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顏世樺 Yen, Shih-Hua |
|---|---|
| 論文名稱: |
民間廟宇慶典在舊市區再生中的角色-以台南市為例 The Role of Folk-Temple Festivals to Old Central-District Revitalization - Take Tainan as Example |
| 指導教授: |
陳世明
Chen, Shih-M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8 |
| 中文關鍵詞: | 民間廟宇慶典 、舊市區再生 |
| 外文關鍵詞: | old downtown revitalization, folk-temple festival |
| 相關次數: | 點閱:191 下載:1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舊市區再生是邁入二十一世紀台灣都市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從改善都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以及在既有都市脈絡下活用歷史資產,來做舊市區經營的整體考慮,已成為國內外推動舊市區再生的基本概念。台南市是台灣最早發展的都市,累積了荷蘭、明鄭、清領、日治及民國等不同時期的豐富歷史資產。目前舊市區再生是以「文化園區」的規劃方式,在文化保存、居住、產業、生態、交通及觀光等各領域的發展上,擬定園區整體性再生策略。其中,宗教活動方面,除了期待能營造成為文化園區的軟體活動特色外,亦將民間廟宇慶典的舉辦視為契機,以呈現具台灣本土經驗的舊市區再生操作模式。本研究即在此背景下,藉台南市「四安境農曆正月十五遶境」、「永華宮聖王公聖誕千秋」、「五條港咱來做十六歲」三個案例,探討民間廟宇慶典在歷史性環境再生中的角色扮演。
In the 21th century, the old downtown is one of issues when we are developing our cities. It is the basic concept for carrying out old downtown revitalization here or overseas that to consider the management of old downtown by public-environment and order improvement, and making use of historic property in the fixed district context. As the oldest city in Taiwan, Tainan’s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eriods, the Dutch Occupation, the Ming Dynasty, the Chi’n Dynasty,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showing the plentiful different period heritages. Now the old central-district revitalization is dealt with the projects of ‘Cultural District”, and declared the complete strategies in those districts. In those projects, the folk-temple festival is thought of a Taiwan-style paradigm for old downtown revitalization as a chance except being a feature of activity. This research, taking three cases of “the Circling round Shi-An-Jing on the lunar calendar Jan 15”, “the Sheng-Wang-Gong’s Birthday in Yong-Hua Temple” and “the Festival of Coming of Age in Wu-Tio-Gang”, will have discussed with the role-playing of folk-temple festivals in old downtown revitalization.
中文期刊、書目
1. 石萬壽 著,1985,《台南府城防務的研究—台南都市發展史之一》,友寧出版公司
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 交通部觀光局,1992,《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交通部觀光局
5. 台南市政府,2000,《台南市都市保存的歷程與展望-邁向一個具有地方風格的都市發展》。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6. 台南市政府,2000,《廟宇民俗活動暨都市社區發展研討會》。台南市: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7. 成功大學建築系,1997,《台南市啟智里傳統文化建築空間美化計畫》,台南市政府
8. 成功大學建築系,1998,《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劃定之研究(一)、(二)》,行政院文建會
9. 成功大學建築系,2000,《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都市設計綱要計畫—未來發展策略研究》,台南市政府
10. 呂理政 著,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市:稻鄉
11. 李亦園 著,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市:巨流
12. 汲宇荷 著,1990,《我國現階段社區發展過程中政府角色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13. 林金田 著,1980,〈台南市開隆宮與『做十六歲』成年禮之淺探〉,出自《台灣文獻》,第四十一卷,第三、四期,台灣省文獻會
14. 林美容 著,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市:自立晚報
15. 洪敏麟 編,1979,《台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文獻委員會
16. 徐震 著,197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
17. 章英華、蔡勇美 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18. 陳梅卿 著,2000,《說聖王,道信仰:透視廣澤尊王》,台南市:台灣建築文化
19. 黃文博 著,2000,《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市:常民文化
20.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 調查,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市:遠流
21. 張景森 著,1993,《台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台北市:業強
22. 董芳苑 著,1996,《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
23. 葉肅科 著,1993,《芝加哥學派》,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24. 劉還月 著,1994,《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臺原出版社
25. 鄔昆如 著,1999,《宗教與人生》,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6. 賴明茂 著,1998,《居住生活空間營造的新視野》,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27. 瞿海源 著,1997,《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市:桂冠
28.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 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文化
29. David Jary & Julia Jary 著,周業謙、周光淦 譯,1999,《社會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學位論文
1. 王惠民,1999,《轉化與沈澱:社區空間營造與社區主體性的重建—對宜蘭二結王公廟重建事件的觀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2. 方淑美,1992,《台南西港鄉刈香的空間性》,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林政逸,1999,《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4. 吳鴻森,1996,《清末台南府城城市空間結構之研究—以聯境守城時期城市空間為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5. 吳秉聲,1997,《一個港道變遷下的空間研究—以台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為例(1624-1926)》,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6. 周維崇,1998,《社區取向規劃專業實踐的困境—一個關乎二崁聚落保存行動的反省》,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7. 柯惇貿,1999,《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8. 陳幸均,2000,《老市中心社區之空間實踐—萬華大理街社區運動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9. 陳瑞樺,1996,《民間宗教與社區組織—「再地域化」的思考》。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怡成,2002,《上海市歷史性接區保存與再開發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威成,1997,《都市更新社區民眾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12. 郭倩如,1997,《文化活動與土地使用互動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13. 黃瑜,2000,《漚汪庄祭祀領域空間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曾素芳,1997,《社區民眾參與環境營造作法之探討—以「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為對象》。中華工學院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15. 蔡維倫,1996,《從廟會節慶到觀光發展—鹽水蜂炮中地方動員與大眾動員機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16. 鄭柏謂,1998,《一座地方廟宇重建過程之社會觀察—以台南市關帝廳為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17. 劉昭吟,1995,《從祭典到觀光—頭城搶孤中的社區菁英、民俗信仰與觀光規劃》,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18. 謝慶達,1984,《都市更新社區民眾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19. 盧應慶,1997,《社區環境自主性之研究—以台南市啟智里之「社區營造」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外文期刊、書目
1. Henri Lefebvre ;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OX, UK ;Blackwell,1991
2. edited by G. A. J. Rogers, “Contemporary Responses to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omas Hobbes”, Bristol, England : Thoemmes Press, 1995
3. Nahoum Cohen, ”Urban Conserv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The MIT Press,1999
4. 巽和夫 編,1989,《行政建築家の構想》。日本京都市:學藝出版社
5. 三村浩史+地域共生編輯委員會,1998,《地域共生のまちづくり》。日本京都市:學藝出版社
6. 松平 誠 著,1990,《都市祭祝の社會學》,日本東京都:有斐閣
7. 小松和彥 編,1997,《祭りとイベント》,日本東京都:小學館
網路資源
1. 行政院經建會,www.cepd.gov.tw/land/town/creative/creative.htm#1
2. 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www.3l.com.tw/hchg_cpami/default01/default01.htm
3.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風貌宣導網站,home.kimo.com.tw/citycountry_2002/
4. 行政院文建會,www.cca.gov.tw/sitemap.htm#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