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閔睿
Hsiao, Min-Jui
論文名稱: 新公司法下創業籌資法制之變革與未來-以無面額股、特別股及表決權拘束契約為核心
The Change and Future of Legal Framework for Start-ups and Fund Raising under New Company Act-Centering on No-par Stocks, Preferred Stocks, and Shareholder voting Agreements
指導教授: 顏雅倫
Yen, Ya-L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無面額股特別股表決權拘束契約表決權信託契約
外文關鍵詞: non par-value stock, Preferred Stock, Shareholder Agreement, Shareholder Voting Trust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2019年的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公司約有九成八屬中小企業,由此可知中小企業是我國最主要且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來源之一。雖然中小企業與其中的新創企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但我國法律環境在2018年大修公司法以前,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對於此些企業並不友善。終於在2018年公司法進行了重大幅度的修正後,提升了創新創業環境,包含修法後轉採面額股與無面額股並存的制度,以及新增更多種類的特別股,同時放寬表決權拘束契約與表決權信託契約的使用等。這些修法調整使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擁有更多的彈性,並能在籌措資金與公司內部股東間處理得更加順利。
    於本次修法當中,我國雖參考許多美國的立法例,然而法規訂定上似仍有所缺漏,將可能導致實務運用上的困難以及爭議的發生。主要問題臚列如下:第一點,在無票面金額股方面,我國雖然成功將此制度引進,但對於該制度因與票面金額股不同而需適用的不同規定,尚未於我國法規中訂定詳細規範。而在現行法規下,無面額股制度,發行的股份所得股款全部作為實收資本額,這會導致公司發行價格越高時,資本膨脹越嚴重。另外有關股東以現物出資作為購買公司股份的對價,現行法是否可以解決現物出資財產高估時股東與公司董事對於債權人等之責任。最後雖然引進無面額股並且也沒有禁止股份分割,但依照我國現狀極少數公司採用股份分割的策略,因此是否有必要因引進無面額股後將股份分割的困境與以解決。第二點,在特別股方面,此次修法雖然新增了更多種類的特別股,但法規並未規定於各種類特別股發行時違反何種事項或規定將會導致發行無效,或是收回特別股時必須遵守哪些條件與程序,以及主管機關是否允許特定特別股為公司登記對特別股種類與設計的影響等問題,都尚待解決。第三點,在表決權拘束契約方面,我國並未特別訂定法規保障未簽訂表決權拘束契約的股東,且並未限制哪些內容不得於契約中規定,否則將導致契約無效。此外,針對表決權拘束契約是否得為強制執行之標的,我國法規亦未明訂清楚。第四點,在表決權信託契約方面,我國並未以法條明訂出是否得以所有權、時效性以及目的性作為表決權信託契約是否成立的判斷標準。
    針對上述我國法規尚仍未制定明確規範的問題,本文將藉由參考美國模範公司法與德拉瓦州公司法等美國的立法例與實務見解,幫助我國能夠在有關無面額股、特別股及表決權拘束契約等相關法規訂定上進行增訂與修補,以期我國在相關法律規定上之缺失能有顯著改善,在創新創業環境的領域中亦能夠更上層樓。

    Taiwan has made substantial amendments to its corporate law in 2018.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the amendment is to enhance the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s a result, the introduction and lending of non par-value stocks, Preferred Stock, Shareholder Agreement and Shareholder Voting Trust were introduced. This amendment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pligh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new industries in Taiwa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and study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amendment and the U.S. legislation to make mor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above four topic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2018年修法簡介1 第二項 改善新創環境主題修法2 第三項 新創公司與創業投資的介紹4 第四項 美國實務於創業環境中投資契約所注重的項目7 第二節 研究方法11 一、 文獻分析法11 二、 比較研究法12 三、 案例分析法12 第三節 論文架構12 第二章 我國無票面金額股的發展、議題與檢討15 第一節 我國無票面金額股的發展15 第一項 面額股、無面額股與低面額股的概念15 第二項 股票最低面額十元之歷史17 第三項 股票不得折價發行之相關實務見解與影響18 第四項 面額股之侷限20 第五項 無票面金額股之利弊暨與票面金額股之比較21 第六項 無票面金額股的現行規定與相關議題24 第二節 美國法上的無票面金額股27 第一項 美國無面額股的起源27 第二項 美國商業模範法典有關無面額股之規定28 第三項 美國有關灌水股責任之介紹29 第四項 美國有關股票分割之介紹31 第三節 小結與建議32 第三章 我國特別股制度的發展、議題與檢討34 第一節 我國特別股之發展、實務案例與爭議34 第一項 舊公司法下有關特別股之規定、種類與實務見解34 第二項 特別股現行法條之介紹與討論40 第三項 重要實務案例與影響45 第二節 美國法上的特別股48 第一項 美國特別股之起源48 第二項 美國模範公司法之相關規定49 第三項 德拉瓦州公司法之相關規定51 第四項 美國法上特別股相關重要議題與案例分析55 第五項 美國法有關特別股收回58 第六項 董事之責任58 第七項 美國有關董事對於特別股股東義務之介紹60 第三節 小結與建議63 第四章 