,商事法暨財經法論文集,王仁宏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陳自強,委記銀行付款之三角關係不當得利,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六期,民國八十五年。
陳則黎、蘇偉慶,SSL及SET之分析比較,資訊安全通訊,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陳思廷,我國電子票據制度的發展及其法律問題,電子商務法律通,書泉出版,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
陳銘祥,政府對網際網路的規範政策,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六期,民國九十年九月。
陳銘祥,網際網路與法律,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年五月。
陳顯群,電子簽章法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馮煒權,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晶片卡策略,資訊安全通訊,第四卷第五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馮震宇,論電子商務法律保護與因應策略,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馮震宇,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相關法律問題(下),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七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馮震宇,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相關法律問題(上),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六期,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馮馨儀,電子付款與轉帳之法律問題,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黃茂榮,電子商務契約的一些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楊佳元,淺論銀行辦理匯款轉帳業務之法律關係,臺灣經濟金融月刊,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楊佳政,認證中心法律責任研究,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楊芳賢,跨國匯款契約是否為第三人利益契約之問題-簡評高院二則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九期,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楊芳賢,電子商務契約及其付款問題,中原財經法學,第五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楊芳賢,德國扣款轉帳問題導論,中原財經法學,第四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楊淑文,信用卡之冒用風險與舉證責任-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簡上字第一九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九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溫志雄,SSL安全通訊協定簡介,電腦科技,第四十九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詹士沂,信用卡制度及其法律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慧如、蔡靜芬、蔡國裕,「數位付款與澳洲電子付款」演講記要,資訊安全通訊,第六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劉昌龍,SET網路安全電子交易,電子商務頻道,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劉敏慧,憑證運作及運用現況介紹,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樊季康,信用卡法律關係之研究,臺灣板橋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民國九十年。
鄭乙卯、沈均生、李元和,我國塑膠貨幣及IC卡之現況發展趨勢分析,農業金融論叢,民國八十八年一月。
蕭亨國,有價證券之基本理論,司法研究年報,第十一冊上冊,司法院印,民國八十年。
蕭維德,論新型電子支付系統之架構暨其法律關係,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錢文穎,論銀行與客戶間之權利義務,法令月刊,第四四卷第六期,民國八十二年。
駱永家,新種證據之證據調查,月旦法學,第六十六期。
戴豪君,電子商務紀元消費者保護法律課題(上),科技法律透析,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謝佳雯,信用卡約款在消費者保護法上之分析,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謝長治、黃元豪,看網路上各種付款應用,資訊與電腦,民國八十八年一月。
四、外文書目
David G. Oedel, Why regulate cyermoney, 46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 April 1997.
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 –15 U.S.C.A.1693et seq.
Brian W. Smith &Ramsey J. Wilson , How Best to Guide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Currency Law,46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105-1116(April,1997).
川村正幸,手形小切手法,基礎理論,法研出版,一九九六年四月。
末永敏和,手形法、小切手法—基礎と展開—,中央經濟社,平成十三年七月。
我妻榮,民法案內債權總論下,一粒社發行,一九九七年三月。
青柳武彥,電子商務交易法律制度的環境整備,一九九七年六月,http://glocom.ac.jp/lib/aoyagi/denshisho.html/
信森毅博,認證と電子署名に關る法的問題,http://imes.boj.or.ij/japanese/jdps/fjdps98-index.html/
夏井高人,電子署名法:電子文書の認證と運用にる,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校內:2005-08-26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