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芝霠 Lin, Chiy-in |
|---|---|
| 論文名稱: |
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探討-以建築類文化資產為核心 The Study on Amendment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Focus on the Cultural Property of Architecture |
| 指導教授: |
傅朝卿
Fu, Chao-ch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 畢業學年度: | 9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3 |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資產保存法 、文化資產 、保存 |
| 外文關鍵詞: |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Conserv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94 下載:5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文化界的殷切期盼下,於2005年完成全盤性檢討與修正,不僅檢討過去20多年來的執行困境,也將一些新作法及新思維納入現行法制。然而此次文資法大規模翻修後,對於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值得吾人進一步省思者,即在現行文資法是否確能周延地解決舊有問題?抑或是反而製造並衍生了新的衝突?此即本論文所欲深入探討研究之主要目的。
本論文擬自現行文資法有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之建築類文化資產為主軸,首先以2005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增修條文,作進一步之分析,並分由政策性、規範性及執行性等三個角度切入,並嘗試探討在過去舊法執行時期所發生之爭議與困境,佐以近年來臺灣建築類文化資產保存事件之案例研析,藉此釐清修正前後文資法觀念的轉變與其增修緣由。
其次,本論文針對舊法時期即已存在,且依現行法仍無法解決之舊弊,並分析在現行法增修後所衍生之新問題。諸如:目前我國現行法中在保存的真實性方面,仍缺乏修護層級與真實性的概念;古蹟指定或歷史建築登錄之涵蓋範圍,未來似須進一步予以釐清;中央與地方在指定標準流程上,應有再予檢討之必要;審議制度雖已改為常設,但不論是委員資格、迴避問題或是審議決定等細節上,現行法制則仍有闕漏;暫定古蹟在實際執行上,主管機關常以暫定古蹟之方式處理極具爭議性之棘手案例,使「暫定古蹟」的原有立法美意盡失無遺;專業人員問題方面,歷來均存在修復專業人才素質不一等問題,而現行法令卻缺乏對相關專業人員認證制度的明確規範;在獎勵方面,其誘因仍然不足。故仍屢屢發生所有權人於其所有建物經列為古蹟之際,仍會採取破壞及毀損等動作,此均亟待克服。
從世界各國對於文化資產保存法令的制定與修正過程來看,或許並不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完美制度。但唯有透過不斷的實證演練與法令檢討,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在其政策面、規範面與執行面,方能更趨於完善,且能順應時代變遷並符合實際需求。
Taiwan’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CHPA) has been strictly reviewed in 2005. The comprehensive revision not only surveyed the difficulties arouse in the course of its enforcement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but also integrated some new practices and new thoughts into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Whether the present CHPA are indeed able to resolve the old problems or to create new conflicts?
Concerning this, the thesis aims at issues of the cultural property of architecture relating to historic sites,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gathering habitations which are regulated by CHPA.
First, to clarif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me critical ideas of CHPA, 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disputes and dilemma in the past tim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 policy purposes, regulatory tool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forcement. Secondl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remaining problems that could not be solved by the present CHPA, and analyzed the new problems induced by the present CHPA after the amend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ent law still lacks of the concept of authenticity and incentives for the reward of preservation. Hence, both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reconsider the designating process of cultural heritages.