我國表決權拘束契約之演變、爭議與未來前景66 第一節 我國表決權拘束契約之發展、實務案例與爭議66 第一項  舊公司法下有關表決權拘束契約之規定與實務見解66 第二項 重要實務案例與影響68 第三項 修法前表決權拘束契約之學說見解整理78 第四項 新公司法下的表決權拘束契約及相關議題81 第二節 美國法上的表決權拘束契約84 第一項 美國表決權拘束契約之起源84 第二項 美國模範公司法之相關規定88 第三項 德拉瓦州公司法之相關規定92 第四項 美國法上表決權拘束契約相關重要議題93 第三節 小結與建議94 第五章 表決權信託契約97 第一節 我國表決權信託契約之發展、實務案例與爭議97 第一項 表決權信託契約舊法之介紹97 第二項 表決權信託契約之定義與結構98 第三項 表決權信託之功能103 第四項 表決權信託契約性質103 第五項 表決權信託契約與表決權拘束契約之比較105 第六項 重要實務案例與影響107 第七項 新公司法下的表決權信託契約及相關議題109 第二節 美國法上的表決權信託契約111 第一項 美國表決權信託契約之起源111 第二項 美國模範公司法之相關規定113 第三項 德拉瓦州公司法之相關規定114 第四項 其他州公司法之相關表決權拘束契約的規定117 第三節 小結119 第六章 結論121 參考文獻126

    一、 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專書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六版,2018年。
    2.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2005年。
    3. 王志誠,信託法,五南出版,五版,2016 年。
    4.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修訂9版,2013年。
    5. 眾智法律事務所,權利點子成金-美國高科技公司在經營及投資上的法律寶典,商周,初版,1998年。
    6. 曾宛如,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逐條釋義,元照,2016年。
    7. 劉連煜,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五南,初版,1994年。
    8.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增訂15版,2020年。
    (二) 期刊
    1. 王志誠,家業傳承之模式選擇-閉鎖性公司與家族信託結合模式之運用及注意事項,月旦法學雜誌,第298期,2020年3月,頁76-99。
    2. 王志誠,股東間經營主導權契約之效力-評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年度金字第104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1期,2016年9月,頁37-49。
    3. 王文宇,表決權契約與表決權信託,法令月刊。第53卷第2期,2002年2月。
    4. 王仁宏,股東表決權拘束契約之實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特刊,1986年,頁191-194。
    5. 曾宛如,低面額股與無面額股對臺灣公司資本制度之衝擊與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236期,2015年1月,頁30-47。
    6. 曾宛如,公司法制之重塑與挑戰,月旦法學雜誌,第300期,2020年5月,頁132-141。
    7. 余文彬,無面額股票及股票分割,會計師季刊,第270期,2017年3月,頁20-24。
    8. 邵慶平,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七八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96期,2019年6月,頁117-127。
    9. 邵慶平,章程自治的界限-特別股類型限定的反省,月旦法學雜誌,第247期,2015年12月,頁78-87。
    10. 邵慶平,表決權拘束契約與累積投票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8期,2015年6月,頁103-113。
    11. 邵慶平,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重上字第六二一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78期,2017年8月,頁121-134。
    12. 邵慶平,2016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6卷,2017年11月,頁1531-1560。
    13. 邵慶平,論公司章程提高股東會普通決議門檻,月旦法學雜誌,第303期,2020年8月,頁64-73。
    14. 林國彬,原有股東優先認權與特別股權利之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201期,2020年4月,頁56-62。
    15. 林建中,股東表決權信託與表決權拘束契約相關問題:美國德拉瓦州法與臺灣法對照,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9卷第3期,2020年9月,頁1121-1201。
    16. 林郁馨,台灣閉鎖性公司之公司治理與少數股東權之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
    17. 周振鋒,從臺灣家族爭產案件談家族財富與企業傳承-兼比較公司與信託制度,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9期,2020年9月,頁46-62。
    18. 柯芳枝,公司債與股份性質上之差異,台大法學論叢,第1卷第1期,1971年10月,頁195-203。
    19. 胡韶雯,家族傳承之股權安排-以公司法特別股之多元化為中心,財產法暨經濟法,第55期,2019年3月,頁43-69。
    20. 施耀欽,企業發行黃金股之研析,證券服務,第638期,2015年6月,頁118。
    21. 郭大維,論股東表決權拘束契約-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三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14期,2012年4月,頁85-88。
    22. 郭大維,表決權拘束契約之認定與效力-評臺灣高等法院一O五年度重上字第六二一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73期,2018年2月,頁129-142。
