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靜怡 Chen, Jing-Yi |
|---|---|
| 論文名稱: |
高中國文教師對文言文與白話文之教學經驗探究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
| 指導教授: |
蔡明諺
Tsai, Ming-Y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65 |
| 中文關鍵詞: | 108 課綱 、教學教法 、教材選文 、學習評量 、閱讀素養 、素養導向 |
| 外文關鍵詞: |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Classical Chinese, Vernacular Chines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29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08 課綱實施後,「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選文比例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文、 白之爭,長期以來就是公共論壇及學術討論的議題。但教學現場的運作,其實是以 教師為主的教學教法,以課本選文為主的教材內容,和以評量為主的考招制度等三 方面所建構而成,而對此教學現場的相關研究卻相對少見。本研究之目標,即在探 討高中國文教師對於文言文與白話文之教學經驗,及其對素養課程的看法與需求。
教學現場長期存在著教師認為白話文比較難教學的觀念,以及考試評量著重於 文言文的出題偏好。本研究關注教學現場的運作方式,調查高中教師對於文言文與 白話文的教學態度及動機,以此探討文白議題對於高中教師之教學教法的可能影 響。本研究也調查了高中教師在 108 課綱實施後,對於素養課程的需求看法,以此 探討教師在課綱調整後,對於教學法、選文之態度,及其自身教學觀念的改變,並 呈現來自於教學端的實務建議。
本研究採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以量化問卷呈現教育現場之高中國文教師,對 於文言文與白話文之教學經驗,並調查其對閱讀素養課程的需求看法。本研究透過 120 位高中國文教師受訪者為樣本,以問卷資料分析探究教學現場教師態度與現 況。其次,則以質化訪談分析,針對四位教學現場的高中國文教師,進行個案訪 談,希望透過質性內容補強量化問卷較難探討到的教學動機與師資培訓歷程。
量化問卷分析分為「基本統計敘述行分析」、「交叉分析」。其中「交叉分析」藉 由「年齡」、「畢業學校」、「年資」、「任教學校」進行交叉分析「文言文白話文認 知」、「閱讀素養」,探究高中教師對於文白教材的態度背後因素及影響。研究結果發 現,「年齡」、「畢業學校」、「年資」、「任教學校」對於「文言文白話文認知」皆有不 同程度的影響差別。而「年齡」、「畢業學校」、「年資」、「任教學校」對於「閱讀素 養」較無明顯的差異,態度上較一致。
質化訪談分析沿用量化問卷結構進行訪談,與量化問卷相互印證,補充說明實 證分析缺乏的教學現場現況,並提出「實務建議與素養意涵」,探討教學教法、教材 選文、學習評量間的相互關係,藉由混合研究企圖顯現貼近教育現場的文白態度及 素養導向觀點。作者對於研究結論提出相關的解釋,並根據結論進一步提出實務上 的建議。經過相互分析後,本研究成果的建議事項為「建立完整的素養教學共備社 群」、「區分素養能力養成與考招制度功能間的目的」、「官方宣導促轉學生對素養課 程態度」
Due to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change,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cause discussion again. But there is less research on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views of Chinese teachers on literacy courses. Hope to provide practical teaching advice.
This research uses mixed methods. Firstly, it use survey method on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views on literacy courses. Secondly, it use an interview analysis with 4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Expected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process. I will provide relevant explanations for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in practi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水心編(1981)。《高中國文教材編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
宋曜廷(2011)。調查研究法在數位學習的應用。載於宋曜廷 (編),數位學習研究方法(頁73-108)。臺北市:高等教育。
李坤崇(2019)。學習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
李豐楙,林月仙合著(1978)。《作文原理講話》。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計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佩璿(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p. 239‒262)。高雄市:麗文文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1995)。《高級中學一年級國文科改編本教科用書編輯方式 及編寫內容之調查研究:八十三學年度研究報告》。台北:國立編譯館。
萇瑞松(2019)。〈108課綱技高國語文教學的常與變〉。《文/白之爭—語文、教育、國族的百年戰場》。
黃美娥(2006)。對立與協力。20 世紀台灣文學 專題 I: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
黃錦鋐(1997)。國文教學法。台北:三民。
葉乃嘉(2008)。訪談研究法.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P.183。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清田(2017)。《課程實驗:課綱爭議的出路》。台北:五南。
蔡清田(2018)。核心素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五南。
錢乃榮(主編)、余志鴻、鄒嘉彥(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藍順德(2010)。《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台北:華騰文化。
二、 報章雜誌
陳雅慧(2019)。比補素養更重要的是,多問孩子「為什麼喜歡?」。親子天下。第105期+閱讀素養。台北:親子天下。
丁鳳珍(2008,10 月 2 日)。拒絕封建文化污染台灣教育。自由時報,A15 版。
王彩鸝(2009)。99 年課綱 高中國文重拾經典文學。聯合晚報,A11 版。
孟祥傑(2004,11 月 25 日)。高中國文 文言文比重大縮。聯合報,A3 版。
林秀美(2009,12 月 12 日)。國文課綱 南區公聽會 文言文比率調高 師轟、爸媽怨。聯合報,A4 版。
林曉雲(2009,12 月 11 日)。國文課綱公聽會/高中古文多 9 篇 老師直言教不完。自由時報,A14 版。
林曉雲、胡清暉(2010年9 月 8 日)。101 學年起 高中生要多讀文言文。自由時報,A14 版。