Only through constantly practice and review of laws, will make CHPA meet the actual demand and connect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書目
Cyril M. Harris,《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Taipei:Rainbow-Bridge Book Co, 1975。
Ward Bucher;Christine Madrid,《Dictionary of building preservation》,New York:Preservation Press, J. Wiley,1996。
中國科技大學,《「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保存維護準則指導綱要之研擬」成果報告書》,行政院為化建設委員會,200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大學建築系,《2005年文建會文化資產實務執行手册 : (期末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林會承(編)
- ,《200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
- ,《2002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
- ,《2003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4。
- ,《2004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5。
- ,《2005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6。
- ,《2006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7。
- ,《2006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林登讚等編輯,《2002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世界遺產》,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頁51-57,2003年。
夏鑄九等,《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26~231,1992。
翁岳生編,《行政法一九九八(上冊)》,台北:翰蘆總經銷,1998。
傅朝卿、王淳熙、林茂賢、林會承、郭介恆、張志成、劉益昌、蔡斐文、顏廷伃,《2006年文化資產執行手冊》,臺北市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傅朝卿(編),《2007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1-總則、古蹟與歷史建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 ,《建築保存理論專題討論授課講義》。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刊稿),2007。
莊芳榮,吳淑英編輯,《台閩地區古蹟巡禮》,台北:文建會,1985。
葉世文研究主持,《修復程序 :古蹟修復工法程序及規範的基礎研究》,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論文
王文偉,《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健敦,《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階段性修法之研究(1982–2005)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
沈采瑩,《我國古蹟保存法制之現況與展望-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古蹟保存規定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學系碩士論文,2001。
李惠圓,《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法律分析-以私有文化建築保存為核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2。
葉乃齊,《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台灣大學土研所碩士論文,1989。
林孟章,《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 芬,《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雅慧,《古蹟指定相關法制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學系碩士論文,2000。