    23. 郭大維,英美公司法制之法展進程:兼論我國近年公司法之修正,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六卷第1期,2018年3月,頁17-25。
    24. 陳彥良,公開發行公司表決權拘束契約之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208期,2020年2月,頁15-19。
    25. 陳彥良,進行併購時間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之表決權信託,月旦法學教室,第161期,2016年3月,頁21-23。
    26. 陳彥良,表決權拘束契約的本質與限制-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29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97期,2020年7月,頁43-51。
    27. 陳彥良,經營權協議與表決權拘束契約,月旦法學教室,第169期,2016年11月,頁24-26。
    28. 陳麗娟,全球化公司治理制度研究-當大陸法遇到英美法:兩岸公司治理的危機與轉機,中原財經法學學報,第20期,2008年6月。
    29. 陳連順,無票面金額股的分割與合併,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25期,2020年1月,頁63-69。
    30. 莊永承,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重上字第621號民事判決之評釋,月旦裁判時報,第66期,2017年,頁53-68。
    31. 張心悌,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特別股股東選舉董監事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165期,2016年7月,頁22-24。
    32. 張心悌,表決權拘束契約、公司治理與公序良俗-兼評最高法院106年台上字第2329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95期,2020年5月,頁27-36。
    33. 許登科,高鐵公司特別股收回限制之解除-評析臺灣高等法院一O三年度重上字第八六九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44期,頁194-204。
    34. 張政大,表決權拘束契約之探討-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重上字第621號民事判決,法官人判解集,第48期,2018年8月,頁59-61。
    35. 曾品傑、鄧羽秢,最高法院一O六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二九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205期,2019年11月,頁1-3。
    36. 黃銘傑,公司法資本規範再生的救世主-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無票面金額股制度談起,月旦法學教室,第247期,2015年12月,頁65-77。
    37. 廖大穎,與股東約定的「持有股份之表決權」分離──簡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29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87期,2019年9月,頁35-43。
    38. 廖大穎,發行具否決權特別股的實務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211期,2020年5月,頁28-31。
    39. 廖秀蕊,初探雙層股權結構於我國之運用-以複數表決權特別股為中心,中正財經法學,第20期,2020年1月,頁71-121。
    40. 蔡欣延,新公司法的美麗與哀愁-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實務觀點,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8期,2018年8月,頁55-60。
    41. 劉連煜,票面金額股與無票面金額股,軍法專刊,第43:4期,1997年4月,頁11-13。
    42. 劉承愚,新時代公司法下股東會的新風貌,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8期,2018年8月,頁35-46。
    43. 戴銘昇,台新金併彰銀案關鍵戰場:股東表決權拘束契約-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29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98期,2020年8月,頁65-73。
    (三) 碩博士論文
    1. 鄭同晟,無票面金額股及低面額股之法律問題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廖秀蕊,初探雙層股權結構於我國之運用-以複數表決權特別股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3. 周禹境,股份自由轉讓原則與限制-以私法自治之界線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4. 吳綺恬,股東會表決權行使之研究─以表決權信託與表決權拘束契約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 吳慧如,特別股性質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研界所碩士論文,1988年。
    6. 吳珮瑜,美國創業投資契約在我國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下之應用及挑戰,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7. 吳佑霖,論閉鎖性公司之治理問題-以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8. 高士傑,創業投資之運作機制¬-以契約和組織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9. 張芩瑜,特別股制度問題之探討-法律與會計之交錯,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7年。
    10. 林艾淳,從力霸案論及企業利益輸送之防免,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1. 葉織慧,表決權拘束契約與表決權信託之研究:以我國法與美國法比較分析為中心,2017年。