柯慶明(2005年6 月 29 日)。高中國文也應該是人文教育。聯合報,E7 版。
郭芳綺(2009年12 月 12 日)。高中文言文比例增 引發砲轟。自由時報,A14版。
郭芳綺(2009年12 月 12 日)。高中文言文比例增 引發砲轟。自由時報,A14版。
謝文華(2006年5 月 5 日)。不折手斷?學子國語文奇慘。自由時報,A9 版。
三、 期刊
江錦玨(2001)。今昔法在古典詩歌的應用(上)──以高中國文課本為例。國文天地16卷9期。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期。(p1-31)
何寄澎(2004)。〈讓國文教育回歸其本質〉。《文訊》226 期。
呂武志(1996)。〈我對語體文教學的看法〉。《高級中學國文、英文、物理、化學四科輔導資料彙編》,國立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p69-89)
宋曜廷、潘佩妤(2011)。混合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 學研究期刊,55(4),97‒130。
周愚文(2012)。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之推動進程。因應十二年國教人才培育及教師專業精進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期 (p.113‒127)。
柯慶明(2004)。〈高中國文課程綱要之擬定〉。《文訊》228 期。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 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 課程改革的DNA》。國家教育研究院教核育心脈電子報。第5期。
四、 學位論文
呂怡欣(2010)。〈高中九九課綱文言文選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學系碩士論文。
胡薇倫(2008)。〈台灣高中國文選文典範之遞嬗現象探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碩士論文。
梁滿修(2004)。〈現代文學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陳柏宇(2019)。戰後台灣高中「國文」課程綱要的演變與爭議(1952-2019)。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楊惠倪(2021)。〈課綱調整與高中教師的因應作為〉。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劉星倫(2004)。〈Bernstein 教育論述分析──以高中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盧春秀(2011)。〈現行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生命教育內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雅莉(2005)。〈高中國文課程標準與國文課本選文變遷之研究(1952-2004)〉。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
蘇雅莉(2005)。〈高中國文課程標準與國文課本選文變遷之研究(1952-2004)〉。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
五、 網路資料
〈「淺近文言」也列入白話選文!廖玉蕙:很恐怖〉ETtoday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11/1008484.htm。上網時間:2019年12月17日
《中華百科全書:1983年典藏版》。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index.asp。上網時間:2019年9月15日。
中華百科全書。語體文之定義。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1&forepage=1。上網時間:2019年8月15日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語體文之定義。http://dict.revised.moe.edu.tw/。上網時間:2019年8月15日。
國教院(2015)十二年國教領綱國語文草案文言文比例說明《澄清稿》。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9F5D02EEB06F1FBC。上網時間:2021年8月26日。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本國語文(國語文)。https://www.k12ea.gov.tw/files/92_sid17/mandarin.pdf。上網時間:2021年8月15日。
許維寧(2018)。摸不清楚新課綱重點?何謂「核心素養」專家說給你聽。今日觀點。https://sight.nownews.com/20180903-5564 上網日期:2019年5月21日
章凱閎(2020a)。新課綱普查是機密?教部拒公開。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945818。上網日期:2020年12月16日
章凱閎(2020b)。7成高中生對新課綱感到困擾 素養題、學習歷程最卡關。聯合報。https://udncollege.udn.com/5869/。上網日期:2020年12月16日
藍偉瑩(2018)。跨域X問題解決力。台北:親子天下。https://topic.parenting.com.tw/event/2018/samsung/ 上網日期:2019年5月21日
余光中(2005)。〈在外語與方言之間〉。〈「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行動宣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rescuechinese/lian-meng-xuan-yan。上網時間:2020年12月11日
柯慶明(2005)。二十一世紀的國文教育。https://cerc.fg.tp.edu.tw/cerc/archives.php?id=217。上網時間:2019 年 5 月 22 日
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查詢網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QAzADkA0。上網時間:2019 年 5 月 22 日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2005)。〈宗旨〉。https://sites.google.com/site/rescuechinese/home。上網時間:2020年12月11日。
六、 其他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台北。
翰林出版社(2018),〈空城計〉,《國民中學國文備課用書第四冊》,台南:翰林。 翰林出版社(2019)。素養ing。台南:翰林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總綱修訂小組、普通高級中學各科 課程綱要專案小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2009)。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總綱修訂小組、普通高級中學各科 課程綱要專案小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2005)。
羅嘉文(2019)。國語文領域第五學習階段縣市種子老師培訓推廣版簡報。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提問與評量。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