陳珉蓉,《建築文化資產修護觀念之進程—以台南市古蹟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許淑君,《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2001):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令之探討為主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喻蘋蘋,《與歷史共舞-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與生機》,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1996。
張 瓏,《台灣建築類文化資產保存之推動策略研究 》,台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組碩士論文,2005。
葉乃齊,《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趙文傑,《臺灣傳統匠師參與古蹟修復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福麟,《古蹟管理維護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劉麗華,《九二一震災古蹟保存決策之探討--以第二級古蹟霧峰林宅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調查研究與施工報告書
李政隆,《第三級古蹟嘉義縣新港奉天宮研究及修護計畫》,嘉義縣政府,1994。
成功大學建築系,《屏東縣第三級古蹟萬金天主堂修護研究計畫》,屏東縣政府,1996。
何肇喜,《嘉義縣縣定古蹟大興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嘉義縣政府,2006。
孫全文,《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祀典武廟修復工程工作過程紀錄暨施工報告書》,台南市政府,1996。
- ,《祀典武廟研究與修復計劃》,台南市政府,1987。
黃秋月建築師事務所,《台南市第三級古蹟景福祠修復工程施工記錄工作報告書》,2004。
楊仁江,《大龍峒保安宮之調查研究與修護建議》,台北市政府,1992。
期刊
于國華,〈建築價值與人文精神的移轉〉,《建築師》,341:66-67,2003。
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現階段古蹟維護問題座談會〉,《史聯雜誌》,10:3-11,1987。
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古蹟研究與修復的歷史回顧〉,《史聯雜誌》,11:57-66,1987。
王惠君,〈世界文資保存思潮:彈性修復 延長古蹟壽命〉,《文化視窗》,37:14-17,2002。
李翠瑩,〈老天他不要等-文化事權統一的迫切〉,《文化視窗》,頁6-7,2002。
林正修,〈國民黨中央黨部-兩黨共謀的城市恥辱紀念碑〉,《空間雜誌》,106/107:51-57,1998。
林本炫,〈文化行政與文化建設〉,《國家政策雙週刊》,15:11-14,1991。
林會承,〈文資無罪 分類有理〉,《文化視窗》,37:34-37,2002。
-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關鍵史事〉,《新活水雙月刊》,14:5-11,2007。
-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法制歷程〉,《律師雜誌》,346:12-26,2008。
洪家殷,〈行政程序之基本制度-以行政處分為中心〉,《憲政時代》,23:2期:132-152,1997。
徐裕健,〈古蹟「真實性」保存與「修復層級」思維架構探討〉,《華梵藝術與設計學報》,2:206-221,2006。
郭介恒,〈文化資產保存審議法制-以古蹟指定為例〉,《律師雜誌》,346:37-45,2008。
曾建元,〈文化政策與法制變遷--從臺北府城牆遺址爭議出發縱看臺灣古蹟保存法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8:237-278,2000。
傅朝卿,〈追求原有形貌與臆測性復原的迷思〉,《建築師》,307:60-63,2000。
- ,〈從威尼斯憲章看台灣古蹟整修之復原問題〉,《文化視窗》,22:60-61,2000。
- ,〈台灣九二一地震古蹟與歷史建築之觀察于省思〉,《南台文化》,1:3-12,2001。
- ,〈臺灣歷史建築之再思〉,《南台文化》,4:2-7,2001。
- ,〈向世界文化遺產傑出普世價值與真實性學習〉,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16-24。
- ,〈文化資產的分類與範圍〉,《南台文化》,2:14-17,2001。
- ,〈歷史建築及其登錄之課題與問題 〉,《彰化藝文》,11:3-5,2001。
- ,〈台灣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修護與在利用的困境與期待〉,《建築》,69:42-49,2003。
- ,〈與世界文化遺產約會〉,《e代府城》,9:30-35,2004。
- ,〈臺灣歷史建築之新意義(上)〉,《百世教育》161:98-104,2005。