    12. 鄧學修,無票面金額股票發行對公司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13. 徐弘翰,表決權信託之研究,2017年。
    14. 賴佳柔,表決權信託之意義與其在實務運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四) 政府資料
    1.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18年4月。
    2. 公司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2017年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版。
    3. 陳俊仁, 股東表決權契約與信託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2013年。
    (五) 網路資料
    1. 具創新能力之新創事業認定原則,參考網址:https://law.moea.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36 (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30日)。
    2. 法操司想傳媒,股東表決權拘束契約大翻身?,2019年6月,參考網址:https://follaw.tw/f-comment/f02/21340/。(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15日)。
    3. 余家榮,什麼是股票分割?以蘋果與特斯拉為例,參考網址: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4%BB%80%E9%BA%BC%E6%98%AF%E8%82%A1%E7%A5%A8%E5%88%86%E5%89%B2%E4%BB%A5%E8%98%8B%E6%9E%9C%E8%88%87%E7%89%B9%E6%96%AF%E6%8B%89%E7%82%BA%E4%BE%8B-085613532.html (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22日)。
    4. 林陣蒼、吳宏一,公司法修正解析與運用(一)-無票面金額股篇,月旦會計財稅法網,2018年8月,參考網址:http://www.angle.com.tw/accounting/regulations/post.aspx?ipost=2845(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15日)
    5. 臺灣高等法院一O五年度重上字第六二一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78期,2017年9月。參考網址:http://www.angle.com.tw/news/post27.aspx?ip=1473 (最後瀏覽日:2021年3月20日)。
    6. 黃煒軒、高靖宇,新版《公司法》修法五大變革不可不知,今周刊焦點新聞,第1132期,2018年8月。參考網址: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8290020/%E6%96%B0%E7%89%88%E3%80%8A%E5%85%AC%E5%8F%B8%E6%B3%95%E3%80%8B%E4%BF%AE%E6%B3%95%E4%BA%94%E5%A4%A7%E8%AE%8A%E9%9D%A9%E4%B8%8D%E5%8F%AF%E4%B8%8D%E7%9F%A5。(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15日)。
    7. 理律法律事務所,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司法修正草案。參考網址:https://www.leeandli.com/TW/NewslettersDetail/6079.htm。(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15日)。
    8. 李怡仙,什麼是表決權信託?,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參考網址:https://www.zoomlaw.net/files/14-1138-43585,r261-1.php。(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15日)。
    9. 創業財會必修課:#4. 新創募資五階段、成功獲投六大關鍵,參考網址: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4442 (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29日)。
    10. 蕭雄,台新、彰銀案之最新發展,公職王電子報,第74期,2019年10月,參考網址:https://www.public.com.tw/epaper/20191002/news-a.htm。(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7日)。
    11. 違反107年8月1日修正前之公司法(下稱「舊公司法」)第140條本文之效力為何?—最高法院一○七年度台簡上字第一號民事判決,參考網址:https://www.angle.com.tw/news/post27.aspx?ip=3278。(最後瀏覽日:2021年5月22日)。

    二、 外文文獻
    (一) 書籍
    1. BAINBRIDGE M. STEPHEN, CORPORARION LAW AND ECONOMICS , N.Y. (1ST ED 2015).
    2. BRUDNEY AND CHIRELSTENIN’S, CORPORATE FINANCE(4TH ED. 1993).
    3. CARY L. WILLIAM, MELVIN A RON EISENBERG, CASES AND ON CORPORATIONS (7TH ED. 1995).
    4. COX D. JAMES & LEE HAZEN THOMAS,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VOL. II (3RD ED. 2010).
    5. CLARK ROBERT CHARLES, CORPORATE LAW 774(1986).
    6. COX D. JAMES AND THOMAS LEE HAZEN, 2 TREATISE 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CHAPTER 13, PART F, §13:38. THE VOTING TRUST IN OPERATION (3RD ED.,2017).
