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麗水 Chen, Li-Shui |
|---|---|
| 論文名稱: |
工程契約「承攬人給付遲延」爭議訴訟效率之研究 A study on litigation efficiency for dispute of delayed payment of contractor under construction contract |
| 指導教授: |
陳耀光
Chen, Yaw-Ku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 畢業學年度: | 105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0 |
| 中文關鍵詞: | 承攬人給付遲延 、工程訴訟效率 |
| 外文關鍵詞: | delayed payment of contractor, litigation efficiency |
| 相關次數: | 點閱:179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承攬人如有可歸責於己之原因而造成遲延給付,多半會面臨逾期罰款之爭議。逾期罰款爭議有三:一是逾期日數之計算,主要的爭議為承攬人是否有逾期的免責性,與合理的逾期日數。二是逾期罰款計算之基數,是以總價或是逾期之工程項目金額為基數計罰,其對逾期違約金之判定金額影響甚鉅。三是每日罰款之比例。此等爭議以承攬人為原告之比例甚高,然承攬人訴訟所得少於30%者佔65%,即敗訴比例高達65%,訴訟期程超過2年者達81.5%。由本研究結果,承攬人因己之給付遲延所提起之訴訟是即無效率的訴訟。承攬人於訴訟前應理性評估訴訟效率,否則長期纏訟將造成二次傷害。
Summary
If delayed delivery is partially attributable to the contractor, it may face a dispute over overdue fine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disputes over overdue fines: Firs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overdue days, the main dispute is whether the contractor can be exempted from liability for delivery delay and reasonable overdue days; second, whether the calculation of overdue fines is based on the total amount or the overdue amount of the project,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overdue liquidated damages; third, for the proportion of daily fines, the proportion of legal actions with contractors as plaintiffs is very high, but litigations in which contractors whose gains in litigation is less than 30% account for 65%, that is, the losing proportion is as high as 65%, and 81.5% contractors have been in litigation for over 2 years. Based upon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litigation conducted by the contractor concerning delivery delay is deemed to be an inefficient one. Prior to conducting a litigation, the contractor must rationally assess the litigation efficiency; otherwise secondary harm might arise from the long-term perplexed litigation.
一、 書籍
1. 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三版(2005)。
2.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3)。
3. 古嘉諄、陳希佳、嚴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6)。
4. 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2005)。
5. 史尚寬,債法各論,自版,五版(1977)。
6. 民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星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2)。
7. 李淑明,債法各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5)。
8. 李淑明,債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4)。
9.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下),瑞星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1)。
10.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篇通則(下),自版,新定一版(2001)。
11.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篇通則(上),自版,新定一版(2001)。
12.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自版,初版(2001)。
13. 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3)。
14.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作者自版,修訂版(1999)。
15.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作者自版,修訂版(1999)。
16. 梁鑑,國際工程施工索賠,淑馨出版社,初版(1999)。
17.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2002)。
18.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版,二版(1999)。
19.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初版(2006)。
20. 黃茂榮,債法各論,自版,再版(2006)。
21. 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自版,初版(2006)。
22. 蔡守智編著,營繕工程之行政管理:契約與規範(增訂版),詹氏書局,三版(2000)。
23.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台灣財產法與經濟法研究協會,一版(2005)。
二、 期刊論文
1. 王伯儉,延長工期之費用求償,營造天下,第41期,頁54-59,1999年5月。
2. 王伯儉,淺論「工期延長之免則棄權條款」,營造天下,第61/62期,頁46-48,2001年2月。
3. 王伯儉,談「開工」,營造天下,第54期,頁42-46,2000年6月。
4. 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頁31,第129期,2006年。
5. 范光群,營建工程合約糾紛之預防與解決途徑,萬國法律,第101期,1998年10月,頁7-20。
6. 荷世平、崔君瑋、熊秉元,論展延工期條款之請求期限--兼評臺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重上字第一七○號判決,第19卷第1期,頁117-124,2007年。
7. 陶家維,建立公平分擔風險的工程契約,中興工程,第44期,第3頁至第11
8. 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下)-從「不可歸責於承商」之角度談起,營建知訊,第233期,頁59-64,2002年6月。
9. 嚴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頁36,2006年2月。
10.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原則之國內實務見解,中鼎月刊,第304期,頁16-19,2004年11月。
三、 學位論文
1. 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爭議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 李金松,營建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 林坤南,公共工程逾期罰款判決態樣之分析與應用,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4. 黃鑫森,工程價款與工期爭議案例處理之探討,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3)。
5. 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6.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四、 網路資源
1.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2.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3.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4.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5. 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jsi/home.htm#05
6. 法務統計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5093&CtNode=7866&mp=001
7. 國家圖書館中文期刊檢索系統http://readopac1.ncl.edu.tw/ncl3/index.jsp
8.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校內:2022-10-01公開