- ,〈臺灣歷史建築之新意義(下)〉,《百世教育》,162:104-111,2005。
- ,〈啟動全球性文化遺產事務-文化遺產的保存概念及態度演變〉,《典藏今藝術》,162:154-156,2006。
- ,〈台灣古蹟與古物維護之問題〉,《王城氣度》,16:58-61,2007。
-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執行上面臨問題的探討-以建築與空間類為例〉,《律師雜誌》,346:27-36,2008。
劉益昌,〈考古遺址保存的一點意見〉,《中國民族學通訊》,29:35-39,1994。
薛 琴,〈要瞻前得先顧後--本省古蹟保存現況與檢討〉,《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20:78-81,1993。
- ,〈從私有財產權的觀點看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36:46-49,1995。
- ,〈論古蹟與歷史建築建築物外觀的維護與改造〉,《臺灣建築報導雜誌》,116 :68-71,1995。
- ,〈古蹟保存科學的重要性〉,《空間雜誌特別增刊:建築技術 》,10:133-136,1996。
- ,〈古蹟歷史建築物保存之都市設計策略〉,《住都雙月刊》,96:39-43,1997。
- ,〈古蹟修復與政府制度〉,《空間》, 109:74-75,1998。
- ,〈臺灣都市保存與都市發展的衝突〉,《住都雙月刊》,1 32:27-34,1998。
- ,〈臺灣都市保存與都市發展的衝突--法規、制度與民意覺醒〉,《住都雙月刊 》,132:27-34,1998。
- ,〈古蹟保存與歷史空間保存活用〉,《宜蘭文獻雜誌》, 39:3-20,1999
- ,〈文化資產保存法條文的制定與修正〉,《2005年文建會文化資產實務研習營學員手冊》,2005。
- ,〈古蹟及歷史性建築保存問題的探討〉,《臺北畫刊》,384:17-22,2000。
- ,〈認識古蹟--傳統古蹟與環境〉,《 新竹文獻 》,21:6-13,2005。
臧振華,〈考古遺址的保護:當前我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257-273,2000。
顏亮一,〈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遺產:古蹟保存理論之批判性回顧〉,《地理學報》,42:1-24,2005。
顏亮一,〈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臺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規劃學報》,33:91-106,2006。
報紙 1985.04.20,《桃園忠烈祠為歷史作見證,王鎮華建議改稱「日本侵台史蹟館」》,民生報, 第十版。 1985.08.03,《古城拆出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短缺》,聯合報,第2版。 1985.11.18,《首見破壞古蹟完整性被判有罪定讞案例》,中國時報,第5版。 1991.10.19,《「擁有古蹟」難道也是一種錯誤?》,中國時報,第16版。 1992.06.17,《古蹟免徵房屋地價稅 古蹟業主: 不具實惠 多此一舉》,中國時報,第6版。 1994.04.20,《拆除國民黨中央黨部舊址引發暴力事件許榮棋等五人涉煽動群眾送辦》,中國時報,綜合新聞版。 1995.11.14,《私有古蹟未來性忍見'無所為'傾頹﹖邁出'有所為'步伐﹗》,民生報,第1 4版。 1997.07.09,《文資法顯得荒謬無力》,民生報,第19版。 2000.01.07,《苗栗五榖宮,擱置古蹟指定》,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18,《苗栗公館五榖宮,迄未完成古蹟指定----監委古登美,調查有無行政弊端》,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29,《苗栗五榖宮,認定非古蹟》,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30,《苗栗五榖宮,元宵前拆除----行政裁量凌駕學者審查,李乾朗抨擊「騙局一場」》,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2000.02.01,《五榖宮急於自行拆除----苗縣民政局,規勸緩拆》,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2000.02.15,《五榖宮未被指定古蹟,立委聲援緩拆》,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140
