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俊超 Chen, Chun-Chao |
|---|---|
| 論文名稱: |
台灣未來動力用油品需求之預測 A Study of the Motor-fuel Demand Forecasting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陳家榮
Chen, Chia-Yo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資源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ngineer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 畢業學年度: | 9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86 |
| 中文關鍵詞: | 迴歸分析 、需求預測 、油品 |
| 外文關鍵詞: | petroleum product, regression analysis, demand |
| 相關次數: | 點閱:69 下載: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960年代以降,石油一直是世界最大宗的貿易商品,亦是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初級能源和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因此,石油也被稱為現代社會的血液。在這其中,動力用油品更是所有石油產品中的消費大宗,也是日常生活中主要動力的來源,因此不論在政策的分析或規劃上,動力用油品的需求預測便凸顯了其重要性。
本研究分析對象則是以供應動力使用的油品為主,其分別為車輛運輸用途為主的汽、柴油以及主要用於鍋爐燃燒用油的燃料油三者為本研究預測對象;研究方法則以迴歸分析方法為主。首先先分析探討台灣歷年來動力用油品之需求變化以及未來可能的趨勢,接著再以迴歸分析方法進行需求量的預測。在本研究所建立動力用油品需求預測模型的主要影響變數方面,車用汽油有汽油價格指數和每人可支配所得;在柴油則是製造業指數,而燃料油則為前期消費量及工業生產指數。而根據各需求預測模型之R2值及MAPE值,皆顯示這些預測模型具有相當不錯的估計精確度。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預測結果,未來台灣所煉製的汽油每年仍約有兩百萬至三百萬公秉的煉製量可供出口,柴油則約有六百萬到七百萬公秉之間的出口量。而燃料油則因台電減少發電用燃料油的使用,將使得燃料油的成長幅度低於汽、柴油。在未來油品規範更加嚴格後,未來可能還需要進口低硫燃料油。
Forecasting demand forms a crucial aspect for planners in the overall policy analysis of the energy sector. This is more so for developing country like Taiwan, which relies heavily on imports to meet its petroleum need, and where scarce nature resource have to be optimally apportioned between competing activities.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ses the demand for petroleum products in Taiwan. The petroleum products discussed here are focus on gasoline, diesel and fuel oil. For this purpose, econometric models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 are generated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so as to capture product specific factors affecting demand. They are validated against historical data for forecast accurac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gasoline can be exported about 170 to260 million KLOE and 586 to 684 million KLOE for diesel. Due to the strictly restrictions of environment, the fuel oil may be imported in the future.
一、中文部份
(1)台灣能源統計年報(81年),經濟部能源局,民國 82年。
(2)許志義、陳澤義,能源經濟學,華泰書局,民國82 年。
(3)楊達康,台灣油品市場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經濟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4)許志義、洪育民,石油經濟學(上)-國際油價篇, 華泰書局,民國83年。
(5)臺灣能源經濟論文集,聯經出版社,民國84年。
(6)八十四年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民國能源經濟學會,民國84年。
(7)許志義、毛維凌、柏雲昌,台灣中長期能源需求預 測,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5年。
(8)廖惠珠、蘇君穗、林淑娟,“我國石油與天然氣消費變遷之研究”,能源季刊,第26卷,第3期,民國85 年。
(9)石油產品及其應用(上),中國石油公司,民國87 年。
(10)楊浩彥,“台灣能源消費與經濟成長因果關係探 討”,能源季刊,第28卷,第4期,民國87年。
(11)賈文瑞等,1996~2010年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戰略,石油工業出版社,民國88年。
(12)賴適存,“石油產品自由化與油品市場未來發展之 研究”,石油季刊,第36卷,第4期,民國89年。
(13)白蘋,“油品市場發展與油公司的因應”,石油季 刊,第37卷,第3期,民國90年。
(14)謝瑞瑜,“油品自由化市場分析”,永昌投顧季 刊,第3季,民國90年。
(15)劉蘇萍,台灣能源需求之結構性變化影響因素及節 能政策,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6)陳建宏,我國油品市場管理規範與競爭機制之研究-以供油業者與銷售通路業者之市場行為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7)張義龍,台灣地區家用冷氣機持有量預測:三種預 測模型之比較,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8)鄭心佩,台灣油品市場價格策略和需求效果之實證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9)劉振鵬,劣質汽柴油流向預警模式建立與應用研 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0)林穎正,下游油品零售市場開放效果分析,國立政 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1)陳英慧,汽油需求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灣自用小客車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22)王琇嫻,台灣連鎖便利超商市場需求預測-迴歸模型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23)蕭慕俊,“試剖析台灣油品市場自由化後的發展與挑戰”,石油季刊,第40卷,第2期,民國93年。
(24)施能仁,施純楨、施若竹,計量經濟,高立圖書有 限公司,民國93年。
(25)台灣能源統計年報(92年),經濟部能源局,民國93年。
(26)“石油業現況”,經濟部能源局,民國93年。
(27)周總瑛,“從石油供需缺口論中國石油安全策略”,資源科學,第26卷,第6期,民國93年。
(28)我國電力長期負載預測及長期電源開發規劃,台電 企劃處,民國94年。
(29)梁啟源,“台灣未來經濟發展面臨之挑戰-京都議 定書”,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報告,永續(研)094-004號,民國94年。
二、英文部分
(1)Garbacz,C. “Gasoline, diesel and motor-fuel demand in Taiwan”,Energy Journal,vol.10,pp.52-72,1989.
(2)Short-Term Integrated Forecasting System,EIA,1993.
(3)Petroleum Market Model of The National Energy
Modeling System,EIA,1994.
(4)Rao,R.D. & Parikh,J.K., “Forecast and analysis of demand for petroleum products in India”,Energy Policy,vol.6,pp.583-592,1996.
(5)Robert,S.P. & Daniel,L.R. Econometric Model and Economic Forecasts,McGraw-Hill,4th edition,1997.
(6)“Nonutility Petroleum Products Demand Model”, Short-Term Energy Outlook,EIA,1998.
(7)Kawahara, The outlook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petroleum products in east Asia, World Energy Council,18th congress,Buenos,Aires,2001.
(8)Mackay, R.M. & Probert, S.D.,“Forecasting the United Kingdom’s supplies and demands for fluid fossil-fuels”, Applied Energy, vol.69,pp.161-189,2001.
(9)Frederick,H.H., James,R.M. & Moyer, R. C., Managerial Economics: Application, Strategy, and Tactics, SOUTH-WESTERN ,9th edition,2002.
(10)Denisard,C.O. & Rodrigo,D.L. ,“Short-run, long-run and cross elasticities of gasoline demand in Brazil”, Energy Economics,vol.25, pp191-199, 2003.
(11)World Energy Outlook 2004,IEA,2004.
(12)Harun,K.O., Halim,C., Arif H. ,& Zafer U. ,
“Estimating petroleum ex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using vehicle ownership and GDP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vol.8,pp.289-302,2004.
(13)Stockwatch Quarterly Review:Two to Five Year Outlook, ESAI, vol.14,no.1,2004.
(14)Oil demand still growing”, Petroleum Argus,pp.2,18,April,2005.
三、網路部份
(1)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
(2)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
(3)行政院交通部網站:http://www.motc.gov.tw/
(4)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ww.moeaboe.gov.tw/
(5)經濟部工業局網站:http://www.moeaidb.gov.tw/
(6)石油策略研究中心:
http://www.ncku.edu.tw/~cpss/
(7)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www.iea.org/
(8)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www.eia.doe.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