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廖詠妍 Liu, Wing-In |
|---|---|
| 論文名稱: |
橋墩下的心理醫生---香港地區「打小人」儀式探討 Under the pier of the psychiatrist --- “Beating the Evil Person " in Hong Kong |
| 指導教授: |
蕭瓊瑞
Hsiao, Chong-Ray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 畢業學年度: | 106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4 |
| 中文關鍵詞: | 香港 、打小人 、驚蟄 |
| 外文關鍵詞: | Hong Kong, “Beating the Evil Person ”, hibernating insects awake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8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打小人」儀式現時流行於香港灣仔鵝頸橋,是指人們委託神婆用鞋子擊打小人紙,希望借此驅逐身邊「小人」。香港政府在2014年6月把它編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打小人」儀式由二十四節氣驚蟄演變而來。研究當中發現,儀式承傳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同時也配合香港現時需求而作出改變。「打小人」儀式作為中國傳統民間習俗與香港民間藝術反映出人們趨吉避害的心態,不論靈驗與否,時至今天仍有不少人在遇到麻煩時選擇求助於「打小人」儀式,希望趕走身邊「小人」,求得心靈上安慰。筆者在本論文先介紹儀式為何會流行於香港地區和現今在香港發展的情況,接著進行人物研究。最後探討儀式背後的文化現象與意義和儀式面對的末來發展與危機。
“Beating the Evil Person ”ceremony is now popular under the Canal Road Flyover in Wan Chai, Hong Kong . Refers to the people commissioned the old woman hit the paper with shoes, which symbolizes “Evil Person”, hoping to expel “Evil Person” around him.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ong Kong in June 2014. This ceremony is from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Hibernating insects awaken evolv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eating the Evil Person” ceremony in Hong Kong carries forwar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it also made changes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Hong Kong. The ceremony reflects the mentality of people tend to avoid harm,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pragmatic or not,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choose to resort to the old women when they in the face of troubles. They hope get spiritual comfort.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introduce why the ceremony will be popular in Hong Kong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Hong Kong for the study of timelines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meaning behind the ceremon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risis.
Key words: Hong Kong, “Beating the Evil Person ”, hibernating insects awaken
一、 論文
1. 史繼剛〈宋代的懲「巫」揚「醫」〉,《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3 期,四川: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年。
2. 林富士,〈試論漢代的巫術療法及其觀念基礎〉,《史原》,第 16 期,臺北: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7 年。
3.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巫覡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 70 期卷 1,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年。
4.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分與地位〉,《新史學》,臺北:新史學雜 誌出版社,1995 年。
5. 喬健、梁礎安,〈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 刊》第 54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年。
6. 梁燕凌、辛永明、吳惠源,〈香港「打小人」儀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 承傳〉,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大學學位論文,2007 年。
7. 陳秀芬,〈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國立政治大 學歷史學報》第 30 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08 年。
8. 薛鳳奎,〈論巫對醫的控制〉,《中華醫史雜誌》,北京:中華醫學會,1984 年。
二、 專書
1. 王于漸,《香港深層次矛盾》,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2 年。
2. 王符,《潛夫論》,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年。
3. 牛犇,《大饑荒口述實錄》,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
4. 何耀生,《香港非物質遺產》,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年。
5. 李季樺,《宗教社會心理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6. 李樹坤,《文化百子櫃》,香港:新愉出版社,2007 年。
7. 岳純之,《唐律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
8.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 年。
9.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年。
10. 周樹佳,《香港民間風土記憶》,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2014 年。 67

11.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12. 馬彪,《後漢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13.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4. 張志聰,《黃帝內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 孫亦平,《道教的信仰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16. 徐振邦,《行遊香港 28 個風俗慣例全說》,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9 年。
17. 陳登武,高明士,《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18. 陳瑞璋,《認識中國傳統節日和風俗》,香港:萬里出版社,2001年。
19. 陳慎慶,《諸神嘉年華─香港宗教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21. 高倩藝,《二十四節氣民俗》,北京:中國民俗文化出版社,2010 年。
22. 許日彤,《香港照舊》,香港:中華出版社,2015年。
23.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24. 廉靜、王一川,《文化的嬉戲與承諾》,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
25. 雷飛鴻,《辭海》,臺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26. 維克色特納,《儀式過程 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
27.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商務出版社,2002 年。
28. 鄭培凱,《嶺南歷史與社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 年。
29. 鄭培凱,《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廣州: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年。
30. 潘國玲,《城市學香港文化研究》,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7 年。
31. 黎志添,《道教與民間宗教》,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年。
32. 錢遜,《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在現代發展》,上海: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年。