    7. DOUGLAS J. CUMMING & SOFIA A. HOHAN, 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CONTRACTING (2D ED. 2014).
    8. EASTERBROOK H. FRANK & FISCHEL R. DANIEL,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73-74(1991).
    9. EMANUEL L. STEVEN, CORPORATIONS,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10. F. HODGE O’NEAL AND THOMPSON B. ROBERT, O’NEAL AND THOMPSON’S CLOSE CORPORATIONS AND LLCS: LAW AND PRACTICE. (REV. 3D ED. 2009).
    11. GEVURTZ A. FRANKLIN, CORPORATION LAW (2ND ED. 2010).
    12. HENN G. HARRY AND JOHN R. ALEXANDER, LAWS OF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1983).
    13. JEREMIAH J. SPRIES, 5 DOING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 SUPP.).
    14. PALMITER R. ALAN, CORPORATIONS (6TH ED. 2009).
    15. PINTO R. ARTHUR & BRAUSON M. DOUGLAS, UNDERSTANDING CORPORATE LAW, MATTEW READER & COMPANY. INC, 268(1999).
    (二) 期刊及專書論文
    1. Bratton W. William and Michael L. Wachter. A theory of preferred stock, U. Pa. L. Rev., 161, 1815 (2012).
    2. Ben Walther, Commentaries on Delaware’s Choice: The peril and promise of preferred stock, 39 Del. J. Corp. L. 161(2014).
    3. Ballantine W. Henry, Voting Trusts, Their Abuses and Regulation, 21 Tex. L Rev. 139(1942).
    4. Cane B. Marilyn, Joong-Sik Choi and Scott B. Gitterman, Recent Developments Concerning Preferred Stockholder Rights Under Delaware Law, Va. L. & Bus. Rev., 5, 377. (2010).
    5. Hamilton W. Robert,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 Groip, 233.(1996).
    6. Hollen H. Richard and Richard S. Tuthill, Uses of Stock Having No Par Value, 7 A.B.A. J.579, 579-586(1921).
    7. Kerbel Jeffery, An Examinatuin of Nonvoting and limited common shares-Their history, Legality and validity, 15 SEC. REGJ. 35(1987).
    8. Kostritsky P. Juliet.,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Fiduciary Duties Owed to Preferred Stockholder from Venture Capital to Public Preferred to Family Business, Rutgers UL Rev., 70, 43 (2017).
    9. Korsmo R. Charles, Venture Capital and Preferred Stock, 78 Brooklyn Law Review 1163 (2013).
    10. Lin Yu-Hsin, Controlling Controlling-Minority Shareholder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Leveraged Corporate Control, Colum. Bus. L. Rev 453 (2017).
    11. Pinto R. Arthur, Protection of Close Corporation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62(suppl_1), 361-385.(2014).
    12. Pinto R. Arthur and and Douglas M. Branson, Understanding corporate law, LexisNexis(2009).
    13. Siedel J. Georgr, Close Corporation Law: Michigan, Delaware and the Model Act, 11 Del. J. Corp. L. 383, 383-434(1986).
    14. Solomon D. Lewis & Palmiter R. Alan. Corporations, 2nd editi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221(2nd ed 1994).
    15. Thompson B. Robert and Paul H. Edelman, Corporate Voting, 62 Vand. L. Rev. 129(2009).
    16. T. Leigh Anenson, Beyond Chafee: A Process-Based Theory of Unclean Hands, 47 Am. Bus. L.J. (2010).
    (三) 網頁資料
    1. Zohar Goshen and Assaf Hamdani, Concentrated Ownership Revisited: The Idiosyncratic Value of Corporate 26-27, available at http://ssrm.com/abstract=2228194 (last visited April. 13, 2021).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