2000.02.15,《私有古蹟管理人對巿府頗多抱怨》,中國時報,第18版。 2000.04.07,《嚴家淦故居 名列巿定古蹟》,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5.03,《屏東萬金天主堂 越修越壞﹖三級古蹟拆修引爭議》,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5.12,《復原萬金天主堂各執修辭》,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8.04,《花大錢修古蹟,是否原味盡失?》,聯合報,第14版。 2000.08.19,《真假古蹟》,自由時報,第19版。 2000.09.07,《修建草山御賓館 需款上億》,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版。 2001.09.22,《文建會一文救命,出張所一息尚存/行文要求嘉市府五日內召開審查會,並在未獲結論前,不得破壞該建築》,自由時報,雲嘉地區,第12 版。 2001.10.23,《中央插手管嘉義稅務出張所/文建會要求五日內審查,市府表示得先了解「意思」再處理》,中國時報,嘉義新聞,第18 版。 2001.11.09,《嘉市歷史建築,出張所落榜/文化局審查委員會堪,五建築四案過關,稅務出張所未獲登錄》,自由時報,雲嘉綜合版,第14 版。 2001.11.10,《歷史建築審查出張所落榜,搶救陣線批違法/指文化局審查會,包括代市長共四名官員參與,違反當事人迴避原則》,自由時報,雲嘉地區,第13版。 2002.06.14,《湖口老街「水深火熱」》,中國時報。 2003.10.21,《維修不易 管理人「棄養」 古蹟撫台街洋樓 拍賣求現》,中國時報,C1版 。 2003.10.30,《古蹟保存不當 機關名擬公布》,聯合報,B06 版。 2003.11.10,《公有古蹟拍賣 法所不容 撫台街洋樓拍賣 緊急喊停》,中國時報,C4版 。 2005.12.07,《7處市有古蹟荒蕪 擬祭罰則》,中國時報, C2版 。 2006.07.08,《拆孔廟牆建文化園區 居民罵》,中國時報,第2版。 2006.07.18,《拆孔廟圍牆 周五說分明》,中國時報,第2版。 2006.09.20,《台銀違賣3古蹟 限期撤標》,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3.06,《市府啟動文資鑑定,下週會勘》,中國時報, C2版。 2007.03.13,《中正紀念堂暫定古蹟爭議》,中國時報, C2版。 2007.03.25,《中正紀念堂 古蹟鑑定啟動》,中國時報,C1版。 2007.05.10,《台銀文化資產 承諾積極維護修繕》,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5.17,《國產局管轄古蹟 將移交文化局》,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5.17,《草山御賓館歷史建物將規劃使用》,中國時報,C2版。 2007.05.17,《<城市札記>誰的財產》,自由時報,地方版。 2007.05.18,《民主紀念堂揭牌 北市府沙盤演練 綁布條》,中國時報,A6版。 2007.05.18,《中正紀念堂改名日 「不會有事」市警局長掛保證》,聯合報,C2版。 2007.05.21,《一條文資法 各自解讀 二幅大布幔 罰金10萬起跳 北市府罰款10萬 教育部將申覆反制》,中國時報,A5版。 2007.05.29,《布幔遮蔽古蹟 北市5罰中正堂》,聯合報,A15 版。 2007.05.29,《無關古蹟修繕 中正堂本堂前鷹架 拆》,中國時報,C2版。 2007.11.07,《民進黨政府 拿回中正堂主控權》,中國時報,A2版。
報紙 1985.04.20,《桃園忠烈祠為歷史作見證,王鎮華建議改稱「日本侵台史蹟館」》,民生報, 第十版。 1985.08.03,《古城拆出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短缺》,聯合報,第2版。 1985.11.18,《首見破壞古蹟完整性被判有罪定讞案例》,中國時報,第5版。 1991.10.19,《「擁有古蹟」難道也是一種錯誤?》,中國時報,第16版。 1992.06.17,《古蹟免徵房屋地價稅 古蹟業主: 不具實惠 多此一舉》,中國時報,第6版。 1994.04.20,《拆除國民黨中央黨部舊址引發暴力事件許榮棋等五人涉煽動群眾送辦》,中國時報,綜合新聞版。 1995.11.14,《私有古蹟未來性忍見'無所為'傾頹﹖邁出'有所為'步伐﹗》,民生報,第1 4版。 1997.07.09,《文資法顯得荒謬無力》,民生報,第19版。 2000.01.07,《苗栗五榖宮,擱置古蹟指定》,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18,《苗栗公館五榖宮,迄未完成古蹟指定----監委古登美,調查有無行政弊端》,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29,《苗栗五榖宮,認定非古蹟》,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 版。 2000.01.30,《苗栗五榖宮,元宵前拆除----行政裁量凌駕學者審查,李乾朗抨擊「騙局一場」》,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2000.02.01,《五榖宮急於自行拆除----苗縣民政局,規勸緩拆》,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2000.02.15,《五榖宮未被指定古蹟,立委聲援緩拆》,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第11版。
140