33. 閻小駿,《香港治與亂:2047 的政治想像》,香港:三聯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 年。
68
34. 楊繼繩,《天地翻覆:中國文化大革命史》,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有限公 司,2016 年。
35. 劉青峰,《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
36. 劉黎明,《宋代民間巫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年。
37. 葛藍‧艾波林,《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臺北:五觀藝術出版社,2005 年。
38. 劉獻廷《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39. 蕭國健,《探本索微:香港早期歷史論集》,香港:中華出版社,2015年。
40. 駱思嘉,《香港樂活節氣文化》,香港:知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三、 報章
1. 于晶波,〈香港「打小人」被視為亞洲安慰心靈最佳物之一〉,《廣州日報 大洋報》,2010 年 3 月 6 日,慧科電子剪報資料庫,頁 A04。
2. 于岄鳴,〈驚蟄打小人港擬申文遺盆菜蝦膏等 63 項目明年完成普查保傳統〉, 《文匯報》,2011 年 2 月 12 日,慧科電子剪報資料庫,頁 A07。
3. 李八方,〈隔牆有耳:「打財爺」或入健力士〉,《香港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10302/15030066。更新日期:2011 年 3 月 2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10 日。
4. 李八方,〈全城打小人,打到禮賓府〉,《香港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20304/50070552。更新日期:2012 年 3 月 4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10 日。
5. 何啟風,〈英美專家指只靠近親繁殖已沒純種「華南虎絕種了」〉,《香港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01122/14686703。 更新日期:2010 年 11 月 12。最後造訪:2017 年 5 月 5 日。
6. 林思文,《信報》,〈傳統與科技〉, http://www.t45ol.com/play/755/littleman-revenge.html 。更新日期:2003 年 7 月 8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2 月 20 日。
7. 紀曉華,〈漫遊灣仔打小人〉,《香港蘋果日報》,2008 年 5 月 21 日,慧科 電子剪報資料庫,頁 C01。
8. 陳力為,《香港明報》,〈不足 50 年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69

https://news.mingpao.com/pns/20140618/s00002/1403028016374。更新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31 日。
9. 陳珍麗,〈各界今接力打曾小人〉,《香港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304/00176_002.htm。更新日期:2012 年 3
月 4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20 日。
10. 陳綺雯,〈百年香港〉,《香港明報》,2013 年 8 月 5 日,慧科電子剪報資
料庫,頁 A66。
11. 盧怡安,〈打小人黑工入侵鵝頸橋〉,《太陽報》,2011 年 3 月 7 日,慧科
電子剪報資料庫,頁 B89。
12. 霍震風,〈各界今接力打曾小人〉,《香港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304/00176_002.html。更新日期:2012 年 4
月 18 日。最後造訪:2016 年 10 月 24 日。
13. 黃俊龍,〈香港人怒吼促曾俊華下台〉,《香港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307/00176_004.html。更新日期:2012 年 3
月 7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20 日。
14. 莊太量,〈堅尼系數誇大香港貧富懸殊〉,《香港明報》,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70616/s00002/149760949
6223。更新日期:2017 年 6 月 16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1 月 14 日。
15. 羅興宇,〈本地孕婦憤怒了,發起周六遊行,促優先攞床位〉,《香港蘋果 日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10825/15554499。更
新日期:2011 年 8 月 25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1 月 6 日。
四、 網路資料
1. 香港康樂文化事務處香港文化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z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zh_TW/web/hm/cultural/inventory.html。更新日 期:2014 年 10 月 9 日。最後造訪:2016 年 9 月 20 日。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稅務局,〈商業登記及現時收費表〉, http://www.ird.gov.hk/chi/pdf/brfee_table.pdf。更新日期:2016 年 12 月 7 日。最 後造訪:2017 年 9 月 4 日。
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政府統計處社會分析及研究組 (二) 〉, 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200_tc.jsp?tableID=008&ID=0&productTyp
70
e=8。更新日期:2017 年 9 月 18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9 月 27 日。
4. 香港特別得政區政府「2006-2007 施政綱領」內容,〈文化創意產業〉, 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06-07/chi/policy.html,更新日期:2006 年 10 月 11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1 月 20 日。
5. 香港特別得政區民政事務局網站,〈新聞公報及演辭〉, http://www.hab.gov.hk/tc/publications_and_press_releases/press2017.htm。更新日期: 2017 年 10 月 29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31 日。
6. 香港特別行政區統計處,〈2017 年香港市民收入統計〉, 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更新日期:2017 年 6 月 30 日。最 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23 日。
7. 香港教育局,〈2013 跨境學童統計人數〉, http://www.edb.gov.hk/tc/index.html。 更新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1 月 6 日。
8. 香港旅遊發展局,〈2017 訪港旅客統計資料〉,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about-hktb/news/visitor-arrival.jsp。更新日期: 2017 年 8 月 31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9 日。
9.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網,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更新日期:2017 年 9 月 30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0 月 11 日。
10. 香港人民力量官方網站,http://www.peoplepowerhk.com/。更新日期:2012 年 3 月 10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12 月 11 日。
11. 香港中原地產,〈2017 年樓價統計〉, http://m.centanet.com/zh-HK/Home/MIndex。 更新日期:2017 年 8 月 30 日。造訪日期:2017 年 12 月 13 日。
1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http://zh.unesco.org/themes/protecting-our-heritage-and-fostering-creativity。更新日期: 2016 年 12 月 8 日。最後造訪:2016 年 9 月 20 日。
13. Google map, https://www.google.com.hk/maps/place/%E7%81%A3%E4%BB%94%E8%BB%92% E5%B0%BC%E8%A9%A9%E9%81%93431%E8%99%9F%E8%B7%91%E9%A6% AC%E5%9C%B0%E9%B5%9D%E9%A0%B8%E6%A9%8B%E8%A1%97%E5%9D %8A%E7%A6%8F%E5%88%A9%E6%9C%83/@22.2795195,114.1787833,17z/data= !3m1!4b1!4m5!3m4!1s0x340400574a4463ad:0xcb74c22f2040eb5e!8m2!3d22.279529
71
1!4d114.1809758。更新日期:2017 年 2 月 20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2 月 20
日。
14. Google map,
https://www.google.com.hk/maps/place/%E7%81%A3%E4%BB%94/@22.254146,114 .1609566,13z/data=!4m5!3m4!1s0x3404005b7e61fe79:0x242571e635c3d8ee!8m2!3d2 2.276022!4d114。更新日期:2017 年 2 月 20 日。最後造訪:2017 年 2 月 20 日。
校內:2023-05-11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