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雅雪 Wang, Ya-Hsueh |
|---|---|
| 論文名稱: |
銀行業市場競爭定位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Marketing Competition Positioning in the Bank |
| 指導教授: |
吳宗正
Wu, Chung-Ch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統計學系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4 |
| 中文關鍵詞: | 消費者行為 、競爭定位 、銀行 、多變量分析 |
| 相關次數: | 點閱:68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金融工具多元化及行銷環境的改變,銀行已成為競爭非常激烈的服務業之一。因此本研究試圖利用消費者的觀點,找出台南市銀行彼此之間的競爭定位與消費者特性,使業者明瞭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為何?並及早找出競爭者,制定因應之策,就消極面來說,可避免被時代潮流所淘汰;就積極面來說,可擴大銀行本身的市場佔有率與競爭力。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
1.就台南市而言,具高知名度的銀行依序分為別台灣銀行、彰化銀行、中國信託、台新商銀與第一商銀。其次,本研究將市場佔有率前20名的銀行劃分成為三群,為全面導向型、特色導向型與一般導向型。
2.就全面導向型銀行而言,以彰化商銀為領導品牌,競爭者有合作金庫、萬泰銀行、華南銀行、第一商銀。
3.就形象導向型銀行而言,中國信託銀行為領導品牌,主要的競爭對手為台新商銀,其次為大眾銀行。
4.就一般導向型銀行而言,臺灣銀行為領導品牌,其競爭者有中興商銀、台南中小企銀、台灣中小企銀、世華聯合商銀、中國國際商銀與萬通商銀。
5.在消費性貸款方面,貸款的情形將會隨著教育水準、平均月收入有顯著的差異;在信用卡貸款方面,消費者具有重視休閒享樂的生活態度,且較不重視積極規劃未來,其貸款情形會隨著教育水準、平均月收入不同而有顯著性差異;在汽車貸款方面,消費者具有重視休閒享樂的生活態度,其貸款的情形將會隨著家庭生命週期有顯著的差異。
6.就投資業務而言,外匯的使用情形將會隨著家庭生命週期、月收入有顯著的差異;基金的使用中,其使用情形將隨著居住地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信用卡方面,使用情形將會隨著性別、月收入有顯著的差異;在證券方面,使用情形將會隨著行政區有顯著的差異。
7.依理財因素考量而言,其重視程度受家庭生命週期、教育程度與居住地影響;依形象因素考量而言,其重視程度受學歷影響;依便利因素考量而言,其重視程度受家庭生命週期、教育程度與居住地影響。
一、中文部份
1. Michale E. Porter著,李明軒、邱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天下文化出版社。
2. Michale E. Porter著,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天下文化出版社。
3. Ries, Trout著,張佩傑譯(2001),「攻心:定位策略」,遠流出版社。
4. 王文宇(2001),「金融法」,元照出版公司出版。
5. 吳俊彥著(2000),「消費者行為」,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6. 吳統雄(1990),「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聯經出版社出版。
7. 李定健(1986),「行銷定位」,天下文化出版社。
8. 李明軒、邱如美合譯 (2001),「競爭優勢」,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
9. 李詩綺(2000),「統計方法應用於銀行顧客滿意度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0.周宏學(2000),「台灣地區銀行業競爭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11.周依蓉(2002),「銀行顧客消費行為及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2.翁燕然編著(1998),「圖解市場調查」,漢昇書屋出版。
13.高希均、石滋宜編著(1996),「競爭力手冊」,天下文化出版社。
14.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華泰出版社。
15.張沛元譯(1999),「市場區隔戰法」,商業週刊出版。
16.張裕淵(2000),「以生活型態觀點探討台灣地區銀行網路金融服務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17.曾信欽(2002),「我國商業銀行之競爭力研究--以個案銀行為例」,碩士論文。
18.黃正炫(2000),「銀行消費金融業務的競爭策略-以個案銀行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19.黃俊英(1992),「行銷研究」,出版。
20.葉文華(2002),「銀行顧客對新銀行企業形象知覺與期望差距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21.劉世平譯(1999),「銀行家之死-迎接小型投資人的時代」,知覺出版社出版。
22.蔡世強著(2001),「完全銀行往來入門手冊」,知遠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23.蔡正雄譯(1985),「競爭策略」,華泰書局出版。
24.衛南陽(2001),「服務競爭優勢:探索永續經營的奧秘」,商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5.謝森展編著(1980),「銀行證券業新趨勢」,創意力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26.鍾日迪(2000),「金融資訊科技對銀行經營之影響—以世華銀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27.衞南陽著(2001),「服務競爭優勢-探索永續經營的奧秘」,商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二、英文部份:
1. Spearman C., “General Intelligence Objectively Determined and Measure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15, 1904.
2. Punj G. and Stewart D., “Cluster Analysis in Marketing Research: Review and Suggest f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May 1983, pp.134-148.
3. Kruskal J. B.,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by Optimizing Goodness of Fit to A Nonmetric Hypothesis”, Psychometrika, Vol. 29, 1964.
4. Kolt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ed”, 1992, pp.263.
5. Kotler P., and Armstrong, G. (1997), “Marketing:An Introduction, 4thed”, Prentice-Hall, Inc.
6. 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ed”, Prentice-Hall Inc., 1998.
7. Laurence W. Berger, George R. Nast, and Christian Raubach, “Fixing Asia’s bad-debt mess”, The McKinsey Quarterly, Number 2002.
8. Michael E. Po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1985.
9. Nunnally, Jum C.,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1974.
10.Roboff G. & Charles C., “Pricac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Cyberspace:Banks Addressing What Consumers Want,” Journal of retail banking services, Vol.20, 1998, pp.51-56.
11.Sally Dibb、Lyndon Simkin,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Workbook,London:Routledge”, 1996.
12.Sheshunoff A. “The Wait is over for Internet Banking”,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ABA Banking Journal (New York), Jun 1999.
13.Smith Wendell R.,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21, July 1956, pp.3-8.
14.Wind. Y, “Issues and Advances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15, Aug.1978, pp.21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