2000.02.15,《私有古蹟管理人對巿府頗多抱怨》,中國時報,第18版。 2000.04.07,《嚴家淦故居 名列巿定古蹟》,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5.03,《屏東萬金天主堂 越修越壞﹖三級古蹟拆修引爭議》,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5.12,《復原萬金天主堂各執修辭》,中國時報,第11版。 2000.08.04,《花大錢修古蹟,是否原味盡失?》,聯合報,第14版。 2000.08.19,《真假古蹟》,自由時報,第19版。 2000.09.07,《修建草山御賓館 需款上億》,中國時報,文化藝術版。 2001.09.22,《文建會一文救命,出張所一息尚存/行文要求嘉市府五日內召開審查會,並在未獲結論前,不得破壞該建築》,自由時報,雲嘉地區,第12 版。 2001.10.23,《中央插手管嘉義稅務出張所/文建會要求五日內審查,市府表示得先了解「意思」再處理》,中國時報,嘉義新聞,第18 版。 2001.11.09,《嘉市歷史建築,出張所落榜/文化局審查委員會堪,五建築四案過關,稅務出張所未獲登錄》,自由時報,雲嘉綜合版,第14 版。 2001.11.10,《歷史建築審查出張所落榜,搶救陣線批違法/指文化局審查會,包括代市長共四名官員參與,違反當事人迴避原則》,自由時報,雲嘉地區,第13版。 2002.06.14,《湖口老街「水深火熱」》,中國時報。 2003.10.21,《維修不易 管理人「棄養」 古蹟撫台街洋樓 拍賣求現》,中國時報,C1版 。 2003.10.30,《古蹟保存不當 機關名擬公布》,聯合報,B06 版。 2003.11.10,《公有古蹟拍賣 法所不容 撫台街洋樓拍賣 緊急喊停》,中國時報,C4版 。 2005.12.07,《7處市有古蹟荒蕪 擬祭罰則》,中國時報, C2版 。 2006.07.08,《拆孔廟牆建文化園區 居民罵》,中國時報,第2版。 2006.07.18,《拆孔廟圍牆 周五說分明》,中國時報,第2版。 2006.09.20,《台銀違賣3古蹟 限期撤標》,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3.06,《市府啟動文資鑑定,下週會勘》,中國時報, C2版。 2007.03.13,《中正紀念堂暫定古蹟爭議》,中國時報, C2版。 2007.03.25,《中正紀念堂 古蹟鑑定啟動》,中國時報,C1版。 2007.05.10,《台銀文化資產 承諾積極維護修繕》,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5.17,《國產局管轄古蹟 將移交文化局》,自由時報,地方新聞版。 2007.05.17,《草山御賓館歷史建物將規劃使用》,中國時報,C2版。 2007.05.17,《<城市札記>誰的財產》,自由時報,地方版。 2007.05.18,《民主紀念堂揭牌 北市府沙盤演練 綁布條》,中國時報,A6版。 2007.05.18,《中正紀念堂改名日 「不會有事」市警局長掛保證》,聯合報,C2版。 2007.05.21,《一條文資法 各自解讀 二幅大布幔 罰金10萬起跳 北市府罰款10萬 教育部將申覆反制》,中國時報,A5版。 2007.05.29,《布幔遮蔽古蹟 北市5罰中正堂》,聯合報,A15 版。 2007.05.29,《無關古蹟修繕 中正堂本堂前鷹架 拆》,中國時報,C2版。 2007.11.07,《民進黨政府 拿回中正堂主控權》,中國時報,A2版。2007.11.07,《文建會畫限中正紀念堂》,聯合報,A11版。 2007.11.07,《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即為雙重認定古蹟》,中國時報,A2版 。 2007.05.17,《草山御賓館歷史建物將規劃使用》,中國時報,C2版。 2007.11.26,《鄰地飆高樓 富豪怒爭環境權》,中國時報,A2版 。 2008.02.23,《改建惹禍?蘆洲百年秀才厝遭縱火》,自由報,社會版 。 2008.04.25,《擅修古蹟 法華寺董座起訴》,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04.25,《市府盼落實文資保護觀念》,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04.29,《清萬壽宮石雕 現蹤地院宿舍》,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07.24,《地院院長宿舍提列古蹟有譜 》,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09.04,《竊取古物修復 文資法管不著 》,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10.06,《地院院長宿舍 列冊追蹤 》,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8.12.19,《容積移轉 有錢買得到》,經濟日報。 2008.12.23,《古厝保存不易 澎湖花宅聚落走過漫漫長路》,中央社,文化教育版。 2009.01.11,《武廟擅修外牆 勒令停工》,中華日報,台南新聞版。 2009.01.12,《台南武廟擅修外牆是文資保存負面示範 》,中華日報,社論。 2009.01.20,《假審議 真欺騙 苗栗縣府存心拆古窯》,自由報,藝術文化版 。 2009.05.06,《地院宿舍未列古蹟 地方爭翻案》,中華日報,台南地區版。 2009.05.23,《國民黨徽 漆上古蹟景福門》,自由報,政治版。 2009.05.27,《議員塗掉景福門黨徽 郝嗆送辦 》,自由報,社會版。 2009.05.27,《綠委轟 景福門假古蹟》,聯合晚報,政治版。
2009.05.27,《景福門黨徽爭議 北市:意見彙整下週送文建會》,中國時報,C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